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地夫古代每天從海里撈出千萬噸貨幣,怪不得成為世界印鈔機!

另一處世界 發佈 2024-02-28T08:05:52.018332+00:00

大多數人去馬爾地夫,都是衝著藍天白雲、世界上最美的海水、奢華的度假村去的,可是馬爾地夫不光有這些,還有一些人文景色,一定讓你意想不到,流連忘返!

大多數人去馬爾地夫,都是衝著藍天白雲、世界上最美的海水、奢華的度假村去的,可是馬爾地夫不光有這些,還有一些人文景色,一定讓你意想不到,流連忘返!

我們常去的那些美麗的小島,都是一島一酒店,到了上面,享受的都是酒店的服務,卻很難體驗到馬爾地夫的當地風情,因為,很多的島上,已經沒有原住民了,他們早已經全都搬到首都馬累去生活了。

馬累,是馬爾地夫的首都,一個只有1.9平方公里的小島,大概多大呢?差不多是190公頃,而北京的清華大學,面積是392.4公頃,也就是說,清華大學是兩個馬累那麼大。

所以,馬累小到連飛機場都修不下,全國唯一的一個飛機場,建在馬累島附近的瑚湖爾島上。但是,馬累的居民卻有24.8萬,占全國人口的40%,所以,這個首都是全世界最擁擠的首都。

那些美麗的島嶼,遊客們去的時候是住在高檔酒店裡的,各種設施一應俱全,十分方便,但是酒店以外的城市,是另一個世界,除了藍天、白雲、大海、沙灘以外,什麼都沒有了,電、淡水、網絡等生活基礎設施,非常薄弱,只有馬累會相對健全一些,所以,大家有條件的,就全部跑到馬累來生活了。

所以,來到馬爾地夫,不妨在馬累停留片刻,在大街小巷走一走,感受一下當地的生活氣息,或許才能感受到真實的馬爾地夫!

歷史上的馬爾地夫,最早是一個佛教國家,最早的居民是從斯里蘭卡和印度南部飄過來的僧加羅人和達羅毗荼人,他們建立起了屬於馬爾地夫的王朝和首都馬累,所以,很多島嶼的考古遺蹟里,能發現很多寺廟、佛塔和佛像。

再後來,阿拉伯帝國強大起來,漸漸擴張,最後占領了馬爾地夫,全國人民不信佛教了,改信伊斯蘭教,在馬累的街頭逛逛,你就會發現很多清真寺,很多房子,也都是伊斯蘭風格的建築。

再後來,這個美麗的地方,分別被葡萄牙、英國分別殖民統治過,直到1953年,英國殖民者走了,馬爾地夫才有了獨立的主權。

所以這個城市的建築很有特點:伊斯蘭教風格的清真寺,混雜在很多英式風格的建築當中,還有一些地方的建築是斯里蘭卡南亞風格,多種風格混在在一起,不斷融合,相映成趣!

馬累島上,都有哪些值得去的景點呢?

喜歡人文歷史的朋友,可以去星期五清真寺看一看。這座清真寺,是蘇丹易卜拉欣在1656年建造的,是這個國家最古老的清真寺。它坐落在城鎮中心,位於總統辦公空的街道對面,有著金黃色屋頂的新伊斯蘭教中心,是馬累島上最顯眼的建築物。

這座清真寺可容納5000人,它是馬爾地夫繁榮的象徵,周圍植被茂密,高聳的椰樹,盛開的白蘭,枝繁葉茂的各種熱帶花木,十分漂亮,這個標誌性建築,象徵著伊斯蘭教是所有馬爾地夫人的信仰,那陽光底下耀眼發亮的金色屋頂,就是伊斯蘭教眾心目中的燈塔。

現在,這座清真寺也成了馬累的「網紅打卡拍照點」!

