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崛起:惡魔都不是一天養成的,往往只有長大了的虎狼才會咬人

老易說史 發佈 2024-01-29T16:59:50.383260+00:00

董卓這個人應該算是在歷史上小有名氣了,光一個「董卓進京」就能在歷史長河之中占有一席之地了。但遺憾的是,董卓的小有名氣卻不是什麼好名氣,他一般都人罵作嗜血魔鬼、殘暴莽夫。

董卓這個人應該算是在歷史上小有名氣了,光一個「董卓進京」就能在歷史長河之中占有一席之地了。但遺憾的是,董卓的小有名氣卻不是什麼好名氣,他一般都人罵作嗜血魔鬼、殘暴莽夫。

可是,大家想過一個問題沒有,像董卓這麼不堪的人,他是怎麼登上東漢末年最高政治舞台,並短暫而又醜陋地秀了一小段的呢?要知道,那可是當時最高政治舞台,沒點實力、沒兩把刷子的人,就算你擠破腦袋也不一定能登上台的?

藉助介紹董卓是如何以六親不認的步伐登上歷史舞台的機會,想和大家探討一個普世的道理: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天使和惡魔都不是一天就養成的。

如果我們樹立了這種意識,在閱讀和理解歷史的過程中,就會慢慢用動態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很多問題也就會看得更加客觀全面、清晰深刻一些。

董卓崛起的過程

董卓的崛起是從認識「涼州三明」中的段熲開始的,也就是那位為了打勝仗敢偽造聖旨的東漢李雲龍。

段熲再當上護羌校尉之後,把平羌事業幹得有聲有色,然後卻突然被領導告了黑狀,被召回洛陽去學習改造了一陣子。好在段熲天生能幹事、會做人,於是在不久之後又被提拔為了并州刺史。

段熲到了并州之後,遇到了一個精神小伙,這個小伙就是董卓。董卓曾經在涼州刺史手下做過從事,聽說捕盜剿匪頗有一套。段熲表示自己很喜歡這種雷厲風行、血氣方剛的小伙子。

於是,段熲便把董卓推薦到了三公中的司徒府做從吏,類似於給當朝宰相當私人秘書,當時的司徒不是別人,正是袁紹的叔叔袁隗。

并州刺史段熲薦卓公府,司徒袁隗闢為掾

大家不要小看這麼一句話,它背後的信息量還是很大的:東漢進入官場的兩個途徑是「舉茂才」和「舉孝廉」,講白了就是推薦制,所以你要想當官,沒有人脈是萬萬不行的,段熲的推薦其實就是給董卓一張仕途入場券。還有,段熲為什麼要推薦董卓到司徒府當從吏呢?因為三公都是官場大佬,他們身邊的人仕途前景比一般人好得多。這還是一個圈子文化。

之後,董卓大抵就在京城好好學習、為領導服務,直到公元184年,他才再一次亮相。

公元184年是什麼年份?黃巾起義爆發、天下大亂的年份。當時不僅中原被黃巾軍攪得個底朝天,連安靜了15年的西北邊陲也跟著鬧騰起來了。

史載「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群盜反,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羌校尉泠征」

看上去好像又是「先零羌」等羌人挑頭鬧事了,但大家仔細看看,為什麼「湟中義從胡」也摻和進去了,還殺了護羌校尉泠征?

先解釋一下,「湟中義從」是一支軍隊名字,和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是一樣的。這支軍隊一般是由漢人擔任軍官、軍吏(管理人員)的少數民族僱傭軍,直屬於護羌校尉。

而護羌校尉這個職位相當於特派崗位,由中央直接任命。其他軍官可以從當地的漢人豪族中挑選、提拔。

這麼一看,是不是清晰很多了?是不是羌人和出身地方豪族的軍官串通一氣,把中央任命的護羌校尉給幹掉了。說明涼州豪族已經開始勾結外人公然造反了。自己人反自己人了。

這支雜交造反部隊很快就出其不意地圍攻了金城郡,並勾引和脅迫了金城郡的兩個大戶豪族,一個人叫邊允、一個叫韓約。這兩個人大家是不是不太熟?再告訴大家,這兩人參加反革命之後,被東漢政府通緝了,於是他們一個改名叫邊章,一個改名為韓遂。熟悉了不?

