華為真不能造車

吳曉波頻道 發佈 2024-01-28T08:25:57.256034+00:00

3月31日上午,華為內部發布《關於華為不造車的決議》公告,該公告由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再次強調華為不造車,有效期為5年,並強調「華為/HUAWEI」不能出現在整車宣傳和外觀上。

進擊的余承東,退守的華為。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華為該不該造車?這是個老問題,如今卻有了新的議論點。

起點來源於一紙「提前到來」的聲明。

3月31日上午,華為內部發布《關於華為不造車的決議》公告,該公告由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再次強調華為不造車,有效期為5年,並強調「華為/HUAWEI」不能出現在整車宣傳和外觀上。

按照之前華為在2020年10月26日發布的「不造車」決議,有效期為3年,即2023年10月26日才會失效,而這次的決議卻提前到3月31日,並再次劃定了新的五年時間範圍。

華為不造車,並不令人奇怪。

畢竟早在2018年,華為董事常委會就發布決議,說華為堅決不造車,聚焦信息通信技術,幫車企造車。兩年後,華為又一次發布決議,重申不造車,甚至為了表決心,還在決議里放狠話:

「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所以,事情有趣就有趣在「再次」兩個字上。

小巴梳理了下,與發布時間「3月31日」最相近的事件,似乎與廣汽有關。

3月27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表示,廣汽埃安AH8項目由與華為聯合開發變更為自主開發,華為在其中由原來的HI模式,降級為零部件模式。

換言之,廣汽降低了與華為的合作層級,華為從共同開發夥伴,變成了一個純粹的供應商。

事情再往前倒,另一個關鍵人物出現了,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

他在今年2月底頻頻為問界站台,並主導將「AITO 問界」變成了「HUAWEI 問界」。

2022年,華為與賽力斯合作AITO問界系列車型,2022年全年累計交付新車達到7.5萬輛。

這個成績十分亮眼,相較而言,華為與北汽合作的極狐就沒有這麼一路狂飆,2022年10月份,問界汽車單月銷量超過1.2萬輛,幾乎超過極狐全年銷量總和。

從合作深度來看,問界同華為的關係也比極狐更親密。

華為同車企的合作,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層,零部件供應模式。

第二層,HI模式。在這個模式里,華為向合作車企提供鴻蒙車機與自研車載計算晶片在內的全套HI解決方案,涉及軟體、算法、系統等汽車的智能化駕駛。這種模式與零部件供應模式最大的區別是非標,需要去和車企定製化合作。

第三層,智選車模式。這是華為在HI模式的基礎上,與車企深度合作,為車企提供產品定義、整車設計、營銷和銷售。

其中,極狐是第二層的代表,問界是第三層的代表。

余承東的春風得意就來源於此,智選車模式幾乎是余承東一手推動,他甚至放出豪言,車廠原來的質量管理能力,以華為的標準來講還處於石器時代。一家車企和華為合作以後,質量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升到了超一流的水平。

春風得意馬蹄疾,但馬有失蹄,余承東的驕傲恰好突破了華為一直以來對外強調的底線。

廣汽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擔心合作車企們也紛紛效仿,華為不得不痛下決心,再次急迫聲明不造車。

與此同時,關於「華為到底要不要造車」的話題再次被拿來熱議。

支持者認為,華為有銷售渠道優勢。2023年,華為在國內擁有超過6萬家門店和專櫃,有超過5500家體驗店,其中有1000家門店去年在賣車,碾壓2022年蔚小理三家門店總和,All IN造車雖是紅海,但依然有機會。

反對聲說,華為2022年的財報顯示淨利潤同比下滑68.7%,而汽車業務是其中唯一虧損的業務,並且汽車業務相關研發支出超103億元,營收卻僅為20.77億元,僅占總營收的0.3%,投入遠不能覆蓋產出,All IN造車,長遠來看像大象走懸崖,失足便墮入深淵。

