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打工人」不會說「人話」了,工作和生活的邊界在哪

青春深圳 發佈 2024-01-30T03:04:28.366521+00:00

有點怪,不確定,再看看。「工作太久,不會說『人話』了」的經歷。在不少人看來,上班時認真工作、下班時認真生活有著清晰的時間區分。

「饅頭店恢復運營了嗎」

「這個蘸料是一式兩份的嗎」

「周末我把我的衣櫃優化了一下」

……

意思好像是看懂了

但總覺得

有點怪,不確定,再看看

如果你看出了哪裡不對勁

恭喜你

你的「工作後遺症」還沒有太嚴重

最近有網友分享了自己

「工作太久,不會說『人話』了」的經歷

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評論區紛紛湧現了來自各行各業的朋友

「不會說『人話』」的場面

最常見的就是在生活對話中帶入職場術語

進階一點的則是憑實力上演

不提自己的職業名稱

一句話就能讓人猜到自己的工作

因為「工作後遺症」帶來的

「社死」場面也是不在少數

抱著看樂子的心態點進去的人

看著看著就變成了照鏡子

笑著笑著就流下了悲傷的淚水

到底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

脫口而出就是工作術語,可以說是「職業病」,也難怪有人將其稱之為「工作語言後遺症」

「工作語言後遺症」指的是職場語言侵入日常,本質是工作慣性在生活中的延伸。

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習焉不察的語言運用,不必太過緊張;也有人擔心開口忘詞形成一種「新型工傷」。

「身體雖然下班了,但腦子還沒有」,工作會無孔不入地滲透到生活當中。

在判斷是非之前,我們不妨先來談談語言的運用。

工作語言的形成,基於不同工作崗位與工作環境的特點和需要,有的是見諸文件報告的規範表述,有的是特定領域的專業詞彙,體現的是規範性、專業性和內部性。

在開會應酬、策劃總結中形成的工作語言,與油鹽醬醋、飲食起居中日常的表達,在用詞、語序等方面肯定會有所差異。

當一個人在「工作人」與「生活人」之間轉換角色,需要在兩套語言中隨時切換,有時難免「串台」「短路」。

來源:廣東共青團

我們需要考慮的是,語言的「串台」會帶來什麼後果。

工作語言被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乍一聽覺得沒什麼問題,但仔細琢磨一下就能發現其中的彆扭之處。

試想,在報告中寫上「撒丫子」「逗悶子」等俚語,是否會讓人覺得「有失專業」?

同理,在生活中使用「運營」「優化」等工作語言或許也使人頗感「不接地氣」。

正因如此,「工作語言後遺症」成就了不少網絡段子:

「醫生詢問吃飯等位時說:『你掛號了嗎』」

「律師教育孩子時說『你把邏輯捋順了再哭』」

......

屏幕前的我們看到這些段子,往往首先會開口大笑,然而笑過之後,卻難免覺得辛酸。

來源:新浪網

說一千道一萬,「工作語言後遺症」之所以能成為熱門話題,是因為人們擔心生活與工作的界限無法劃清。

在不少人看來,上班時認真工作、下班時認真生活有著清晰的時間區分。而工作語言泛用,象徵著工作不斷延續、生活失去控制,哪怕身體休息、精神仍然緊繃。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網絡隨時在線、移動亦可辦公的狀態讓工作生活「難捨難分」,一些人因為「上班在單位幹活,下班在家裡等活」而疲憊不堪。

更有甚者,晚上夢見白天沒做完的工作,就連出去遊玩也隨身攜帶電腦,仿佛帶著的不是電腦而是一種安全感。

無論是在山川大海的美景包圍之中,還是在擺滿美味菜餚的餐桌前,都可以看到掏出電腦工作的人。

來源:視覺中國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人都希望能夠區分、平衡工作與生活,希望私人生活不被打擾、工作語言「到此止步」的呼聲愈發強烈。

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讓工作和生活更好平衡,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工作語言後遺症」帶來的隱憂。

同時也要看到,工作語言與生活語言固然存在差異,但工作與生活是否截然二分仍然值得討論。

將生活等同於休息,將工作等同於艱辛,讓二者各行其是,或許是一種選擇;但在工作中拓寬生活視野,在生活中激發工作靈感,讓二者相互成就,也可以是一種答案。

End

編輯:陳燕銀

校對:張毓婧

審校:劉 昊

來源:半月談、央視網、人民日報評論、人民網

團團發布

如何理解家長的權威?

家長如何用正確的態度

看待自己的身份?

這是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

面臨的難題

12355青少年服務平台

將在4月6日(周四)19:30-21:00

進行線上直播

為您答疑解惑

識別下方海報二維碼

即可進入直播間

本期直播將從三個層面解析

促進親子關係和諧的方法

快轉給需要的人吧~

▼關注"青春深圳"微信、抖音、快手、B站、視頻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