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甜歌天后」到放飛自我的「段子手」,鄧麗君,你到底藏了多少寶藏?

讀者 發佈 2024-02-29T14:27:55.837067+00:00

不久之前的b站跨年晚會,他一人分飾四角,用四種不同的聲線,重新演繹四大名著。在「整活兒」這一塊上,周深從不讓人失望。

迷倒萬千少女的「寶藏男孩」周深,當真是有「兩把刷子」。

不久之前的b站跨年晚會,他一人分飾四角,用四種不同的聲線,重新演繹四大名著。

在「整活兒」這一塊上,周深從不讓人失望。

有時候他整的活,還特別好哭。

時間再往前一些,去年的江蘇衛視,在高科技的幫助下,周深曾經和自己的偶像鄧麗君女士,跨越時空,同台獻唱。

尤其是聽完兩人合唱的《大魚》,小年輕們的眼淚,忍不住撲簌撲簌往下掉。

而「中老年網友們」,更願意把淚水獻給鄧麗君。

鄧麗君與周深,實在是一對彼此契合的「神仙組合」。他們兩人身上,有很多共同點。比如,他們的嗓子,都像是被天使吻過的;再比如,兩人都很古靈精怪。

拜網際網路所賜,鄧麗君當年的搞笑視頻,被網友們挖出來了,漸漸成為著名的梗。

最早的「甜心陷阱」,之後的「甜歌皇后」,如今的「段子手」,大家對於鄧麗君的印象,在不停地轉變。

但就像盲人摸象里的盲人,我們自以為很了解鄧麗君,又怎麼可能真正了解她。

鄧麗君究竟會多少才藝?

看完她的經歷,你也許就能明白,什麼叫「老天爺賞飯吃」。

大約從小學時代開始,鄧麗君就跟著一個叫「九三康」的樂隊外出演出。

1963年時,當年著名導演李瀚祥,拍攝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灣取得空前的成功。

黃梅調的熱度,使得娛樂業也一片紅火。電影上映的次年,台灣諸多電台,紛紛舉辦了「黃梅調歌曲」比賽。

經過樂隊歷練的鄧麗君,也欣然報名參加。她以十一歲的年紀,力壓群芳,取得「中華電台」舉辦的歌唱比賽的總冠軍。並且,她還被冠以「神童歌手」的雅號。

在左宏遠(唱《白娘子》片尾曲的那位)等老師指點下,經過短暫的正規訓練,十三歲的鄧麗君,報名參加金馬獎唱片公司舉辦的歌唱大賽。

她以一曲地方小調《采紅菱》,再次輕鬆奪冠。

十四歲時,她正式出道,成為專業的歌手。

出道不到兩年,鄧麗君連發八張專輯。有人評價:「成為她的歌迷,簡直是太幸福了。」

大概是要不停地起新名字,唱片公司索性將專輯統一命名為《鄧麗君之歌》,按照系列進行發售。

由於專輯的熱賣,流行音樂圈因此出現了一個新詞:鄧腔。

簡言之,那就是鄧麗君特有的,將中國傳統小調與黃梅調相互結合,而形成的全新曲風。

鄧麗君成為藝人的時間,也是電視剛開始流行的年代,那是有一個非常火的綜藝歌唱節目:群英會。

不久之後,它就成為收視率王牌節目。相應地,「群英會」也就成為台灣實力派歌手,必須要征服的舞台。

十五歲的鄧麗君,是被邀請登上「群英會」的。

也許是年齡太小,鄧麗君這次終於翻了車。由於過度緊張,剛一登台的她,竟然忘記了歌詞。

這次失敗的錄音經歷,使得鄧麗君被「雪藏」了長達一年的時間。

一年之後,電視台卻主動上門找到了鄧麗君。他們正在籌拍電視劇《晶晶》。

當一切準備就緒,電視台卻苦於找不到歌手演唱片尾曲。最終,他們還是向鄧麗君拋出了橄欖枝。

《晶晶》上映後,大獲成功。但誰也沒想到,最火爆的竟是唱主題曲的鄧麗君。她一躍而成為當時台灣的新一代青春偶像,被人們稱為「大眾情人」。

那一年,鄧麗君僅僅十六歲。她用甜美的歌聲,開闢了屬於自己的純真時代。

因為一場慈善演出的邀約,鄧麗君有幸前往香港演出。以此為契機,她正式將自己的事業版圖,擴展到了香江。

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明星流行香艷的打扮,而充滿青春氣息的鄧麗君的出現,就像是一抹亮麗的色彩。

