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永登:合作社的十年三變

永登發佈 發佈 2024-01-29T02:05:42.771841+00:00

來源:農民日報從「二牛抬槓」耕作到機械化耕作收割加工貯運,從單一品種種植到種養多元化,從一村種植拓展多地......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子山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十年三變,實現跨越式轉變。


來源:農民日報

從「二牛抬槓」耕作到機械化耕作收割加工貯運,從單一品種種植到種養多元化,從一村種植拓展多地......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子山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十年三變,實現跨越式轉變。

一變:從「二牛抬槓」到機械化耕作

​永登子山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位於龍泉寺鎮,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集飼草種植、青貯加工、肉驢養殖和深加工為一體的大型示範性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去年生產飼草玉米13000噸,實現收入500萬元。

3月29日,時近清明,正是飼草備耕之時。距離合作社養殖基地不遠處的地里,村民莊小花正開著拖拉機鋪膜。莊小花熟練地操作著拖拉機,拖拉機走過去,鬆軟的地裏白色的膜已經鋪好。莊小花說,10多年前我們是用牛耕地、驢拉車,現在基本上機械化了,操作也不難,你看這開拖拉機的活我一個半老的女人也能幹,一趟過去,地也耕了,肥也施了,膜也鋪了,省事多了。

合作社有一個占地2000平米的烘乾車間,主要是烘乾玉米和小麥。合作社每年會將一部分玉米作為飼料餵牛餵驢,這些脫粒玉米如果保管不好很容易發霉,一旦發霉,就不能作為餵養的飼料。為此,合作社修建了烘乾車間,購置了烘乾設備,從脫粒、烘乾到儲運,實現全程機械化。

合作社理事長唐立棟告訴記者,10年前剛開始起步時,耕種比較原始,大中型機具比較少,甚至有些社員還用驢和牛耕地,合作社陸續投入100多萬元購置了30餘台(輛)各種大型農機,現在從耕種鋪膜施肥、飼草收割運輸、草料粉碎青貯、飼料烘乾儲運等重要環節全部實現機械化,既提高了生產效率,還降低了生產成本。

二變:從單一飼草種植到種養殖多元化

2011年前唐立棟在西藏開餐館,但老家的變化與社會發展仍然是他關注的重點。當時老家很多人外出務工了,出現了很多撂荒地。有一次和來自青海的一個顧客聊天時得知,青海有些搞養殖的人比較缺草料,每年從其他地方購買草料,遇到草料短缺的年份,價格不菲。具有敏銳市場眼光的唐立棟把這兩件事聯繫到一起,他認為這是一個商機。對市場深入考察後,唐立棟選擇回家創業。開始以每畝50元的價格租了200畝地,專門種植飼草玉米,主要的銷售市場是青海的牛羊養殖廠。

有草料,就有成本優勢,2017年,唐立棟開始養肉驢,最多時候肉驢存欄量2000多頭。在合作社的養殖基地,除了驢還有很多可愛的牛,它們在圈裡悠閒地邊曬太陽邊咀嚼草料。這些牛是去年買回來的,目前有400多頭。據唐立棟介紹,之所以由養驢向驢牛共養轉變,是因為去年驢的價格達到歷史最高位,而且從自繁自育的效果看,牛的繁育程度要比驢高,且養殖成本也低,因此合作社現在進入牛驢共養階段,今後一段時間根據市場形勢逐漸降低驢的數量,增加牛的數量。

為了響應國家保障糧食安全的號召,合作社去年種植了3000畝小麥。從單一種植飼草玉米到種植小麥,從種植業向養殖業拓展,根據市場變化調整養殖品種,合作社在變化中逐漸壯大。

三變:從一村輻射到兩省三地

當下,永登縣的種植基地才開始鋪膜,而臨洮縣種植基地的耕種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今年臨洮縣的以玉米為主的飼草種植面積達4000畝。

飼草從永登運往臨夏,一噸的運輸成本增加30元,臨洮種植基地年產量1.6萬噸,可節約成本48萬元。考慮到路途運輸費用等銷售成本,以及種植成本等因素,合作社開啟了異地種植模式。該合作社起步於龍泉寺鎮大澇池村,如今種植基地不僅限於永登縣,合作社在定西臨洮縣、蘭州新區有了種植基地。與種植地域相應的是,銷售目的地也從原來的青海省一地不斷增加。目前,除了青海省,本省的臨夏、蘭州新區、定西、武威等地成為合作社的飼草主要銷售地。

合作社的規模經營也讓村民受益。大澇池村60歲的村民劉秀玲正在地里幹活,每天能掙100元的工資,家中的4畝地流轉給了合作社,每年有2000元的地租收入。像劉秀玲一樣,合作社臨時用工每年4000人(次),長期用工30人,促進大澇池等8個村村民人均增收800多元。

唐立棟說,國家政策好,我們趕上了好日子,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村民也人中受益,日子越來越好。

作者:王立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