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張萌:沒人可以定義女性,除了我們自己

張萌萌姐 發佈 2024-01-29T11:25:41.808939+00:00

有一些跟職業拳擊相關的問題,媒體在問我,我後來想乾脆用語音統一跟大家答一下。Ps:我的里程碑時刻|剛收到的消息,全球拳擊官方記錄網站Boxrec.com中查詢到,中國拳擊手張萌(Meng Zhang)在女子次蠅量級(Light Fly)位列中國第1位,世界第87位。


有一些跟職業拳擊相關的問題,媒體在問我,我後來想乾脆用語音統一跟大家答一下。


Ps:我的里程碑時刻|剛收到的消息,全球拳擊官方記錄網站Boxrec.com中查詢到,中國拳擊手張萌(Meng Zhang)在女子次蠅量級(Light Fly)位列中國第1位,世界第87位。


Q1 了解以往的報導當中,你是一個充滿雄心壯志和自律精神的人,在不同領域取得了不同的成就,能簡單介紹一下過往嗎?


其實我過往的一系列斜杠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在跨界的人。


我在大學初期就開始不斷的創業,到後來畢業之後沒有選擇其他的職業,自然成為了一名創業者。


從線下的實體連鎖咖啡到線上實現網際網路消費內容生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創業已經用了10年。



但是我不止於做創業,那就在13年前我開始進行寫作,出版第一本書開始直到出版了百萬暢銷書《人生效率手冊》,那至今我已經出版了13本書。


我覺得寫作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每年出版一本書就是我的一個目標。接著我還一直努力尋求一些突破。


從16年開始,也就是7年前,當時我身體不是特別好,開始訓練拳。當時訓練泰拳,到後來轉訓練拳擊,這個過程當中我也不斷發現,拳擊真的是我由衷的熱愛。


突然有一天,我認為我可以成為一名職業拳擊手,實現在這個領域當中的跨界,因為人生不要給自己去設限,所以我參加了WBA的職業拳擊賽,我是全場唯一一名30歲以上的女性。


剩下的所有拳手大概都在20多歲,而且我也是唯一一位非職業的拳擊手,其實我認為職不職業中間沒有一個必然界限,你心中認為你是職業的,你就是職業的。



Q2 你是如何成為一名職業拳擊手的?


首先,剛開始我並沒有想像到我可以成為一名職業拳擊手


我最早小的時候身體素質特別不好,不好到什麼程度?班級里只要有一個人感冒了,我肯定會被傳染感冒,所以我的身體抵抗力一直都不是特別強。


我唯一跟體育之間產生一些關聯,是因為老師說要參加運動會為班級爭奪榮譽,我是一個榮譽感特別強的人,一旦涉及到了班級集體的榮譽,我就義不容辭。


所以那個時候我試著去短跑,也試著去長跑,結果發現我短跑的成績始終都訓練不上來,只有長跑靠著毅力靠著拼勁,這是我在30歲之前唯一跟體育之間產生的所有關聯了。


到30歲的時候,當時我被查出了甲狀腺多處結節,醫生決定要切除我的甲狀腺以避免結節不斷擴大,可能未來還會發生一些其他方面的病變。


那個時候我就對自己說,我說:"張萌,你可以去跟自己較量一把。"


所謂的較量,是你跟你的身體發出一個挑戰,你給自己一段時間看看能不能實現自己身體不斷好起來。


2016的萌姐vs現在的萌姐


那個時候我的狀態是比現在的體重要多二三十斤,而且身體虛胖,走上幾步路就會喘,剛剛開始練拳的時候,我基本練15秒就得要歇2分鐘,完全沒有任何體力。


但是到後來我的教練開始不斷塑造我,他跟我說:"張萌你可以的。"從最早手腳甚至不平衡,到後來可以自如的打拳,我確實經歷了非常艱苦的訓練。


用我教練的話來說,不論是疫情出差,還是在北京各處去開會,我總會井井有條的安排好我所有的訓練時間,我並不會因為"忙"而作為藉口。


平時我作為公司的老闆,自然工作是非常之忙碌的,但是我卻從來沒有因為忙作為藉口不鍛鍊不訓練,職業拳擊手平時的訓練肯定都是作為一個必備項,因為大家的職業就是拳擊手。


可是作為我一個把拳擊當健身愛好的一個人來說,能夠持久的堅持,確實需要的是強大的時間管理能力


這一次來參賽其實也源於去年跟教練的一次談話,教練說其實你逐漸可以去檢驗一下你的拳擊。



那個時候我認為檢驗拳擊的方式,一種是可以不斷的去找實戰的一些訓練對象去打,可是在我身體上的級別,因為我的身高比較高有173.7cm,可是我的體重常年都在100斤以下,大概就這麼一個狀態,在國內其實很難找到跟我同樣量級的職業拳擊手。


