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看「中國同盟會」創立完整過程

小仙女的子望君 發佈 2024-01-28T17:01:27.590134+00:00

7月下旬,經宮崎寅藏介紹,孫中山與黃興在東京神樂阪鳳樂園會晤,商討革命問題,並提議興中會與華興會聯合,共圖革命大業。


「合成一個大黨」——中國同盟會成立

1905年孫中山第三次赴日。7月下旬,經宮崎寅藏介紹,孫中山與黃興在東京神樂阪鳳樂園會晤,商討革命問題,並提議興中會與華興會聯合,共圖革命大業。黃興深表贊同。

7月28日,孫中山與宋教仁、陳天華等會晤於《二十世紀之支那》雜誌社,磋商聯合問題。

據宋教仁記載,孫中山是這樣論述革命聯合的必要性的:

逸仙乃縱談現今大勢及革命方法,大概不外聯絡人才一義,言中國現在不必憂各國之瓜分,但憂自己之內訌。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聯絡,各自號召,終必成秦末二十餘國之爭,元末朱、陳、張、明之亂,此時各國乘而干涉之,則中國必亡無疑矣。故現今之主義,總以互相聯絡為要。

7月29日,宋教仁、陳天華同至黃興寓所,商討與孫中山聯合的問題。黃興主張「形式上入孫逸仙會,而精神上仍存吾團體」。陳天華主張以華興會團體與孫中山聯合。宋教仁則說,既然有入會與不入會兩種意見,那麼應當研究將來入會者與不入會者之間關係如何處理。劉揆一主張不入孫中山的組織。華興會的主要領導人黃興、宋教仁同意與孫中山聯合,問題便基本解決。華興會會員在留日學生中占有優勢,該會贊同聯合,則組建同盟會便不成問題。

由眾多革命小組織「合成一個大黨」,這是20世紀最初幾年革命風潮發展的必然結果。這個「大黨」不是創建於國內,而是出現於中國留學生及流亡者群集的日本東京,也有其必然性。當時留日學生提倡革命者甚多,幾達萬人以上,而內地革命失敗之同志,復紛然來集。

1905年7月30日,孫中山約集各省在日本的革命分子,在東京赤坂區檜町三番黑龍會本部(內田良平宅),召開中國同盟會籌備會會議。到會者除孫中山外,還有黃興、張繼、陳天華、胡漢民、馮自由等,計73人,大部分為留日學生。與會者分屬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科學補習所等組織。

孫中山在會上演講了三民主義,及革命須團結之理由,呼籲分散在全國各地的革命組織結成新的統一組織的必要。

關於組織名稱,有人提議用「對滿同盟會」。孫中山解釋說,革命的宗旨,不專在對滿,其最終目的,尤在廢除專制,創造共和。他提議用「中國革命同盟會」;另有人主張此為秘密組織,以不明用「革命」二字為好。最後定名為「中國同盟會」。

關於組織宗旨,孫中山提議採用以下16字作為同盟會宗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雖有數人對「平均地權」持有異議,經孫中山解釋後,仍獲通過。

隨後,黃興建議贊成者「書立誓約」,當由孫中山起草盟書,黃興、陳天華稍加潤色,制訂誓約:

「當天發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眾處罰。」

孫中山帶領眾人舉行宣誓加盟儀式畢,推舉黃興、陳天華、馬君武等8人草擬同盟會總章,交付成立大會討論。

8月13日,東京中國留學生在麴町區富士見經樓召開了歡迎孫中山大會。1000多人前來赴會。東京自有中國留學生以來,留學生集會從來沒有像這一天那樣人數多、秩序好,真是盛況空前。

孫中山說:

鄙人往年提倡民族主義,應而和之者特會黨耳,至於中流社會以上之人,實為寥寥。乃曾幾何時,思想進步,民族主義大有一日千里之勢,充布於各種社會之中,殆無不認革命為必要者。雖以鄙人之愚,以其曾從事於民族主義,為諸君所歡迎,此誠足為我國賀也。

8月20日下午,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在東京赤坂區靈南坂日人本珍彌子爵(眾議院議員)宅第召開,約有一二百人與會。日本友好人士頭山滿、犬養毅、內田良平、宮崎寅藏、平山周等亦列席。革命精英,濟濟一堂,極一時之盛。

會期3天,會議通過《中國同盟會總章》,規定同盟會總部設在東京,並推選孫中山為同盟會總理。

在中國國民黨歷史發展進程中,它進入第二個階段——由興中會發展成中國同盟會。

中國同盟會總部成立後,孫中山緊接著派人到香港、澳門、廣州、上海及各省成立同盟會分會,積極發展革命組織。

中國同盟會的特點

經過合併與改組,興中會發展成同盟會,在中國國民黨歷史發展過程中是一件重大的事。以同盟會的政治綱領、組織章程與興中會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一)政治綱領更完整。

《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是同盟會的一份綱領性文件。1906年秋冬間,由孫中山與黃興、章太炎在日本制定。1908年河口起義後,孫中山與胡漢民、汪精衛在新加坡修訂此件,增加了《招軍章程》《招降清朝兵勇條件》兩個文件。

修訂後的《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包括《軍政府宣言》《軍政府與各處國民軍之關係》《軍隊之編制》《戰士賞恤》《軍律》《招軍章程》《招降清朝兵勇條件》《略地規則》《因糧規則》《安民布告》《對外宣言》《招降滿洲將士布告》《掃除滿洲租稅厘捐布告》13篇,供各地同盟會組織發動武裝起義時作指導。其中《軍政府宣言》是綱領性文件。