這倆人加入反革命之後,金城太守陳懿就被殺了,留著壞事。邊允和韓約搖身一變,成了這支亂軍中「專任軍政」的大佬了,把西北的戰火越燒越旺、越燒越亂。

這背後有多少貓膩,大家自行去體會就好。比如邊允和韓約為什麼那麼經不起勾引,借勢就參加反革命了,還剛投降過去就能「專任軍政」?羌人叛亂就是一個幌子,涼州地方豪族想趁機割據才是本質。

這種豪族參與的叛亂才是真正讓東漢朝廷十分上頭的事情。為啥呢?農民起義往往因為農民自身的局限性,到最後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鬧夠了就鬧不下去了。但豪族不一樣,人家該懂的套路都懂,要走的路線都熟,一旦成勢,就很難剷除。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之前的幾十羌亂都是人禍所致,不然,為啥你關東官員來涼州主持工作就把涼州搞得雞飛狗跳的,人家羌人就要反你?而人家涼州官員和豪強卻能和羌人打成一片,還能同生共死幹革命?

漢靈帝和他手下那幫官員只會罵這幫反賊是忘恩負義的王八蛋,卻從來不會反思自己的原因。涼州豪族為什麼要造反?還不是因為你們太冷落人家了。好吃好喝的你們自己享受,髒活累活全交給人家干,還要錢沒錢,要名沒名,升官發財都得先排在你們屁股後來吃很久很久的灰……

對你沒有任何念想的人,是根本不可能死心塌地為你賣命的。恰如當下,我在你公司打工,升官發財都沒指望了,你憑什麼還在我面前指手畫腳,大不了換個地方唄。這其實是一個道理。

韓遂在涼州很有名望,曾經被大將軍何進接見過,他都帶頭從東漢公司辭職走人了,樣板效應就出來了,到了公元185年春天,這支叛軍已經滾到好幾萬人,開始往長安進軍了。

這時候,司徒崔烈對正在全力搞房地產開發的漢靈帝說,涼州亂就亂唄,自古窮山惡水出刁民,咱不稀罕那鳥不拉屎的地方,不要了行不?現在國家到處要花錢,何必為涼州去花那冤枉錢。

國危見忠臣,議郎傅燮(北地靈州人)怒不可遏,直言司徒崔烈這種可以去死了。這話解氣是解氣,但畢竟是冒犯上司吧,你得解釋得過去才行呀。漢靈帝命傅燮好好解釋解釋,解釋通了就沒事,解釋不通你就先去死。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釋,因為隴右高原對關中平原成俯衝之勢,確實不能丟。所以,傅燮很輕鬆就從漢靈帝那裡考試合格了。

而且,漢靈帝還根據「你行你上」的原則,任命傅燮為漢陽太守(治所今天水市),到前線給我平亂去吧,干不好我照樣弄死你。

另外,漢靈帝還派出在平定黃巾起義中表現十分亮眼的皇甫嵩(皇甫規的侄子)去防禦長安。結果僅僅防守了四個月,就被宦官誹謗為消極怠工,

靈帝隨後派出了去年打黃巾時各種靈的皇甫嵩去防禦長安,皇甫嵩到了長安後看到此次涼州叛亂規模宏大,準備以防守反擊為主,結果防了四個月還沒來得及反擊,就讓宦官誹謗了,說他消極怠工有辱大漢國體,直接革職了。