正反議論紛紛,難有定論,所以小巴請來了汽車行業大頭,來為大家提供可參考的觀點。

余承東這個時候需要華為平台的賦能,是因為汽車業務的內外壓力。

從內部看,任正非今年發的文章,說要把寒氣傳遞到每一個人,每一條業務線都會面臨著盈利考核的壓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業務肯定壓力很大,投入100億,年收21億,窟窿還是蠻大的。

從外部看,2023年以來,特斯拉就開始降價,問界隨即跟進降價,但是降價後,問界M5的銷量並沒有恢復。此外,2月8日,理想汽車在發布了L7的時候,同時發布了L8Air,理想L8的大規模交付把問界M7的銷量打掉了。

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問界在一季度的銷量加起來還不到1.5萬輛,而友商理想汽車的同期銷量大概是5.2萬輛,這會帶來兩個問題:

第一個,供應鏈壓力。

當終端市場銷量遠遠不及預期時,供應商就會非常被動,他們按照比較高的銷量目標備貨、備產能、培訓員工,如果銷量沒有達到預期,那這些東西就可能成為供應商的庫存。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和賽力斯的選擇不多,要麼繼續履行供應商的合同,把零部件採購過來,把車生產出來,成為車企的庫存;要麼和所有的供應商談賠償,這不僅會造成巨額虧損,還將會損害供應商對車企的信任。

當銷量遠遠不及預期時,余承東在供應鏈這一塊的壓力會非常大。

第二,渠道壓力。

在2022年底,華為智選車大概有1000家銷售門店,按照目前每月不到5000輛的銷量,平均下來,每個店一個月也就賣4—5輛車。

通常而言,一家4S店要盈虧平衡,每個月需要賣出幾十台車,才能覆蓋人工、店租等成本,現在的銷量規模,會給經銷商造成很大的運營虧損。

余承東在這種壓力之下,希望用華為的品牌賦能,熬過這段時間。

從整體看,華為現在最主要的矛盾是美國的極限打壓,讓華為在兩個方面受到巨大衝擊。

第一,海外市場基本被打掉了,包括5G、雲等各條業務線的營收基本盤只能靠中國。

第二,晶片被打掉了,對華為來講,晶片問題不解決,連5G基站都不能保供。沒有解決先進位程之前,就算把汽車業務做大了,美國也隨時可以把這個業務掐死。

對於華為來說,當下最重要的任務其實是保證主營業務的運營,而不是像智能電車這樣需要持續投錢的新興業務的發展。

由於中美之間的關係持續惡化,華為判斷接下來的十年會比較困難,這個時候,依託國內市場,團結更多的人,使得主營業務能夠渡過難關是戰略優先事項,他們不願意在汽車這樣強勢的產業里樹敵。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宣布不造車,並不是對智選車業務的否定,而不是不願意讓汽車行業的人認為華為已經下場造車。

智選車模式其實接近於代工模式,很多車企都把華為智選車當作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但華為只願意承認他們是幫合作夥伴造車。

從另外一個層面上講,如果華為造車,美國可以直接對華為該項進行圍堵,甚至是斷供晶片,如果說是合作夥伴造車的話,會有更大的迴旋餘地。

而且在如此艱難的境況下,華為還能在汽車業務上每年投入100億且沒有減少,儘管嘴上說著「不造車」,但從投入上不難看出,華為對智選車的態度是明確的。唯一的要求是,不准使用華為品牌。

余承東需要把AITO品牌打造出來,並熬過這段產品青黃不接的時期。同時,華為內部對智選車業務的盈虧考核也許會更加嚴苛,對虧損的容忍度會降低。

華為的困頓在於,它在汽車領域目前應扮演的角色是技術供應商,應該做底層,不做終端,做終端會得罪其他客戶,把自己其他業務拖垮。

但做底層的話,華為又深陷在晶片短缺和先進位程的困境中。華為剛剛宣布,14納米的EDA工具基本實現國產化,而IBM在2021年就宣布已推出全球首顆2nm製程晶片。儘管華為已經走在國內前列,但我們整體的基礎創新能力還是相對薄弱。

