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巨頭已經「血賺」,為何還要裁員?丨亮見24期

劉興亮 發佈 2024-02-29T05:55:30.330447+00:00

丨劃重點1. 疫情以來1373家美國科技公司累計裁員23萬人,平均占比6%左右,絕對值雖大,占比相對可接受。2. 企業裁員是正常現象,既有裁員,也有增員。對企業來說,賺錢是希望有利潤,高增長的方向,裁員是那些沒有業務發展前景的方向。3.


丨劃重點

1. 疫情以來1373家美國科技公司累計裁員23萬人,平均占比6%左右,絕對值雖大,占比相對可接受。

2. 企業裁員是正常現象,既有裁員,也有增員。對企業來說,賺錢是希望有利潤,高增長的方向,裁員是那些沒有業務發展前景的方向。

3. 企業有多少錢,有多少業務,對應就養活多少員工,而不是有多少員工,就搞多少業務。

4. 這一輪裁員,由於很多是整部門被裁撤,會有一幫人去創業,並且醞釀出明星公司,自由職業也會越來越多。

丨概述

根據第三方數據,自疫情已來,美國科技公司累計裁員23萬人,儘管規模龐大,但收益也非常直觀。部分企業在裁員後,業績即獲得正向反饋,一些大公司去年四季度已經實現快速「回血」,但是在這種背景下,矽谷裁員潮並未退去。

以微軟、亞馬遜為代表的科技巨頭,仍然維持著大規模的裁員勢頭,微軟1月份宣布,由於公司收入增長放緩,將裁員1萬人,谷歌也宣布裁員1.2萬人,亞馬遜則是宣布裁員1.8萬人。

3月29日20:00,《亮見》聯合騰訊科技,特邀賽伯樂國際董事長兼微醫集團總裁,原IBM全球高級副總裁 王陽,解讀矽谷裁員潮背後的邏輯。

王陽認為,矽谷巨頭一邊賺錢,一邊裁員並不矛盾,在他看來,「對企業來說,賺錢是希望有利潤,高增長的方向,裁員是那些沒有業務發展前景的方向。」

矽谷巨頭們雖然裁員勢頭兇猛,規模龐大,但占比基本都在6%以下,王陽表示「6%的裁員比例處在可忍受的範圍內,但也屬於相對較高的水平。」

而對於這一輪裁員潮,王陽認為很多公司醞釀了很久,並且與過去一段時間快速擴張有關,至於裁員潮何時會退去,王陽則表示,「裁員就像多米諾骨牌,有可能會波及下一個業務、下一家公司,來得快,去則是一個逐步收斂的過程,本質上還要看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以下為直播文字精華版:


01

矽谷裁員是正常換血


劉興亮:過去一段時間,矽谷巨頭裁員規模,有沒有一手數據?

王陽:在美國,科技行業裁員並不新鮮,發生過多次,這一次裁員規模和影響面相對較大。

根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美國科技行業裁員14萬人,覆蓋近500家科技公司,包括微軟、谷歌、亞馬遜這些科技巨頭。

矽谷巨頭動輒裁員上萬人,比如微軟1萬人,數量比較大但是對比22萬的總員工數,谷歌員工總數20萬,裁員1.2萬,占比6%。同樣的,日前埃森哲宣布裁員近2萬人,但是對比70萬的員工總數,比例只有2.5%並不算高。

我認為,由於業務的調整,企業裁員是正常現象,既有裁員,也有增員。

過去企業都比較忌諱提及裁員話題,裁員等於給市場傳遞信號,企業運營不行了,負面效應會傳導到股價、市值。

劉興亮:也擔心會有員工在社交媒體上「鬧一鬧」?

王陽:是的,但過去一段時間這種擔憂會少很多,在整個矽谷都在裁員的大環境下,很多企業裁員動作都是藉機行事,已經醞釀很久的調整,終於找到機會落地。

其次大規模的裁員,與全球的社會、經濟以及地緣因素都有關。過去3年,很多業務由線下轉移到線上,但隨著放開,很多業務又開始回歸線下,這種調整會給部分企業帶來多重壓力,所以調整也是符合規律的,而且從長線看,部分公司的調整已經從股價上得到積極反饋。

劉興亮:我也查了一下,疫情已來總計有1373家美國科技公司,累計裁員23萬人,平均占比都在6%左右,絕對值雖然大,但是占比並不是很大。

王陽:6%的裁員比例處在可忍受的範圍內,但也算是很高的。我在IBM工作18年,每年秋季也都會有調整,相當於「秋季大掃除」,核心對象就是發展乏力、利潤下滑、業務前景不明朗的業務部門。這些部門裁掉之後,次年春季又會在發展前景好的業務部門擴招,出現一種「一邊裁員、一邊招人」的現象。

另外,有些裁員現象,並非公司做的不好,而是部門業務裁掉了。雖然有裁員,但是擴招編制轉到了新部門,新的發展方向,比如現在ChatGPT很火,很多崗位就會面臨被調整,比如簡單的測試崗位。

總的來說,大公司都是在每年的業務調整中逐漸做人員的優化,比如IBM把PC業務賣掉導致的裁員,並不是說它沒錢了或者虧損了才做這個決策,而是當時管理層預判它將成為夕陽產業,在合適的時候以合適的價格將其出售。

劉興亮:從您在IBM的管理經驗來看,每年正常的裁員,一般會在什麼比例,最高達到了多少?