《軍政府宣言》開宗明義指出,同盟會的革命不同於元末朱元璋起義及洪秀全太平天國革命:

唯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國,只以驅除光復自任,此外無所轉移。我等今日與前代殊,於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外,國體民生尚當與民變革,雖經緯萬端,要其一貫之精神則為自由、平等、博愛。故前代為英雄革命,今日為國民革命。

《軍政府宣言》對同盟會的宗旨——「今日革命之經綸暨將來治國之大本」,作了如下的闡釋。

驅除韃虜:「滿政府窮凶極惡,今已貫盈。義師所指,覆彼政府,還我主權。」

恢復中華:「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中國之政治,中國人任之。驅除韃虜之後,光復我民族的國家。」

創立民國:「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公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

平均地權:「文明之福祉,國民平等以享之。當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其現有之地價,仍屬原主所有;其革命後社會改良進步之增價,則歸於國家,為國民所共享。敢有壟斷以制國民之生命者,與眾棄之!」

以上謂之「四綱」。實施步驟有三:「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約法之治」共6年,期滿後制定憲法,軍政府解除權力,國民公舉大總統,一國政事,依於憲法以行之。基本精神是「循序以進」,使國民「養成自由平等之資格」,在此基礎上實行「憲法之治」。

同盟會宗旨已具備三民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民族主義之中心,「創立民國」已有民權主義之內容,「平均地權」為民生主義思想之重要表現。同盟會已具備較為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興中會與它不能同日而語。

(二)黨內民主化的目標更明確

《中國同盟會總章》原有30條。現今看到的是1906年5月16日的修訂本,共24條。《總章》規定,同盟會最高領導是總理,總理對外有代表本會之權,對內有執行事務之權。總理4年更迭1次,可獲連任。總理之下分設執行、評議、司法三部,以體現黨內民主監督之精神。

另外,在同盟會成立時發生的一件事,也很有意思。當時有人突然起立,詰問孫中山:「他日革命告成,孫先生要當皇帝,還是要民主?請孫先生明確回答。」據說孫中山和黃興一時都不知道怎麼回答。

程家檉急中生智,回答說:革命是中國人大家的事情,孫先生可能當皇帝,還是可能要民主,由我們這些人的思想決定;如果我們都不想當皇帝手下的大臣,不羨慕「從龍之榮」,那麼,君主就不可能出現;今天的會議,只當討論清朝應當不應當革除,而不應當用當皇帝還是要民主這樣的問題來問孫中山。

實際上,那位提問者提的問題,對革命黨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革命黨人推翻君主專制制度以後,能否代之以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革命黨人推倒帝王,能不能剷除自己頭腦中的帝王思想?能否不貪戀權位?這樣的問題,革命黨人在革命過程中,尤其在革命勝利後,是不能不考慮的。因此,不能說與會議的主旨無關。

從後來孫中山的一系列談話看,他對于堅持民主政治、反對封建帝王思想,是很重視的。他曾說,太平天國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洪秀全等人有帝王思想:

洪秀全之所以失敗……最大的原因,是他們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後,就互爭皇帝,閉起城來自相殘殺。

1906年12月2日,孫中山在東京《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發表演說,諄諄告誡革命黨人:

唯尚有一層最要緊的話,因為凡是革命的人,如果存有一些皇帝思想,就會弄到亡國。因為中國從來當國家做私人的財產,所以凡有草昧英雄崛起,一定彼此相爭,爭不到手,寧可各據一方,定不相下,往往弄到分裂一二百年,還沒有定局······我們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國民政府。

(三)參加同盟會的人數更多、素質更高

孫中山多次高度評價同盟會成員。1905年9月30日在《復陳楚楠函》中說:

近日吾黨在學界中已聯絡成就一極有精彩之團體,以實力行革命之事。現捨身任事者已有三四百人矣,皆學問充實、志氣堅銳、魄力雄厚之輩,文武才技俱有之。現已各人分門認擔一事,有立即起程赴內地各省,以聯絡同志及考察各情者……將來總可得學界之大半;有此等飽學人才,中國前途誠為有望矣。

他又說:

及乎乙巳,余重至歐洲,則其地之留學生已多數贊成革命,余於是揭櫫生平所懷抱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以為號召,而中國同盟會於以成立;及重至日本東京,則留學生之加盟者,除甘肅一省未有留學生外,十七省之人皆與焉。自是以後,中國同盟會遂為中國革命之中樞,分設支部於國外各處,尤以美洲及南洋為盛。而國內各省,亦由會員分往,秘密組織機關部,於是同盟會之會員,凡學界、工界、商界、軍人、政客、會黨無不有同趨於一主義之下,以各致其力。

同盟會成立後。雖然孫中山做了很多宣傳闡釋工作,但是,同盟會成員中還有很多人對該會綱領的理解不深,流於表面,各有側重。

孫中山說:

當初同盟會還只明白民族主義,拼命去做;至於民權、民生兩主義,不很透徹,其實民族主義也還沒有做完。至於我主張的五權憲法,那時不懂的更多。

《劍橋中國晚清史》有一段分析很形象。它說,

同盟會實現了「革命運動中令人注目的前所未有的大統一」。它「成立的頭一年內約有1000人入會,大多數是來自學生團體」「聯合從一開始就是脆弱的,到1907年就開始破裂了」「雖然它在1910年重新恢復起來,但在1911年各地起義推翻清王朝時,同盟會會員不足1萬人」。

該書最後說:

「1905年建立的同盟會把革命運動帶到一個新階段,但同盟會此時與其說是推進的力量,不如說是一個象徵。對於一個運動來說它是一個傘形組織,這把傘容納不下這個過於多樣和過於廣泛的運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