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復仇:總統全面親華,在美國後院點火

酷玩實驗室coollabs 發佈 2024-02-28T13:32:56.342431+00:00

這幾天,巴西對華方面連續發生了幾件大事兒。巴西與中國達成協議,彼此大規模貿易跳過美元,人民幣與雷亞爾直接交易,人民幣國際化又下一城。

這幾天,巴西對華方面連續發生了幾件大事兒。


1、巴西與中國達成協議,彼此大規模貿易跳過美元,人民幣與雷亞爾直接交易,人民幣國際化又下一城。


2、巴西前總統迪爾瑪·羅塞夫當選總部在上海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影響輻射整個南美。(盧拉本來還要參加羅塞夫的就職儀式,可惜被甲流延誤了)


3、從監獄復出的巴西總統盧拉準備訪華,不但有龐大的企業代表團,還明確要尋求中國的投資和半導體技術,擺明了和美國對著幹



巴西與中國都是地區老大一個是世界最大的資源國家(未來可能沒有之一),另一個是最大的製造業國家,雙方經濟互補性極強。


但巴西處於美國後院,礙於干涉,中國與巴西往來局限於糧食礦產,並沒有充分展開合作。


盧拉與羅塞夫就是親身經歷的受害者。


二戰後,面對美國扶持的軍事獨裁政府,盧拉參與領導巴西左翼工人運動,而羅塞夫打游擊,扛過槍坐過牢挨過刑,是女中豪傑。



2002年,盧拉當選總統,羅塞夫是能源部長、政府幕僚長(類似總理),2010年盧拉兩屆到期,羅塞夫作為接班人當選巴西第一位女總統,2014年連任成功。


連贏四屆的勞工黨還準備讓盧拉2018年復出,再搞十年,沒想到,史上最大的反腐風暴「洗車行動」爆發了。


2016年,巴西本國檢察官與美國司法部、聯邦調查局以及英國律師團隊三面圍攻,已經卸任的盧拉慘遭逮捕,在任的羅塞夫也被彈劾下台,才有了巴西極右翼「懂王」博索納羅的上台......


幾年後,事情徹底反轉了,靠反腐起家的大檢察官被罵栽贓陷害、政治投機、聲名掃地。盧拉的所有指控被推翻,於2023年1月再次當選,王者歸來。


羅塞夫也重出江湖。


如今,天下大勢風雲裂變,中美槍藥味濃度飽和,世界各國紛紛站隊選邊。


值此風口浪尖之際,深處美國勢力後院的這倆政壇搭檔,冒著再次被清算的風險,帶著巴西的金融、糧食與礦產,毫不猶豫全面轉向中國。


是左右逢源的政治投機?還是走投無路的無奈之選?抑或反抗命運孤注一擲?


今天就來聊聊巴西的求生之路。



01



當2014年1月「洗車行動LAVA JATO」開始時,巴西人以為只不過又是一次平平無奇的汽車行賄醜聞,一次普普通通的洗黑錢案件,一次司空見慣的違規競標調查......


直到調查範圍擴展到全國,把巴西國家石油、巴西九家大型建築公司乃至這些公司在其他南美國家的項目,還有11個國家的政治人物都卷了進來,人們才發現,真正的目標其實是巴西乃至南美洲的未來


2016年3月4日,一群荷槍實彈的巴西聯邦警察突擊搜查位於聖保羅的盧拉住所,把這位帶領國家躋身「金磚四國」,卸任時民眾支持率高達50%、正準備第三次競選總統的老人當場逮捕,拉到警局盤問了三個多小時。


同一時間被武裝警察突襲的,還有盧拉個人旗下參與公共事務的盧拉研究院總部。


檢察官認為,盧拉以各種方式從一家巴西建築巨頭索取了大量回扣。


而這家建築公司的合同大多來自巴西中央政府和巴西國家石油公司。


於是,火從前總統盧拉,燒到了當時的總統、曾經擔任過巴西國家石油公司CEO的迪爾瑪·羅塞夫身上。



突擊調查事件發生後,為了保護73歲的盧拉免遭正式關押,羅塞夫緊急任命盧拉為自己的幕僚長地位堪比總理,具有一般司法豁免權。


如此一來,盧拉的案子只能交給巴西最高聯邦法院審理,能最大可能保持公正審判。


但這個任命被最高法院史上支持率最低、自己還醜聞纏身的大法官吉爾瑪·門德斯給摁住了。案件最終被交給了巴拉那州庫里提巴市地方巡迴法院,落到了第13庭聯邦法官——塞爾吉奧·莫羅手中。