這個時候我在想,如果是參加比賽的話,在全球範圍之內就可能會遇到能跟我有同樣量級的職業拳擊手。



果不其然,通過拳擊推廣人劉剛老師的推薦,這一次在泰國打比賽就遇到了Siritorn Ponpai,她也是108磅量級的職業拳擊手,從小訓練泰拳,所以經由這我就開啟了自己的職業訓練之路。


我覺得拳擊比賽對我來講就是一次拳擊的集中檢驗,7年訓練的檢驗結果,將在這一次的比賽當中完成一次檢驗而已。


Q3 你覺得初次比賽選擇征戰國際職業拳擊賽,這個決定對你來講是一個挑戰嗎?


這無一例外,當然對我來講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而且我跟我的對手相比其實沒有任何優勢,也不能說沒有任何優勢,也是有優勢的,如果談到劣勢的話,她是從小就訓練泰拳,在拳擊方面對拳台有更深厚的理解。


此外她的身材決定了她也會更加的靈活,更大的優勢是她的體能和年齡優勢,因為她只有20歲剛出頭,小了我十幾歲,多了十幾年的打拳經歷。



所以對我來說,拳擊無一例外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我也能看到自己的優勢,比如說我的身高優勢,我的臂長優勢,這其實也是我自己一些先天性的條件,這次我被拳台還譽為了叫Christina the 「Pole」拳台電線桿,有這麼一個稱呼,其實也就是在我同樣的light fly次蠅量級48.99kg量級。


我自己在所有的拳手當中看了一下,目前註冊的全球的職業拳擊手的身高,我應該是在這個量級當中身高最高的,可能正因為如此,拳台的裁判和媒體把我譽為叫拳台電線桿。


身高和臂長優勢無疑是我的一個很重要的優勢,但關鍵是怎麼能在實戰當中把我的身高和臂長優勢能夠發揮出來,這其實是更大的一個挑戰。



Q4 你是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和訓練的?有什麼秘訣可以分享一下嗎?


我是一個非常專注於時間和計劃的人,我自己也寫作過很多跟時間效能相關的書籍,比如說像《人生效率手冊》、《讓你的時間更有價值》、《加速:從拖延到高效》等等,這些書都是直接跟時間和效能相關。



我平時非常注重去建立人生的習慣系統,包括我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心情的調節習慣、工作習慣、做目標的習慣、學習習慣、寫作習慣...


當我把所有的這一切都變成自己要養成的一個習慣之後,萬事萬物都會變得很簡單,其實就是從諸多習慣當中不斷去切換,因為我認為習慣對一個人來講能耗量是最低的,因為你不需要思考就能夠去做的事情,才叫習慣。


如果你需要花費大量的思考,那件事情不是習慣,比如說刷牙,你會想為什麼要刷牙嗎?


你刷牙會糾結嗎?你好像都不會,那是因為刷牙已然成為一個習慣,其實人類就得把一些反人性的事情養成習慣之後,再做這些反人性的事情的時候,看似就很累,但實際上你就會樂在其中。



第二件事情,就是多樣事情、多樣身份不斷的切換,對我們來講也是一種平衡。


舉個例子,工作忙多了的時候我就想打拳,因為通過打拳,我可以讓我的內啡肽不斷釋放,讓自己的開心和喜悅程度不斷增加。



當我打拳打多了的時候,我讀書可以讓自己動靜皆宜,讓自己能從煩亂的狀態當中能夠安靜下來。同時當你工作忙多了的時候,你回去陪陪家人,你也會覺得說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刻就非常的美滿且幸福,這其實就是一種調劑的行為。


有一本書寫得非常好叫《輕鬆主義》,其實其中講的就是一個人要具備一定的鬆弛感,我所謂的鬆弛感就是從一個頻道要切換到另一個頻道,而不是完全的躺平。


所以跨界對我來講,本身就是一個能夠在諸多習慣當中不斷切換,讓我自己能夠非常擁有輕鬆感覺的一種生活方式。



Q5 你的自律精神和其他領域的成功經驗在拳擊訓練當中有幫助嗎?


