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公司IGG股價走強業績承壓:16個交易日股價大漲84%,上市9年後首次年度虧損

華夏時報 發佈 2024-01-30T13:17:53.654081+00:00

近期,遊戲公司股價在版號等利好條件下節節攀升,港股遊戲公司中,IGG股價在過去16個交易日更是大漲84.07%,尤其是在4月3日股價大漲29.54%。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於玉金 北京報導

近期,遊戲公司股價在版號等利好條件下節節攀升,港股遊戲公司中,IGG(00799.HK)股價在過去16個交易日更是大漲84.07%,尤其是在4月3日股價大漲29.54%。與股價大熱相對的是,IGG剛剛發布的業績並不如人意,其股東應占虧損5.04億港元,而2021年同期取得溢利3.7億港元,由盈轉虧,這也是IGG上市後的首個年度虧損。

只是資本市場一向看的都是預期,隨著IGG老遊戲《王國紀元》繼續穩健發展,新遊戲《Doomsday》處在爆發性增長的階段,《Viking Rise》蓄勢待發,IGG備受投資者青睞,當然新遊戲也意味著更多的營銷投入,IGG在2023年上半年的淨利潤或將承壓。

IGG營運長許元在3月29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IGG在前兩年大力投入研發,今年冒出了兩個相當不錯的新遊戲,這些遊戲會迅速成長起來。一是能夠彌補全球經濟下滑對老遊戲帶來的影響,二是也會使得整個公司的收入上到一個全新高度。」

16個交易日上漲84.07%

4月3日,港股遊戲股集體走強,其中IGG則是遙遙領先,當天收漲29.54%。

據記者了解,3月31日,微軟GDC 2023中國行在北京舉辦,會上來自微軟及國內遊戲行業的專家展示了基於AIGC技術的遊戲開發工具Azure OpenAI、GithubCopilot、Simplygon等在編程、遊戲虛擬玩家/虛擬主播、NPC互動、內容創作及遊戲開發等方面的技術及相關應用案例。而目前市場認為,AI在輔助代碼撰寫、遊戲開發、NPC優化、場景設計、數據分析、用戶留存等多個方面助力遊戲行業降本增效。

與此同時,伴隨著遊戲版號回歸,手遊出海的好消息頻傳,以及AIGC將助力行業降本增效,遊戲行業進入發展新階段。

過去16個交易日(3月14日-4月4日),IGG已經大漲84.07%。除了上述的行業情況外,IGG兩款遊戲《Doomsday》及《Viking Rise》也陸續上線測試、推廣。

許元在財報會上表示,新遊戲《Doomsday》在今年3月開始大規模推廣,收入飆升很快,從3月初約幾萬美元的收入到3月29日日均收入已經超過27萬美元,目前用戶剛剛進入到遊戲中,還需要時間去了解和摸索,逐步培養用戶的消費熱情,並且新用戶每天也在大幅度增長,因此當前的數據還不能夠反映出遊戲本身的全部的潛力。

「另一款策略類新遊戲《Viking Rise》已經在歐美及東南亞市場上線測試,數據表現及玩家付費情況也非常好,因此公司也在加強後期玩法,預計在4月中會開始更大規模的推廣。」許元進一步表示,目前看,《Viking Rise》留存比《Doomsday》要高出60%以上,給該遊戲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遊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有新遊戲就有可能誕生爆款,尤其是在近年來國內國際並無強勢SLG類型爆款的當下,這兩款遊戲的開服,加上IGG此前《王國紀元》的運營表現,都對資本市場帶來刺激。

上市9年首虧

雖然在二級市場上十分火熱,但是IGG剛剛發布的2022年業績並不理想。

財報顯示,2022年,IGG營收為45.91億港元,較2021年60.51億港元同比下滑24%,其中,老遊戲《王國紀元》收入為36.71億港元,貢獻總收入的80%。

許元表示,在2022年上半年,《王國紀元》DAU下滑25%,也導致IGG整體收入下滑,因此公司2022年下半年加大了《王國紀元》的推廣力度,該遊戲的DAU也逐漸企穩,2023年,公司還會繼續推出更多的創新性玩法,也會繼續維持公司的推廣來獲取更多的活躍用戶。

