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土邦,到底聽誰的?

閒蛋黃 發佈 2024-01-28T21:24:40.302981+00:00

歷史上的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無論是公元前的孔雀王朝,還是被英國殖民者征服前的莫臥兒帝國,它們的統治都局限於北方,對德干高原以南的地區是鞭長莫及的,反而是英國最先完成對次大陸的征服。

歷史上的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無論是公元前的孔雀王朝,還是被英國殖民者征服前的莫臥兒帝國,它們的統治都局限於北方,對德干高原以南的地區是鞭長莫及的,反而是英國最先完成對次大陸的征服。

1757年,徹底淪為英國殖民地,莫臥兒帝國皇帝成為了傀儡。1858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的稱號,成立英屬印度,莫臥兒帝國也在這一年正式滅亡。

英屬印度與土邦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民族主義情緒越發高漲,而英國在一戰之後實力受損。為了能夠將印度繼續留在英國的殖民統治範圍內,英國政府於1935年制定了《1935年印度政府組織法》,廢除了原先在省督制行省當中要害部門必須掌握在英國人手裡的硬性規定,並且實行行省自製。同時中央政府除國防、外交和宗教等幾個要害部門外,都對印度人開放。

英屬印度殖民地比現在的印度地盤要大得多,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等地,下轄13個省(先由英國東印度公司,後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另有700多個王公土邦(代理統治)。一個碎片化的印度,符合大英帝國的利益,卻給獨立後的印度國家建構留下了後患無窮。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元氣大傷的英國人已無力再繼續治理印度,不得不讓印度徹底脫離英國的統治。1947年6月,英國駐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印度獨立法案」,即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根據蒙巴頓方案,英屬印度殖民地被分割成三個部分:以印度教徒為主體的印度(人口2.25億)、以穆斯林為主體的巴基斯坦(包括現在的孟加拉國,人口7千萬)以及562個享有獨立地位的王公土邦(人口8100萬)。王公土邦可以自願選擇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選擇獨立。

「當午夜的鐘聲敲響,全世界都在沉睡之時,印度將會獲得新的生命和自由!」1947年8月14日晚,尼赫魯發表著名演說「命運之約」。第二天,英國殖民者宣布正式退出次大陸,一個新的、獨立的印度誕生了。除了與巴基斯坦毗連或在其境內的土邦巴哈瓦浦爾、凱爾浦爾、卡拉特選擇加入巴基斯坦之外,其餘除克什米爾之外的絕大多數土邦都決定併入印度。

印度與土邦

印度政府如何處置這500多個土邦呢?邁索爾、海德拉巴和查謨-克什米爾三個大土邦保留;278個土邦合併成5個土邦聯盟,即索拉斯特拉土邦聯盟、中印度土邦聯盟、帕地亞拉和東旁遮普土邦聯盟、特拉凡柯爾-柯欽土邦聯盟和拉賈斯坦土邦聯盟;216個土邦被歸併到鄰近省;其餘的土邦則成了中央直轄區的組成部分。

印度共和國成立後,印度政府便著手在原先英國人留下的省級行政區划進行改革。印度在新頒布的1950年憲法裡,將原先英國的「行省」和新加入的「土邦」全部改為同一級行政區,至此印度現代意義上的「邦」正式成立。

印度剛剛建國的時候,一共有28個邦。雖然都是邦,但採取不同的管理形式。原先由英國省督治理下的省轉化為邦,省的總督由英國人變成了印度人。而原先由專員治理的行省轉化的邦,則保持過去的形式,由印度中央政府派人管理。而土邦轉化的邦,則擁有極大的自治權,可以產生自己的邦長和權力機關。憲法規定所有王公都可得到一筆年金,王公原來在經濟上、禮儀上享受的特權都原樣保留(1971年取消了原土邦王公的身份,不再承認其為土邦首領,並廢除土邦王公的年金)。

根據1951年普查,全印度92%人口說著14種主要語言,說印地語的最多,也不過30%以上。由於政治、經濟和文化宗教上的差異常發生矛盾和衝突。因此出現了按語言重新劃分邦界的運動。印度中央政府在1956年又進行了一次行政區劃改革,通過贖買的形式讓土邦王公們交出自己的權力,然後將所有的邦以語言為劃分依據,重新劃分行政區劃。全國重新劃分為14個邦(包括有爭議的查謨和克什米爾),6個中央直轄區。各邦不再像過去那樣分為三種類型,而是一視同仁,採用相同的管理形式。

邦與中央的博弈

按照印度法律的規定,邦的最高行政長官為邦長。印度各邦的邦長並不是由邦的選民選舉產生,而是像過去英國統治印度那樣,由印度的中央政府直接任命。雖然邦長名義上擁有各邦的最高行政權、人事權、批准法律和財政預算的權力,但是總統隨時可以解除邦長的職務。

印度各邦的立法權掌握在邦議會手中,而且議會多數黨的領袖還可以擔任邦的首席部長,負責各邦的內閣和邦部長會議的組建。也就是說哪個地方黨派拿下這個邦的議會,就基本等於拿下這個邦的行政權和司法權。

在財政上,印度的邦與中央也是進行分開核算。例如關稅、公司稅、菸草稅等稅收歸中央,而土地稅、消費品入境消費稅等稅收則歸邦。

印度形成了一種極為特殊的」聯邦制「體制。同一般的聯邦制國家相比,印度的中央政府權力非常大。但同單一制國家相比,地方又擁有比較大的自治權。因此也有人將印度稱作「半聯邦」制。

由於印度對各土邦的改造並不徹底,很多地區至今依然沿用族群式管理,印度政府頒布的許多政策往往很難落實下去。可以說,今天的印度依然是個「散裝」的國家。

基督教的極度虔誠離不開中世紀歐洲的僵化封閉的小農社會,然而,一旦商品貿易和人口流通開始繁盛,隨著農民大舉進入城市務工,社會分工加劇,封閉舊教區不斷瓦解,新的教區也始終難以在流動的人口中建立起來,最終天主教的信仰衰微。

對於印度這種國家,唯有印度教的認同才能將其捆在一起。印度教之所以能夠如此的虔誠,恰恰在於印度社會極度封閉隔絕的農村社會體系,將印度農民牢牢地摁在鄉村之中。現代化的思潮和教育,以及現代化的市場經濟,將會削弱甚至摧毀、扭曲古老的印度教觀念,所以我們就看到了印度越來越多的地方分離主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