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印度三面包圍,尼泊爾為什麼還敢與中國越走越近?

歷史時光鑑 發佈 2024-02-29T18:03:09.645731+00:00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個「關注」,聽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時,還能獲取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這一天,印度總理莫迪發表了講話,號召民眾練習瑜伽,稱其能鍛鍊呼吸系統,對於抗擊疫情有益。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個「關注」,聽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時,還能獲取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2021年6月21日,第七屆國際瑜伽日。

這一天,印度總理莫迪發表了講話,號召民眾練習瑜伽,稱其能鍛鍊呼吸系統,對於抗擊疫情有益。此外,印度內政部長也聲稱:瑜伽是「印度送給世界的禮物」。

就在印度向大力宣傳著「瑜伽文化」時,鄰國尼泊爾不樂意了,稱:瑜伽起源於尼泊爾,瑜伽出現的時候,印度還不存在!

不僅如此,奧利還揭了印度的老底,強調:印度專家不肯公開承認這一點。

如果這話是尼泊爾民間組織說的倒也還好,關鍵這話是尼泊爾總理奧利說的,可以說是絲毫不給印度面子了。

事實上,尼泊爾早就看印度不爽很久了。

就拿近幾年來說:

2020年6月13日,印度的一些軍人無端闖入雙方邊界卡拉帕尼地區,這一地區領土向來爭議不斷,印軍的突然闖入引起了尼泊爾的憤慨,在警告無果後,尼泊爾軍向印軍開火。

雙方發生激烈交火,各有死傷。

同樣是這一年,為了應對印度總是騷擾尼泊爾邊境的挑釁,尼泊爾「亮劍」了,果斷把境內三座大壩的水閘放開,任由洪流向下流奔去,而下游正是印度的村莊。

這還沒完,2021年3月4日,3名印度人違規闖入尼泊爾邊境,並發生衝突,情急之下,尼泊爾方果斷開火還擊,印度三人1死兩傷。

當然,印度對此很「惱火」,尼泊爾與印度之間的爭端愈演愈烈。

觀察地圖會發現,尼泊爾除了北部與中國西藏接壤之外,其餘三面都是被印度半包圍著的,尼泊爾跟印度在歷史、文化、風俗等也都有一定相似之處。

但近年來,尼泊爾跟印度摩擦不斷,並與我國越走越近。

那問題來了:尼泊爾為什麼跟印度這麼不對付?又為何和中國越走越近?


  • 尼印糾葛

在古代,「印度」一詞長期是一個地理概念,包括尼泊爾在內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地區,都長期被稱作「古印度」。

19世紀,英國殖民者入侵了尼泊爾,將尼泊爾大片領土劃給了英屬印度地區;

1923年,英國承認了尼泊爾的獨立,但英國在尼泊爾仍然保持著非常頑固的勢力,大量特權依然存在。可以說,尼泊爾僅僅實現了形式上的獨立。

二戰之後,印度獨立,英國殖民勢力狼狽地退出了南亞次大陸,尼泊爾出現了短暫的權力真空。於是,被英國殖民近200年的印度瞄準了尼泊爾這塊肥肉,開始了勢力滲透。

沒人欺負我,我就欺負別人,這就是印度的邏輯。

1950年,印度與尼泊爾簽訂了《和平友好條約》,通過這個條約,印度能夠一定干涉尼泊爾的外交和國防,向尼泊爾提供外交和安全事務的「指導」;

甚至,印度和尼泊爾兩國可以互相無障礙移居。

此外,印度還強迫尼泊爾簽訂了《貿易條約》,印度獲得了控制尼泊爾發展貿易的特權。

這兩份條約非常「英式」,印度這是在打著跟尼泊爾談生意、促進共同發展的旗號,逐步滲透到其國家事務之中。可以說,英國殖民者走了之後,印度成功繼承了英國在尼泊爾的各種勢力和特權。

漸漸地,尼泊爾也意識到這兩個條約鼓吹的「友好」與「和平」,其實是另一種方式的不平等。這讓尼泊爾心裡頗為窩火,但介於實力弱小,暫時無力反抗。

到1972年,尼泊爾比蘭德國王繼位,蘭德拉國王積極追求更多元化的外交方式,試圖擺脫印度的過分控制,尼泊爾的反抗還是卓有成效的,之後尼泊爾對印度的經濟依賴程度在不斷降低,同時加強了與其他亞洲大國的貿易來往與聯繫。

