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團1營4連排長,老紅軍陳國輝1937年9月25日平型關戰役親歷記

山河歲月記憶 發佈 2024-01-28T14:09:06.055382+00:00

老紅軍陳國輝,出生於1915年12月,江西省會昌縣人,長征初期是紅1軍團2師5團2營機槍排排長,後是5團團部機槍排排長,1937年8月紅軍三原改編時,任115師343旅685團1營4連排長,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大捷戰鬥,戰鬥中一個人消滅日軍十幾人以上,自己也腿部和頭部兩處負傷,為戰鬥勝利立下大功。

老紅軍陳國輝,出生於1915年12月,江西省會昌縣人,長征初期是紅1軍團2師5團2營機槍排排長,後是5團團部機槍排排長,1937年8月紅軍三原改編時,任115師343旅685團1營4連排長,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大捷戰鬥,戰鬥中一個人消滅日軍十幾人以上,自己也腿部和頭部兩處負傷,為戰鬥勝利立下大功。老紅軍陳國輝參加八年抗戰和解放戰爭,解放後曾任過湖南雙峰縣武裝部部長,退休後在湖南東湖干休所生活。

685團1營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葉挺獨立團,紅軍時期是飛奪瀘定橋、強攻臘子口的紅4團,解放後是54軍127師的主力團379團。不過379團只留有685團1營的3個紅軍連,陳國輝所在4連1938年隨2營在曾國華帶領下最先到山東抗戰。2營前身是南昌起義到井岡山的28團3營,以及秋收起義第一團紅31團的1個營,合編的紅1軍團2師5團,在中央蘇區獲得全軍「模範紅五團」稱號,解放後是16軍46師136團,136團有4個685團時的紅軍連。4連在1937年9月22日就到達平型關附近,陳國輝帶一個班作戰場偵察時就於22日晚到23日凌晨抓了一個日軍俘虜,這是八路軍抓的第一個日軍戰俘,具體細節請看《抗戰平型關大捷殲滅日軍上千,但是抓到過日軍俘虜沒有?》一文。

下面是陳國輝隨685團4連從9月24日晚冒雨從上寨出發,奔赴平型關喬溝附近設伏,9月25日一早開始戰鬥,一直英勇戰鬥到晚上,打敗日軍,然後搜索殘敵,一天之中的經歷。(以第一人稱描述)

685團24日晚12時從上寨出發,冒著大雨行軍,途中還遇到山洪,25日凌晨趕到老爺廟至小寨村一線南側高地。陳國輝回憶,24日日軍正在進攻平型關正面陣地,炮聲隆隆,隱約可聞。9月24日深夜,部隊在傾盆大雨中,翻山越嶺向平型關進軍。每條山道狹小得只能走一路縱隊。無數路縱隊在拂曉前匯集在白岩台(距汽車路只二、三里)一線的陣地埋伏,我們全師主力都布置在由平型關到東河南鎮的十餘里長的山地一線上。同時派出一支隊伍迅速由南向北,以隱蔽動作穿過汽車路,占領東河南鎮以北的一個高地,以便切斷敵人後路,井進一步控制公路以北的山頭。(斷敵退路的是344旅687團,他們占領了蔡家峪、西溝村和東河南鎮一線陣地。)

25日一早,4連參加戰鬥,給予日軍攔頭一擊,把日軍包圍在伏擊圈內。陳國輝回憶,25日天色剛剛發亮,敵人進攻平型關的兵力布置已隱約可見,平型關口堵滿了沙土麻袋,城關被炮火摧毀得倒塌不堪,日軍即將突破型關。這時,板垣第5師團21旅團又從靈丘方面開來,前面走的是一百多輛汽車,緊接著是兩百多輛大車,後面有少數騎兵,完全連成一線,走入了我們的伏擊圈內。霜露很濃,刮著北風,大約在五點半鐘左右戰鬥開始了。

