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收藏家文小博的奇遇人生:不止「初代藝術品買手」

每日經濟新聞 發佈 2024-01-29T17:21:47.486820+00:00

每經記者:謝陶 每經編輯:唐元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消失的地平線》中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歷,描繪出一個充滿著浪漫主義氣息的避世之地,香格里拉。

每經記者:謝陶 每經編輯:唐元

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消失的地平線》中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歷,描繪出一個充滿著浪漫主義氣息的避世之地,香格里拉。

在成都的藝術收藏圈,亦有這樣一位帶著俠氣的女性藏家,出身草根,憑藉過人的眼力與膽識闖蕩藝術品收藏的江湖,常年穿梭在世界各地的藝術殿堂,於鬧市之中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香格里拉」——文小博藝術收藏館。

本期《文創狂人》的主人公便是她,歐洲藝術品收藏家,文小博品牌創始人,文小博。從非洲黃昏下的傳統市集到日本琳琅滿目的瓷器藝術館,她滿世界地搜尋稀奇古怪之物;從隱秘於別墅區的中古店再到商業中心的藝術收藏館,她向著心中的「香格里拉」一步步靠近……

這是一個關於尋夢的故事,出走與遠遊,歸來與堅守,其中既有荷爾德林筆下那些關於「詩意地棲居」的種種要素,又有保羅·科埃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所展示的一個個充滿著浪漫與溫情的橋段。

「無論是和風細雨,還是驚濤駭浪,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這是文小博一直所秉持的信念。

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位獨立女性——放棄保研,進入廣告行業,成為「最年輕的總監」;放棄高薪,在廈門開啟跌跌撞撞的創業;放棄曾心愛的創意行業,毅然踏上非洲「寶物獵手」之旅;又在生意蒸蒸日上時,只身前往英國留學,後將藝術收藏館開進國內大眾視野……

春和景明的蓉城三月,我走進了文小博位於銀泰中心的藝術收藏館,試圖在那些成功學的陳詞濫調之外,在文藝青年的白日夢想之外,還原一個真實的女性創業者形象。

在文小博看來,「人生無需刻意做出怎樣的選擇,唯有在不斷的行走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你只有踏上旅程,路才會呈現在你眼前。而不是整天沉湎於空想,那樣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

「別跟我談錢,我要追尋心靈自由」

大學四年,文小博每年都拿一等獎學金,是同學眼裡不折不扣的「學霸」。作為「文藝青年」,她喜歡胡因夢和克里希那穆提,對世界充滿了強烈的探索欲,期待著某一天「大展身手」。

她本來可以沿著父母期待的軌跡,保送川大碩士研究生「光耀門楣」,或是在畢業後謀一份「光鮮」的國企工作,但文小博還是在臨近畢業時選擇了當時火熱的廣告行業,進入到一家廣告創意公司。在那裡,她迅速展現出極強的學習能力和演講能力。

「有一次,我承擔了一個很重要的廣告項目,在登台做方案匯報時贏得了在場客戶的一致好評,最終幫公司一舉拿下項目,」文小博說,「當時我頂著巨大壓力,在家練習了幾十遍。」

也正是藉由此次提案,她開始被領導委以重用,一路從文案、文案指導、策略指導,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成為了部門總監。那時,經由文小博提案的項目中標率高達80%,她也開始在本地廣告圈小有名氣,成為了「最年輕的總監」。「當時聽我提案的甲方基本都是全程豎起大拇指,甚至對方策劃部的妹妹還有直接聽得感動落淚的,我老闆則在一旁非常地激動。」文小博笑道,「我這幾年的演講表達能力比起巔峰期簡直就是『渣渣』。」

文小博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後來,一次去廈門出差的機會,文小博萌生了在這座城市創業的想法。按照她的話來說,踏上鼓浪嶼的一刻,便愛上了這座城市。這裡的建築,這裡的氣候令她不願再回到那座「陰雨的小城」。她坐在林語堂的老宅前讀鼓浪嶼的歷史讀到忘神,想著有一天,提著菜籃子,穿過風和日麗的閩南小巷。

於是,她迅速提交辭呈,從成都來到了廈門,在中山路附近租了一個能看得見鼓浪嶼的房子。「很多人都以為我談戀愛了,老闆也以為我找到了更好的下家,以加薪來挽留。我當時大手一揮,說不要跟我談錢,我要找尋心靈的自由。」文小博笑道。

對文小博而言,放棄高薪和穩定生活前往一座陌生的城市定居,一切都意味著不確定性,而她喜歡擁抱這樣的不確定性。跟當時很多「文藝青年」一樣,她嚮往開一家自己的小島民宿。她都已經做完詳細的商業企劃,還找到了投資人。可2009年附近,鼓浪嶼的民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了街角巷尾。高漲的租金以及激烈的競爭令文小博暫時打消了做民宿的念頭。「其實一切都就緒了,都已經看好地方,但抵不住突然刮起來的『民宿風』,所以只好作罷。」