我覺得自律精神一定是有幫助的,任何一個人都需要做好自我管理,它是每一個人的人生標配,因為這個世界當中分兩種:一種叫自律,另外一種叫他律


如果一個成年人還需要經常用「他律」的方法的話,證明的是自律系統會很弱,所以加強我們的自律系統是每一個人都必須要能夠專注的一個基本點。


比如說這一次進行拳擊訓練的時候,說好了我要開始降重,因為我要打的是48.99kg次蠅量級的級別,我的對手在這個級別上,所以對我來講我就需要完成使命必達的降重。



降重最初開始我有三周時間,我就開始為自己設定一個每天的熱量表,也就是說如果我希望在三周之內能夠輕鬆的實現降重到48.99kg,那我到底需要做到什麼?


並不是挨餓,而是用科學化的方式去把我自己的熱量進行調和。


我教練說從來沒見過像我這類降重是特別早期就做好準備,像這一次我們打比賽,其實前三天我就已經完成了降重,他說一般都是在當天才完成的降重而你就提前。


因為我有一條人生信條叫做"凡事提前,過有準備的人生",不要等一切的事都已經發生了,你再去做準備,萬事萬物都要在之前準備。



就像這一次打比賽當中,每一天所帶的所有的行程相關的配給物料,我都是會前一天布置的井井有條,在備忘錄當中或在效率手冊當中全部都列舉出來,讓自己每一個時刻都處於一種掌控感。


正是由於這種自律精神,才能夠讓你能夠有效的去完成對每一個細節的掌控。其實拳擊就是一個自我掌控的藝術,讓你在自我掌控的一個環境當中,能夠不斷去塑造自我,感受自我。


Q6 你未來的計劃是什麼?


我覺得這一次拳擊其實給我貼上了一個新的標籤——一名拳擊手



我看到海外職業拳擊手當中,他們都有自己的職業,比如說他是演員、是明星、是企業家或者是創業者,其實在中國並不多見,但是我還是特別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變成多樣性的跨界人才。


這個社會更需要的是複合人才,就像在《論語》當中有這麼一句話,一直非常給我力量叫"君子不器"


這個器就是器皿的器,不要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器皿,你可以有無盡的想像力和無盡的空間,這也許就是每一個人對自己的一種詮釋,怎麼能夠不把自己去局限在一個狹小的瓶子裡,讓自己可以不斷突破。


未來我自然也會在各個領域當中不斷實現跨界,當然了也不是說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因為我是一個十年如一日的人,一旦選好了一件事情就會一直持續去做,直到把它做出結果,也希望還有機會能再次返回拳台,能夠參加下一次比賽。



因為我恰恰認為每一個階段的拳擊訓練,都需要通過比賽來去檢驗你的拳擊水平。其實對自己也好,對教練也好,就是一次集中訓練的一次成果檢驗而已。


當有了這樣一個心態之後,你會發現不論你在任何一個行業或者是在任何一個領域,自己都能夠收穫到相應的突破。


因為我一直堅信了一句話,叫"過程中淋漓盡致,結果上順其自然",這也是我的人生信條。


希望能夠激勵更多的一些朋友在尋求突破到一個全新的領域當中,要有勇氣更需要行動,不要唯唯諾諾也不要躊躇和猶豫,裹足不前,因為真正能夠掌握你命運的人只有你自己。



Q7 拳擊對你來講意味著什麼?


