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傳致敏花粉要如何監測?

北京世紀壇醫院 發佈 2024-02-27T08:18:12.971283+00:00

花粉作為重要的室外過敏原,可誘發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過敏性結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s,AC)和過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等過敏性疾病。


花粉作為重要的室外過敏原,可誘發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過敏性結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s,AC)和過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等過敏性疾病。花粉誘發的過敏性疾病有明顯的季節性, 與花粉的種類、數量、持續時間等關係密切,掌握飄散規律對花粉過敏相關疾病的診治和預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世界範圍內,各個國家相應不同程度地建設了氣傳致敏花粉監測網絡。活躍花粉站數量排名前六的國家是:日本、義大利、美國、法國、西班牙和德國。大多數分布在北半球,大部分在歐洲,覆蓋率最低的是非洲。很少有政府擁有氣傳致敏花粉監測網絡,大多數氣傳致敏花粉監測網絡都是私人的,數據不能免費獲取。

目前,氣傳致敏花粉監測的方法主要是重力沉降法和容量法。國際上絕大多數採用容量法,在日本主要採用自動花粉監測。在我國,醫療機構和氣象部門普遍採用重力沉降法,一些園林部門及少數科研機構應用容量法。

那麼,重力沉降法的原理是什麼?由於花粉自身的重量和空氣流動,在風的作用下,花粉向地面沉落。我們應用塗有粘附劑的載玻片收集向地面沉降的花粉,間隔24小時更換一次載玻片,將收集了花粉的載玻片染色固定,在光學顯微鏡下分類計數,並逐日觀察各種花粉在不同日期或季節的消長情況。重力沉降法經濟實惠、操作簡單,適合長期調查,尤其適用於基層醫院開展工作,獲得當地氣傳致敏原的寶貴資料。缺點是只能代表每千平方毫米麵積上的花粉數量,不能顯示單位體積內的花粉濃度;受花粉自身重力和氣候因素的影響,沉降速率小的花粉數量可能會被低估。

兩種方法各有利弊,無論採用哪種監測方法,最重要的事是要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連續性,認真完成和長期堅持這項具有重要臨床意義的工作。我國幅員遼闊,各個地區植物組成不同,受不同自然地理、氣候以及人為因素影響,各地區的氣傳致敏花粉的組成和變化規律不盡相同。通過氣傳致敏花粉監測,臨床醫生能夠掌握當地主要致敏花粉的種類、數量和隨季節的消長規律,結合當地氣傳致敏花粉的飄散情況,臨床醫生能夠進一步明確患者的主要致敏原,為花粉相關過敏性疾病的精準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圖片來源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變態反應中心花粉研究室

參考文獻

[1] Buters J T M, Antunes C, Galveias A, et al. Pollen and spore monitoring in the world[J].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Allergy,2018,8(1).

[2]姚麗娜與張宏譽, 氣傳花粉監測. 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誌, 2009. 3(4): 第295-300頁.

-----------

來源:變態反應科

作者:寧慧宇

圖片:北京世紀壇醫院版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