塞爾吉奧·莫羅是整個「洗車行動」的核心人物。



2007年,年僅35歲的地方法官莫羅,被邀請拜訪美國聯邦調查局、司法部和國務院「交流學習」,推動反腐敗立法。


2009年,莫羅參考義大利90年代導致「第一共和國」覆滅的全國性反腐司法調查,提出了全國性反腐行動的理論基礎和執行框架。


2014年1月,巴西新《反腐敗法》正式施行,「洗車行動」開啟,莫羅成為了負責整個行動審理的法官,掌握了巴西政治經濟命脈的生殺大權


巴西反腐機構聯合美國司法部與中情局,一路抓抓抓,對11個國家的179名商人政客提出了37項刑事指控,其他被調查人員不計其數。


在莫羅主導下,反腐案件的調查、起訴、判決,一氣呵成,成了巴西民眾眼中的「青天大老爺」。



為了扳倒盧拉和羅塞夫,作為審判法官的莫羅直接向負責調查的檢察官施壓,不斷暗示調查脈絡走向。但檢方突擊並沒有找到直接收受賄賂的證據,也無法證明涉嫌受賄裝修的豪宅是盧拉的。


最終,在受理程序違憲、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盧拉被強行定罪認定收受大約價值120萬美元的賄賂,洗錢、貪污罪名成立,有期徒刑9年半,後來又延長到12年。


至於時任總統的羅塞夫,在盧拉被判僅僅兩天後,由巴西聯邦檢察院發起彈劾,被國會罷免。


巴西川普」博索納羅趁機政壇崛起。



本來巴西普遍認為,鑑於政治、政策、政績,在羅塞夫的第二任結束後,2018年總統選舉,人氣不減的盧拉將王者歸來,推動巴西左翼運動繼續輝煌至少八年。


在「洗車行動」開始的時候,由於博索納羅站在極右翼,為軍事獨裁平反,支持酷刑,所以支持率只有5%。


眼見極端不行,他就偽裝立場,先宣傳自由市場,贏得富人支持,搞定了選舉資金,並搭上「洗車行動」的順風車,高喊反腐口號,要求限制政府權力,迎合了大批中下層選民的胃口,支持率一路漲到了20%,但比起盧拉仍是遠遠不及。


隨著盧拉、羅塞夫連遭大劫,左翼政治上層被清洗勞工黨只剩下盧拉的搭檔倉促應戰兩年後2018年總統大選,最終以29%的選票,不敵博索納羅的46%被提前淘汰。


到了競選決賽階段,博索納羅詭異地遭遇刺殺,因傷取消了現場辯論,博取了選民同情也避免了臨陣露餡,最終以55%有驚無險過關。


刺殺者最終被警方認定精神不正常,你懂得。



博索納羅當選後投桃報李,任命莫羅擔任的司法部長,順便拉攏民心。


後者也欣然接受,把反腐時的「政治中立」徹底甩開,讓支持民眾傻了眼。當上總統後,博索納羅暴露極右翼本性,強硬幹預司法,大有軍事獨裁的做法,與從來自詡司法不受管控的莫羅分道揚鑣。


隨後巴西最高法院正式對博索納羅干預司法工作的調查。


本土極右翼和美式自由派之間狗咬狗,盧拉案件的破綻也被挖了出來。


在2021年3月8日,鑑於程序不合法,巴西最高法院大法官宣布推翻了定罪,盧拉得以在2022年再次參加競選,實現王者歸來。


博索納羅見勢不對逃往美國,不過,也沒有逃脫巴西最高法院的調查。


但真正的危機並沒有解除。



02



「洗車行動」的爆發蔓延本就很詭異。


巴西好歹也是世界大國,其執政黨連續四次贏得大選,統治14年,在聲望和支持率那麼高的時候,被一個小小地方檢察官整得這麼狼狽連武裝政變都扳不倒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怕是要笑死。



但真實情況並不好笑,甚至有些男默女淚。


巴西是南美洲龍頭,在盧拉治理下進入「黃金十年」,國家收入增長,福利體系完善,貧富差距縮小,不但躋身「金磚四國」,還代表了南美左翼運動日漸成勢,逐步引領的南美實現夢寐已久的地區一體化