為啥會這樣?因為皇甫嵩和他叔叔一樣,看不起宦官那幫沒卵子的,從不送禮獻殷勤、諂媚抱大腿。

這樣一來,司空張溫便在當年8月被任為車騎將軍,代替皇甫嵩去主持長安平亂工作了。董卓就出現在了張溫這支平叛隊伍里,他時任破虜將軍。

董卓之前剿滅黃巾軍的時候表現不是很好,一直想借著這次涼州動亂打個漂亮的翻身仗。之前,皇甫嵩為帥的時候,他就以中郎將的身份成為了皇甫嵩的副手。後來皇甫嵩被擼了,會來事的他不降反升,被提拔為了破虜將軍。

九月,韓遂、邊章帶著隊伍殺下了隴山,張溫下令迎戰,結果被人家西涼兵給胖揍了。

張溫覺得臉上有點掛不住,董卓便主動安慰領導:領導甭擔心,羌人就這樣,上來挺猛,你看過兩天的,我們現在需要等待時機,一定能平了他們。

結果到了十月的一天夜裡,流星雨來了。那個時候的人哪知道這是許願的浪漫的場景,覺得這玩意不太正常,心生不詳。於是,很多西涼叛軍就開始打退堂鼓了:咱們得趕緊回家,要是死這了,老婆孩子、房子牛羊全都是隔壁老王的了。

第二天,董卓刺探到了這個情報,便馬上點兵點將,將西涼叛軍殺的大敗,邊章、韓遂敗走榆中(今蘭州金城縣)。

打了勝仗的董卓自然牛逼了,「建議」張溫(都教領導怎麼幹活了)分兵追擊叛軍,結果兩路追兵都被人家包了餃子。

不過,董卓還是不一樣,畢竟只有他率部成功突圍回來了。

基於董卓這次優秀的表現,他被封為台鄉侯,食邑千戶。有了說,就這戰績就可以封侯了?有一說一,董卓雖然最後吃了敗仗,但總體還是完成了戰略目標,因為把叛軍趕回涼州了嘛,所以嘉獎一下也是應該的。

之後,東漢便開始坐鎮關中和涼州對峙。

公元186年冬,涼州叛軍完成了內部勢力整合,韓遂幹掉了邊章等其他將領,獨吞了這支部隊,號稱十萬之眾。

公元187年,涼州刺史耿鄙被下屬背叛乾死了,漢陽太守傅燮也被包圍了,傅燮不願投降,以身殉國了。之後,耿鄙屬下司馬馬騰也率軍宣布造反了。

公元188年十一月,叛軍捲土重來,劫掠關中。

形勢危急,名將皇甫嵩再次走馬上任,取代了張溫,率領已經被提拔為前將軍的董卓解圍。

皇甫嵩是穩打穩紮型的老將,而董卓則喜歡猛衝猛打,所以這倆人也沒少鬧矛盾。但最後事實證明,皇甫嵩的思路才是對的,人家不僅拖垮了叛軍,臨了在敵軍糧盡撤退時還殺了一萬多。搞得董卓很鬱悶。

敗退後的叛軍最後慢慢分裂成了三大勢力:金城勢力的韓遂集團、涼州州郡兵主體的馬騰集團和河關群盜勢力的宋建集團。這三大勢力集團的結局,很多人都有所了解,這裡就不介紹了。

在皇甫嵩穩定關中亂局之後,公元189年初,中央下令調董卓九卿的少府,要他回中央任職,實際上就是要他交出兵權。

但是,董卓從公元184年底羌亂以來,到公元188年底,整整四年的時間,一直都擔任實權軍事主將,早已培養了自己的嫡系勢力,人家已經開始尾大不掉了。

董卓採用了拖字訣,面對中央的調令,故意過了很久才去見上司張溫。張溫有點不高興,還被董卓反懟了。氣得當時在張溫手下辦事的猛男孫堅直接動了殺心。最後,還是張溫比較穩重,把這事按下來了。