我覺得拳擊對我來講意味著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它完全不一樣。


你像我們平時做商業的話,其實你制定一個戰略戰術,包括它能夠取得市場當中的檢驗效果怎麼樣,也得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甚至十年的時間才能取得效果。


而拳擊是一個快速反應的訓練,它其實是能讓戰略戰術這個基本能力變成你的應急性的反應,應急性的反應就是對方給了你一個基礎的反應刺激,你怎麼能通過快速在微秒之內在大腦形成了戰略戰術的一個布局,然後給出一個反饋,這是拳擊非常有趣的一個魅力。



所以它把戰略戰術的訓練能力跟你的體能進行了一個完美的結合,讓你能夠在這樣一個充滿藝術性的動作當中,有效的展現著你的個人魅力和個人智慧。


很多人對拳擊來講是有誤區的,他們會認為說拳擊其實本質上是一個體能的訓練,或者是一個體能上的 PK,其實並不完全是。


在我看來,拳擊一定是一個智慧跟體能結合的一個雙重PK項,有的時候如果你的體能不足,你就更需要依靠智慧,而智慧不足的人只能去靠體能去拼殺,所以訓練拳擊更重要的是訓練你的大腦,訓練你的戰術思維。


我講的這種拳擊並不是打靶的訓練,而是實戰當中的訓練,因為最終靶打得再好,也得需要在實戰當中去予以檢驗,比賽其實就是對於智力以及體能的雙重檢驗。



你發現縱觀中國以及世界各類的職業拳擊手,但凡能拿到世界最頂級的排名的,全部都是在智力水平非常優秀,在智慧當中運用得當。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提出了在拳擊當中,我們應該能夠把《孫子兵法》融會貫通於我們整體拳擊思維當中的一種訓練方式,當然這也是我的教練不斷給我的一些智慧。


比如說《孫子兵法》當中的"詭道十二法",如何能把這些理念能踐行於實踐當中,這才是拳擊當中我們應該能夠著重訓練的部分。



Q8 作為一個拳擊愛好者,為什麼你對打比賽很有信心,你並不是專業的,你只是一個業餘選手,為什麼打比賽還會很有信心?


就在前幾年,我看到了張偉麗,她之前衛冕戰輸掉之後痛定思痛,於是又捲土重來,重新把腰帶拿了回來。


她的故事非常激勵我,所以當時激勵了我對於比賽的渴望。我也希望能夠踏上職業拳台,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把這種感染力就像是張偉麗當年給到我的如此這般力量一樣,能把這份勇氣給到每一位女性。


張偉麗當時給到我的感受就是,能夠鼓勵很多的人做出自己不敢的事情,鼓勵通過勇氣更通過行動來詮釋自己。


而我這次也是希望通過我的勇氣和我的行動,能夠更好的將這份勇氣與行動的能力傳遞下去。



我經常說敢比會更重要,就是一個人如果要敢,他的基本前提是刻意練習,著名的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曾經提出過一個人的刻意練習,直接能決定他是否能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我教練也經常對我進行拳擊的刻意練習方面的訓練。


那麼此外在我整個訓練拳擊的過程當中,除了是M23的主教練任洪寶先生對我進行訓練指導之外,我的諸多的實戰教練以及陪練都是世界高水平的,比如說像烏蘭、陶忠超、張兆鑫、速贏歡等等都是各類的拳王,他們的訓練的根本能力決定了根本水平,也決定了我能發揮出的水平。


因為如果你的對手越強,或者你的訓練的對手越強,自然你的個人的能力施展將會通過這種刻意練習被極大程度的激發。



第三點是戰術方面的自信


我的教練是非常擅長對戰術進行布局的人,像這一次他就精準的幫我分析了Siritorn Ponpai,她的所有的戰術可能會運用的打法,因為Siritorn Ponpai在網上查不到過多的拳擊訓練信息,尤其是比賽相關的信息。



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對對手的身形以及對方的一些基礎反應,還有對於她可能產生的一些訓練痕跡的基礎判斷,去來做本次比賽的預測分析。


那麼這也是本次非常有魅力的部分,就是拳擊對於戰術戰略方面的一些設置和部署,但更重要的是我與教練的配合和默契。


寶教練對我訓練了這麼多年的拳擊,我們彼此之間師生的基本默契是在的,尤其是在於我們的基本配合,教練說的指令我是不是能聽得懂,是不是願意遵守,是不是能百分百執行,在拳擊訓練當中一個拳擊手跟教練的配合,以及他們的默契度是非常關鍵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