我們部隊三路出擊,像三把尖刀一樣,把長蛇形的敵人攔腰斬成三節,隨即縱橫穿插,又分割成幾十段。每個戰士都背著4個到6個手榴彈,衝鋒一開始,便是震天動地一陣手榴彈聲,接著白刃見血。戰士們發揮了高度的愛國心,充滿了對帝國主義侵略者的仇恨,為了殺傷更多敵人,有的戰士一手同時投出兩個手榴彈。十多里長的山溝里,全是手榴彈聲和喊殺聲。有的日寇趴在車下頑抗,有的向兩面山坡亂爬,想奪取陣地。在我們猛烈突擊下,敵人的凶焰被打垮了。於是汽車撞汽車,人擠人,敵人的指揮系統被打亂了,亂成一團。

戰鬥進入激烈的相持階段,比毅力比耐力的關鍵時候,看誰先堅持不住,此時日軍搶占了一個山頭,4連奉命將它奪回來。陳國輝回憶,在我們的連隊前面,敵人卻搶先占領了附近山頭,那一帶地形是愈靠近平型關地勢愈高。連長(連長是龍守義)指著前面說:「同志們!我們為祖國生存而戰的時候到了!」他便率部隊上前奪取山頭,敵人火力非常猛烈,連長當場負傷了。當時營長(4連由2營長曾國華指揮)指定我代理連長指揮戰鬥,我為要保證決心的實現,便堅決擔負起指揮的任務,指揮第一、二兩個排從左、右側迂迴敵後,第三排從正面攻擊,並鼓勵全連同志說:「響應黨的號召,消滅山頭上的敵人!」(搶占山頭在老爺廟附近)

日寇經背腹夾攻,仍繼續頑抗,第一、二排象鐵鉗一樣從敵後攻上去。一班長李金財動作勇猛迅速,火力配合有力,首先搶占了山頭。躺在地上的日寇傷兵仍不甘心,在一班長接近時,突然從敵屍里抽出一把刺刀,砍傷一班長的胳臂。戰士立即撲過去,打了兩個手榴彈把鬼子消滅了。四十多個日寇在山頭上被打死打傷十五個,其餘的都潰退了。敵人頑強,我們的戰士比敵人更頑強。一班長李金財負傷後說:「我堅決不下火線!」戰士們受到感動,一起表示:「班長說得對,我們堅決打擊侵略者!」

我們占領了大山頭後,立即向路邊的小山坡發展,第三排仍堅守山頭。敵人的炮彈打在山頭上,煙硝瀰漫得看不見天,樹梢樹葉被打的到處紛飛。敵人還打了兩個煙幕彈,掩護衝鋒。我率一排在前沿山坡上打擊敵人,為了控制制高點,指導員丘鄉印靈活地把堅守山頭的第三排布置在山溝里。他說:「我們要堅守山頭,不許敵人逃跑,要把日本鬼子消滅在公路兩側!」

4連占領山頭,上午十點多鐘,日軍瘋狂反撲,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陳國輝受傷不下火線。陳國輝回憶,因為有利地形都被我們占領著,居高臨下,控制著整個山溝,敵人拼死向山頭髮起反擊,企圖奪取陣地,但都被消滅。敵人四次反擊我們占領的山頭,第一次八十多人,在猛烈火力下衝鋒。我們在前面山坡上用側翼封鎖火力將敵人殺傷,敵人迅速拖下被打死的二十多個屍體。

不久,敵人組織了一百多人進行第二次反擊,我清楚地看見敵人三、五成群地喊叫著衝上來。我們當時的武器是非常拙劣的,四挺歪把子機槍,其中三挺是那天晚上偵察時摸來的(22日晚到23日凌晨抓日軍俘虜時順手從日軍汽車上拿的),一挺是在山頭上奪來的,用敵人的武器武裝自己,但仍然趕不上敵人的猛烈火力。我們沒有炮,只有手榴彈。但機槍掌握在我們手裡,卻發揮了無比的威力,機槍手忙不過來,我便把長征以來學的本領使出來,一天親自打了一千多發,接連投了五十八個手榴彈。

敵人第二次反擊是非常兇猛的,我一連轉移了五六個火力點,算好了距離,命令觀察手監視敵人,自己用點發不斷射擊,一次,用六發子彈打倒了三個敵人。「打倒了!打倒了」戰士們都樂的大笑起來。我接連打倒了十五六個敵人。