因為董卓這個時候已經起勢,殺不得。而且猛男孫堅一看就是另一個版本的董卓,殺了董卓,又產生另一個董卓,意義不大。

董卓在關中禦敵這四年,集齊了他手下主要軍事班子,像李傕、郭汜、徐榮、楊定、張濟、胡軫、段煨等人都是這個時候就位的。除了徐榮是遼東人外,清一色的涼州人。當然,他也完成了麾下武裝的招募。

這就是他敢拒絕到中央去就任的底氣。他說自己手下捨不得他走,他若走了,怕手下會鬧事。這其實就是變相的威脅了。

東漢朝廷生氣嗎?肯定生氣,但你無可奈何,因為你的帝國大廈到處起火了,你不光不敢對公然抗命的董卓怎麼樣,還要哄著他不要造反。一個韓遂你都搞不定,再多一個類似的董卓,你不更加頭疼了。

公元189年夏,漢靈帝不行了。漢靈帝病重時親筆璽書要召董卓見駕,拜他為并州牧,讓他將軍隊交給皇甫嵩去上任。

可是,不要臉的董卓只接受了并州牧(一方諸侯級別)這個官職,但依然不搭理進京面聖這事。

這麼一介紹,基本上把董卓崛起的過程介紹清楚了,因為之後馬上便是「董卓進京」的故事了,大家都比較了解。

總的來說,董卓的崛起是因為有貴人推薦,也有領導給機會,還能坐在好位置、碰到好機會……關鍵是腐朽的東漢朝廷根本就管不住他。

介紹一下董卓的底色

董卓本是隴西臨洮豪強,他們老家屬於漢羌雜居很充分的那個地方。

董卓家既然是豪強,自然不太缺錢,這也為董卓的性格豪爽成功托底了。人,有時候是要客觀地講一下基礎和條件的。比如,賣草鞋時的劉備,如果他也想豪爽,能豪爽得起來嗎?賣一百雙草鞋不夠請人喝一頓酒,你拿什麼和人家豪爽?喝別人的酒時豪爽?還是跟人家干聊的時候豪爽?

董卓從小性格豪爽,但是心眼還是挺靈活的,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都遊刃有餘。

另外,董卓還喜歡「世界那麼大,我想到處看看」,反正不缺錢,有事沒事就到處逛逛唄。

不缺錢、性格豪爽、心眼靈活、見多識廣,這些因素一串聯起來,結果就是:董卓漸漸地和當地的諸多羌人首領都混熟了。董卓經常殺耕牛去招待羌族首領,咱們西北漢子很豪爽,大家敞開心扉喝酒交朋友就是了。

後來,董卓到羌族的地盤去旅遊,不光全程免費,羌人領導們還會送牛送羊給他。

董卓長到壯年時,身強體壯、孔武有力,對於騎馬射箭都很拿手,也就是常說的弓馬嫻熟。

有錢能打的人往往都是讓人又愛又怕的人。比如董卓後來對羌人就是這樣的。羌人愛他,是因為他有錢、出手大方,跟著董哥有肉吃;怕他是因為這種猛男型的人一般都脾氣不大好,關鍵他還能打,生怕他一言不合就對自己一頓胖揍。

慢慢地,憑藉羌人又愛他又怕他,董卓居然混成了當地的羌人老大,還有很多日子不好過的羌人部落也趕來歸附他。另外,他還收了一批地痞無賴做小弟。明白了嗎?地頭蛇的屬性已經暴露無遺了。

走黑道打下根基之後,董卓又想穿上白道的外衣,謀得了州兵馬掾一職,負責帶兵巡守邊塞,維護地方治安。別說輔警不是警察,人家董卓這個走非正規渠道撈來的「東漢輔警」相當好使,還有不低的級別。