就在文小博快「坐吃山空」,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接手了廈門萬科一個緊急的廣告項目。「當時我用周末兩天時間,打造廣告方案,周一的時候萬科方面全盤通過。」

於是在「有點懵」的情況之下,文小博簽了項目,臨時組建起團隊,合夥成立了一家小公司——藍海廣告,開啟了第一次創業之路。「我沒有想太多,就想著沖一衝,就算失敗了,還可以回成都打工。」

2009年到2012年那三年,文小博的公司最多同時有十來個廣告營銷項目,遍及成都、廈門、福州、泉州等地,每個月營收數十萬。在那個房地產發展的「黃金時期」,她的廣告公司吃到了不少行業「紅利」。

伴隨著公司飛速擴張的,還有壓力與焦慮。客戶的無理要求、業務的艱難執行、同事的離職出走等等問題如潮水般向文小博湧來。「後來團隊持續擴張,賺到一些錢,但又被公司的大頭開支揮霍出去了。與此同時,我感覺自己的成就感與靈感在一次又一次的項目執行過程中逐漸被消磨殆盡。」文小博回憶起那段時間。

「有一次,我們加班加點給甲方調整宣發稿,討論怎樣效果更出色時,對方卻抱怨說我從來沒請他吃過飯。那一瞬間,我突然意識到,大家其實關注點根本就不一樣。我做生意了,就必須將精力放在交際上,而不是放在專業上。這對於自視有才的我來講,可太痛苦了。」文小博說。

那段時間,沒空談戀愛,成就感不斷降低,文小博逐漸覺得廣告行業沒意思了。於是,她重啟自己文藝青年的夢想,背起塵封的背包,開始了環球旅行。「我很幸運,早早地就發現了自己的瓶頸。我只想說這個行業不愛我了,我感受不到那種快樂了。我們要為之奮鬥一輩子的事業,一定是彼此相愛的,對吧?」

行走世界感知藝術的小博 圖片來源:文小博藝術館

「初代Vintage買手」

那時的文小博對於將來何去何從,還沒有明確的規劃,只是覺著需要調整下人生節奏。快速收拾好心情之後,她回到成都,以2000多元的租金租了一間小小的工作室,開始以茶會友。

不久,她便開始了環球旅行的第一站——非洲。從肯亞奈洛比、到東非大草原、再到馬賽人部落,文小博一路「放飛」,沉浸在充滿原始風情的自然風光和文化之中。

在非洲的日子,文小博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樣本,整日穿梭在東非各地的市集裡「淘貨」,儼然一個本地人。「朋友來機場接我的時候都驚呆了,我帶了整整四大箱的非洲手工藝品,裡面仿佛塞下了一個迷你非洲,」文小博說,「不到一周,這些手工藝品就被身邊的朋友一掃而光。」

小博在非洲 圖片來源:文小博藝術館

之後,文小博又去往印度、尼泊爾、日本、泰國、菲律賓等國,一步步「充實」那間小小的工作室。「朋友每次都期待我從國外淘回來的那些『寶物』。當我從非洲回來,我的工作室就秒變『非洲風』,從印度回來就變成『印度風』。」

當時,文小博從尼泊爾唐卡學校精心挑選的30多幅唐卡被迅速「搶空」;一位經營精品咖啡廳的老闆將她從南亞帶回來的十幾個面具一口氣買走……「儘管我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是什麼富二代,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我的選品眼光,身邊也慢慢聚集起了一群喜歡藝術的朋友。而我則成為了他們口中成都最早的『藝術品買手』。」文小博說。

小博在西班牙米拉之家 圖片來源:文小博藝術館

2012年底,文小博在狹窄的工作室成立了文小博藝術收藏館的前身——「天生館」,算是正式踏進了收藏領域。不過,那時候的文小博並沒有很強的創業心態,只是想要通過藝術品結交更多的朋友。「又能交朋友,又能賺錢,何樂不為?」

「好多朋友下班之後,都喜歡來我的工作室,一起聊天,看電影,分享最新的見聞。我並未刻意想著做生意,就是過著閒散自在的日子。加之房租又低,那幾年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愁的狀態。」文小博說,「那個時候才是最幸福的。」

天生館 圖片來源:文小博藝術館

2014年,文小博將工作室搬進了別墅,並將那裡裝扮成文藝復興的格調。下沉式的七角形客廳擠滿了歐式家具,小到珠寶首飾,大到油畫雕塑占據著各自的角落。「我應該是成都最早做這種Vintage買手店的了,」文小博自豪地表示。

當年年底,文小博憑藉自己積攢起的人脈,舉辦了「歐洲古董珠寶展」,數百件古董珠寶首飾從屋內一直鋪到了外面的花園。成都最早的一批玩家蜂擁而至,三天的時間裡,貢獻了幾十萬的「真金白銀」。文小博也由此一炮而紅,在成都的收藏圈嶄露頭角。「顧客一踏進我的別墅門就眼睛發亮,我朋友說你的店怎麼這麼多人,熱鬧得跟夜店一樣。」文小博說。

