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斗娜新片拍出了「孔乙己」們的生存狀況

第十放映室 發佈 2024-02-27T09:26:17.268824+00:00

最近孔乙己文學甚是流行。一句「學歷是我下不來的高台,孔乙己脫不掉的長衫」引起萬千網友共情代入。大意是在就業形勢愈來愈嚴峻、畢業即失業的當下,寒窗苦讀數十載的同學們在高等學歷的點綴下卻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於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學生們就紛紛自嘲比作「脫不下長衫的失意書生」。

最近孔乙己文學甚是流行。

一句「學歷是我下不來的高台,孔乙己脫不掉的長衫」引起萬千網友共情代入。

大意是在就業形勢愈來愈嚴峻、畢業即失業的當下,寒窗苦讀數十載的同學們在高等學歷的點綴下卻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於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學生們就紛紛自嘲比作「脫不下長衫的失意書生」。

本是繼「小鎮做題家」、「被困在浪浪山」之後再次口嗨發泄下生活壓力。

但當官媒親自下場,苦口婆心地勸大家不要心高氣傲不要擺爛躺平後,網絡輿情就變味了。

孔乙己的悲劇竟成了他「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造就而成,仿佛當代年輕人就業難也是因為書讀多了眼高手低找工作挑三揀四。

我們需要正視《正視「孔乙己文學」背後的焦慮》背後的焦慮。

魯迅本意在於批判封建的時代和吃人的社會。

別把孔乙己的帽子隨隨便便往自個頭上扣,也別把結構性問題歸咎於個體。

而當我們還在套娃甩鍋爭論要不要脫下孔乙己長衫時,隔壁韓國電影人早已將鏡頭對準這場言論風波之外的邊緣群體:中考時就被分流下來的職高生。

說得更殘酷的話是被淘汰,很多人其實就是無緣普通高中和大學的。

如若學歷真與孔乙己文學掛鈎,那他們連長衫都沒有。

面對官媒建議年輕人打開視野去從事基礎勞動的引導,很多人在義憤填膺下脫口而出一句「早知如此當初就去上職高了有一技在身工作不用愁了」。

但職高出來的學生真的學到手藝了嗎?他們找工作就不用愁了嗎?

《下一個素熙》就是這麼一部聚焦於韓國職高學生的電影。

片中的她們都是十七八歲朝氣蓬勃後生可畏的年紀,但限於出身貧寒往往只能將夢想擱置在隱秘的角落,盼望自己能找到份好工作早日實現經濟自由。

我們的主人公素熙學的是寵物營養,卻被學校分配到了分揀呼叫中心當話務員。

即使安排的實習與專業不對口,起初的她還是格外憧憬光明的未來。

可惜,事與願違。

她只是在家不知道三包還是四包的公司里沒日沒夜地轉著螺絲釘的客服,為了保全企業利益奮力攔截用戶解約,屢屢遭受著電話對面的謾罵乃至性騷擾。

素熙即使夜以繼日地高強度工作也還會被剋扣工資,拼了命無止盡加班沖業績又因企業顧慮實習生離職被延遲一兩個月發放績效。

被層層壓榨的她曾想過離職,卻被眼裡只有就業率的班主任以不發畢業證要挾警告。

聽到這,大家應該也能聯想到一些國內職高學生被強制實習甚至過勞猝死的新聞報導。

一個個正處大好時光的少男少女在校園裡沒有學到什麼本事,只是交著學費一天天地混日子,然後在校方與不良企業暗箱操作狼狽為奸的夥同欺騙下,如同貨物般被運輸到流水線運轉的熔爐中,充當著機械工作的廉價勞動力。

毫無人性的企業只將員工們當作業績排行榜上的冰冷數字,而利慾薰心的學校也只希望學生成為就業率的分子安分守己。

血肉之軀的痛苦掙扎,他們都裝作沒有看見。

他們只在乎數據增長與否,績效考評達標與否

上世紀卓別林在《摩登時代》裡抨擊的資本強權時至今日依舊沒有改變。

常常被認為「沒出息才去讀職高」的少年們(尤其是貧寒子弟)在這種處境下更是只能淪為待宰羔羊。

素熙也曾開朗樂觀,為人坦率真誠,正直勇敢。

從開頭在外吃飯時,重義氣的她面對隔桌男性嘲諷閨蜜「阿貓阿狗也來直播」直接槓的片段便可看出。(這段戲也很有意思,從側面體現了直播亂象以及韓國目前嚴重的性別對立)

