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妻子康克清,為夫掃墓15年,92年臨終時說「我什麼都不要」

歷史尋覓 發佈 2024-02-28T15:32:35.338271+00:00

1992年的清明節,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人頭攢動,許多群眾自發為革命先烈或為自己先輩敬獻鮮花,表達誠摯的緬懷。在朱德元帥墓碑前,站立著幾個人,他們分別是朱德元帥的女兒朱敏、女婿劉錚、嫡孫朱和平、外孫劉建。

前言

1992年的清明節,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人頭攢動,許多群眾自發為革命先烈或為自己先輩敬獻鮮花,表達誠摯的緬懷。

在朱德元帥墓碑前,站立著幾個人,他們分別是朱德元帥的女兒朱敏、女婿劉錚、嫡孫朱和平、外孫劉建。

只聽朱敏嘴裡喃喃自語道:「父親,母親如今身體抱恙,今年的清明節她沒來親自看您,由我們代替。」

此時,朱德元帥的妻子康克清病重,她實在沒法去八寶山祭掃了,兒孫們就帶著她的囑託和對朱德的一片深情來到八寶山。

1976年,朱德元帥病逝,至1992年,已過去十六載歲月,康克清這是第一次未能親自去掃墓。

1992年4月22日,距離清明節剛過去了兩個多星期後,康克清永遠離開了人世。

臨終前,康克清對兒孫們說道:「你們一定要好好報效國家,千萬不能做貪污腐敗的事情;我這一生值得了,什麼都不要。」

回首往昔,康克清從名震敵軍的紅軍戰士,再到新中國成立後為婦女兒童謀取權益的全國代表,她與朱德元帥相濡以沫四十七載。 謹以本篇文章回顧朱德與康克清一起攜手度過的崢嶸歲月……

一、出身貧苦,康克清毅然參加革命

康克清原名康桂秀,於1911年9月出生於江西省萬安縣城的羅塘灣。

康桂秀的父親名叫康定輝,母親黃年姑,二人都是勤勞樸實的農民。

因性格憨厚耿直,誰家有事都會主動幫忙,康定輝在村子裡人緣非常好。大傢伙一起湊錢,給他租了一條漁船,讓康定輝農閒時可以打魚養家。

當女兒康桂秀出生不到20天,意外突然發生,康定輝因為交不起打魚稅,被衙役捉去坐牢。

說是「打魚稅」,其實就是清政府遺留的苛捐雜稅。

老百姓種田、打魚,包括走路都需要交稅。

官老爺們巧立名目,想方設法地榨乾窮苦百姓們的油水。

說來也巧,與康定輝一間牢房的獄友肖慶仲是羅塘老港村人,也是因為沒有交稅被捉了進來。

當聽說康定輝家境貧寒,且第一胎生的又是女兒時,肖慶仲對他提了個建議:「倒不如先把你的女兒送去給別人家做『童養媳』,這樣不僅能尋條生路,還可以暫且你家燃眉之急。」

康定輝雖條件貧苦,但也捨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連連擺手——不可不可

這邊眼看丈夫被捉進大牢,康桂秀的母親黃年姑向周圍窮苦的親友借了一筆錢,才把康定輝從大牢裡贖了回來。

人是回來了,那條鄉親們湊錢買的漁船被永久扣押。

回到家後的康定輝非常自責,女兒剛剛生下來不過數月,卻要跟著自己忍飢挨餓。

若是長此以往下去,這個女娃娃或許會半途夭折。

肖慶仲隨後也出獄了,他來到康家,對康定輝說:「你們一家三口想要團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家庭條件實在不富裕,大人尚且達不到一日兩餐,更何況這個小孩子呢?

