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輟學小伙HIV檢測假陽性?真實結果出來後讓人深思

新疆天同公益 發佈 2024-01-30T06:01:38.409369+00:00

一天下午,檢驗科免疫室組長打電話過來找我,說消化內科有一個病人的HIV檢測結果很奇怪,昨天早上抽的血,今天早上做出來的結果,HIV抗原抗體定量檢測,化學發光法,結果是0.86,中午通知消化內科重新給病人抽了一管血了,結果是0.

一天下午,檢驗科免疫室組長打電話過來找我,說消化內科有一個病人的HIV檢測結果很奇怪,昨天早上抽的血,今天早上做出來的結果,HIV抗原抗體定量檢測,化學發光法,結果是0.86,中午通知消化內科重新給病人抽了一管血了,結果是0.92,他們還用了HIV抗體(ELISA、膠體金)結果兩次都是陰性,沒有發生標本污染的情況,我們主任說準備發布檢測結果了,要問問你的意見。

醫學檢驗科


我思索片刻,接近臨界值(檢測結果0-1之間是陰性),其實這也沒啥,就算我這個檢驗專業的門外漢都知道無非可能是標本污染或者病人自身的一些因素干擾了檢查結果,我知道她想發布HIV待確證的結果(就是HIV初篩陽性,需送血樣去CDC做確證試驗),本著寧願多做無用功也不漏掉一個病人的原則,「發布吧,我支持你們的意見。」按以往經驗,這情況最終確定假陽性的可能性很高,但該做的還是要做,多發現一個感染者,就少N個健康人被傳染HIV。然後我就去消化科跟病人做了HIV初篩告知。



剛到病房門口就看到一個保安服飾的中年人握著病人的手輕聲說著什麼,他看到我後就急沖沖地走出了病房。病房裡面只有他一個病人,我關上病房門就常規做起了初篩陽性告知,過程病人否認輸血、吸毒和高危性行為。然後就叫管床護士抽了一管血送檢。

兩天後CDC毫無意外的發了陰性報告過來,我去給病人送檢測報告的時候在內科樓的電梯裡面再次看到那個保安,看長相也就四十多歲的樣子,剛開始的時候我還以為他是病人的父親,出了電梯我多嘴問了他一句:「您是23床病人的親屬嗎?」

「不是,不是,我們只是朋友」,說完他就慌慌張張地往23床走去了,我看了下手中的檢測報告,感覺事情沒那麼簡單,然後我走進消化內科的醫生辦公室,剛好看到小我兩屆的師弟在上班,我就叫他調出23床病人的病歷,以下是該病人的概述:男,20歲,平素健康,受涼後反覆發燒、腹瀉三天入院,最高體溫38.5℃,水樣便,每天8-10次,否認家族史和傳染病史。


早檢測的意義


我看了看手中的檢測報告陷入深思,會不會是病人發生高危行為不久,目前還處於窗口期呢?於是我聯繫了病人的父親,他父親表示他兒子有點叛逆,讀書也不怎樣,好不容易上個大專讀了半年多跟女友分手後就輟學,在一家超市上班,上半年跟一個離異的中年婦女同居過一個月,最近兩個月和超市的一個保安來往挺密切的。


疑雲重重,我並沒有把CDC的確證陰性報告給病人,而是叫管床護士再抽一管血,然後送到檢驗科離心後分兩份送去CDC復檢,沒錯,這次我要給病人做HIV核酸定量檢測。5天後我收到核酸檢測報告,結果是陽性,雙份血清檢測抗體病毒載量均超過30000。


在確診報告前病人也終於坦白,首次抽血前大概兩個星期病人有過高危行為,這就能解析第一次HIV抗原抗體檢測(俗稱四代檢測)結果臨界值(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弱陽性),因為四代檢測還有P24抗原檢測,而這時候病人血液中是還沒有HIV抗體產生的(窗口期),只有少量P24抗原,但此時查HIV核酸能查出來的。可能很多人得新冠期間也有類似的經歷,就是新冠核酸查出來陽性後一兩天自測抗原才會顯示陽性,因為血液中HIV出現的時間要比P24抗原略早一些。一個月後回訪,病人自測HIV抗體陽性,前女友和同居中年婦女均陰性,保安抗體陽性(他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感染這個病毒)。這又是一例男男同性行為傳染的案例。


各類檢測窗口期


這個案例讓我陷入深思。

第一、現實中存在不少未發現的HIV感染者處於潛伏期,這些感染者是非常重要的傳染源;

第二、在抗病毒治療全國範圍推行那麼多年後,愛滋病每年死亡人數依然居高不下的原因,很可能就是這些長期未發現的感染者進入愛滋病期而沒有及時救治;

第三、愛滋病不斷在學生群體擴散,但性教育依然缺失,愛滋病防治的知識也宣傳不足,曾經我去高中講課(講愛滋病防治),學生在課後一個星期都在偷偷討論性的問題,校長都覺得我講的內容尺度太大;

第四、因為愛滋病存在窗口期,加上病人害怕歧視故意隱瞞,所以存在漏診的問題。

第五、全人群愛滋病的預防意識不足,比如要潔身自愛,避免濫交,正確使用安全套,HIV的阻斷等等,很多人是不清楚的。

可能我們這個社會真的是重治療輕預防,但其實很多病是沒辦法治癒的,與其得病後拼命治療,倒不如去預防不得這個病。愛滋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

來源:公衛醫生小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