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的十二座恐龍博物館集粹

隴原天地 發佈 2024-02-27T09:43:39.751069+00:00

一、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距市中心11公里,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興建的我國第一座專業大型恐龍遺址博物館,也是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博物館占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大山鋪恐龍化石於1972年首次發現,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

一、自貢恐龍博物館

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距市中心11公里,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興建的我國第一座專業大型恐龍遺址博物館,也是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占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大山鋪恐龍化石於1972年首次發現,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二、諸城恐龍博物館

諸城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屬中生代小型陸相盆地,是世界聞名的「中國龍城」。諸城恐龍博物館建成於1997年,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是國內縣級最大的恐龍專題博物館。



這裡埋藏著許多古生物化石,如鴨嘴龍、原角龍、暴龍以及魚類、龜鱉類、鱷類、樹木類化石等。而最多的要數鴨嘴龍化石,僅在恐龍澗就已出土大型鴨嘴龍化石7具,其中「巨大諸城龍」高9.1米,長16.6米,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鴨嘴龍骨架標本,號稱「世界第一龍」,恐龍澗因此被譽為「世界恐龍化石的寶庫」。

三、祿豐縣恐龍博物館

位於雲南省祿豐縣金山鎮,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占地面積881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9999平方米,投資8000萬元,1938年中國在祿豐第一次發掘到恐龍化石後,1995年,祿豐川街老長箐(阿納恐龍山)發現恐龍化石聚集成群,1991年正式開館,以收藏、保護、研究、展出祿豐地區發現和出土的恐龍化石、古生物化石、歷史文物為主要工作內容。祿豐龍是我國第一個獨立挖掘的恐龍化石,被稱為「中國第一龍」,它們生活在1.9億年前的早侏羅紀,是食草性恐龍,身體笨重,有6-7米長。


祿豐恐龍大遺址館分別展示出極具震撼力的兩大世界級奇觀:一是震驚世界的恐龍化石大遺址剖面,原址保護展出了長達130米,寬40多米,面積3400平方米,埋藏著四百餘具、已揭露可辨認個體多達30餘具恐龍化石的地質剖面。二是世界第一的恐龍骨骼化石標本裝架展示。館內共展出40餘件恐龍化石精品及70多具恐龍化石裝架展示。

四、二連浩特市恐龍博物館

位於內蒙古二連市中心地段,始建於1989年,擴建竣工於2002年9月。陸續挖掘出盤足龍、歐氏阿菜龍、鴨嘴龍、似鳥龍、甲龍、角龍化石十餘種以上大量較完整的各類恐龍骨骼化石,其中恐龍蛋化石的發現創我國最早記錄,被古生物學家稱為「恐龍墓地」,這裡也是亞洲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區之一。



恐龍博物館造型美觀大方,館舍主體為三層結構,內設古生物化石和二連發展史兩個展廳。古生物化石展廳內展出二連鹽池出土的部分較珍貴的恐龍化石、古生代海洋動物化石、新生代哺乳動物化石及恐龍化石裝架,兩具白堊紀恐龍裝架栩栩如生。

五、河源恐龍博物館

位於廣東省河源市區濱江大道龜峰公園內,全館占地面積1.8萬方米,該館於2010年11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建築面積8300平方米,以恐龍為主題,主要展出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的17000多枚各種恐龍蛋化石、10多具恐龍骨骼化石個體及眾多恐龍足跡化石模型,體現了河源市作為「中華恐龍之鄉」的豐富恐龍化石資源。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河源這片紅色砂岩盆地內,從1971年相繼發現了大量的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化石和恐龍腳印化石。特別是館藏 17000 多枚恐龍蛋化石,為世界館藏恐龍蛋化石之最,已獲金氏世界紀錄證書。因此,早在6500萬年前,河源盆地已是世界霸主的「龍城」,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恐龍之鄉。于光遠先生題曰:「河源恐龍,世界奇蹟」。

六、寧夏靈武恐龍地質博物館

靈武國家地質公園恐龍化石遺蹟園區位於靈武市寧東鎮磁窯堡煤礦南1公里處,西北距銀川市58公里,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規劃4區1廣場,圍欄保護面積9萬平方米,建成彩鋼結構保護大廳兩座1000平方米。


靈武恐龍化石博物館展廳陳列有世界最大的恐龍股骨複製模型及原亞洲最大的恐龍模型――四川合川馬門溪龍複製模型,該模型長22米、高10米。還有奔龍、竊蛋龍及恐龍蛋、狼鰭魚、潛龍、大唇犀牛頭骨、烏龜等動物化石。靈武恐龍是中國已知蜥腳類恐龍中個體最大的屬種之一,某些數據如背椎長度甚至超過目前已知所有恐龍屬種。北半球首次發展的叉背龍新種,梁龍在赤道以北首次發現,靈武恐龍堪稱「北半球第一龍」,屬國寶級恐龍化石。