倒不如把這條幼小的生命去給一些家境好的人家撫養,或許還能有條生路。

康定輝沒有強硬拒絕,他與妻子黃年姑商議了一番後,咬緊牙關決定把女兒送到別人家去撫養。

經過肖慶仲的聯繫,康桂秀被送到了大屋場村一戶姓羅的人家。

羅家老兩口雖說家境也不富裕,一日三餐還是有保障,老兩口人很厚道,非常疼愛孩子。

舊時期窮人難娶媳婦,羅家老兩口想著收養康桂秀的初衷,是想給自己家兒子找個「童養媳」。

不幸的是,他們領養康桂秀沒過多久,自己家的兒子竟然患病夭折,康桂秀就成了羅家的養女,與養父母相依為命。

由於羅家的條件不寬裕,6歲時的康桂秀就開始放牛;13歲時開始操持家務。

因自小熱愛勞動,練就了康桂秀健康的體魄。隨著年齡的增大,她經歷了舊中國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感受到了風起雲湧的大革命影響。

或許是幼年的苦難,造就了康桂秀風風火火的性格,她好打抱不平,凡事敢做敢當。

時間轉眼來到1925年,剛滿14周歲的康桂秀參加了如火如荼的農民運動。

1926年,康桂秀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擔任鄉婦女協會常任秘書。

8月的一天,幾個小姐妹找到康桂秀說道:「當地農軍大隊正在招募新戰士,我們幾個人倒不如去試試看?」

康桂秀聽完後十分開心,覺得窩在鄉里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於是就跟著這幾個小姐妹找到農軍大隊長羅存定,指明要參加農軍。

羅隊長笑了笑說:「你看咱們這裡都是男的,上級規定不收女兵,你們還都是女孩子,年齡比較小,回去吧,等成立女子連時你們再來參加也不遲。」

康桂秀一聽農軍大隊不收女兵,她就質問羅隊長:「女孩子難道就不能當兵嗎?古代的穆桂英、花木蘭她們不都是女人嗎?

北伐軍里也有女兵,女兵一樣能領軍打仗,你這個農軍大隊為啥不招收女兵?真是封建老頑固!」

眼看康桂秀這樣倔強,羅大隊長與農軍其他領導商量,決定破例吸收她們幾人參加農軍。

正式加入革命隊伍後,雷厲風行的康桂秀頻繁召開婦女積極分子會議,響應萬安縣委的號召決定。

有一次,萬安黨組織和農軍向廣大地方組織發出號召:除了加緊製造土槍土炮,還要設法從白軍逃兵、還鄉團手裡奪取武器。

康桂秀率領姐妹們「以智取勝」,先後繳獲了白軍長槍40餘支、子彈80餘發。

後來在全縣一次黨組織負責人會議上,中共萬安縣委宣傳部部長特意提到此事,誇獎康桂秀等人:「這是一個創造,叫路邊插花,巧奪敵槍。」

中共中央主辦的《布爾什維克》月刊還就此發表了一篇通訊報導:「萬安農民最勇猛,農村婦女亦為勇敢,每遇見單身白軍士兵,必停止工作前去繳槍。」

得益於康桂秀和姐妹們密切配合農村大部隊作戰,提高了農軍的必勝信心,有效地支援了萬安縣黨委攻打萬安縣城的戰鬥。

當革命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時,康桂秀的養父母見到自己的女兒整日東奔西跑,於是就開始為康桂秀物色婆家,想把她給嫁出去。