這期間,巴西九大基建巨頭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在南美各國到處興建基礎設施、開發能源礦產,還深度參與到了各國政治經濟活動中,加強了巴西在南美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南美出現了一波「pink tide」——粉紅浪潮,動了美國的紅線。



美國前副國務卿托馬斯·香農就曾對記者明確表態,美國嚴重關切巴西在南美洲進行的「一體化政治項目」,更把巴西巨頭企業的發展視為南美左派力量的一部分。


2002年開始,南美左派、偏左派領導人遭遇密集政變。


  • 2002年,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遭遇政變。
  • 2004年,海地總統阿里斯蒂德被推翻。
  • 2008年,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被推翻。
  • 2009年,宏都拉斯總統塞拉亞被推翻。
  • 2010年,厄瓜多總統科雷亞被推翻。
  • 2012年,巴拉圭總統盧戈被推翻。


但這還不夠,只有推翻巴西盧拉,才能斬掉南美經濟政治一體化的龍頭。


由於巴西政治結構與體量遠比其他南美國家成熟、複雜,政變難度大,就有了另一種辦法——《美國陷阱》的究極進化版。


了解法國阿爾斯通公司是怎麼被美國肢解的,就不難明白,靠著《反海外腐敗法》的長臂管轄,通過無所不在的美元金融系統,美國的觸手能抓住任何外國企業高管甚至政府官員。


但巴西盧拉政府顯然不願意乖乖就範。


小布希時期,美國就想在巴西搞「反恐」,盧拉政府就敢懷疑美國借反恐干涉巴西內政,堅決不給面子,小布希毫無辦法。


那就只能從內部攻破堡壘。



美國國務院在全球有一項「國際訪問者領導計劃(IVLP)」的常規活動,美國駐巴西大使館藉機邀請一批批巴西司法界的重要人士訪問美國,拉攏司法界人士,建立起了一個由巴西各級檢察官、法官和律師組成的圈子,還特地設立了「常駐法律顧問」,進行長期「司法交流」與「司法培訓」,推動建立巴西國內的《反腐敗法》,達到裡應外合的效果。


隨之而來的,是巴西整個司法體系向美國靠攏,並按照美式模板推動新《反腐敗法》。


嚴厲反腐,老百姓肯定歡迎。但巴西新《反腐敗法》最大的危險就是,打擊範圍可以無限延伸。


該法規首次把企業確定為行賄責任主體。


關鍵是,企業哪怕沒有主觀意願參與腐敗也會被追究嚴厲行政與民事責任,還通過減免罪責來鼓勵企業之間檢舉揭發。


企業難道不能請律師團反抗嗎?問題是,《反腐敗法》還強化了國際合作,也就是與美國的情報共享、調查協助與資金追繳,然後延伸到其他國家,足以威懾資金依賴美國資本市場巴西企業。


加上,拉丁美洲普遍實行檢察引導偵查制度,警察辦案聽命於地位超然的檢察官,漫長的司法流程中企業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


等於檢察官辦公室的任何人,只要自己想,就能夠不斷擴大反腐敗的打擊範圍,直到想要的結果。



為此,美國司法部甚至專門派負責人到巴西「培訓檢察官」


莫羅正是其中之一。


韓國也類似,檢察機關雖隸屬司法部管,但司法部長卻管不了檢察官辦案,檢察官卻能直接命令警察,等於無人制衡,哪怕總統也能扳倒。


而巴西的「洗車行動」不但在國內大殺特殺,把總統前總統拉下馬,還波及委內瑞拉、墨西哥、秘魯、阿根廷、巴拿馬等國至少十二個國家的政局。


巴西媒體後來還地發現,從巴西建築與能源巨頭手中罰沒的近十億美元,居然沒有進入巴西國庫,一部分分給了參與調查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和證券委員會,大部分變成了實際上私人控制的所謂公共「反腐敗基金」,成了「洗車行動」的活動經費。