最後我站起來抱著機槍打。正在這時,敵人一個炮彈落在我身邊,我躲閃不及,腿上負傷了。突然敵人一顆子彈又打在機槍帽上,滑過來把我的額頂削去一塊,血流如注。機槍被打壞了兩次,修好了又干。一個鬼子來搶救屍體,特等射手李長新一下就把他揍到山腳下。我命令他說:「打敵人指揮官!」接著一個敵人指揮官又倒下去了。

敵人的反擊力量顯然地減弱了。第三次反擊是兩個班,第四次是一個班。但是我們卻越打越堅強,在敵人的強大炮火下一邊打一邊做工事,固守陣地。

敵人的汽車上堆滿了火藥,用手榴彈可以居高臨下打中,但是不能打,以免爆炸時自己遭受損失。敵人飛機在硝煙上面低飛著,因為敵我離的近,也不敢投彈。敵屍拖不下去,敵人遺棄的槍枝彈藥我們也拿不上來。在戰鬥激烈處,甚至傷兵與傷兵還打做一團,互相用口咬,用拳頭打。我們用事先學會的日語喊話:「日本軍隊繳槍不殺!」我們把印有日文的宣傳品,拋出去散在日寇士兵蹲伏的土坑附近。

日軍囂張氣焰被打下去了,戰鬥到下午4點,4連彈藥打完了,就地取材仍然堅持戰鬥,不放日軍一兵一卒逃跑。陳國輝回憶,下午四點鐘,我們的子彈打的快完了,一排長李萬新鼓動同志們說:「我們沒有子彈用石頭打!用刺刀拼!槍打斷了用拳頭打!用嘴咬!也不能放掉一個敵人!」這種英雄的氣概激動了每一個人。營長派通訊員越過炮火的封鎖傳達命令:「堅持到晚上!」我說:「保證堅持到晚上!」我隨即把消息告訴大家。每個人都歡呼:「反擊的時候到了!」

戰鬥是非常艱苦的,我們當時還沒有成套的正規作戰經驗,戰鬥動作不夠熟練,戰前的物資準備也不夠充分,但是我們經過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考驗,充滿了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堅強信心。戰鬥中,每個戰士的手和臉都被炮彈打的煙硝燻黑了,滿身是激起的灰土。我的腦袋因為受傷紮上了白繃帶,敵人專找白棚帶瞄準射擊。我便乾脆把繃帶撕了,沒有別的辦法,只好用泥土糊上,又繼續作戰。最困難的是雨過天晴,太陽很厲害,戰鬥了一晝夜沒有水喝,每個人的喉管幹的快要裂開了,全身發燒,餓了一天一夜,帶的土豆、炒米,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有的戰士便解小便自己喝下去,有的撥開地皮,擰草根上的一滴滴的泥水潤濕喉管。我擰了半掌水喝,便立刻感到精神百倍,頸頭十足。

戰鬥取得勝利,日軍只剩少數殘餘,4連繼續投入搜索殘敵的戰鬥。陳國輝回憶,晚上,營部命我們向主力靠攏,繼續向左側搜索前進,殲滅殘餘敵人。全師經過一天激烈的搏鬥,終於將平型關以東十里以內夾溝馬路上的敵人全部殲滅。戰後,敵人死傷的人馬,被毀的汽車,遺棄的武器遍地都是,

平型關大捷,勝利後繳獲日軍無數物資,全國人民堅定了抗戰必勝的信心。26日,日軍派來增援部隊,687團堅決頂住,在東河南鎮擊退了日軍增援的汽車三十多輛,騎兵六百多人,坦克三輛,同時日軍飛機前來轟炸喬溝25日激戰的陣地,但115師主力已轉移到山地了。平型關戰鬥結束後,附近幾千名老鄉自動前來慰問打了勝仗的子弟兵,和115師教導大隊長彭明治率領的全體學員,打掃戰場,搬了兩天勝利品還沒有搬完。

4連的幹部戰士大多沒有留下姓名,4連長龍守義、指導員丘鄉印、1排長李萬新、1班長李金財、戰士李長新也沒有查到後來的資料,但抗戰的勝利有他們的功勞。平型關大捷,陳國輝所在的4連幹部戰士為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和奉獻,在此向這些前輩們致敬,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我們的幸福生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