IGG於2022年主營業務虧損近1.8億港元,股東應占虧損5.04億港元,而2021年同期取得溢利3.7億港元,這是IGG自2013年上市以來遭遇的首次虧損。

許元在財報會上表示,IGG收入受到宏觀環境影響,主營業務虧損1.8億港元,投資方面受到遊戲行業低迷及版號限制等影響,導致IGG的一些被投企業估值下降,公司2022年也有3.3億港元的投資虧損,因此IGG在2022年整體虧損約5億港元。

根據全球遊戲諮詢機構Newzoo發布的報告預估,2022年全球遊戲市場歷史上首次出現下滑,預計收入同比減少4.3%至1844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IGG也進行了人員優化。截至2022年末,IGG有2503名員工,2021年末則為3101名。不過,IGG的員工相關成本則從2021年的11.9億港元提升至13億港元。

IGG在財報中解釋,2021年公司為豐富產品矩陣,在各地籌建新研發基地,夯實全球研發團隊,使得公司人力成本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有所增加。2022年公司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和人員編制,於2022年末公司雇員總數較2021年末減少19%,因人員優化產生的相關費用,2022年人力成本仍較2021有所增加。

許元表示,IGG整體人數在2500人左右,其中有1500人左右是研發人員,公司過去兩年做了很多產品,產品有優劣,今年公司絕大多數產品都會上線測試一遍,並根據測試結果評估各個研發團隊的實力,通過產品表現判斷研發人員能否達到公司的KPI,如果不達標可能會被優化掉。「也就是研發團隊可能在今天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壓縮。」他還說。

上半年業績或將承壓

2022年的業績已經成為過去時,大額的研發支出和投資虧損都留在了2022年,2023年IGG是輕裝上陣。但是2023年上半年隨著新遊戲上線,IGG加大了投放,這也意味著IGG在2023年上半年的業績或將承壓。

目前,IGG策略遊戲《Viking Rise》《Doomsday》正處於推廣投放期。此外動作手遊《Yeager:Hunter Legend》已於2023年3月16日在海外正式上線。

張書樂向記者分析,「策略類遊戲往往具有極強和持久的生命力,並且玩家對於畫質之類的體驗沒有特別強烈要求,反而針對遊戲裡的成長和活動玩法有更多的熱情。在當下遊戲市場,通過買量來形成熱啟動是必然,但如果只能靠買量來維持熱度,則必然走向衰敗。」

也有不願具名券商人士告訴本報記者,IGG遊戲產品儲備豐富,隨著新遊戲陸續上線或開始測試,並取得較好的數據表現,IGG的收入將有所增加,但考慮到2023年新遊戲營銷投入增加,2022年上半年的利潤或將承壓。

對於新遊戲《Doomsday》的投放情況,許元表示,《Doomsday》的廣告投入嚴格按照設定的KPI,必須在幾個月內回本,會根據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廣告投入的增減,如果DAU和收入一直在增長,那麼投入自然也會增加,反之則縮減,是動態調整的過程。「目前來看《Doomsday》還在瘋狂的增長中,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應該投入都會蠻大,預計到今年下半年投入可能相對會減緩下來,讓遊戲開始產生利潤。」

此外,IGG在2023年申請國內版號的遊戲是兩款,分別為《Mythic Heroes》和《Yeager》,有計劃申請版號的是《Viking Rise》。目前《Mythic Heroes》已經拿到國內遊戲版號。

「IGG在國內的發行策略也在不斷評估中,因為公司多數遊戲都是在海外做發行,如果在海外能取得成功,IGG才會到中國申請版號。」許元表示,雖然IGG開發的產品非常多,但是申請國內版號的遊戲非常少,公司更注重遊戲的成功率,《Mythic Heroes》進入中國市場是自己做還是代理給其他遊戲大廠還在評估、談判中。

4月4日,記者就二級市場表現及遊戲產品布局等問題採訪IGG方面,截至發稿時並未獲得回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