離著這裡不遠的地方,就是蘇丹公園,公園裡有這座島上最珍貴的一個地方,就是馬爾地夫博物館。

馬爾地夫博物館是在原來的蘇丹王府,也就是蘇丹共和國在島上住的地方改建的,是一座三層樓房,館裡面陳列著蘇丹王朝的寶座、皇冠、古炮、刀槍、砍斧、長矛和從入侵者手中繳獲的武器,還有古老的製作精良的和圖案優美的手工藝品,像石刻、木雕和漆雕等等。這一切,都反映了馬爾地夫是一個古老文明的國家。

展品中,有一根鋥亮的銅製長槍,這是馬爾地夫民族英雄,穆罕默德·塔庫拉夫·阿里·阿拉扎姆曾使用過的槍,在當年反抗葡萄牙侵略者的戰鬥中,他曾用這支槍打死了葡萄牙侵略軍的首領,然後馬爾地夫的軍隊全殲了葡萄牙軍隊,贏得馬爾地夫的自由和獨立,所以,這座博物館也是馬爾地夫人民追求自由和獨立的象徵!

住在那些島上的酒店裡,在大海邊發呆幾天,覺得無聊怎麼辦?一定要來馬累,這裡是整個馬爾地夫最繁華的地方了!

馬累有幾個商業區,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小商販們在這裡做買賣,有很多工藝美術商店,可以買到好看的貝雕、珊瑚手鐲、珍珠之母項鍊和胸針,尤其是用被稱為瑪瑙貝的貝殼,製成的貝雕工藝品,是馬爾地夫獨有的出口珍品。

一些碼頭和市場,就是那些吃貨們的天堂了!熱帶地區特有的水果榴槤、香蕉、椰子、麵包果等等,價格便宜,可以吃個痛快;還可以看到很多的海鮮,魚蝦貝殼等等,但是這些大多數都是從鄰國進口的,馬爾地夫自己的特產海鮮只有一種,就是個頭很大的吞拿魚!

但是馬累最有意思的特產,是一種貝殼,這種貝殼,可以當錢花!

我們都知道,在漢字裡面,和錢有關的字,很多都有一個貝字旁,像財、帳、貸、販、賺等等,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是用貝殼作為貨幣來進行交易的!考古學家們發現,幾千年前,貝殼做的貨幣,在世界各地流通,而馬爾地夫是印度洋上最重要的貨幣貝殼產地,當時,馬爾地夫出產的貨幣貝殼廣為流傳,成為各國通用貨幣,馬爾地夫,是印度洋上的中央銀行!

成為通用貨幣的貝殼是什麼呢?就是生活在馬爾地夫這片海洋里的一種貝殼,名字叫做「黃寶螺」,它們有淡黃色或者金黃色的殼,不同種類還有不同的花紋,非常漂亮,看著就跟金子差不多。

貝殼錢幣的製造過程是這樣的:從海里撈出黃寶螺,放在事先挖好的土坑裡,等裡面的肉都腐爛掉,只剩下淡黃色的殼,然後拿繩子串起來,就可以當錢用了!

這些貝殼大概值多少錢呢?歷史學家給出了準確的數字:100個貝殼穿成一串,就是1「斯亞赫」,700個貝殼穿在一起,就是1「法勒」,12000個貝殼穿在一起,就是1「庫塔」,最大的計量單位是1「布斯圖」,是多少呢?就是10萬貝殼穿在一起。

所以,過去的馬爾地夫小夥伴們出門買東西,得帶好多串貝殼,稍微貴一點的東西,需要很多串,哎,看起來還是用微信和支付寶方便啊!

有意思的是,當時的貨幣,竟然沒有怎麼產生通貨膨脹!因為當時全世界的物品,沒有現在那麼豐富,還有,就是這些貝殼的產量其實很穩定,大海每年能撈出來的貝殼,總量每年都差不太多,剛剛好夠流通的數量,所以不用擔心貝殼就貶值了!

這樣的錢,十分穩定,保值效果非常好,所以在當時成為了世界通用的貨幣,馬爾地夫人用貝殼向孟加拉人買米,孟加拉人用貝殼跟葉門人換沙子,阿拉伯人拿著這些貝殼去非洲買黑奴,還有一些人,甚至遠渡重洋去中國,跟中國人買絲綢、茶葉!

每年的7月26日是馬爾地夫的國慶日,這一天,也是當地的最大節日,馬累全島的老百姓們都走上街頭,載歌載舞,一起慶祝節日,為我們這些遠方的遊客,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只有逛了馬累,才能真正體會馬爾地夫這個國家的魅力,才能感受到這裡的人民是如何生活的,這,也是我們旅行的意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