王陽:沒有統一的比例,比如像PC這種偏夕陽的產業,整個部門都會被裁掉。最高峰估計在8%左右,最低的年限,由於既有裁員,也在招人,比例大致在2%-3%左右。

關於有沒有什麼「魔法」,讓自己順利躲過裁員,最好的辦法就是適應公司轉型過程,勇立潮頭之前,甚至主動打破工作邊界,參與、推動項目外的事情,證明自己的能力,像谷歌、3M這樣的公司,都非常鼓勵員工做這樣的嘗試,比如Gmail就是這樣自下而上推動產生的產品,而不是自上而下,從最高戰略層面推動產生的。


02

賺錢和裁員不矛盾


劉興亮:這一輪裁員潮為何持續那麼久,和矽谷銀行、瑞信暴雷是否有關聯?

王陽:如果矽谷銀行暴雷沒有被妥善處置,會有一大批矽谷公司無法順利發薪,最終是有可能導致裁員。

但這一類矽谷裁員,我不認為和矽谷銀行暴雷有關,根本原因還是矽谷公司在謀求轉型,同時面臨利潤下滑的問題,比如Meta,連續幾個季度利潤下滑,而裁員就是最快的止損辦法,按矽谷的工資水平18-20萬美元,裁掉1萬人之後,1年至少可以節省出20億美元,效果立竿見影。

客觀情況下,科技公司的「包袱」很大,確實需要瘦身。過去幾年,矽谷巨頭人員增長速度非常快,谷歌只用了幾年時間就從14萬人增加到20萬人,微軟也大致如此。很多時候,科技公司部分業務發展速度甚至趕不上招人的速度,出現了超前招人的現象,這種情況下也需要剎剎車,裁員瘦身。

我做投資,也遇到過很多公司,招了很多員工,前期做了等大量人力、培訓相關的投入,不願意輕易的裁員,保留員工變成一種責任,但確實業務發展已經不需要那麼多人,不得不做裁員這件事,很多創始人在這塊的負擔非常重,壓力很大,因為要養活所有的員工。

《隱形的翅膀》裡有一句,「哪裡會有風 就飛多遠吧」,讓我有所感悟——你有多少錢,有多少業務,對應就養活多少員工,而不是反過來,你有多少員工,就要搞多少業務。

我非常推崇稻盛和夫提出的阿米巴經營管理方式,將不同業務線轉換成單獨的個體公司,就像一個個細胞單元,每個單元都有自己的績效目標,可以直觀的從業績表上看出對公司的貢獻,並且相互之間可以比較競爭,有些細胞會增長,有些衰退則會被淘汰,類似這樣伸縮有彈性,才是一個很好的管理機制,稻盛和夫在這方面可以說做到了極致。

劉興亮:微軟、谷歌這些巨頭都在賺錢,為什麼裁員不停,科技網際網路行業進入下行周期了?

王陽:很多時候並不是公司瀕臨倒閉或者虧損了裁員,有些公司雖然虧損,但是業務不斷增長,仍然在擴招,裁員主要是看對未來的預期、利潤的增幅,畢竟華爾街對經營團隊會給出很大的壓力,華爾街的立場上肯定是希望企業利潤越賺越多。

利潤增長首先是收入增加,成本降低,提升單位時間的貢獻,所以我們也要看企業的利潤性質,特定情況下還要看他的增長率,是否對未來有貢獻,所以並不是企業有利潤就不調整,不會裁員。

所以,賺錢和裁員是不相關的,一邊賺錢一邊裁員看上去很難理解,但並不是矛盾體。對企業來說,賺錢是希望有利潤,高增長的方向,裁員是那些沒有業務發展前景的方向。

儘管矽谷大裁員,但這並不代表著科技網際網路行業進入下行周期。

以Zoom為例,2020年疫情,這家公司上市後股價瘋漲,會員急劇飆升,這種情況下公司肯定會擴招,但最近也宣布裁員1600人左右,這與疫情有很大關聯,當時行業會議只有線上一條路,所以可能會面臨快速招人擴張的情況,但隨著疫情放寬,線上會議減少,以及效率逐步提高,所以宣布裁員。

總體來說,裁員和業務的增長,彈性是一致的,也就是「哪裡會有風 就飛多遠吧」。

劉興亮:我也認為科技網際網路行業仍然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尤其是現在這個大語言模型快速發展,新技術也會不斷帶來新的商業模式。


03

裁員潮下很大一部分人走向創業


劉興亮:矽谷裁員手段五花八門,甚至傳出馬斯克裁掉懷孕8個月的孕婦,美國相關法律法規如何保障勞動者的權益?