因此,華為如果大張旗鼓去造車,會得罪合作夥伴;而不造車,又缺少彌補其他下滑的業務的希望。

回顧華為的其他業務,海外業務,手機業務都遇到很大的問題,手機出貨量下跌;國際業務方面,華為在通信運營領域已經在頂端了,沒有多大的拓展空間,未來的空間可能是5G、6G的大面積鋪開,但目前都有瓶頸在那裡。

華為年收最高為2020年的8914億元,2022年已經跌到6423億。其中主力跌的就是終端業務,其終端業務2021跌超50%,2022終端業務跌11.9%為2145億,大概占總業務的1/3,手機業務已經是存量市場,很難回升,所以這其實就是華為終端業務的困局,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未來是否會這樣也很難說。

汽車是唯一一個能夠做到萬億的業務,華為看上了這個業務,但沒分析清楚。汽車有三大主要大頭是電池、汽車製造、智能化。華為的優勢就是智能化,但智能化在整個汽車行業價值占比應該只有1/5,且華為的智能化技術優勢主要在於應用型創新,還缺少核心的技術實力。所以汽車這個市場看起來大,但是華為的優勢並不明顯。

智能汽車標杆特斯拉的創新是始於電池,再到智能化,最後是整車製造全方面的價值鏈重構,華為暫時無法比擬。

汽車屬於重資產長周期產品,華為汽車業務短期內根本無法填補其目前的營收缺口。成立已30多年的吉利營收不到1500億,新勢力「蔚小理」虧損了多年,加起來營收才剛過1000億。所以對於剛做這個業務幾年的華為來說,無法彌補虧損,只能加重其投資負擔。

即使是智選車模式也將得罪更多傳統產業內製造巨頭,不利於其賴以生存的通訊萬物互聯的技術業務的維護和拓展。

所以,華為造車,成就不了真正的華為。華為應該聚焦芯、軟、硬、端、網、雲等通用基礎業務,不是去終端爭食業務,而是從底層成為智能時代的通用技術以及供應商,這個市場容量更大。

華為不造車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個原因,會跟現有的車企產生競爭關係。汽車行業的潛規則是供應商不造車,一些比較大的供應商,像博世、大陸都沒有造車。

第二個原因,不想太燒錢。華為去年燒了大概100多億,如果堅持造車的話,可能最近幾年都很難盈利。

第三個原因是,把自己定位為供應商更有利。供應商風險小,賣一個零件,就會有回款,而華為現在作為供應商,主要是做偏智能化的解決方案,投入的成本相對可控。

至於HI模式和智選車模式的區別,我認為關鍵區別是承擔風險的大小。

HI模式,華為不收開發費,不收開發費就有風險,如果車企銷量不好,華為作為供應商,就沒辦法把前期的投入收回來。

智選模式,則是收開發費的。跟塞力斯合作的過程中,華為更有話語權,分成也會更高,效益也就會更好,所以員工都願意跑去做智選。

某種程度來說,HI模式跟智選模式不能同時存在。HI模式在華為剛進入汽車行業時是適合的,在經驗較少時可以通過這個模式練兵,但是掌握了核心技術後,只有通過智選模式才能盈利。

而且智選模式里,華為去年之所以賣車銷量較好,更多是由於營銷網絡,因為華為可以通過手機店來賣車。

2023年,華為有1000多家手機店在賣車,而「蔚小理」去年的品牌門店數量,分別為350、349、209家,合計908家,華為比他們總和還多,所以智選模式下的問界銷量,才能碾壓HI模式下的極狐。


本篇作者 | 吳潤潛 | 梅浩宇 | 當值編輯 | 麻醬

主編 | 何夢飛 | 圖源 | VCG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