一個巴西內部自我循環自我供養的「司法腫瘤」形成了。



2013年6月,洗車行動還沒開始,前總統羅塞夫就發現自己、部長以及巴西國家石油公司都被中情局監視


2016年,羅塞夫被罷免不久,又意外爆出了中情局巴西頭目與巴西國家安全機構負責人威斯伐倫·埃切戈延的秘密聚會。威斯伐倫是軍方世襲大佬,其祖父、父親都參與過當年的政變,與中情局等美國機構關係密切,屬於鐵桿保守派。


競選成功後,博索納羅2019年初訪美國,破天荒地先去了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總部拜碼頭,連巴西自己的情報部門都還沒正式去過。


為了給美國人送上見面禮,博索納羅在美國簽署協議,答應把巴西空軍的航天發射中心租給美國,並且簽署所謂的技術保障協議,在自己國土上禁止自家技術專家接觸關鍵技術與設施,等於把巴西的太空主權拱手相讓。



一起去拜碼頭的,自然還有首席「功臣」莫羅。


那一年,尼加拉瓜、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和古巴都在經歷選舉和政治上的不穩定,博索納羅、莫羅拜訪干涉嫌疑最大的中情局,引發了巴西國內一連串猜疑和擔心,連巴西稍微正常點的右翼政黨也怕這些極右翼的瘋子們搞太過了。


所以說整個以反腐為名的「洗車行動」,決定的已不僅僅是某個政治人物的興衰,甚至不只是巴西一國的政治變天,而是地緣政治與全球經濟格局的殺手鐧


如今,盧拉冤屈昭雪王者歸來,「洗車行動」的真相也在一步步被揭開。


但司法制度的腫瘤遺毒難除,中情局與檢察官內外依舊虎視眈眈,而更重要的是,在盧拉與羅塞夫被打倒的六年裡,通過兩任總統私有化改革,美國徹底切開了巴西經濟的主動脈血管。



03



巴西一家的問題,也是整個南美的問題。


拿巴西最著名的足球舉例。


近二十年的巴西乃至整個南美足球,俱樂部與聯賽的水平與影響力完全被歐洲碾壓。曾經二分天下的世界盃,除了2022年梅西帶領阿根廷奪冠封王,為南美足球出了口怨氣,基本是歐洲國家輪流坐莊。



明明「三代球王」都出自南美,明明拉丁足球狂熱依舊,明明南美新星人才輩出,然而南美國家不但戰績整體上被歐洲壓制,連靈氣十足的南美球技、戰術也日漸沒落,頂級南美球星的風格都在歐洲化。


問題在哪呢?


把足球人才看做一種天然資源就好理解了。


歐洲聯賽經濟效益高,把球員當資源競價,低買高賣賺轉會費,給球員的簽字費、薪水也高。所以南美頂級球星都流向歐洲,巴西國家隊阿根廷國家隊大半主力都效力歐洲五大聯賽。


等於說,南美雖然資源豐富,可定價權、選擇權都不在自己手裡,但凡有點好貨都被掐尖,滋養歐洲足壇,從硬體到軟體再到生態,拉開了與南美本土足球的差距,令後者永遠處於人才輸出國的地位。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詞:香蕉共和國。



說的就是資源豐富但產業單一的國家,容易淪為資本、市場優勢國家的傀儡,導致內部政局動盪、經濟脆弱、貧富分化......


香蕉是例子,也是代稱,可以代表任何國際市場上交易的資源。


在中美洲是香蕉,在古巴是蔗糖,在阿根廷是大豆、牛肉,在巴西是咖啡、是鐵礦、是橡膠、是石油,是任何大宗礦物與農作物資源,甚至,南美各國的足球人才。


「香蕉共和國」是殖民時代的遺留產物。


早期,西班牙葡萄牙人直接控制礦井掠奪黃金白銀,後來英國種植原料傾銷商品用「剪刀差」收割,再後來,美國選擇了私有化+資本控制。


二戰時,東南亞被日本占領,盟軍天然橡膠來源被切斷,極其需要南美國家。德國也知道南美重要性,推動德國進入黃金時代的化肥產業早期就離不開南美的硝石礦。


為了籠絡南美人心,美國用盡了戰爭外的所有手段。什麼迪士尼、時代雜誌、電台、好萊塢,甚至力士香皂、可口可樂統統加入了這場宣傳大戰,美式商品、電影與價值觀滿天飛,美國金主貢獻了南美四成的廣告收入。