本是黑道大哥的董卓搖身一變成了當地的派出所所長,警匪一家,有啥事是董所長辦不好的?他想破的案,分分鐘就破了。他不想破的案,其他人也破不了。

董所長在雙重身份的助推下,工作業績相當出色,口碑自然蹭蹭地往上漲,漸漸成為了隴西黑白通吃的風雲人物。

這裡插一句哈,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要說「強龍難壓地頭蛇」呢?看看董卓這樣的地頭蛇,你一個外來長官怎麼去壓他?人家的觸角通往各個層面,還有多重身份,多種光環,真壓不住。東漢的地方為什麼要依靠當地的豪族自治,原因也就在這裡。

後來,成為隴西知名人士的董卓被命里貴人段熲相中了,直接給他推薦到了中央,還是給當朝宰相當秘書或者助手。

普通人要想完成這一步,估計努力一輩子也不一定有用,但是董卓就是這麼輕鬆加隨意就實現了。不知大家作何感想?

但是,董卓在袁隗那幹了四五年,沒啥動靜。具體原因不明,估計是袁司徒那裡的關係戶太多了,有點照顧不過來,沒輪到來自涼州的董卓。

直到漢桓帝末年,董卓才在仕途上看到了曙光。他拿到了一個「六郡良家子」的名額,順利進入禁衛做了羽林郎。給「六郡良家子」編制,是漢武帝時的傳統,是獎賞和鼓勵六郡的男兒英勇忠義的目的。六郡是「隴西 、 天水 、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西河」;良家子是「非醫、巫、商賈、百工」的家庭。

當禁衛軍沒多久,董卓又在公元167年爭取到了跟張奐去平定東羌的機會。張奐這個領導很給力,大勝而歸。董卓因為立了戰功,被提拔為郎中,算是正式的朝廷命官了。

另外,董卓這次還被賞賜絲絹九千匹。這個時候董卓的小聰明勁就體現出來了,這些絲絹他一匹都沒要,全用來送人情,分給那些值得他結交的兄弟們了。

在官場混,捨得讓利的人一般都比較招人喜歡。之後,董卓先後當上了廣武令(山西省代縣)、蜀郡北部都尉(今四川茂縣北五十里)、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東太守。妥妥的省部級高官了。

而且,大家仔細看看,董卓的官場履歷基本上都跟軍事一線相關:廣武令跟匈奴人打交道;蜀郡北部都尉和蜀羌打交道;西域戊己校尉和西域打交道;并州刺史常統并州軍,作戰跟羌、胡打交道。

再後來,黃巾起義就爆發了。盧植在與張角開乾的時候被宦官陰了,董卓被臨時調去救火。

但這次董卓發揮不是很好,被黃巾軍教訓了一頓。原因有兩方面:盧植率領的那批中央軍一開始有點牴觸他,他沒有理清思路就被張角揍了一頓;等他回過神來,皇甫嵩又騰出手來了,直接接管了他的部隊,他連再來一次的機會都沒有了。

所以,後來西北羌亂爆發後,董卓很興奮,覺得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來了,因為西北、羌人他都熟得不能再熟了。於是,董卓花錢走了宦官的後門,搭上了平羌的這趟車。

事實上,也正是參與這次平羌,讓董卓一步一步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巔峰,成為了尾大不掉的一方諸侯。

從上述的董卓的人生履歷可以看出,董卓這個人的底色大致就這麼幾點:

1、有錢,大方,性格豪爽,脾氣暴躁,交遊甚廣,武藝高強;

2、小心眼多,腦子靈活,會來事、肯花錢,知道什麼比錢更重要;

3、嗅覺敏銳、反應迅捷,發現屬於自己的機會就果斷出手,遇到傷害自己利益的事情,不要底線也要抵制。

這種人你很難一開始就說他是好還是壞,但是可以肯定一點,如果這種人一旦掌握了較大的權力,絕對會產生巨大的破壞力的。別看他豪爽、大方,但是他在本質上是不懂得克制自己,是受不得任何委屈的。