王陽:大公司裁員禮包有「N+3」的情況,甚至我還看到過「2N+1」,「N+1」則比較普遍,真要是按照「2N+1」的補償被裁員,在很多人看來應該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我這裡有個數據,微軟萬人裁員,總共耗資54億元人民幣,人均54萬元,一些10年、20年的老員工,裁員禮包就非常的可觀。

對員工的保護有成熟的機制,對於業績不好的員工,會有PIP(Perfomance improvement Plan)項目,一般是3-6個月,先給一些警告,HR、主管談話,記錄談話結果和完成的情況,如果PIP結束,完成的出色員工就可以繼續留下,如果表現不及預期就會被裁員。這個過程可以理解為員工權益保護,也可以避免員工被裁後起訴用人單位。

但也有一種情況不存在爭議,也就是整個業務團隊解散,沒有PIP之說,一般也會給員工離職補償包,不會什麼也不提供,大公司在這方面其實是很害怕員工起訴,發生爭議,因為全球的相關勞動法規,都會保護弱者,保護勞動者。

劉興亮:有報導稱「矽谷裁員,歐洲撿漏」,這種跨地區人才流動普遍嗎,被裁人員一般都流向了哪裡?

王陽:大致分為幾種情況:有很多人才去讀MBA了,但MBA的個數有限,考上的名額業有限;有些則是技術轉管理崗;有些則流入到其它行業做技術人員;也還有一大部分人選擇了創業。

往往在大公司裁員的過程當中,會有一批優秀的人才走出來,並不是他們做的不好,甚至做的非常好,客觀的情況是整個部門被裁撤,這個時候這些人就有機會去做自己想做的項目,SAP就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SAP是由4位前IBM員工創立的,在IBM階段負責基礎軟體,但是他們的目標是做應用軟體,但是在應用軟體上IBM嘗試過多次,都因為商業模式的原因沒有做成,最終否掉應用軟體項目,最終4個人離開創業,打造了知名的ERP軟體品牌SAP。

所以,我相信這一輪裁員,由於很多是整部門被裁撤,會有一幫人去創業,並且醞釀出明星公司。

至於說歐洲撿漏挖人,我認為有這種情況,中國企業也可以在這一輪裁員潮當中,嘗試挖角一些人才回來。

劉興亮:國內一些企業將裁員稱之為「畢業」,從這個角度來看,裁員向社會輸送人才,也有一定的道理。

王陽:大廠出來的人才,就像科班出身一樣,有好的項目歷練,能拿到好的訂單,專業化強分工明確,但是創業者具備的另一個條件是靈活性、多面手,所以很多人出來創業需要有一個適應期,調整好了,這些人往往都會出很大的成績。


04

裁員潮退的沒那麼快,自由職業會越來越多


劉興亮:巨頭裁員會給矽谷創業文化帶來什麼影響,可能會出現哪些新趨勢?

王陽:我認為會造成積極的影響,從大廠流出的人才,薪資有可能會下調,對創業公司來說,招人會更容易。大廠將某些方向砍掉,會把發展空間留給創業公司。

過往矽谷巨頭的業務包羅萬象,什麼都做,但並不是每一件業務都做的很好,只是憑著他的資源和壟斷地位,這就導致創業公司拿不到這些資源,現在巨頭們做調整,砍掉相關業務,對創業團隊來說是利好。

新的趨勢方面,波士頓的一家MIT的人出來做的CRM服務商HubSpot,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的營銷都是基於社交媒體來推廣,就行直播帶貨一樣,這家公司的員工基本都是SOHO,並且散落在世界各地。

而現在,支持SOHO的辦公軟體也非常多,像Slack、ZOOM等,這也會導致短期合同工、自由職業者變多。

自由職業者已經成為趨勢,滴滴、uber、lyft的網約車司機,網際網路醫院像微醫上面的醫生,都有很高的自由度,不存在裁員的概念。

劉興亮:我們現在也在提倡靈活就業,有這些平台的存在,確實是一個好的趨勢。

劉興亮:矽谷這個裁員潮如果要退去,需要哪些前提條件?

王陽:有些事情(裁員)來得快,去的慢。裁員就像人生病,需要時間去康復和調整,也可以理解為地震,大地震之後可能還會有一些餘震,這需要一個過程。

從行業的視角來看,裁員就像多米諾骨牌,有可能會波及下一個業務、下一家公司,類似遞減的效益,總的來說,來得快,去則是一個逐步收斂的過程,當然,本質上還要看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從過往的經驗來看)科技網際網路行業總能找到突破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