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製造」不再吃香。中國以非典型手段完成典型的進口替代。

張憶安說史 發佈 2024-02-27T21:06:37.898128+00:00

韓國媒體認為是美國了激起中國人的愛國情緒,才導致韓國產品在中國「失寵」,把中國人不買韓國產品歸咎為典型的「抵制X貨」思潮。

韓國對華貿易31年來首次出現逆差。韓國貿易協會上海代表處的調查報告也顯示,韓國產品在中國人氣下滑。

韓國媒體認為是美國了激起中國人的愛國情緒,才導致韓國產品在中國「失寵」,把中國人不買韓國產品歸咎為典型的「抵制X貨」思潮。這是把生意不行的責任推給中國消費者。

以本國產品取代進口產品,這是國家經濟中典型的「進口替代」。

一般來說,發展中國家會採取關稅壁壘、貿易配額等手段來實現進口替代。目的是發展本國製造業。但這些手段會引起其他國家反制,降低經濟效率,導致國際收支惡化,對本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但中國實現進口替代的過程中,並沒有採取極高關稅壁壘和極嚴酷貿易配額等典型手段,反而是致力於產業升級,提升本國製造業競爭力。

韓、日產品在中國「失寵」,根源在於中國產品性價比已經實現超越。而這才是最讓美國人緊張的地方。

美國在日用品、消費品生產上,別說對中國,對日韓都早已經沒有優勢可言了。能夠勉強續命的只有高科技產品。如果美國掐不死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今天的日韓就是明天的美國。

如果中國用的是典型進口替代手段,美國可以揮舞守護國際貿易規則的大旗對咱們搞制裁。那樣的話道義在美國一邊。

但以咱們的搞法,美國明明知道咱們在幹什麼,卻抓不到咱們的把柄。你總不能說中國人研究先進技術是錯的吧?所以只能耍橫、不講理。偏偏還制不死、制不住中國。

中國逼得美國自己破壞自己定的規則,親手打碎自己建立的國際秩序,拆回自己的王座。這才是美國最恨中國的地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