她天生小嗓門,聲音柔弱而單薄。但就是這麼一道溫柔的、呢喃般的聲音,徹底敲開了大眾的心扉。

只用了兩三年時間,鄧麗君就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歌手」。而在香港的成功,只不過是她邁向世界音樂殿堂的第一階台階。

鄧麗君出眾的表現,成功引起日本歌壇的注意。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一家日本本土很著名的唱片公司,就陸續派出星探,鍥而不捨地與她溝通。

鄧麗君的父母,並不願意她去日本發展。而站在舞台上的鄧麗君,卻隱隱有一種危機感。

浪子心聲、酒廊怨曲,是那個時代的主流音樂。她每次站在舞台上,每次都會賣力唱歌,但疲憊與失意的感覺,卻總是紛至沓來。

她悲觀地發現,漸漸地,可能就再沒有新的唱腔可用,再沒有新的唱路可繼。

她最終說服了父母,去娛樂業更發達的日本發展。

鄧麗君在那裡過得並不容易。

對一個異鄉人來說,首先面對的難題就是語言關。作為一個歌手,她對於日語卻一竅不通,更不必說演唱日語歌曲了。

更離譜的是,經紀公司給她請來的老師,是一位日籍華僑。華僑雖然日語說得流利,漢語卻早已忘了差不多。

鄧麗君與老師交流,常常是雞同鴨講,最後往往回歸最原始的比劃手指。

縱然如此,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她硬生生學會了讀寫日語。

掌握了日語,並不意味著就能融入當地的演藝圈。雖然有一副甜美的嗓音,雖然她叫鄧麗君,但她還是以美貌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1976年時,鄧麗君偶然穿一件腿部開高叉的旗袍,登上了日本電視節目。她的這一形象,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眾人紛紛給節目寫信,有的嘖嘖稱讚鄧麗君的「腳線美」,有的人則乾脆索要鄧麗君穿旗袍的照片。

連鄧麗君也忍不住「吐槽」自己:

「日本人讚美我的腿漂亮,我說因為臉蛋不好看嘛,只好穿高叉旗袍轉移大家的注意力啦。」

公司卻仿佛嗅到了什麼,為了迎合觀眾,他們重新包裝了鄧麗君的形象。這種迎合的確帶來了改變,當年夏天,鄧麗君發布了她旅日以來的第七首歌曲,《夜幕下的渡船》。在當月的唱片總銷量中,這首歌取得了第九名的佳績。

這一切,也從側面說明了日本歌壇競爭之殘酷。

鄧麗君的弟弟回憶說,有一次他看到自己可愛的老姐,孤獨地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車水馬龍,一聲不吭,獨自在那裡流眼淚。

吃盡苦頭的鄧麗君,前後在日本生活了10年,在這10年光景里,她為公司貢獻了至少50億日元的利潤。

1979年2月,鄧麗君流年不利,因為「假護照事件」——雖然一切都只是一場誤會,她本人不幸鋃鐺入獄。事件發生後,日本法務省還裁決鄧麗君,一年內不得再度入境。

曾經如日中天的她,意外地不再那麼受歡迎了。

換作尋常歌手,這基本意味著將要告別舞台;但對於鄧麗君來說,好戲才剛剛開始。

她是在美國實現「絕地反擊」的。

演唱公司其實早就有計劃,將鄧麗君推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隨著「假護照事件」的意外爆發,公司只能將計劃提前了。