董卓崛起的一些分析

董卓這種人在我們現實生活之中很常見,這種人是很容易招人喜歡的,但往往也很容易就失控。大家一定要謹慎地與這種人交往。

大家別看歷史上把董卓說得三大五粗的,其實他是通人性、會來事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很會耍小聰明」。大家看他結交不同層次的人用的方法就是知道了,清一色用財開路,別覺得提錢很俗,大多數人都是俗人,錢對大多數人都很管用。

而且這種人人脈還很廣,很雜。他要幹什麼壞事是很容易找到機會的。他手下那些主要干將除了徐榮都是涼州的豪強或者匪首。他收羅的那些兵士不是悍匪就是地痞,不是胡人就是流氓。這種人的船,你敢輕易登上去嗎?

這是典型的混黑社會的搞法,到了某個節點,全是一幫亡命之徒。

大家能指望骨子裡流淌著亡命基因的人和你講道理、講規矩嗎?如果他和你講道理、講規矩,那就只有一個原因,他的火候還沒到、翅膀還沒硬。看看董卓後面乾的那些事,是不是越來越沒底線了?

皇甫嵩、張溫都是他的老領導了,他尊重人家嗎?連最起碼的面子都不給。這像當初點頭哈腰給宦官送禮的他嗎?這種人就是典型的小人得志嘴臉。

漢靈帝作為他的皇帝,說什麼話在他那裡好使嗎?要知道那還是在禮教森嚴的社會,但是人家董卓就是不在乎這些,甚至連解釋都懶得解釋,你誰敢懟我,我保證給你懟回去,再不服,咱們就真刀真槍地干一場吧。

漢靈帝臨死前給他莫大的榮譽,封他為并州牧,這原本是宗室才可以擔任的崗位哦,要他回京面聖,這玩意連搭理都不搭理。如果你覺得回京有生命危險,那你就明確拒絕或者解釋一下唄。但董卓是怎麼弄的,封給我的權力照收不誤,但是要求我的義務那就不要再提了。

而且,董卓接受當并州牧後,並沒有率部到并州去就任,而是駐紮在河東等待。大家以為他在等什麼?等漢靈帝早點去世。這是一個臣子的行為嗎?

當然,很多人會說,亂世以保全自身利益為先,這也不是說不過去。咱姑且接受這種人性自私的解釋。但其實,我想說的是,董卓可怕不在於他的自私,而是在於他自私起來沒有絲毫的敬畏感。一個沒有敬畏感的人有多恐怖,大家能想像嗎?一定會變著法子為所欲為的。

看看董卓回絕漢靈帝要求他回京的話: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

注意董卓的措辭,「蓄養之恩」是啥意思?是不是把部隊當成自己的私軍了?「為臣奮一旦之命」啥意思?是不是說下面的將士只能為自己賣命?這特麼簡直就相當於獨立宣言了。

董卓其實就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這種人如果一直當老大可能好一點,如果誰當了他的領導,那他遲早會跟你勢不兩立的。我為什麼大方?我大方是想收買你給我當孫子的,結果你特麼還以為你是我大爺,老子高低要弄死。

還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仔細想了沒有?那就是董卓為什麼不去并州?因為并州當時還很亂(并州刺史剛剛被匈奴人殺了),董卓不願意跑過去吃虧,哪怕并州已經是他的地盤了。另外一個原因是他知道漢靈帝撐不了多久,他要等到漢靈帝去世後,方便渾水摸魚。

前面說了,董卓其實腦子很好使,這就是體現,人家把利己的事情都想得清清楚楚了。漢靈帝去世前兩次調他回京,後來漢靈帝去世了,大將軍何進派人遞個信,他為什麼馬上開拔,日夜兼程地往京城趕?

總而言之,董卓這個人骨子裡是心術不正的,這種人要翅膀硬了,那絕對是可能幹出要毀滅一切的架勢來的。看一個人要看到其本性,根據其本性去合理賦能,千萬不要把狼當成忠心的狗去培養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