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吳曉求:美聯儲在金融危機中看起來像在救市,其實掙了很多錢

鳳凰衛視 發佈 2024-02-26T08:23:32.924138+00:00

吳小莉:大家最近很關心歐美的金融風暴,瑞銀以四折的價格收購了瑞信,這兩個都是百年銀行,經歷過幾次以美國為首的金融海嘯,但是這次沒躲過。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 吳曉求

2023年3月10日,總資產約2000億美元的美國矽谷銀行突然宣告破產。2023年3月19日,瑞士信貸被百年競爭對手瑞銀集團以四折的價格收購。隨後數日,歐美銀行業持續震盪......

吳小莉:大家最近很關心歐美的金融風暴,瑞銀以四折的價格收購了瑞信,這兩個都是百年銀行,經歷過幾次以美國為首的金融海嘯,但是這次沒躲過。你怎麼看這一次的金融風暴?

吳曉求:就瑞信事件來看,以前我們認為瑞士是非常穩固的,甚至是值得信賴的、安全的。通過這次事件來看,它離原來的那個形象好像越來越遠,可能是因為面臨著新的困難和新的問題,它們做的一些調整也受到了外部的壓力。如果全世界的資本、錢都到瑞士這來了,有人是不樂意的。

吳小莉:說得有點像陰謀論。

吳曉求:不是陰謀,這是個「陽謀」。

吳小莉:你說是有人或者有機構,對於瑞士成為這樣一個資金避險天堂,是有意見的?

吳曉求:首先,它認為這是有失於競爭、有失於公平的。

吳小莉:它是誰?

吳曉求:它就是比較強大的國家,比如美國。對於美國認為的一些逃稅的名單,對於如何讓這個社會更加公平、更具有競爭性,美國可能會覺得要採取一些措施。

美國加息,是瑞信事件的導火索?

壓倒瑞信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

吳小莉:瑞信這次的危機,跟美國的制裁名單有關係嗎?

吳曉求:瑞信背後的問題非常複雜。在我看來,它的複雜程度超過矽谷銀行。矽谷銀行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瑞信不完全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它不完全是像矽谷銀行那樣,比如負債和資產都相對集中,甚至從流動性匹配方面有一些問題,加上它主要有美國快速加息所帶來的系列性的影響,所以它的理論線索是非常清晰的。但我不認為瑞信事件,在技術上是由於美國的加息導致的,它和矽谷銀行的歷史起點、技術起點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吳小莉:那壓倒它最後的一根稻草是什麼?

吳曉求:還是市場信心。

吳小莉:市場信心可以由超級大國製造嗎?

吳曉求:會有的。

吳小莉:這也就是瑞士政府會出手,一定要讓瑞銀去收購瑞信的原因嗎?

吳曉求:對,這個事情是超出之前的常規操作的。瑞士政府在過去給我們感覺是非常溫和、優雅的形象,現在突然發現瑞士政府也很犀利,出手還非常果斷、快速,該修改法律就修改法律,該修改規則就修改規則,迅速地把這些事就處理掉了。

吳小莉:像你說的,不論是什麼原因,確實有一些資金從瑞士離開。如果真的是有心人希望瑞士的資金能夠離開,看樣子也是成功了。

吳曉求:當然,因為這個規則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人們還是很擔心的。比如說,它再發行類似AT1的債券,估計是沒有市場的,可能溢價也會很高,而且還有存在一個風險收益匹配重新評估的問題。

美聯儲在金融危機中看起來像在救市,

其實它掙了很多錢

2023年3月10日,矽谷銀行宣告破產。3月12日,美國財政部、美聯儲發表聯合聲明:為矽谷銀行提供緊急救助,儲戶可以支取資金。美國政府表示:與矽谷銀行破產有關的任何損失,都不會由納稅人承擔。

吳小莉:拜登說絕不會用納稅人的錢來救這些銀行,同時他也做了兜底。我們很好奇,怎麼樣不用納稅人的錢,能夠兜這個底?

吳曉求:這次這麼快速地穩定了儲戶的信心,銀行的危機在於儲戶的擠兌,只要儲戶能拿到錢,所謂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就不會出現。如果銀行不能提現,那馬上有些人就會找類似瑞士銀行這樣的銀行,這樣就會出現擠兌了,那就出現很大的問題。一旦這種情況蔓延開來,救助成本就會非常大。第二,美國採取了市場化的方法,比如銀行的一些資產,可以到銀行貼現、做抵押,然後銀行再提供貸款,所以拜登總統說他不會用納稅人的錢。

吳小莉:就是銀行解決流動性問題。

吳曉求:對,解決流動性的問題,事後也會通過兼併的方式來完成。所以,每一次大危機之後,美聯儲看起來在救市,其實它賺了很多錢。因為企業或者金融機構,都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才需要救助,那時候的價格是極低的,但是等企業慢慢恢復了以後,美聯儲那邊反而掙錢了。雖然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掙錢,但客觀上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掙了錢,不是說銀行直接財政撥款我就買單,買單以後我就掛息了,我就把那個帳掛在央行的頭上,這個不行。

吳小莉:拜登政府說,這次危機是因為川普時期放寬了對中小銀行的監管,您怎麼看?

吳曉求:有量化寬鬆的原因。量化寬鬆,的確會帶來了資產價格的膨脹,所以這次的通脹率高達8%、9%的時候,美聯儲很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要控制通脹,保持幣值的相對穩定,所以美國通過加息,把通脹降下來。的確,加息會使貨幣收縮,同時也使原來的存量資產出現虧損。在宏觀經濟和加息周期的條件下,個別銀行也可能出現破產,或者說清算和接管的情況,但是在美聯儲看來,維持宏觀經濟的穩定、控制通脹可能更為重要。

吳小莉:美國銀行體系出現的問題,會不會波及歐洲?其它國家的銀行會出現問題嗎?

吳曉求:美國的金融結構是資本占主體,它的銀行體系是高度分散化的,不能跨區經營的。美國最多的時候有一萬多家商業銀行,它的銀行體系是單一銀行制度,每年都有倒閉的,都有破產的,都有被兼併的,美國認為這是常態。相對來說,歐洲的銀行業比美國的要發達很多,這兩個地方的金融結構是不一樣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不認為它會出現像2008年的金融風暴一樣那種重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它風險的外溢性相比那時候要弱得多。

俄羅斯從「SWIFT」中被踢出,

這是西方國家使用的金融制裁中的「核武器」

吳小莉:你曾經說過,對於金融戰要有極限思維,中美之間從貿易戰、科技戰,然後已經到金融戰了。現在還是如此嗎?

吳曉求:仍然有潛在的風險,這次我們叫「俄烏戰爭」也好,「俄烏事件」也好,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是非常致命的金融制裁,把俄羅斯踢出了「SWIFT」國際資金清算系統,這相當於金融里的「核武器」了。我們國家要未雨綢繆,要認真地考慮,如果碰到類似情況,我們怎麼處理?

如果有一天,人民幣成為繼美元之後,和歐元差不多的一個全球可交易的貨幣的時候,這個風險對我們來說就大幅度下降了。

吳小莉: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萬一全球的金融體系出現什麼問題,我們可能就沒有防護牆了,會不會有這種擔憂?

吳曉求:這是很多人的擔憂。中國是一個大國,金融開放的核心標準是人民幣的可自由交易,如果這個不完成,中國金融體系的對外開放,也完成不了。全球性大國有很多的標誌,比如GDP的規模、貿易的規模,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就是本幣在全球的影響力。

製作人:韓煙

編導:馬家佳

編輯:馬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