當在工作中照顧過她的男組長因超負荷工作量精神崩潰燒炭自殺時,有良心的素熙也是唯一一個拒絕抹黑前輩在公司免責承諾書籤字的員工。

而在冷漠殘酷的成人世界裡呆久了,曾有勇氣對抗不公的孩子也會變得身心疲憊絕望無力。

她可貴的同理心逐漸被名為指標的阿拉伯數字一步步吞噬。

為了爭業績,素熙可以對著電話里哭泣的男人面無表情地推銷產品,全然不顧對方剛剛喪子悲痛欲絕。

明媚鮮活的少女就這麼被馴化成了麻木不仁的工作機器。

當衝到業績第一卻被告知是無效的賣力時,尚有血性的她動怒打了偽善的領導,然後被停職三天反省檢討。

而在難得停下手頭快節奏工作的幾天裡,心理防線已在崩塌邊緣的素熙沒有得到一絲喘息。

身邊的所有人幾乎都在漠視她的求救信號,連親生父母都因需要女兒工作替家庭分憂而假裝聽不到她的哭訴。

家庭的疏離、學校的壓榨、公司的剝削...

全方位的夾擊就這樣壓垮了素熙對塵世的最後依戀。

和前組長一樣,也是在漫天飄雪的午夜,她選擇了自我了結,墜入冰冷的水庫。

以素熙為視角的故事到此為止。

《下一個素熙》採用的雙女主兩段式敘事耐人尋味。

不少觀眾都是衝著裴斗娜慕名而來,而在前一個半小時內飾演刑警吳宥真的裴姐只匆匆出現了一幕,在練舞房裡與素熙擦肩而過,這是她們僅有的同框。

很奇妙,命運的長線將她們再次編排在一起,卻是因為死亡。

如果說電影的前半段是展示,以實習生素熙的視角展示其面臨的現實困境與心理壓力,層層遞進地展示了一個年輕生命從流動到消逝的過程。

那麼電影的後半段便是追蹤,以女警察宥真的視角追蹤素熙的自殺動機,進一步追蹤她生前周遭的一切,再為大膽生猛地追蹤悲劇背後的社會系統問題。

看似是重複,實質是由點到面的深入。

在宥真的查案過程中,所幸有素熙生前的同事指出企業的慘無人道。

而只想儘快脫責的企業選擇性遺忘曾無限榨取過素熙的剩餘價值,試圖像解決前組長自殺事件那樣再次以個人因素搪塞過去。

輪到學校,先前不了解企業環境和工作內容就簽下勞動合同的班主任一口咬定外向的素熙不會自殺,他也只是盡了趁早把學生們安排上就業的職責。

當心裡只想著畢業生就業率評估關聯到教育資源分配的教導主任斥責素熙是個不良學生讓學校蒙羞時,忍無可忍的宥真一拳打了過去。

解氣是解氣,可這不是個別企業與學校的問題,而是整個教育系統盲目追求KPI的隱患。

追蹤到地方教育部,專員坦言他們也只是管理校方上傳的數據,實習生具體就業現狀由校方自行統計,發生什麼問題都是勞務局的管轄範圍了,哪怕是上頭也只看就業率。

關於宥真針對教育部置學生安危於不顧的質疑,對方「請你適可而止,難道再之後去總局嗎」的反問讓人啞口無言。

一環又一環來回間互相推諉是常態。

但這些坐視不管還潑髒水肆意抹黑的人是罪魁禍首嗎,他們真的毫無良知、人性泯滅嗎,沒有痛心過沒有憤怒過嗎。

再一腔孤勇的人也會慢慢被齒輪的碾壓磨滅稜角,變得唯利是圖。

素熙的父母也是被扭曲病態的現實社會調教得薄情寡義。

他們在素熙第一次割手腕後請求離職時無動於衷不是沒有源頭的。

平時對女兒就是一知半解,很少溝通交流,連素熙喜歡跳舞想當愛豆的夢想也是從警官口中得知。

早已因階級固化而目光短淺的他們自以為下一代在大公司找了個體面工作,就自然而然忽視了孩子的痛苦掙扎。

覆水難收後只能聲嘶力竭地無力哀嚎。

那麼為什麼連親子關係間都充滿疏離感了呢。

人又怎麼就被異化、被物化、被量化了呢。

種種一切,都要追溯到整個倦態社會的結構性問題。

如果說少女被丟在滿在食人魚的池塘里一點點被蠶食,那麼更可怕的是食人魚也在被蠶食,

畢竟在充滿腐蝕性的容器里,又何來完好無損的生物呢。

蚍蜉難撼大樹。

這不是滿懷正義感的宥真單槍匹馬就能去改變去解決去根治的。

所以最後結案文書上的自殺原因,怕是也只能填上素熙個人心理素質太差草草了事。

之前的那一記拳頭也就突然像是變成對著空氣打的,連回應都沒有。

