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布,新工科強校排名再度上升!

張雪峯老師 發佈 2024-02-26T23:23:11.011317+00:00

2023年3月30日,軟科2023中國大學排名重磅發布!的朋友應該都有簡單了解了QS、U.S.NEWS、THE和軟科這目前四大最具認可度的大學排行榜,軟科是其中唯一一個由中國機構制定的榜單。

2023年3月30日,軟科2023中國大學排名重磅發布!

看過之前那篇C9被逆襲?誰能站穩中國高校「C位」?(qq.com) 的朋友應該都有簡單了解了QS、U.S.NEWS、THE和軟科這目前四大最具認可度的大學排行榜,軟科是其中唯一一個由中國機構制定的榜單。那麼軟科排行榜,和其他三大西方機構制定的榜單有何不同呢?

世界四大高校排名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指標體系以及數據獲取途徑中來找到答案。首先,世界大學排名和單個國家內大學排名在指標選擇上是不同的,我們先來看世界大學排名的指標選取。

一、QS世界大學排名指標及權重:

  • 學術聲譽:40%
  • 僱主聲譽:10%
  • 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20%
  • 師生比例:20%
  • 國際教師比例:5%
  • 國際學生比例:5%

總的來說,QS大學排名主觀性指標所占比重大,學術聲譽和僱主聲譽占了一半比重。比較適合用人單位參考。


二、THE世界大學排名指標及權重:

  • 教學(學習環境):30%
  • 研究(規模、收入和聲譽):30%
  • 引文(研究影響力):30%
  • 國際展望(教授、學生、研究):7.5%
  • 行業收入(知識轉化):2.5%

THE排名考慮的因素相對較為均衡,更注重大學科研實力和學校聲譽。


三、U.S.News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指標及權重:

  • 全球研究聲譽:12.5%
  • 地區研究聲譽:12.50%
  • 論文發表數量:10%
  • 書籍:2.50%
  • 學術會議:2.50%
  • 標準化論文引用影響指數:10%
  • 論文引用數:7.50%
  • 「被引用最多10%出版物」中被引用數:12.50%
  • 出版物占「被引用最多10%出版物」的比率:10%
  • 國際協作:5%
  • 具有國際合作的出版物總數的百分比:5%
  • 代表領域在「所有出版物中被引用最多前1%論文」中被引用論文數:5%
  • 出版物占「所有出版物中被引用最多前1%論文」比率:5%

USNews全球排名更多衡量院校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學術聲譽。其學術輻射力的權重,也是四個排名中最大的。


四、軟科世界大學排名指標及權重:

  • 教學重量:10%;
  • 教師質量:40%;
  • 研究發表:占40%;
  • 人均學術表現:占10%

與前面三種排名相比,ARWU軟科是一個純學術性院校排名。評價指標重點在於教師質量、教學質量和研究產出。


中國特色評價體系引領高校發展

而針對中國大學的排名,軟科給出了更符合中國高等教育實際情況的指標體系,以服務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和進步為導向對大學進行全方面評估。「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評價體系設置了十大評價模塊,細分36個評價維度,內嵌100項評價指標,涉及345個評價變量,是對中國大學辦學水平的立體化監測式評價。軟科創始人程瑩介紹:「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導向是反映當前中國高校的核心使命,回應外部群體對大學的價值期待,重視人才培養、強調服務國家是軟科排名指標體系的兩個最重要特點。」軟科具體的評價模塊和維度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無論是人才培養模塊用模範先進教師數量來衡量立德樹人典範,用思政課程名師、思政教育基地等來衡量思想政治維度,還是說用國家三大獎等來衡量重大項目與成果,都體現了中國高等教育的特點。


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結果

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對象是中國1000多所本科層次的高校,軟科將高校劃分為綜合性大學、7類單科性大學、4類非公辦大學,採用差異化的指標體系分別排名。下表為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主榜前100名):

從這次榜單來分析,有以下幾個特點值得家長注意:

1. 雙一流建設發力

國內前100名高校雙一流大學數量再次增多,達到90所,比去年新增兩所,分別是湘潭大學和大連海事大學;相應地,一些傳統雙非強勢院校的排名整體有一定程度下滑,深圳大學68名排名不變、浙江工業大學從66名下滑到70名,江蘇大學從73名下滑到78名,揚州大學從79名下滑到81名,南京工業大學從84名下滑到85名。整體來說雙一流的作用越發凸顯。

2. 新工科類強勢學校崛起

北航從15名升至14名,東南大學首次殺入前15,北京理工大學也升至16名。而去年因為高考土木類專業在某省錄取線大跌而上熱搜的同濟大學則連跌三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