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2到6.3,《他是誰》編劇怒了!回應字字珠璣,直戳劇方肺管子

草本紀年 發佈 2024-01-30T15:08:50.005759+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誰能想到,接檔《狂飆》的《他是誰》,竟然落到了如此的境地!前兩天,央八這部刑偵大劇,終於迎來了會員大結局,可是當觀眾們迫不及待的看了最後兩集之後,卻從原本的沉默,變為不可遏止的憤怒。為什麼?儘管心中早有預感,可任誰也沒有想到,《他是誰》竟然會爛尾到如此的地步。

誰能想到,接檔《狂飆》的《他是誰》,竟然落到了如此的境地!

前兩天,央八這部刑偵大劇,終於迎來了會員大結局,可是當觀眾們迫不及待的看了最後兩集之後,卻從原本的沉默,變為不可遏止的憤怒。

為什麼?

儘管心中早有預感,可任誰也沒有想到,《他是誰》竟然會爛尾到如此的地步。

這一點,從豆瓣評分,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該劇開分時,曾高達8.2分,儘管比不上之前的《狂飆》和《三體》,但是對於國產劇而言,8分絕對屬於優秀的範疇。

可隨著劇情的深入,節奏越來越拖沓。

眼看著《他是誰》的評分,從8.2一路跌到7.4,而在大結局更新之後,其評分更是一路下跌到了如今的6.3分。

並且,還沒有完全止跌的趨勢。

因而不少觀眾都在追問,這部劇的背後,到底經歷了什麼?

還有一些朋友,專門跑到編劇吳迪的社交媒體帳號下面,不斷吐槽、質疑,不少人表示:「編劇編得很好,下次不要再編了!」

一位網友如此評論道:

「白銀和碎屍案子都講的稀碎,居然還想要再摻一腳器官買賣?拜託,思維真的不是這樣發散的。」

編劇吳迪本人回復這位網友:

「這是劇本總監開機後的發揮,我也沒看過」。

以上提到的這條評論和回復,都發生在3月31日的晚間,而當時這部劇還有幾集沒有結尾,不過在觀眾和編劇吳迪看來,它必定是要爛尾了。

可事情一旦發酵,終究會上升一個層級。

昨晚,編劇吳迪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上,發布了一篇數百字的「小作文」,算作是對《他是誰》爛尾的解釋。

於是在今天,我們看到了這樣一條熱搜:「他是誰編劇說後面不是他寫的」。

那麼他到底說了一些什麼呢?

在這裡,我為大家簡單總結一下。

第一、電視劇《他是誰》,是根據吳迪和李芳兩人創作的劇本《平凡英雄1996》改編而成,十分感謝導演。

劃重點:前八集拍得很好,將原劇本中精彩的文字,完美轉化為了電視藝術。

第二、感謝《他是誰》的劇本總監,將《平凡英雄1996》劇本後面的故事,創作成了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的懸念,以及平淡如水的謎底。

劃重點:纏綿悱惻、娓娓道來、平淡如水,都偏向於褒義,但是編劇吳迪所表達出的意思,卻都是無情的反諷。

第三、期待您(指劇本總監)將來自己的大作,早日面世。

劃重點:這句話就比較狠了,結合上文的意思就是,《他是誰》的劇本總監,不僅自己沒有能力創作劇本,還亂改、瞎改別人的劇本。

到了這裡,編劇吳迪的話語,已經是不留情面了。

在文章的最後,他表示要感恩所有在豆瓣、微博等社交媒體上,憤怒過、私信過、罵過、留言過的每一位觀眾朋友,並將所有的建議,都謹記在心。

怎麼說呢,編劇吳迪這篇文章通篇看下來,某些部分是有些陰陽怪氣的。

畢竟,話咱們得這麼說:

一部作品,是包括導演、編劇、演員、劇組人員等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結晶,不能說結局爛尾、評分下降,就急於「分鍋」和「甩鍋」。

因為在這部《他是誰》中,你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不過話又說回來,吳迪的話,也反映出了圈內的一些亂象,比如咱們很多人都知道的,在如今的影視圈內,編劇的話語權不大。

尤其是普通編劇。

一個劇本寫的怎麼樣,最終又呈現出什麼樣的效果,往往話語權很小的編劇,會經常出現一些無力感。

並且,業內還存在一些現實情況是,劇本是在拍攝過程中,邊拍邊寫的。

這樣做,一是如今優秀的劇本稀缺,往往有了不錯的框架,該項目就已經上馬,二是後續可以方便廣告植入,並且為一些藝人,隨時增加或刪減戲份。

還比如說某部劇的主演,他拿到劇本時,往往只有自己的戲份,其他演員是什麼台詞、有什麼樣的戲份,這位主演往往也不清楚。

這還會嚴重影響演員對這部戲的判斷。

總之一句話,在如今的內地影視圈,影響作品最終質量的因素,實在是太多。

當然說了這麼多,也不是《他是誰》應該爛尾的理由。

但對於這部劇,我們是有理由懷念的。

在前八集中,當衛國平沉湎於自己的執念當中,執意要將八八案和碎屍案併案調查,並且對提出反對意見的人,抱有極強的敵意的時候,吳教授點醒了他。

一堂短短的課程:

「惡意」,小小的兩個字,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