最令人窒息的是片名中的「下一個」。

就像是輪迴,無休止的下一個螺絲釘還會繼續上演著素熙的悲劇。

或許會是和素熙一樣懷揣跳舞夢卻在工廠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學長,或許會是直播不順被網友人身攻擊的閨蜜,或許會是曾坐在同一個格子間只敢默默簽下承諾書被迫內卷的同事們。

亦或許,是宥真。

她並不是什麼飛天小女警。

工作鬱郁不得志的她也遭受了相似的職場PUA。

在警察系統里,同樣有破案率的考核。

宥真的上司在處理前組長自殺手寫的控訴信時,明知道這家企業有問題,卻怕麻煩惹火上身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下屬的明察秋毫,對於只看數據的他而言就是一個對付小案子還要多管閒事。

素熙的離場和宥真的出場很像是蹺蹺板,需要以源源不斷的「下一個」維護結構的平衡。

當宥真坐在素熙曾坐過的位置,喝著素熙曾點過的啤酒,體味著素熙曾懷揣過的心情,這一幕很妙。

她們看起來都是這麼頹廢而喪氣的。

配著冬日裡從門縫中探出來的那縷光。

作為稀薄的慰藉,這曾溫暖過素熙穿著拖鞋凍得發紅的腳趾。

只可惜看得到卻抓不到的它燦爛而絕望,並不能喚回素熙求生的意志。

當這縷光再次籠罩在宥真的身側時,她也只是絕望無力地凝視著。

她們所渴望擁有的,還是這個社會能夠真誠給予的善意啊。

而諷刺的是,韓國最近又修改了勞動者每周工作時間上限,從52小時提升到69小時。(眾所周知,韓國目前生育率已是全球倒數第一,自殺率全球第一。)

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素熙被量化成某一個統計表格的數據中。

在系統性的剝削下,人就如電池,電耗盡了就換下一個。

素熙沒電了,還有下一個素熙,生生不息。

不得不說,《下一個素熙》讓人眼前一亮,一部分原因是在於我們在銀幕上看慣了大學生的生活突然來了一部以職高生為主體的電影,而導演又是以細膩的女性視角拍出了個體被宏大機器碾壓的絕望感。

仔細一想我們平時也不缺這樣抽絲剝繭的新聞報導,但報導出來後得到的關注總是有限

因為在大眾的潛意識裡,他們認為讀職高的就是上學時候不努力讀書才只能去干苦力活。

與之相比,他們更會為現在一個本科生畢業拿的工資還不如農民工而感到荒謬和可惜。

難道沒有傲人的文憑,就活該受到這種體制失靈的壓迫嗎?

職業和學歷都沒有高貴低賤之分。

無論腦力還是體力勞動,都應獲得相應的社會尊重。

不過我也能理解這種輕視職高生的觀念存在。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灌輸著只要你好好學習你就能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然後你就會有光明的未來。

但是如今時代紅利就是沒有以前那麼好了。

985畢業的高材生照常找不到專業對口待遇理想的工作。

AI以難以想像的大躍進速度和人們搶飯碗,而人們也自動淪為了表格上的數據被排序、被比較、被打分。

所以現在的這群失意書生才會有種信念崩塌的挫敗感,對於顧左右而言他的官媒更感到咬牙切齒。

當996和007橫行時,不是出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而是迴避大環境還能提供什麼更好的措施支撐年輕人奮鬥。

別再爭論孔乙己是否該脫去長衫了。

這哪裡是孔乙己脫不下長衫的問題啊。

如果你我都不去在乎、不去反抗、不去改變。

無論什麼學歷,千千萬萬從學校出來、對未來充滿迷茫的應屆生,都有可能是下一個素熙。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