大名鼎鼎的民調之王——蓋洛普還參與了拉美民意調查。


最終,唐老鴨、米老鼠、好萊塢在南美擊敗了戈培爾,從此拉美人視美國為天堂。


今天橫掃全球的美國式文化霸權,征服的第一個對象就是南美。


後來美國主導世界銀行、IMF、泛美開發銀行成立,還是先拿拉美練手,趁經濟衰退,以貸款援助為由要求開放金融與市場。


南美一哥巴西還受到特殊照顧,由美國三度扶持軍事獨裁政府,手把手操控經濟。獨裁政府下台後,又在90年代開啟了從能源、鋼鐵、鐵路、電信等等基礎行業大規模的私有化浪潮。



巴西最大的企業,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今天的全球礦產三巨頭之一,全球鋼鐵定價參與者,原本屬於巴西政府國有,在1997年巴西遭發金融危機的時候,私有化賤賣,國有股份降到40%,但還有過半的投票權。


排名第二的巴西國家石油Petrobras與淡水河谷一樣,私有化也是1997年開始,雖然引入了國際巨頭,但政府機構控股51%的,既有利於降本增效也保證了國有屬性。


這部分國有屬性非常重要,因為巴西國家石油掌握了全球唯一的鹽下石油。


鹽下石油是指在覆蓋一英裡層厚鹽的海平面7000米以下石油,低硫低金屬品質高。雖然探測難開採難,但一口油井日產1.7萬桶,是普通油井的十倍,成本可以低至平均5美元/桶,最低達2.7美元/桶,比美國的頁岩油氣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目前,鹽下石油的探明儲量已經高達500億桶,超過了利比亞,未來探明儲量可能超過3000億桶,力壓沙特和委內瑞拉,登頂世界第一,妥妥的大自然的饋贈,盧拉曾經激動地把鹽下石油的發現比喻成第二次獨立!


但你懂的,哪有石油和資源,哪就少不了美國的手段。



「洗車行動」直奔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與淡水河谷,內含殺招就是將以反腐為名推動進一步私有化。


2002年,盧拉帶領巴西勞工黨第一次當選總統時,羅塞夫就先被任命為能源部長,把控巴西的經濟命脈,是盧拉的左膀右臂。


這一時期,全球經濟繁榮,能源礦產價格需求旺盛上漲,巴西連年順差、財政充盈,盧拉反「私有化」而行之,恢復國有企業對能源礦產的壟斷與特權,將資源收入收入大量用於社會福利,巴西經濟穩定、貧困水平下降,南美左翼夢想已久的社會主義夢想從未如此真實


2007年,也就是鹽下石油發現前夕,盧拉恢復了巴西國家石油的專營權力,羅塞夫則規定巴西國家石油所有收益均撥付教育與醫療,打算建立巴西特色社會主義


2010年,巴西制定法律,不但規定巴西國家石油是開採本國石油的唯一合法機構,有權徵收所有石油業務利潤的30%。參與開發的中石化、印度石油都同意了。


偏偏美國不答應。


同年盧拉兩任屆滿要選新總統,美國國務院能源與信息署開始遊說巴西修改法律,推舉支持私有化巴西國家石油的最大反對黨候選人何塞·塞拉,結果被羅塞夫擊敗。


2014年,「洗車行動」爆發,勞工黨壓力山大,何塞·塞拉窮追猛打,終於在2016年2月推動巴西眾議院投票廢除舊法,專營權降為了優先權,外國開發者只需上繳石油開採的40%,等於拱手讓出了鹽下石油。



2016年,羅塞夫下台,來自巴西民主運動的特梅爾繼任總統,推出大規模「私有化方案」,不但有油氣水電等基礎設施,還有機場、公路甚至國家印鈔造幣公司。


巴西國家石油的CEO被換成了美國邦吉巴西子公司高管佩德羅·帕倫特,開始賣賣賣。


淡水河谷則改革股權結構,一邊增發新股,一邊把沒有投票權的優先股轉化為普通股,國有股下降到26%,也喪失了投票控制權。


2018年,更右翼的博索納羅上台,對淡水河谷在內的國有資產繼續新一輪清倉大甩賣。


2022年5月,博索納羅任命的新礦業能源部長一上任就宣布要對巴西國家石油進行私有化。


目前,淡水河谷大股東中只剩巴西銀行員工養老基金PREVI持股9.13%,勉強算與巴西政府有點間接聯繫,巴西本國投資者加起來才18.45%,而美國股東持股超過53.67%,剩下的來自日本、英國、加拿大等等,哪還有點巴西企業的感覺



巴西國家石油也沒好哪去,國有股只剩下28.68%,勉強控制著公司,緊跟其後的是美國資管巨頭GQG Partner,然後是英國、挪威、加拿大的投資機構......