當養父母把自己的這一想法告訴了康桂秀後,她非常生氣,要發作時卻考慮到養父母這麼些年養育自己非常不容易。

於是她委婉地說道:「爹娘,我的婚事不用您二老操心,我自己會做主的,革命這條路是走定了,誰都攔不住。」

1927年10月中旬,中共萬安縣委在羅塘召開全縣黨的活動分子會議,曾天宇當選為書記,負責指揮全縣武裝暴動。

1928年3月初,國民黨朱培德的八十一團、八十二團到達萬安,開始了對農村的血腥鎮壓。

萬安暴動領導人曾天宇被敵人圍困時不願投降,開槍自殺。

身為婦救會主要領導的康桂秀藏在外婆家,她隨後與萬安縣蘇維埃政府組織轉入地下工作。

二、跟隨陳毅上井岡山,與朱德軍長結為連理

1928年9月中旬,毛澤東與朱德率領的紅四軍主力從湘南回師井岡山途中,攻克遂川縣城,分兵到遂川和與之相鄰的萬安縣發動群眾。

時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陳毅率領紅四軍第28團第3營來到羅塘灣村。

紅四軍部隊在村里張貼了「紅軍是勞苦大眾隊伍」「打土豪,分田地」的標語口號。

看到這些口號後,康桂秀知道是紅軍來了。

隨後幾天,陳毅主動召集了軍地黨團員和積極分子開會,康桂秀立即組織1000餘人的隊伍,派人與紅軍共同站崗放哨、偵察敵情。

她還率領鄉親們為紅軍部隊提供了大批糧食和蔬菜。

敵人不知從哪得到風聲,尾隨紅四軍來到羅塘灣村,陳毅看敵人強大,準備率領部隊撤走。

康桂秀等人想著跟紅軍撤離,她主動找到陳毅要求當紅軍。

陳毅把手一擺,堅決說道:「你們都是女娃娃,年紀太小怎麼能當紅軍?」

康桂秀說:「我們都17歲了,都能扛槍打壞蛋。」

陳毅不忍心拒絕他們的好意,讓萬安農軍的隊長游必安帶領她們上井岡山。

1928年10月3日,康桂秀一行人順利抵達江西井岡山,被改編為「萬安游擊大隊」,康桂秀被編在第一中隊,如願以償地成為一名紅軍戰士。

這時,毛主席發出「修築完備的工事,建設較好的醫院,籌備充足的糧食,以鞏固井岡山根據地的號召」

康桂秀與萬安游擊大隊的其他同志從寧岡向井岡山上挑運糧食,修建小井紅軍醫院;整整忙了三個多月,為鞏固紅軍大後方做出重要貢獻。

1929年1月14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軍部直屬隊和第28團、31團,共3600多人,從井岡山上的茨坪出發,向贛南地區出擊,揭開了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序幕。

康桂秀跟隨毛澤東、朱德部隊下山。

1929年2月1日,紅軍部隊途經江西尋烏縣,遭到國民黨軍劉士毅部一個團的圍攻。

朱德率警衛排與敵人激戰,其妻子,時任紅軍軍部政治部宣傳隊長的伍若蘭為保護朱德和毛澤東的軍部首長安全,率領一部分戰士從敵人側翼進行突擊,將火力引向自己。

朱德與毛澤東等軍部領導脫離了危險,伍若蘭卻陷入敵軍重圍中,最終被慘殺於江西贛州。

更令人髮指的是,反動派還砍下伍若蘭的頭顱,押送湖南長沙示眾。

紅軍脫離險境後,立即冒著大雪向閩西地區進軍。

1929年3月11日深夜,紅四軍進入福建長汀縣境內。

為了便於開展游擊戰爭,前委對紅四軍進行整編,將原來的團改為縱隊。

消息傳到福建,朱德悲痛欲絕,伍若蘭是朱德的第四任妻子,二人剛剛結婚一年,感情十分要好。

毛澤東同樣很難過,多次安慰朱德,讓他化悲痛為力量,千萬不能消磨了情緒和鬥志。

當時的紅四軍剛剛進入長汀縣境內不久,許多工作還未頭緒,朱德收拾好情緒後,親自下連隊指導工作。

3月13日,朱德偶遇紅四軍民運股長曾志,曾志邀請朱德到她們那裡坐一會。

朱德同意了,與曾志來到女兵營。

女兵們突然看到了朱軍長,大家有些緊張。

朱德當時也有些不好意思,畢竟剛剛喪妻不久,一下子和這么女同志進行接觸,讓見過大風大浪的朱德有一些束手束腳。

突然,朱德看到了坐在女兵中間,一位個子高挑的女戰士。

這個女戰士似乎一些也不緊張害羞,反倒上下打量自己。

既然是來視察工作的,那就不能一句話都不說,朱德於是詢問這個女戰士:「你是哪裡人?」

對方回答:「江西萬安縣羅塘灣。」

曾志搶過話頭,向朱德介紹了這位女兵的情況:「她叫康桂秀,剛滿17周歲。」

這是朱德與康克清的第一次見面。

過了數日後,康桂秀吃過晚飯回到住處坐下,曾志坐到她的身邊,親切地拉著康桂秀:「你看,朱軍長這個人怎麼樣?」

康桂秀不假思索地回答:「朱軍長人很好,他帶領部隊打仗,英勇善戰,不怕犧牲,對士兵特別和藹可親。」

曾志接著道:「若蘭大姐犧牲後,朱軍長精神上很痛苦,你和他結婚,可以從生活上幫助他,從精神上安慰他。」

康桂秀當即沉默了:論年齡,自己才17歲,朱德已經43歲;論思想,自己很幼稚,朱軍長早已是成熟的軍事、政治家,還曾留學深造;

