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中歷經沉浮,前後有過3個名字的戰列艦

烈日炎天 發佈 2024-01-28T16:28:37.610847+00:00

1892年5月19日,位於沙皇俄國聖彼得堡新海軍部造船廠,開工建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戰列艦的二號艦波爾塔瓦號,這艘艦於1894年11月6日下水,從此開啟了傳奇的一生。波爾塔瓦號從舾裝到服役就因為諸多原因而一波三折,乾乾停停,直到六年後的1900年6月16日才竣工服役。

1892年5月19日,位於沙皇俄國聖彼得堡新海軍部造船廠,開工建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戰列艦的二號艦波爾塔瓦號,這艘艦於1894年11月6日下水,從此開啟了傳奇的一生。波爾塔瓦號從舾裝到服役就因為諸多原因而一波三折,乾乾停停,直到六年後的1900年6月16日才竣工服役。

最初波爾塔瓦號戰列艦曾短暫歸屬於波羅的海艦隊,1901年,該艦駛入沙俄侵占的中國旅順港,成為其太平洋艦隊的一員。波爾塔瓦號排水量11500噸,艦長114.6米,寬21.3米,吃水8.6米;動力系統為直立式三段膨脹複合式蒸汽機2座,配合14座圓形鍋爐,正常載煤700噸,滿載1000噸,最大輸出功率12213馬力,雙軸推進,最高航速16.2節,續航力3750海里/10節,編制軍官26人,水兵605人。

武備配置為1895式40倍徑雙聯裝305毫米主炮2座,副炮為4座雙聯裝1892式45倍徑152毫米速射炮和4門同樣口徑單裝火炮,近戰武器為哈乞開斯47毫米單裝速射炮12門,對付魚雷艇的哈乞開斯37毫米單裝速射炮28門,水線上安裝381毫米單裝魚雷發射管4具,水線下457毫米單裝魚雷發射管2具。

波爾塔瓦號防護能力還是不錯的,用的是德國克虜伯滲碳裝甲,水線帶裝甲厚368~254毫米;主炮塔頂部裝甲厚51毫米,側面厚254毫米;副炮塔頂部裝甲厚25毫米,側面厚127毫米;司令塔裝甲厚229毫米,甲板裝甲52~76毫米。

1904年2月8日,波爾塔瓦號所在的旅順港遭到日本艦隊的突然襲擊,自此日俄戰爭爆發。後來俄軍作戰不利,日軍開始登陸攻打港口周圍陣地,俄軍艦艇在腹背受敵情況下,不得不嘗試突圍。在實施突圍的時候,波爾塔瓦號被日軍旗艦三笠號擊中多次,前面的俄艦隨同波爾塔瓦號開炮還擊打中了三笠號,但是並沒有重創該艦。因為俄軍旗艦皇太子號出現故障,造成通訊中斷,在混亂中俄艦損失較大,殘餘的軍艦隻好返回旅順港。

從8月11日至11月底,被日艦封鎖在港內的波爾塔瓦號共發射305毫米炮彈上百發,152副炮發射炮彈無數。期間波爾塔瓦號在10月被日本第三軍280毫米大炮擊中兩彈,幸虧該艦裝甲堅厚,沒什麼大礙。日本第三軍在12月5日最終占領俄軍僅存的203高地後,情況更加惡化,日軍能輕而易舉的攻擊港內俄艦,波爾塔瓦號被大口徑火炮連續擊中5次,破壞了甲板並引起了彈藥庫的爆炸,艦底被炸開了一個大洞,海水快速湧入,很快波爾塔瓦號就沉沒了。

1905年1月,日本取得最後勝利,隨後清理港內沉沒的艦船。波爾塔瓦號被打撈起來,於7月開始進行維修,能航行後於8月份開到日本舞鶴海軍工廠改裝維修。主要項目是更換宮原式水管鍋爐16座,滿載燃煤增加為2056噸,續航力提高到10000海里/10節;拆除12門47毫米火炮,換成10門76毫米火炮,取消了水線下魚雷發射管。

改裝工作於1907年11月結束,1911年正式加入日本海軍,波爾塔瓦號改為丹後號,艦名取自日本一個古代令制國名字。1912年,丹後號被定為一等海防艦。

一戰爆發後,丹後號隨同日本艦隊參加了青島戰役,對德國占領下的中國青島幾處陣地進行了炮擊。1916年,應同為協約國沙俄要求,日本將丹後號出售給了沙俄。返國途中,丹後號還參與了協約國要求希臘解除其艦隊武裝的談判,事後回到了沙俄白海。

此時俄軍已經有一艘名叫波爾塔瓦的船在服役,因此丹後號沒有恢復原艦名,而是為紀念切什梅會戰,將丹後號重新命名為切斯馬號。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切斯馬號上的水兵宣布參加革命。1918年列強幹涉俄國內戰時,切斯馬號被英艦俘獲,改為監獄船。

1919年英國干涉軍撤出俄國,切馬斯號被遺棄,布爾什維克紅軍將該艦編入了自己的海軍。此時的切馬斯號經過這麼多的波折,艦況已經非常惡劣,一直沒有執行作戰任務。1924年,切馬斯號因為過於陳舊,於1924年在阿爾漢格爾斯克附近報廢拆除,這艘命運多舛的戰列艦,終於退出了歷史舞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