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滅絕的猛獁象做成了肉丸,聞起來像是烤鱷魚

狂丸研究所 發佈 2024-02-26T10:30:14.905584+00:00

肉丸的個頭接近排球大小,烤得表皮焦酥,沒想到猛獁象都滅絕幾千年了,還能被人類用科技做成菜放到餐桌上。

狂丸研究所,每天漲點新知識

前幾天有人研究出一種很新的美食,人造猛獁象肉大丸子:


肉丸的個頭接近排球大小,烤得表皮焦酥,沒想到猛獁象都滅絕幾千年了,還能被人類用科技做成菜放到餐桌上。


這消息也是一時間讓網友感到好奇,照這個節奏,感覺侏羅紀公園都快要開業了:


那下一步應該就是舌尖上的恐龍了。


所以這道菜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個大肉丸子自然不是從猛獁象身上割下來的,而是在實驗室里培養出來的。通常來說這種肉被稱為Cultured meat,也就是人造肉或者種植肉。


培養出「猛獁象肉」的是澳大利亞人造肉公司Vow,他們與澳大利亞生物工程研究所的專家合作,一下子把人類的食譜拉到遠古時代。


研究人員使用了猛獁象的部分DNA序列並與親近非洲象相結合,然後植入到羊的成肌細胞中,接著將它培育生長繁殖:


最後,就這樣在實驗室里「種植」出了新的肉:


拿到肉後交給大廚料理,一道猛獁象肉丸就做好了:


所以,它吃起來怎麼樣?

Vow的專家表示這種肉並不打算出售,也不打算吃,因為現在還對它的安全性一無所知。但他們烹飪的時候,表示味道聞起來很香,而且有點類似烤鱷魚肉的氣味。


不過話說回來,人們總琢磨搞人造肉乾嘛,是牛肉不香,還是羊肉串不好吃?猛獁象都滅絕了,還要拉出來鞭屍嘗一嘗?


其實人造肉這種東西狂丸之前也介紹過,這類技術的應用,主要是針對未來可能存在的糧食危機。

這類說法在很多年前就有了,隨著人口數量的膨脹,地球資源問題也就日漸緊張。而如果加大力度搞畜牧業,對環境的影響又會進一步增加,這樣就會陷入惡性循環,資源就會越來越少。


有人提出了危機,帶來了危機感,接下來就需要思考如何解決危機,同時這也是賺錢的機會。

狂丸之前就和大家聊過針對這類問題誕生的各種應對策略,像是依然吃牛羊肉,但去改善養殖的污染。通過調整牛羊的飲食,來控制它們放屁,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或者想辦法讓更多人能夠接受吃蟲子。像《雪國列車》一樣,通過使用更豐富的資源作為食材,然後用科技手段把這些食材變成我們能接受的樣子。


以及今天說的這種人造肉。


Vow這類公司就是想用人造的肉來代替傳統的畜牧肉類,以此緩解氣候變化,還能解決殺生等問題。動物保護組織看了會沉默,環保組織看了會流淚。


而Vow之所以選擇復刻猛獁象的肉,也是因為它象徵著「因為氣候問題而滅亡」,人類則可以靠這類食品技術渡過難關。


不過這項技術也是經過了漫長的發展。

早在1931年就有人提出過這個設想,之後開始各種嘗試,例如用青蛙幹細胞培養出肉條等等。直到2013年,一位名叫Mark Post的大佬發布了第一塊人工培養的牛肉餅。


試吃的專家表示,口感吃起來有點干,味道真假不好分辨。而當時這一塊肉餅花了兩年時間才製作完成,成本更是花費了30萬美元,純純奢侈品。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人造肉的種類已經越來越多,牛肉、羊肉、雞肉、豬肉、魚肉等等。


Vow的猛獁象肉丸子更是僅用了幾個星期就完成了培育,速度快又簡單。除此之外,他們還一直嘗試把注意力放在更稀缺的食材上,試過培養羊駝、水牛、鱷魚、孔雀等不常見的人造肉食材。

這是因為他們認為越是不常見才能越讓人接受這項技術,並且他們正在申請人造鵪鶉肉作為自己的第一款正式產品,推向餐廳。


所以,這塊猛獁象肉丸子可以說是一種探索,也是為了炫技與噱頭。

同時有意思的是,搞出猛獁象肉的也並不是只有Vow一家,據介紹另一家食品公司Paleo更早一步弄出了猛獁象肉,甚至現在因此還想起訴Vow。


Paleo表示他們甚至已經進行了試吃,說是味道像牛肉一樣。並認為人造猛獁象肉的味道與香味比其他人造肉更強烈,也更有肉味。


總之,尋找更多的可持續食物資源倒是沒問題,但畫風在我看來還是挺詭異的。畢竟之前還有人宣傳要復活猛獁象,結果現在大象沒看到,紅燒獅子頭倒是做好了。

這麼一看,感覺人類有點過分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