論地位,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戰士,朱德是遠近聞名的軍長,能與毛澤東主席齊名。

各方面比較下來,差距都很大。

換言之,天不怕地不怕的康桂秀此時有些自卑了。

第二天早晨,朱德親自找到康桂秀,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話:「看來你不好意思回答,能不能這樣,只要你不表示反對,不搖頭就是同意。」

朱德接著又問道:「我再問一遍,你能答應與我結婚嗎?」

康桂秀微微點了點頭,朱德臉上露出了喜色。

當天晚飯後,曾志幫著康桂秀,把她的個人東西搬到了長汀縣城裡朱德的一間12平方米的臥室。

毛澤東、陳毅、譚震林和其他幾位紅軍領導都來祝賀。

毛主席笑著對朱德說:「打了勝仗又結婚,真是雙喜臨門。」

陳毅也說:「朱軍長今天容光煥發。但你們要曉得,是我把新娘子帶到紅軍隊伍里來的,我陳毅是這門婚事的第一大功臣,你們得多敬我一杯酒。」

朱德用自己的5塊大洋積蓄,叫人買了幾個罐頭、幾斤美酒招待大家。

二位革命者辦了一場相當樸素的婚禮。

1929年4月初,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離開長汀縣城,翻過武夷山回師江西瑞金;康桂秀在紅四軍司令部隨隊進發。

1929年底,毛澤東、朱德、陳毅主持了「古田會議」,康桂秀負責紅四軍司令部機關的機要和警衛工作。

1930年1月16日,毛澤東、朱德率領部隊攻占了廣昌縣城;6月初,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由尋烏出發,向閩西地區開進。

康桂秀接受朱德勸說留在後方工作。

1930年9月,毛澤東、朱德簽發了《撤回長沙,進占江西萍鄉、湖南株洲的命令》。

10月4日清晨,紅一軍團向江西吉安發起猛烈攻擊。戰鬥中,康桂秀冒著炮火,組織戰士到群眾家裡滅火搶救。

經過一天激戰,紅軍於10月5日凌晨進占吉安縣。

此時,身為紅一方面軍總部特務團三連指導員的康桂秀決定為自己改名。

因為參加紅軍後,她一直覺得「桂秀」這個名字太女孩氣,與自己紅軍女基層幹部身份不相符。

她碰巧遇到了當年在萬安游擊隊時的負責人,也是帶他上井岡山參加紅軍的劉光萬同志。

劉光萬同志對康桂秀改名的想法予以支持,他提議:「倒不如你今後就叫康克勤,取克勤克儉之意。」

康桂秀覺得這個名字不錯,不過覺得一個人光勤快還不夠,要求更高一些。

她把「勤」改為「清」,寫起來比較省事,更符合她的意願。

1931年初,康克清到革命軍事委員會電信局擔任機要秘書,爾後調到前方司令部任職。

1934年10月,紅軍主力與黨政機關約8.6萬餘人從江西於都出發,踏上二萬五千里長征之路。

長征初期,康克清與朱德在一起每天見面。

夫妻二人與普通戰士一樣,穿的是草鞋,除背負自己的行李外,有時還幫助體弱的人背重物。

1935年6月,康克清隨中央紅軍總部先頭部隊到達海拔4000多米的夾金山。

因為是南方人,康克清高原反應很嚴重,在李伯釗等人的攙扶下,雙手拉著一頭騾子的尾巴,搖搖晃晃翻過了夾金山。

1935年8月下旬,他們走過風雪瀰漫、荒無人煙的草地,來到阿垻地區。

同一時期,張國燾欲分裂紅軍,朱德、劉伯承首當其衝,遭到張國燾一伙人的圍攻。

作為朱德總司令的夫人,康克清難逃厄運,她遭到監禁,乃至人身攻擊,在生活和工作中受到種種刁難。

1935年9月17日,張國燾一意孤行,發布南下命令,康克清隨前線部隊南下,再一次走過草地,到達松崗、黨垻、馬塘一帶。

到了1935年11月中下旬,在百丈鎮和南峽口與國民黨重兵的兩次交戰中,紅四方面軍遭受重大損失,減員甚至達到50%!