從地區看,美國資本蠶食了25.48%,加上英國日本,超過了國有股,巴西人加起來也才41.96%。由於還有26%的股票在散戶手裡,控制權的易手,就差一次金融危機而已。



短短六年,巴西家底就被翻了大半幸好盧拉及時回歸,否則木已成舟,都要賣光.....


但即便保住了剩下的國有資源,保住了石油收入供養的福利制度,又能如何?巴西街頭少年再努力,也不過是給歐洲足壇輸送新鮮血液,下一代還是只能赤腳在街頭踢球。


目前,南美雖然窮雖然亂,但最起碼還有基本的和平和底線溫飽。


一旦石油資源地位超過戰火連綿的中東,誰又能保證,本就內外矛盾重重的南美各國不會在外部挑唆下,重蹈中東石油國家的覆轍呢?


盧拉還能當政多久?左翼還能團結多久?南美一體化還有多久?僅剩的那點和平還能維持相多久?


如果盧拉不從根本上解決巴西高度依附性的經濟問題,用經濟獨立性支棱起南美一體化,美國就有無數次機會扶持另一對莫羅與博索納羅,屬於巴西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永遠是個夢。


巴西的國運被逼到了牆角。



04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這類職位比如IMF總裁、世界銀行行長、亞投行行長,一般由各國關鍵金融領域一把手或者政府部級官員擔任,主要都是跟各國央行行長、財長打交道,面對他國領導人,至少在名義上是拜訪身份。


巴西好歹是一個世界大國,作為前任領導人,羅塞夫來當金磚國家銀行行長,多少有點「屈尊」了


除了配合盧拉的安排,大概只有一個解釋:


眼下的巴西,極其需要歐美之外,特別是中國方面資金的支持。


雖然過去一年的美聯儲加息給全球經濟造成極大壓力,還引發國內金融動盪。但美聯儲與歐洲央行大概率要一意孤行加到底,直到解決歷史性的通脹危機。


哪怕美國矽谷銀行暴雷破產、瑞士信貸被收購,美聯儲與歐洲央行也選擇拋棄口口聲聲的自由市場規則,給本國資本無下限開小灶背書,邊補窟窿邊加息,悄悄把資金短缺的危機轉移。只有先戳破其他國家的泡沫,收割他國資產,自己才能安穩落地。


前面說了,按照當前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股權結構,一旦遭遇加息引發的金融危機,或者惡意做空,導致股價暴跌,搞不好在政治暗中干預下被「野蠻收購」也是可能的。


前陣子咱們央媽降准,大概也是提前打預防針,預防危機蔓延到中國。


歷史上,美國加息的第一刀,往往砍向南美。


1981年,美聯儲一口氣加息到20%,走出了70年代的滯漲,開啟了里根繁榮,至此穩住了脫鉤黃金後搖搖欲墜的美元地位。然而另一面是嚴重依賴美國廉價資金搞建設的南美直接爆炸,國家違約,資產賤賣,陷入「失去的十年」。


為什麼南美是美國的後院呢?因為從資源與資本角度來看,南美才是美國最完美的血包


中東有油,但其他資源匱乏。


沙特可以維護石油美元,但光有美元也換不來實實在在的資源,就供養不起鋪張浪費的美式生活,就無法化解美元霸權最大的威脅——通脹。


恰好,從肉蛋奶到能源礦產人力,南美應有盡有。


通過軍事、政治、文化影響力,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資本湧入南美,通過操縱資產價格,把南美變成了一個反覆吹起、刺破、再吹起的泡沫機器。


盧拉「黃金十年」的政績與福利社會的基礎,恰恰坐上了全球資產泡沫膨脹的快車,實際上工業增長只及GDP增長率的一半。


自2004年巴西製造業占GDP份額是16.5%後,2012年已降至12%,到了2021年又掉到了11.3%,再掉下去比美國去工業化還徹底。


巴西工業底子並不差,七十年代就有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還擁有全世界第三的飛機製造商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支線客機的一半是他家的。


