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法案或面臨破產,三星、台積電和SK海力士都有意反水!

暢所易言 發佈 2024-01-30T20:08:07.242737+00:00

美國政府擬定的晶片法案和拿出520億美元補貼政策旨在吸引更多的晶片企業在美國建立工廠,以增強美國在晶片領域的優勢和本土生產能力。然而,由於補貼條件苛刻,導致晶片法案的實際執行遭遇了意料之外的阻力,三星、台積電和SK海力士等晶片巨頭都有意反水。

美國政府擬定的晶片法案和拿出520億美元補貼政策旨在吸引更多的晶片企業在美國建立工廠,以增強美國在晶片領域的優勢和本土生產能力。然而,由於補貼條件苛刻,導致晶片法案的實際執行遭遇了意料之外的阻力,三星、台積電和SK海力士等晶片巨頭都有意反水。

首先,雖然這些企業宣布在美國投資巨額資金建設工廠,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想在美國建廠,因為存在成本高、缺少相關產業鏈和技術等原因。張忠謀曾明確表示,在美國建廠幾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有效益但一直都沒有擴建,擴大投資在美建廠必敗,因為成本高、缺少相關供應鏈。台積電原計劃120億美元建設5nm晶片工廠,因為成本高,不得不聘用只有高中學歷的人員,還額外新增35億美元用於該工廠的建設。此外,美國還缺乏相關產業鏈和技術,美國在晶片製造上,已經從最初全球占比近40%的產能,縮減到目前僅有約10%的份額。其晶片製造產業鏈已經空虛,相關人才也落後了近30年。台積電不得不將部分技術人員及家屬包機運往美國,並帶去相關產業鏈,這些都大大提升了成本。

其次,美國在晶片製造技術方面落後,台積電、三星等已經量產了3nm晶片,而英特爾至今沒有成功量產5nm晶片。美國政府要求這些企業交出更多數據,這難免會擔心技術泄露出去,從而影響自身發展。此外,英特爾最先獲得了補貼,並優先獲得了ASML最先進的NA EUV光刻機,美國政府還明確表示補貼應該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本土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三星、台積電等晶片巨頭自然要考慮清楚,否則失去數據可能就會失去技術優勢,進而失去更多訂單,造成毀滅性災難。

此外,美國政府規定申請補貼的半導體企業需提交不同晶片種類的產能、預期收益率、生產第一年銷售價格、以後各年度產量和銷售價格增減等信息。凡是申請超過1.5億美元的補貼的晶片企業都需要貢獻超過預期利潤的75%。這些規定使得三星、SK海力士和台積電等晶片企業不願意繼續申請補貼,因為這樣反而會降低它們的利潤。

此外,彭博社也指出,美國的行政手續過於複雜,意味著520億美元的晶片製造計劃,沒有很好的行政配套服務。即便有了這些補貼吸引了晶片企業入駐,但是,他們行政配套服務跟不上,依舊還是那一套複雜的審批手續,使該計劃蒙上失敗的陰影。

綜上所述,美國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可能會失敗,因為這項法案存在許多問題。美國的錯誤做法讓正在美國建廠的晶片企業面臨很多障礙,例如行政手續過於複雜、缺乏晶片領域人才和補貼申請要求太高等問題。此外,企業很難接受的超額利潤分享+工會義務和10年內不能到受關注的國家或地區擴大半導體產能的限制等要求也是制約該計劃的因素。從實際角度來看,這項法案可能無法發揮其原先所想要的功能,也很難重振美國本土半導體製造產業。或將面臨破產的境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