第二次翻越夾金山時,已經是1936年初春。

康克清因為連日疲勞,加上得不到營養補充,出現了高燒昏迷的情況,一步都不能走。

更為嚴重的是,張國燾一個親信要把康克清留在當地一戶老百姓家裡。名義上是說照顧康克清,實則把她與總司令朱總司令徹底分開,排除紅軍戰鬥序列。

在此危急關頭,一位名叫肖成英的紅軍女戰士騎馬給朱德送信,這才將康克清從危難中挽救出來。

朱德決定讓康克清跟著部隊走,走不動就用擔架抬著。

翻越夾金山時,康克清昏昏沉沉,虛弱無力,她不能再騎馬了。

朱德只好讓人採取「馬拉雪橇」的辦法,把康克清固定在擔架上,由一頭騾子拖著翻過了夾金山與折多山主峰黨嶺。

1936年7月,紅二、紅六軍團在甘孜方面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

11月底,康克清隨紅軍總部到達陝西陝北保安縣。

1937年8月,康克清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和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歷任八路軍總司令部直屬隊組織股長、政治處主任、黨總支書記等職。

三、連續掃墓15年,康克清最終倒在了第16年

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康克清為民族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康克清作為全國代表,為婦女兒童的權益積極奔走。

「十年浩劫」期間,朱德與康克清遭受錯誤待遇。

1969年10月,在周總理的干預交涉下,康克清排除許多困難,與朱德一起從北京到了廣東從化地區。

1976年1月8日,這一天,偉大的周恩來總理與世長辭。

噩耗傳來,朱德不勝悲痛,他邁著艱難的步子,向老戰友告別。

半年後,即1976年7月6日下午,朱德元帥因病逝世,享年90歲。

朱德病逝後,康克清讓孩子和秘書去給朱德元帥換件新衣服。

幾個人找來找去,竟沒有找到一件像樣的衣服。

最後實在找不著了,康克清這才突然想起來:朱德一生根本就沒有買過新衣服。

遵照朱德的遺願,康克清把他歷年存下來的20,306.16元銀行存款交給黨組織,作為朱德最後一次交的黨費。

每年的清明節,康克清無論在哪無論,在幹什麼,她都要到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去給丈夫掃墓。

當看到墓碑上的照片時,康克清總是淚水流離,她始終忘不了自己與朱德相遇相識的每一個細節。

對於自己的選擇,康克清曾坦率地說:「我的婚戀觀就是無產階級的婚戀觀,只要革命堅決,品德高尚,對黨的貢獻大,真的志同道合,我就不計較年齡、不楣權勢。

幾十年後再看看,我和朱德元帥的結合就是俗話說的『美滿姻緣』。」

直至1991年4月5日,康克清在每年清明節都要去八寶山看望朱德。

1992年4月,康克清再也無法去給丈夫掃墓了,她因突患重病,被家人緊急送往了醫院接受治療。

最開始,康克青只是認為自己患上了普通的感冒發燒,經過詳細化驗後才發現病情沒有那麼簡單。

許多領導和同事都到醫院看望康克清,希望她能安心養病,早日康復出院。

康克清很感謝同志們來看望自己。不過,她最擔心的還是今年的4月5日能不能去給朱德掃墓。

到了1992年4月4日前後,康克清的病更加嚴重了,她甚至無法下床,連吃飯穿衣都要有人攙扶才行。

於是就發生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兒孫們帶著康克清的囑託去八寶山祭奠朱德元帥,帶去了康克清未能前來的遺憾。

1992年4月10日下午,康克清突然呼吸困難,兒孫想再和她說幾句話,卻被醫生推進了搶救室。

手術雖然比較成功,但此時的康克清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境地。

彌留之際,康克清教育兒孫們:「要好好做人、做官,千萬不能貪污,違背黨性。」

1992年4月22日,康克清因病去世。

臨終前,她留給兒孫們最後一句話是:「我什麼都不要。」

在她離開後,孩子們將康克清的骨灰與朱德元帥放在一起。

分離了16年,夫妻二人終於能永久團聚。

結語

值得一提,康克清與朱德結婚後,她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但她把朱老總和前妻的孩子,看作比自己親生的還要更親。

作為一名無產階級革命家,康克清離世前說:「自己什麼都不要。」

這正合了她為自己改名的「清」字,一生清清白白,乾乾淨淨地離開。

至於孩子是不是親生,有沒有遺願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終於能和朱德一起團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