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金融機構加碼信貸促消費 消費金融賽道機遇與挑戰並存

新華財經 發佈 2024-02-29T03:14:44.318880+00:00

新華財經深圳3月30日電(記者 衛韋華)今年以來,在擴內需、穩經濟等相關政策的引導下,金融機構紛紛加碼消費領域。不僅有多家銀行加大了消費信貸投放力度,京東小貸和騰訊旗下的財付通小貸等網際網路企業也紛紛增資,開啟競爭「加速度」。

新華財經深圳3月30日電(記者 衛韋華)今年以來,在擴內需、穩經濟等相關政策的引導下,金融機構紛紛加碼消費領域。不僅有多家銀行加大了消費信貸投放力度,京東小貸和騰訊旗下的財付通小貸等網際網路企業也紛紛增資,開啟競爭「加速度」。

業內人士表示,消費金融在拉動經濟回升過程中大有可為,但未來競爭將愈加激烈,消費金融領域也將呈現差異化、精細化的發展趨勢。金融機構應在產品設計和賽道選擇上更加注重實效,降低資金成本,增強消費者的體驗感和獲得感,才能取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多家銀行開啟信貸賦能消費「加速度」

2023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的目標,據此,廣東今年新增消費規模至少要達到2600億元,相當於2022年的3.8倍。為實現這個目標,今年以來,僅廣東省層面就出台多個涉及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內容涉及汽車、家電、住房、旅遊和金融等領域。深圳推出了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系列政策,東莞、中山等城市也結合城市產業特色出台了家電和汽車等方面的促消費政策措施。

在政策紅利的刺激下,金融機構展示出強大的執行力。記者在廣東多家銀行機構調研中了解到,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廣發銀行等均調整了2023年的經營政策和考核指標,表示在信貸、預算等方面向促消費領域傾斜。另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末,興業銀行消費貸款餘額超過660億元,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該行消費貸折扣活動累計發放優惠券超25萬張,用於近8億元的貸款放款。

同時,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加大了在大灣區特別是廣深等重點城市商戶刷卡消費優惠力度,在餐飲、購物、文化娛樂和旅遊等消費領域精準連結城市居民節假日消費需求。

與此同時,銀行消費貸利率也越來越「卷」。記者梳理發現,目前銀行消費貸利率區間通常在3.6%-3.85%左右。其中,工商銀行「融e借」利率最低為3.7%;農業銀行「網捷貸」和中信銀行「信秒貸」利率最低為3.65%;建設銀行「快貸」最低利率為3.85%;招商銀行消費貸利率為3.6%,申請額度最高為30萬元。

機遇與挑戰並存 仍需防範風險

採訪中,業內人士表示,大力發展消費信貸有助於通過信貸實現穩增長、穩消費,對整個經濟運行大盤具有促進作用。但從長期看,金融機構需增強內生動力,降本增效,防範消費貸資金違規套現、使用所引發的潛在風險。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隨著國內經濟活動逐步恢復,有望帶動消費信貸需求擴張。加之當前消費貸成本處於低位,從長遠看,2023年消費貸業務前景樂觀。但對銀行而言,發放貸款僅是第一步,完善內部治理、業務流程、壓實主體責任,加強貸前、貸中和貸後管理才是必修課題。因此,還需防範消費金融資金被違規挪用的潛在風險,確保消費信貸產品回歸產品初衷。

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金融機構在積極布局消費金融的同時,也增加了消費金融公司與其合作的機會。特別是中小銀行,希望通過開展聯合貸業務或者為消費金融公司提供資金支持等方式,與消費金融公司合作。

對此,中國銀行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認為,金融機構一方面需要依據監管辦法,加強業務流程合規管理,加強合作方的管理,從流程上做到規範,避免死角和漏洞。另一方面,還需通過技術手段,運用金融科技在促消費領域的獨特作用,通過研發或與網際網路平台公司合作等方式,更精準了解客戶真實消費需求,推出更有針對性、更適合消費者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優化標準業務環節。

採訪中,也有銀行人士坦言,降利率是銀行短期促銷的行為,在吸引到這部分優質客群後,也會進一步做好相應的金融服務配套政策,爭取將這些客戶做成長尾客群。

編輯:黎軻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況下,本平台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