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拿破崙率60萬大軍攻占莫斯科,等他回去時卻僅剩一萬人

未央居士 發佈 2024-01-29T14:00:41.287403+00:00

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一座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但是莫斯科城雖然歷史悠久,城中卻沒有特別古老的建築,這是什麼原因呢?那是因為莫斯科歷史上經歷了一場大火,這場大火幾乎將莫斯科的一切都變成了灰燼,這件事就發生在二百多年前,即拿破崙進攻俄國的時候。

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一座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但是莫斯科城雖然歷史悠久,城中卻沒有特別古老的建築,這是什麼原因呢?

那是因為莫斯科歷史上經歷了一場大火,這場大火幾乎將莫斯科的一切都變成了灰燼,這件事就發生在二百多年前,即拿破崙進攻俄國的時候。

1804年,拿破崙創建法蘭西第一帝國後,將羅馬教皇從羅馬請到法國,讓他加冕自己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為了爭奪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法國與俄國的矛盾日益尖銳,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而英國和俄國則結成「反法同盟」一致對付法國。

在這個關鍵時刻,拿破崙決定先發制人,帶領大軍率先向沙皇俄國進攻,爭取先拿下俄國,再掉過頭來集中全力對付英國,最後統一整個歐洲大陸,成為歐洲大陸上當仁不讓的霸主。

1812年6月24日,拿破崙經過一段時間的積蓄和準備,留下一部分兵力守衛法國,親自率領60萬軍隊向東進軍,進攻沙俄。拿破崙的作戰計劃是先攻取俄國的心臟莫斯科,然後再孤立聖彼得堡,最後,就是坐下來等待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投降了。

戰爭一開始,法軍不斷進攻,俄軍節節後退,喪失了大量的土地。不到三個月,即是年9月7日,法軍就挺進到了莫斯科以西124公里處的博羅季諾,在這個地方同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指揮的12萬俄軍展開了著名的「博羅季諾會戰」。戰鬥打得異常激烈,但是由於力量對比懸殊,俄軍損失嚴重,傷亡的人數達到了4萬人。庫圖佐夫被迫放棄莫斯科,率軍向後方撤退。9月14日,莫斯科城裡部分居民,隨同軍隊一道撤離莫斯科。就這樣將一座城市讓給了拿破崙。

第二天清晨,拿破崙騎著馬,趾高氣揚地帶領大軍進入莫斯科城,此時的莫斯科差不多已經是一座空城。法軍進城之後,進行了大肆搜掠,主要是食物、財寶和女人。整個法軍隊伍都喜氣洋洋,滿載而歸。

所有的法國士兵,都有了一絲的懈怠:從開始進攻到現在,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而且還有這麼多的房子,可以找一個暖和的地方,晚上好好睡一覺了。雖然才進入9月,但是處在極北之地的俄國,早就苦寒無比了。此時,就連拿破崙也認為憑藉法軍強大的軍事實力,可以靜靜地等待亞歷山大來投降,但是法國人的美夢就像肥皂泡一樣,「砰」的一下,就輕易地破碎了。

16日晚上,拿破崙正在沙皇的克里姆林宮休息,這裡的豪華奢侈讓拿破崙欣羨不已。但是,當拿破崙美夢正酣的時候,他的副官突然衝進來,將他叫醒。神色慌張地說:「陛下,莫斯科全城都燒起來啦!」拿破崙一邊穿衣服,一邊透過窗戶向外張望,只見一片火光,將整個天空都染紅了。當時,正好西風大作,火借風勢蔓延得很快,不久,大火就燒到了克里姆林宮。

在侍衛的攙扶下,拿破崙極為狼狽地逃離了克里姆林宮。不久,克里姆林宮就變成一片火海。此時,莫斯科城內已經亂成一團,大街上到處是慌亂的法軍。

當城中的法軍終於穩住陣腳,開始有組織地進行滅火時,他們才發現,全城所有的滅火器具都被破壞了。法國人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大部分糧草、大炮、槍械還有住所,都慢慢化為灰燼,而他們卻無能為力。

莫斯科的大火一直燒了好幾天,直到一場暴雨來到,火才漸趨熄滅。這場大火幾乎使莫斯科夷為平地。在大火中被燒死和燒傷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在灰燼中隨時都能發現屍體,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人肉焦臭的氣息,極為難聞。

拿破崙面對一片空城,仍然沒有灰心,他相信憑藉他的大軍,聖彼得堡唾手可得,亞歷山大肯定抵擋不住。他派了使者找沙皇商議停戰,亞歷山大斬釘截鐵地回答:「只要俄國疆土上還存在一名法國士兵,就不議和!」並且不斷地派出士兵偷襲法軍,法軍損失慘重。

不久,嚴冬到來,法軍又無法補給,拿破崙不得不決定撤退,而此時他的60萬大軍只剩下了10萬了。在撤退時,俄軍不斷地偷襲,撤退的拿破崙大軍被第聶伯河攔住去路,而此時庫圖佐夫的追兵逐漸逼近。由於橋樑已被俄軍破壞,拿破崙強迫士兵下水架設簡易橋,由於天氣寒冷,所有下水建造浮橋的人都凍死了,最後只剩下一萬多名士兵跟隨拿破崙狼狽逃回國內。

莫斯科在大火之後,化為了一片焦土,但是,到底是誰放火將莫斯科點燃的,到現在一直困擾著人們,成了未解的歷史懸案。

當代大部分學者認為:這場大火是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精心策劃的,目的就是燒掉拿破崙的糧草。因為,當人們企圖救火時才發現,莫斯科城內的消防水龍和滅火器具都不翼而飛。另外,據逃回法國的士兵回憶,莫斯科全城多個地方同時起火,顯然是有計劃、有預謀的。

俄國也有不少人支持這種觀點,在他們看來,這是一次勇敢的「焦土政策」,表明俄國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抵抗外敵入侵。

與此同時,也有人持不同觀點,他們堅持認為,莫斯科大火的主要責任應該算在法國士兵身上。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就是這種觀點的堅定支持者。他的推斷依據是:法國士兵不了解莫斯科城的建築結構,才在無意中引起火災,將城市化為灰燼。莫斯科是建於1156年的俄羅斯古都,房屋建築大都以木結構為主,故有「木屋市」的別名。當拿破崙率軍入城時,那些法國士兵並不了解莫斯科城內這些情況,因粗心大意而釀成火災。

火災的原因,我們不清楚,但是造成的後果卻是顯而易見的。首先,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被夷為平地;其次,改變了整個歐洲的勢力布局,歐洲最強大的帝國被削弱。可以說一場大火改變了一段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