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並不完整

三若 發佈 2024-02-26T17:48:08.409850+00:00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是生物進化論的核心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力持進化論觀點的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809—1882)。達爾文主張,生物界物種的進化及變異,系以天擇的進化為其基本假設:此外,並以性別選擇和生稟特質的遺傳思想來作輔助。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是生物進化論的核心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力持進化論觀點的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809—1882)。達爾文主張,生物界物種的進化及變異,系以天擇的進化為其基本假設:此外,並以性別選擇和生稟特質的遺傳思想來作輔助。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的出版,震動了整個學術界和宗教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提出生物進化論學說,對宗教「神造論」和林奈與居維葉的「物種不變論」發起一場革命,震動當世。

生物進化論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並不完整須與時俱進。三若認為,達爾文沒有考慮到人類活動對生物進化的影響。隨著人類活動在自然領域的不斷擴張,人類不斷的科技進步,人類活動對生物進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一是人類被動的影響生物進化,體現在城市進程加快,不斷壓縮了自然界生物的地理生存空間,也體現在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與污染,加速了自然生物被動的自然選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物種滅絕,瀕危物種越來越多,即是人類活動被動的生物進化的生動體現。

二是人類用科技手段主動的影響生物進化。如用生物科技進行育種,改造生物基因,增加生物的新品種新類型。如花卉,人工培植許多新的園林觀賞類花卉新品種,如寵物,許多寵物新品種都是人工培育的,市場上的微型寵物馬,寵物兔就也是人工通過科技手斷繁育的。

自物進化,即有自然叢林法則下的自然選擇,也有人類干預下的人工選擇,這才是完整的生物進化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