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廣島,然後是長崎:美國為什麼要部署第二顆原子彈?

無心科普說 發佈 2024-02-28T06:05:43.745704+00:00

1945年8月9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有一個問題一直備受爭議,那就是當時的美國,是否真的有必要使用這種毀滅性武器來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為原子彈的使用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

1945年8月9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有一個問題一直備受爭議,那就是當時的美國,是否真的有必要使用這種毀滅性武器來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

因為原子彈的使用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

在當時,美國政府認為使用原子彈是必要的,因為這可以逼迫日本無條件投降,從而結束戰爭,同時也避免了更多的美國士兵犧牲。

然而,一些歷史學家和政治家一直在質疑這個決定的道德性和合理性。他們認為,美國政府可能有其他的選擇,比如繼續進行常規戰爭,或者尋求其他和平解決方案。

無論如何,原子彈的使用帶來了巨大的後果。在長崎和廣島,數以萬計的人喪身在核爆炸中,隨後,周邊千千萬萬的人開始受到長期影響,甚至,有些人在數年後仍然死於輻射。這足以證明了原子彈的使用引起了全球範圍內的恐慌和擔憂,因為這種武器能夠造成的破壞力是史無前例的。

今天,我們可以回顧歷史,反思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認識到,戰爭不僅僅是一場衝突,它還涉及到人類的尊嚴和價值觀。我們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氣,應該避免使用這種毀滅性武器,並尋求更有效的和平解決方案。

幾天前,美國的B-29轟炸機「恩奧拉·蓋伊」號在日本廣島市投下了首枚原子彈「小男孩」,這件事情一下子震驚了全世界。16個小時後,哈里·S·杜魯門總統在白宮發表聲明——他說:這一行動被認為是結束太平洋戰爭的必要手段,以保護美國和盟國的生命。雖然這是一個極其艱難的決定,但我們仍認為這是為了達到和平的最佳途徑。

除了向世界介紹之前保密的曼哈頓計劃以外,杜魯門還加倍強調了核武器對日本的威脅,而日本是美國在戰爭中唯一剩餘的敵人。如果日本不接受盟軍領袖在波茨坦宣言中起草的無條件投降條件,那麼他們可能會預料到一場從空中降下的毀滅之雨,這樣的毀滅是這個地球上從未見過的。

但就在杜魯門發表聲明的同時,第二次原子攻擊已經在籌劃中。根據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指揮官、曼哈頓計劃負責人萊斯利·格羅夫斯將軍於7月下旬起草的一份命令,總統已經授權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對日本的小倉市(今北九州市)、新瀉市和長崎市投下下一顆原子彈。

長崎其實並不是原計劃的目標

1945年8月9日的清晨,被稱為「胖子」的約10000磅鈽制原子彈隨著B-29轟炸機「波克斯卡爾」號從西太平洋的提尼安島起飛,飛往擁有大型日本軍火庫的小倉市。由於小倉市被雲層遮擋,B-29轟炸機決定前往備選目標長崎市。

「胖子」在當地時間11點2分爆炸,爆炸高度達500米,殺死的人數約為三天前在廣島使用鈾制「小男孩」原子彈的一半,儘管其威力被估計為21千噸當量,比「小男孩」高出40%。但影響顯然是毀滅性的:造成了約40000人直接死亡,後續間接導致了約140000人依舊死於這場災難。

「這次原子彈的威力,顯然使東京陷入恐慌,因為,在第二天帶來了日本帝國已準備投降的第一個跡象。」杜魯門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

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根據哈里·S·杜魯門及其政府官員的說法,使用原子彈旨在縮短太平洋戰爭,避免美國對日本的入侵,並挽救數十萬美國人的生命。

另一個原因——引起蘇聯的注意

儘管斯蒂姆森和其他人提出了反對意見,但歷史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爭論美國是否有正當理由在日本使用原子彈,更不用說使用兩次了。各種軍事和民間官員公開表示,轟炸不是軍事必要的。

正如詹姆斯·F·拜恩斯國務卿在1945年8月29日所說的那樣,即使在廣島之前,日本領導人也知道他們已經沒有辦法贏得這場戰爭,失敗是必然的。並已經向蘇聯尋求調解,展開和平談判。甚至著名的鷹派將軍柯蒂斯·勒邁在1945年9月告訴媒體——「原子彈根本與戰爭結束沒有關係」。

歷史學家加爾·阿爾佩羅維茨認為,原子彈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在與蘇聯的競爭中占據上風。根據這種思路,美國在長崎使用了鈽制原子彈,以表明其核實力,確保國家在全球權力體系中的優勢地位。

還有人認為,這兩次原子彈的爆炸僅僅是一次實驗,旨在測試曼哈頓計劃開發的兩種原子武器的效果。美國海軍第三艦隊指揮官威廉·「公牛」·霍爾西上將稱,第一顆原子彈是「一次不必要的實驗……

科學家們擁有了這個玩具,他們想試一試,所以他們扔了它。

第二次核打擊是否有必要迫使日本投降?這個問題可能永遠無法得到解答。

對於杜魯門來說,他似乎沒有動搖過自己的信念,認為這些襲擊是正當的——儘管在長崎之後的第二天,他否認了這次核打擊是他下達的命令。

後來,他寫信給妹妹瑪麗說:「這是一個可怕的決定。但我做出了這個決定,我這樣做是為了拯救25萬美國男孩的生命,在類似的情況下,我會再次這樣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