館內豐富的展品 圖片來源:受訪者

對她而言,這次的珠寶展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逐漸跳脫出以前「小打小鬧」的手工藝品,開始進入到珠寶領域。2015年12月,她又在此舉辦成都歐洲瓷器展,引入了德國梅森瓷。後來,她逐步組建起三個人的團隊,圍繞珠寶和瓷器兩項主營業務,在別墅一直干到了2018年。

「說實話那時候真的挺能掙錢,很多人都是衝著我的個人IP來的,越來越多人知道我。2016年我們在全國的粉絲和藏家達到了七萬人。不過,我還是希望將它逐步打造成一個藝術品交易的平台載體,離了我也能正常運轉。」文小博表示。

藝術品分享會 圖片來源:文小博藝術館

「最早把藝術收藏館開進購物中心」

2017年,天生館更名為文小博藝術收藏館,主營歐洲古董珠寶和西班牙、德國的精緻瓷器。文小博的收藏之路也越來越「高端」,一步步向著心中的「純藝術」靠近。

「收藏的最高階段很多時候就是油畫、書法等純藝術,我想接觸更多純藝術收藏,而不再只是小物件。於是,我從最便宜的版畫入手,到後來歐洲古董油畫,再到跟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及機構合作。」文小博說。

不過,在邁向高階的過程中,文小博愈發感覺到吃力。「我發現純藝術,跟賣珠寶和賣瓷器完全不一樣,它真的不是我這些年『野路子』的知識跟經驗能夠駕馭的。」

位於銀泰中心的藝術收藏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謝陶 攝

於是,在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文小博選擇只身前往歐洲留學,到倫敦藝術大學深造。「當時我主要學習了藝術收藏、藝術金融,後來還去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了藝術策展課程,全都是為藝術服務的專業。多年來我所有的野路子知識得到了『升華』。」

留學深造期間,文小博幾乎把歐洲跑遍了,與歐洲各地的藝術機構建立起了更加緊密的聯繫,同時也幫助國內的一些頂尖客戶從事藝術中介。2017年底,文小博在學業考試中,五門課全部第一。「當時教授希望我申請牛津繼續讀書,考慮再三,我還是決定先回國。」從倫敦學習歸來後,文小博更加有底氣了,按照她的形容「仿佛身披著鎧甲歸來的戰士」。

2018年,文小博開始受邀參加各種各樣的講座,她的《西方藝術中關於女性的秘密》、《梅森瓷器的前世今生》、《尋找藝術品之旅》系列講座廣受好評。同年底,她的收藏館搬進了成都銀泰中心,正式進入了大眾視野,成為了成都第一個把藝術收藏館開進購物中心的人。

小博帶大家體會梅森瓷器之美 圖片來源:文小博藝術館

「歐洲很多國家的畫廊和拍賣行都會開在城市最好的地段,和我們很不一樣。這個很觸動我。倫敦最好的百貨公司里有二三十家大大小小的畫廊和展覽廳,當時我就想,我的場館也應該走出來,不能小隱於靜巷了。」文小博說。

2019年,文小博藝術收藏館成功為德裔日本藝術家Ken和Alice舉辦個展,為川籍藝術家李卓、李剛舉辦個展,並舉辦了大型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藝術展。同年,她又相繼成為德國梅森瓷器和西班牙雅致瓷器在西南地區的總代。

入駐購物中心後的幾年時間裡,文小博在西南地區不斷擴張自己的藝術版圖,最巔峰時同時擁有6家店。「那時候說真的確實有點兒『膨脹』了,擴張得有點快。疫情期間我們還想著將各方面成本降低,適合『抄底』。然而疫情持續的時間超過了我們的承受極限,所以只好一家家閉店。沒掙到什麼錢,卻把自己累得夠嗆。」文小博直言。

位於銀泰中心的藝術收藏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謝陶 攝

回顧十來年的歷程,文小博愈發清醒地認識到,需要藉助更大的力量,才能更上一層樓,而不是單純依靠個人IP。談及未來的計劃,文小博告訴我,「我們會立足成都,不斷增加原創藝術的比重,與更多的藝術家合作,孵化出更多的項目。同時我也希望將藝術收藏的門類拓展到藝術周邊,形成一套可複製的標準和打法,在國內推廣。」

「當然,我們希望有更大的資本介入,將藝術館變成孵化器一樣,孵化出更多的品牌和項目,為這座城市打造更多的文化名片,」文小博說。

行走世界的文小博 圖片來源:文小博藝術館

採訪結束後,文小博向我發來了她在麓湖新建的藝術空間。「我希望有更多的藝術家、收藏家、文創業者一起來跨界交流。雖然時間變了,空間也變了,但我相信大家熱愛藝術的心境從未改變,就像我們當初在那間狹窄的工作室一樣。」

在文小博身上,我們看到無論時空流轉,空間變換,一個人熱愛藝術、追逐夢想的心從不會褪色。無論是非洲原始的市集、還是歐洲華麗的畫廊,亦或是繁華市區的藝術收藏館,她完成了自己一次次的奇遇。在這些奇遇之中,藏著那個熠熠發光的「香格里拉」。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