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城市稱為華夏第一都,卻不在幾大古都之列

河山歷史 發佈 2024-01-29T19:42:48.664981+00:00

臨汾的中北部有著名的呂梁山,東北部有著名的太岳山,作為山西母親河之一的汾河在兩座山脈之間由北向南流淌,形成了汾河谷地,或稱臨汾盆地。臨汾的正西方向與陝西省隔黃河相望,著名的黃河壺口瀑布,就在臨汾市吉縣的黃河邊上。臨汾的歷史非常悠久。

臨汾的中北部有著名的呂梁山,東北部有著名的太岳山,作為山西母親河之一的汾河在兩座山脈之間由北向南流淌,形成了汾河谷地,或稱臨汾盆地。 臨汾的正西方向與陝西省隔黃河相望,著名的黃河壺口瀑布,就在臨汾市吉縣的黃河邊上。

臨汾的歷史非常悠久。咱們說到遠古的聖賢,肯定少不了「堯舜」這兩位幾近完美的帝王。堯帝的國都設在平陽,也就是現在的臨汾,所以臨汾有一個響噹噹的稱號——華夏第一都。

春秋時的晉國是超級大國之一,主要統治區就在山西省南部,晉國的國都絳就在臨汾市以南的汾水之側。到了晉國後期,六卿爭權,范氏、中行氏、智氏掉隊,趙氏、魏氏、韓氏三家分晉。

韓國(以下皆指戰國七雄的韓國)的國都定在平陽,在今臨汾主城區西南的汾水西岸。之後,韓國不斷遷都,最終把國都放在鄭(今河南省鄭州以南的新鄭)。

在唐朝之前,我國的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再加上臨汾的地理位置太突出,臨汾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元朝之前,我國大一統王朝或北方大型王朝的國都一般或建立在關中地區的長安(咸陽),或建立河南的洛陽、開封。比如說:秦定都於咸陽,西漢、新朝、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定都於長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期)、隋唐(曾以洛陽為都)、五代後唐定都於洛陽,五代梁晉漢周、北宋、金朝(後期)定都於開封。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無論是定都於長安、洛陽或開封,臨汾所在的平陽郡都在三大國都的「頭上」,在地理上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在唐末五代時,時稱晉州的臨汾是一線重鎮。

唐末五代,大亂之後的長安已經落寞,洛陽的地位不斷上升,開封異軍突起。此外還有一座大城,這就是山西省省會太原。在唐朝時,作為唐朝起家之地的太原封為北都,地位非同尋常。

而從太原到洛陽之間,最方便的路徑就是順汾水谷地南下,然後過黃河就能很快到洛陽、開封。五代後晉滅亡後,契丹在中原胡作非為,被中原人給打跑了,中原無主。

割據於山西中部的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要搶先進入開封稱帝。有人勸劉知遠從河北就近入開封,也有人勸他出太原後走長治。這兩條路在地理上都比較近,但大將郭威卻提出走汾水谷地。郭威的理由是契丹在河北實力非常強,我們要與之決戰,損失太大。長治一帶地險難走,物資供應難度大。汾水谷地沒有強敵,而且物資豐富,足供軍用。

劉知遠採取了郭威的建議,走汾水出晉州,最終順利控制中原,建立後漢。在劉知遠的入汴路線中,作為一線重鎮的晉州具有舉足輕重的地步,一旦漢軍在晉州卡了殼,劉知遠也別想當什麼皇帝了。

五代早期的後梁控制晉州,基本扼死了晉國(後唐前身,晉王為李克用)南下的通道。到了五代後期,郭威的後周控制晉州,又基本扼死了北漢(劉知遠之弟劉崇所建,控制山西中部)南下的通道。

後梁能對李克用時期的晉國,後周能對北漢取得戰略上的優勢,離開控制晉州這一條件,是很難想像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