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高光時刻,高加林黃亞萍戀愛,有《廊橋遺夢》遺風

馬慶雲 發佈 2024-02-29T14:44:24.088139+00:00

3月29日晚間,電視劇《人生之路》播出第16集和第17集的劇情。這兩集劇情當中,高加林和黃亞萍之間的「愛情」在火速升溫。黃亞萍更是直接和張克南分手,開啟了熱烈追求高加林的模式。而高加林方面,也開始「嫌棄」農村的未婚妻劉巧珍。這齣戲,估計會讓很多青年觀眾們不高興了。

3月29日晚間,電視劇《人生之路》播出第16集和第17集的劇情。這兩集劇情當中,高加林和黃亞萍之間的「愛情」在火速升溫。黃亞萍更是直接和張克南分手,開啟了熱烈追求高加林的模式。而高加林方面,也開始「嫌棄」農村的未婚妻劉巧珍。

這齣戲,估計會讓很多青年觀眾們不高興了。尤其是很多喜歡追泡沫愛情劇的青年女性觀眾們,大家肯定會痛斥高加林這個人是渣男,是當代陳世美了。實際上,《人生之路》這部電視劇,播出至第16集和第17集,才正式彰顯出了自己作為改編劇的獨特價值。這一處,甚至於有《廊橋遺夢》遺風了。

可能有部分青年朋友不知道《廊橋遺夢》這部作品。這部作品離咱們其實也不遠。1992年出版的《廊橋遺夢》,又名《麥迪遜縣的橋》,是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力作,自問世以來便獲得廣泛好評,已經有了25種語言的譯本,世界發行量超過1200萬冊,並已由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搬上銀幕。這部小說可以說是這位作家的成名之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震驚了世界文壇。

上世紀九十年代,《廊橋遺夢》在中國有中文小說、英文原版小說、電影和廣播劇幾種形式。這部作品在當年,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老編上大學那會兒,我們都以能夠讀《廊橋遺夢》英文小說為榮。這小說的英文寫得也簡單,讀起來倒是不難。

這個《廊橋遺夢》為什麼在當年造成了那麼大的影響力呢?裡邊,當然有炒作營銷的成分。這一點,沒必要迴避。同時,它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因為這部小說講的是婚外情,女主人公明明有老公和孩子,卻和另一個男人發生了婚外的感情,且死去活來的。這是在當年造成巨大讀者衝擊力的。

關於《廊橋遺夢》,有好多分析,我們中文系更是有人專門拿這個做論文,學士的也有,碩士的也有。其實,一言以蔽之,文學當中的愛情這東西,就是衝破道德束縛罷了。比如說,咱們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衝破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道德。《孔雀東南飛》,也是類似的調性,衝破的也是這種傳統道德。

咱們中國的好多愛情小說,尤其是古代的愛情小說,都是衝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張生和崔鶯鶯,亦如是。放眼世界文學作品,關於愛情的內容,也是這種衝破方式。當然,它們經常衝破的,就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而是別的。比如,這部《廊橋遺夢》,就是衝破「已經取得的婚姻道德」。

文學作品當中展示愛情,就是要展示這種衝破「道德」的過程當中,男女主人公或者男女主角面對的各種人生抉擇。在路遙的小說《人生》當中,高加林進城之後,和劉巧珍分手,和黃亞萍欲要結合,其實也是衝破這種傳統的婚約道德。但是,在小說作品當中,並未把這種衝破的過程進行多方位的展示。

電視劇《人生之路》當中則不然,它開啟了全方面、立體化展示的過程。首先,就是展示靈轉、香香等姑娘的遭遇,一旦被男人「拋棄」,等待她們的都是悲慘命運。繼而,便展示了劉巧珍在愛情面前的勇於犧牲。同時,展示了黃亞萍的熱情追求,大膽示愛。最終,尤其重要展示的,便是高加林的「矛盾綜合體」問題。

高加林在衝破和無法衝破之間,一直處於抉擇狀態。這其實就很有《廊橋遺夢》的遺風了。《廊橋遺夢》當中的女主人公,也是處於這種衝突家庭束縛或者無法衝突的矛盾掙扎當中。有趣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把著力點放在這種衝突和無法衝破的矛盾綜合體上,會有意外的藝術效果。

文學青年們,容易干出這種事兒來,越是浪漫主義指導下的人生,越是敢於衝突這些道德的束縛。高加林和黃亞萍都是縣城當中真正的文學愛好者、文學工作者,所以,他倆一起衝破這種傳統的婚約道德,也是必然。把這個衝破的過程展示出來,尤其是展示衝破者自身的矛盾與抉擇,電視劇作品就呈現了更多的精彩價值。

當然,這種衝破,對於很多普通觀眾而言,是非常不友好的。我非常能理解大量青年觀眾們批評、痛斥高加林的這種心情。我們當年研討《廊橋遺夢》的時候,也有不少同學痛斥女主人公的。

從文學藝術創作的角度上講,讓主人公、主角們衝突這種道德束縛而追尋愛情,簡直是非常令人著迷的創作方式。從個人的道德規範來講,像老編這種中老年觀眾,會隨著歲數的增長,越來越減少放蕩不羈的行為,越來越向做一個規矩的小老頭兒層面進發。人這東西,越老越衛道,越來越死板,沒有了浪漫主義的情調。(文/馬慶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