七、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

嘉蔭是中國最早發現並經科學記錄的恐龍化石挖掘地。也因埋藏大量古生物化石而蜚聲中外。中國古生物學會命名為「中國第一龍鄉」。


1902年,俄羅斯人將在此挖掘的恐龍化石組裝成一具高4.5米,長8米的完整恐龍化石骨架,定名為「黑龍江滿洲龍」,至今陳列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地質博物館內,這具恐龍化石骨架被世人稱為「神州第一龍」。 嘉蔭恐龍山出土的恐龍化石屬平頭鴨嘴龍亞科,是晚白堊世大型鴨嘴龍的典型代表,同時又是恐龍接近滅絕時期的產物,對研究恐龍滅絕這一千古之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八、北京自然博物館

位於北京南城中軸線上的天橋地區,其前身是1951年4月成立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62年正式命名為北京自然博物館。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展廳面積8000平方米。北京自然博物館有四個基本陳列和一個恐龍世界博覽,大廳中央為中國人發現的第一條恐龍——許氏祿豐龍,體長達26米的井研馬門溪龍,稱王稱霸的霸王龍,小巧玲瓏的恐爪龍,背上布滿劍板的沱江龍,威風凜凜的永川龍,展翅翱翔的翼龍,稱霸海洋的魚龍。



曾先後被中央宣傳部和北京市政府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九、山東省天宇自然博物館

位於山東省平邑縣城蓮花山路西段, 2004年9月建成開放。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展廳陳列面積28000平方米,總投資約為3億元,館藏展品39萬餘件,在世界同類博物館中屬規模最大、展品最多的地質自然博物館,被譽為"世界一流的自然博物館",該館的落成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天宇自然博物館珍藏的1100多件恐龍及2200多件古鳥類的化石使其成為世界上保存較完整個體的恐龍和鳥類化石最多的博物館,並於2010年7月被金氏世界紀錄總部認證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

十、廣東南雄恐龍博物館

廣東南雄恐龍博物館展示了南雄紅層與古生物化石的出土情況,再現了晚白堊紀即距今七千萬年前的恐龍世界,有肉食龍中的霸王龍,蜥腳類中的短棘南雄龍,鳥腳類中的南雄小鴨嘴龍,均是晚白堊的標準化石。目前已出土一些完好率達80%以上的小恐龍化石和成窩 的恐龍蛋化石。



1983年和1984年,中國科學院與西德古生物學家代表團兩次在南雄紅層進行聯合考察,於南雄大塘發現20餘個恐龍腳印化石和很多恐龍蛋化石和恐龍化石。南雄紅層古生物化石動物群化石的發現,說明我國化石層位多、品種極其豐富,結束了我國新生代地層中古新世階段科研長期處於空白的狀態,並使我國成為目前世界上擁有最完整古新世地層剖面的國家。2005年,廣東省政府批准建立「廣東省南雄恐龍化石群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000平方公里,核心區3.03平方公里。2011年,廣東南雄被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和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古生物中心正式授予「中國恐龍之鄉」稱號。

十一、新疆昌吉恐龍博物館

始建於2009年,2012年5月18日正式開館,是新疆目前建成的唯一的恐龍主題博物館。



館內陳列在新疆地區發掘的亞洲最大的恐龍―中加馬門溪龍、霸王龍的祖先―五彩冠龍、大型獸腳類恐龍―中華盜龍、亞洲最大的劍龍類―準噶爾將軍龍、最早有喙的獸腳類恐龍―難逃泥潭龍骨骼化石和蜥腳類、獸腳類、甲龍類、劍龍類以及古生物骨骼化石100多塊,其中週遊日本、韓國、歐洲和北京的亞洲最大的恐龍-中加馬門溪龍化石以其珍貴的學術研究價值成為鎮館之寶。

十二、甘肅永靖劉家峽恐龍博物館

位於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地處永靖縣境內鹽鍋峽水庫庫區水岸。




甘肅恐龍資源豐富,這裡已研究命名了世界最胖的蜥腳類恐龍——劉家峽黃河巨龍、最大牙齒的植食性恐龍——蘭州龍以及世界保存最完整、亞洲最大的蜥腳類植食性恐龍——炳靈大夏巨龍,對中國白堊紀恐龍化石群研究具有重要科學意義。臨夏地質公園劉家峽恐龍足跡化石群是由世界罕見的白堊紀恐龍足跡化石群、恐龍臥跡、尾部拖痕、恐龍糞跡、早白堊世地層剖面、第三級夷平面、古植物化石點、泥裂、波痕等沉積構造、正斷層和褶皺構造等構成的自然地質遺蹟景觀,並成為在國內外恐龍學遺蹟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科普基地。

《隴原天地》、甘肅撲克收藏俱樂部肖軍編輯整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