但查一下股權結構,還是給美國打工。



拒絕給歐美打工,美國又干不掉的,像查維茲那樣,強行國有化,掀桌子,後果就是被美國拖出國際市場,無限期關小黑屋。


中國能夠不過度依賴國際資本,通過努力,自我完成積累,一是我們製造業強,能夠積累貿易順差支撐人民幣完成原始積累,二是中國軍事自主政治獨立土地國有,通過土地財政與房地產能夠把未來收益預支出來為建設服務,放大未來增長。


兩個條件,巴西都沒有。


巴西的命脈資源、命脈產業,已經徹底深度被歐美資本綁定,怎麼繞也繞不出資源詛咒。


2000—2012年,全球糧食礦產能源價格牛市,但這期間巴西挖礦種地的收入還不夠給國際資本支付利息與收益。把巴西12年全部的商品盈餘和海外投資收益加在一起也才4252億美元,剛夠支付4161億美元的國際資本投資收益。


巴西有再多資源,也等於給歐美打工。


2012年之後,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外國資本隨即長時間大量撤出回流美國市場,抽走拉美大量資本,巴西陷入長期蕭條。


而盧拉建立的福利制度,令巴西中央政府負債居高不下,通脹高企,不得不提高利率,反而導致消費投資萎縮,雷亞爾說崩就崩,加劇了資本外流。


洗車行動之所以能輕易扳倒盧拉羅塞夫,與經濟困境造成的民怨息息相關。



過去十年,是美國資本市場的黃金時代,卻也是南美各國經濟大蕭條,比1980年代「里根繁榮」造成的「失去十年」還要慘。




中東好歹還有大國博弈,還有相互制衡,脆弱的南美則長期處於美國單方控制之下,「鹽下石油」大概率也救不了巴西。



尾聲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是只對中國,巴西或者說南美也一樣。


在經歷十年資本失血後,巴西面對的先是疫情撕裂全球供應鏈,然後又是史無前例的美元大放水,緊接是當前這次不死不休的加息潮。


如果說世界其他國家還能有點時間預防、規避、緩衝加息引爆的危機,作為美國深度綁定的「血包」,被深度綁定的巴西只有「你死我亡」選擇


要麼美國自己扛不住加息的威力,徹底向通脹投降,美元走向霸權終結;要麼就是南美國家被資本的高息壓垮,違約破產被賤賣,雙手送上大量廉價的資源,壓低國際商品價格,幫助美國歐洲降低歷史性通脹。


去年,當沙特拒絕拜登增產壓價的請求時,巴西這邊的博索納羅為了配合美國打壓油價與通脹的安排,不顧底層死活,反對維持教育醫療開支的高油價政策,進而對巴西國家石油搞私有化。


正如一句拉美流行語:美國經濟需要拉美的礦產,就像肺需要空氣。


但誰也不知道這一次南美要被抽血到什麼程度才能夠讓歐美走出危機。


1971年,烏拉圭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在《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中痛苦地寫道:


拉美的不發達是構成了(歐美)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


我們的失敗總是意味著他人的勝利;我們的財富哺育著帝國的繁榮,回饋的卻是貧困。」


對於拉丁美洲,除了暴力之外別無他法。」


而在嘗試了無數種暴力非暴力鬥爭之後,盧拉當選後立馬直奔中國而來。


作為最「重量級」的金磚銀行行長,以羅塞夫在南美左翼的地位與資歷,還有巴西在南美各國一體化的影響力,等於替中國打開了南美各國的投資、金融大門,幫助拉美對抗兇猛的加息的鐮刀,順便給人民幣國際化的版圖多畫出一個大洲。


而盧拉準備帶著企業代表團尋求中國的投資,特別是被美國明確制裁、視為國家安全威脅的半導體技術,則有兩層意義:


一是各取所需,以巴西的豐富的各類資源與中國的價美物廉的商品配合,各取所需、各補短板,跳出美元陷阱,維持兩國的金融貨幣的穩定;


二是徹底與美國攤牌,冒著再次被清算的風險,用自己最後的政治生命做賭注,賭巴西國運能夠走出資源依附的惡性循環,賭失去最大「血包」的美元帝國在劫難逃。


時代,終究是不一樣了。




酷玩實驗室整理編輯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

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