但為了平息輿論,在美國的頭兩年裡,鄧麗君還是被「封殺」了。

她大半輩子的生活,都是在履行一份又一份合同,完成一次又一次演出,飛機——汽車——酒店——舞台,鄧麗君永遠在唱歌,或者在唱歌的路上。

對鄧麗君來說,那兩年的自由時光,無疑是幸福的。她每天穿一件白襯衫、一條牛仔褲,就像是一個二十六歲的普通女孩,輕鬆自在地去學校上課。

隨著演出的恢復,她再次變得大受歡迎。

而且,鄧麗君最最耳熟能詳的歌曲,譬如說《小城故事》《甜蜜蜜》……皆誕生於此時——她演藝生涯中最低谷的時期。

有人甚至說,鄧麗君的歌唱藝術,正是由此時開始進入了至高境界,形成了她獨特的個人風格。

長久以來,「甜美」是她的招牌——也是她的桎梏。所以,不知道是有意為之,抑或水到渠成,總之,三十歲的鄧麗君,選擇由自己打破這層壁壘。

1982年發行的《香港特輯》,大概是鄧麗君首次向世人展現自己「不乖巧」的一面。

留著丸子頭的她,先是乖巧地對觀眾說道:

「你們不要以為我只會躲在家裡做乖乖女。其實,我挺活躍的。」

鄧麗君那次演唱的舞台,是一個三面白布圍繞的攝影棚。講完這句「免責聲明」,她颯颯地走上舞台,接過助手們遞過來的彩色墨水,在白布上肆意潑灑。

她的身體也變得奔放起來。伴著一曲勁爆的熱舞,身著鐳射套裝的鄧麗君,演唱了一首Designer Music。這是一首1981年才發行的「新歌」,並且,還是一首迪斯科歌曲。

對於習慣了淺斟低唱的鄧麗君來說,這首歌極其難唱,它不但包括了連續密集的歌詞,還得需要歌手「吼」出來。

除了唱腔上的狂野,鄧麗君的舞蹈則堪稱「恐怖」。

三位男性舞者先抱起她,越過頭頂輪番把她「扔」出去。尤其是第二次,鄧麗君堪堪從舞者頭部劃了過去,「抱拋」差點成了「抱摔」。

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鄧麗君,愛摩托,愛滑冰,在音樂的嘗試上,則是不斷地突破自我。她仿佛要告訴歌迷:攤牌了,我就是愛搖滾。

留著爆炸頭,穿起小皮衣,登上高跟鞋的鄧麗君,不久之後,又給觀眾嘶吼了一曲I Love Rock-n-Roll。

小年輕們看完,在B站給出的評價是:覺得她還是不夠「壞」,反而有點可愛。

不夠「壞」是吧,你鄧姨也是會講粗話的。

Don't Wanna See Your Face, You Better Disappear(不想再見到你,你最好滾蛋)……

這是歌曲Beat It里的歌詞,它是麥可·傑克遜於1983年發布的單曲,歌曲一經發布,即爆紅歐美,登上音樂榜第一名。

麥可·傑克遜火遍歐美的同時,隔年的演唱會上,鄧麗君也即興翻唱了Beat It。

聽完鄧麗君版的搖滾,我們終於明白什麼叫「起范兒」,理解了什麼叫「林黛玉反手抽出四十米大刀」。

鄧麗君的曲風非常廣泛,抒情、爵士、搖滾、戲曲,幾乎沒有她唱不了的風格。但是,公正地說,譬如她表演搖滾,帶著玩票的性質,更像是淺嘗輒止。

雖然只是淺嘗輒止,即便現在看來,她依舊沒有對手。

鄧麗君去世後,當時最牛的一批搖滾歌手(鄭鈞、黑豹、臧天朔……),發表了一張專輯,歌手們用搖滾的方式翻唱她甜甜的歌曲。

這既是在致敬鄧麗君,也間接說明了,搖滾界對她專業性的認可。

鄧麗君生命中最後的一首單曲《與你共度今生》,它仿佛帶著宿命來到這個世界,其原唱歌手鄧麗君、翻唱歌手,以及詞作者,皆在歌曲發表兩年之後去世。

故事最後的結局,總是令人唏噓。

鄧麗君離開後,有人提出一個問題,自她去世後,還有誰能一直不斷推出新作品,又有誰一唱情歌就是30年?

在鄧麗君甜美的歌聲和美妙的笑容後面,是她滿腔力爭上遊的志氣。這種志氣值得任何一個人崇拜。

參考資料:

1.卜梵:《何日君再來:鄧麗君》

2.跳海大院:鄧麗君的人設「崩」了:她當年受了什麼刺激?

3.B站up主"4k修復師"

來源:一如一度(ID:yryd115)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與本平台無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