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建議熊貓基地規劃遊覽路徑 官方回覆:收到

四川手機報 發佈 2024-02-28T17:17:49.242146+00:00

「建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好好向宜家、地鐵學習,在地面用不同顏色的箭頭單循環標識最佳遊覽路徑,讓遊客少走冤枉路,不走回頭路看完所有熊貓。

「建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好好向宜家、地鐵學習,在地面用不同顏色的箭頭單循環標識最佳遊覽路徑,讓遊客少走冤枉路,不走回頭路看完所有熊貓。」近日,有網友在川網傳媒·麻辣社區「群眾呼聲」發帖稱,因為想看網紅熊貓和花,他和朋友從外地飛來成都,但在熊貓基地經歷了4個多小時的迷路、問路、找路,還看的都是後腦勺,體驗感太差。遊客們都在熊貓基地里迷路,這是真的嗎?


網友吐槽:外地來蓉遊覽熊貓基地,卻一直在迷路

「就是因為標識不清,我連踩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兩個大坑……」網友@打打球睡睡覺 回溯了自己遊覽的全過程:先是不知道從哪個大門進,熊貓基地有2個入口,南門和西門,但卻未說明有何區別,由於找不到路,我們下了地鐵又打車,才從出租師傅處打聽到,如果要看熊貓和花(花花),最好從南門進。

該網友稱,隨後,他們又經歷了熊貓基地另一個大坑:從進景區開始,不是在問路,就是在問路的路上,景區路標少、無任何地面標識、標識牌字跡小不清晰、指示不清。分叉路多,導致遊客多數都在問路,流量女明星熊貓「和花」也不知道在哪。按照熊貓基地微信公眾號「地圖導覽」里推薦的路線遊覽,地圖小的幾乎看不清,點擊放大後只能左右拉動,地圖無法下載。來來回回,一行人走了太多冤枉路,最後買了觀光車票30元/人,但還需排隊1個小時才能上車,半天下來只坐了一次觀光車……

他建議:成都熊貓基地可以向宜家、地鐵學習,在地面用不同顏色的箭頭單循環標識最佳遊覽路徑,讓遊客少走冤枉路,一次性不走回頭路地看完所有熊貓。


體驗:標識不清,三小時都在重複看園區

按照該網友投訴的情況,記者於工作日前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體驗,儘管是工作日,基地內的遊客卻不少,多數遊客都被網紅熊貓「和花」吸引而來,但記者在部分園區看到的多是遊客的後腦勺。

剛走到「太陽產房」附近,記者就被一名遊客問路了:「請問太陽產房是這裡嗎?」記者答:「應該就是這裡,你站的地方。」「但這裡哪有產房啊?」該遊客問,記者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在成都熊貓基地內遊覽,確實常聽到遊客之間這樣的對話:這是哪裡?我們剛剛是不是來過?

記者在裡面參觀了三個多小時,重複看了三個園區,在園區內多次重複走回頭路。

記者發現,基地內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

1、園區內道路指示牌不清,路牌少,指示牌上的字小且模糊,需要近距離1.5米內才能看清。

2、遊客大多不知道自己去了哪些園區,所到園區無明顯標識和介紹,需仔細尋找和詢問,但部分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也不知情。

3、到了要出園區的地方,指示牌指示「出口」卻變得非常清晰,地上還塗刷了立體的熊貓腳印,跟隨腳印往出口走,卻首先來到了商店。

4、觀光車排隊人數眾多,每人30元,一旦中途下車遊覽,想要再次上車需再次排長隊。

5、無論工作日還是周末節假日,熊貓基地內遊客爆滿,體驗感較差,有遊客稱遊覽了5小時,看到的多是遊客後腦勺。





建議:增設彩色單循環地面路標指示遊覽路徑

記者隨機採訪了一部分遊客,他們中有外地遊客,也有陪朋友遊玩的本地人,他們提出了一些建議:

1、可增設道路指示牌,採用帶顏色的單循環地面路標指示遊覽路徑,可讓遊客在不走回頭路的情況下單循環看完所有熊貓。

2、增強工作人員培訓,不應出現遊客諮詢園區名稱,工作人員一問三不知的情況。

3、既然園區內有腳印指示路徑,就應該應用在遊覽上,而不是指示遊客去商店購物。

4、根據景區遊客流量,對門票和觀光車票進行限流,讓遊覽的體驗感更好,而不是長時間都在排隊。

熊貓基地:已收到相關投訴建議,將記錄反饋

對此,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人員表示,已收到過相關投訴建議,「確實如此,由於園區比較大,指示牌分布不均,如果找不到路,身邊也沒有工作人員的話,建議打開高德地圖,可以直接導航到某一個熊貓獸舍的。」該工作人員稱,將會記錄並向上反映遊客的建議,成都熊貓基地新區仍有許多熊貓展示,可能很多遊客並不知道,所以集中在老區參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擁堵。

(川網傳媒·四川手機報記者 吳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