對此,印度心裡自然是一萬個不樂意。

於是,印度又拿出「主人」的架勢對尼泊爾下起了「狠手」。

1989年,印度又拿出了當年簽下的《和平與友好條約》,以「尼泊爾未徵得印度的同意就向中國購買軍備物資」為由,對尼泊爾進行了貿易制裁,這愈發激發尼泊爾的對印反感。

此後,尼泊爾和印度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多。

關係好的時候大帳小算,關係差的時候就小帳大算,在越來越激化的爭執中,此前一直處於擱置的領土爭端就被拿到台前了,尤其是爭議最大的卡拉帕尼地區


  • 卡拉帕尼地區爭端

卡拉帕尼地區處在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的交匯地帶。

而關於卡拉帕尼的領土糾紛問題,依然與「攪屎棍」英國脫不開干係,不過,這次的情況跟以往英國埋雷等爆炸不太一樣,這一次是英國與尼泊爾的談判沒談明白。

早在181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就跟尼泊爾廓爾喀人打了一架,結果是尼泊爾廓爾喀人輸了,尼泊爾被迫跟英國簽了《蘇高利條約》,三分之一的國土被割走,自此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該條約規定,尼泊爾的邊境從馬哈卡利河以東算起,但問題在於,馬哈卡利河的源頭不止一個,協定里也沒說是以哪個為準。

這不,一個大漏洞就留下了,為之後的領土爭端埋下伏筆。

等英國殖民者走了,印度和尼泊爾拿著當年的《蘇高利條約》,對照著一百多年來的各種地圖版本,各執一詞,爭論不休,誰也不服誰。

上世紀80年代後,印度與尼泊爾的摩擦越來越多,卡拉帕尼地區越來越受到兩國的重視,領土之爭也愈發白熱化,時至今日,此領土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近幾年來,雙方關於爭議地區的討論愈發火爆,動手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印度想重新當回尼泊爾「主人」的架勢越來越強烈。

這裡,還有一個原因不可忽視,那就是印度不希望尼泊爾親華。


  • 向中國靠攏

60年代的時候,印度搞拉幫結派的小圈子,多次向尼泊爾施壓不讓尼泊爾跟中國親近,當時印度有蘇聯撐腰,並且尼印的貿易聯繫深厚,因此尼泊爾不得不向印度妥協。

但進入70年代後,尼泊爾愈發感到了危機,印度先是取得了對巴基斯坦戰爭的大勝,又吞併了當時的爭議地區錫金,到80年代還出動10萬大軍介入斯里蘭卡內戰。

作為一個面積不足印度5%的小國,尼泊爾睡覺都睡不踏實,擔心印度對自己動手。

於是,大國夾縫中的尼泊爾逐漸向中國靠攏。

中國是尼泊爾的第二大貿易國,相較於印度,中國的產業結構更合理,消費水平更高,外匯儲備量更足,更易於滿足尼泊爾對於一個穩定市場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即便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也從未主動挑起

過任何侵略戰爭,更從未試圖干涉過他國內政,與中國打交道根本不用擔心「翻臉」問題。

2015年,尼泊爾頒布了一部新憲法,其中很多法令讓印度不滿。於是印度直接翻臉了,宣布對尼泊爾實行燃油禁運,給尼泊爾經濟造成了巨大損失。

情急之下,尼泊爾轉向中國求助。

結果沒想到印度更急了,進一步加大了對尼泊爾的制裁。

結果就是,尼泊爾對印度越發厭煩,雙方的矛盾幾乎已經不可調和。

與此同時,尼泊爾與中國強化了合作關係:

2015年10月31日,尼泊爾接收到了來自中國的75噸汽油援助,回了一大口血;

2018年1月,尼泊爾正式接上了中國網際網路,打破了印度對其的電信壟斷;

2018年9月,我國向尼泊爾開放天津、深圳、連雲港、湛江四個港口。

此外,尼泊爾還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2017年5月與我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據統計,17年我國與尼泊爾的雙邊貿易額為9.9億美元,同比增長11.2%。

諸如此類的合作不勝枚舉,在嘗到甜頭之後,尼泊爾決定實施一個難度極大的想法——花費80億美元建造一條連接西藏日咯與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跨境鐵路。

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嘗試,儘管美印想著法阻撓,但該想法目前已經付諸了實施。若順利通車,中國超越印度成為尼泊爾最大的貿易夥伴將在短時間內實現。

又或許,不到中尼鐵路通車那天,中國就已經是了。目前最新消息是,2022年12月27日,我國的鐵路技術援助專家組抵達尼泊爾,就具體可行性研究邁出了新步伐。

印度這下慌了。印度認為,一旦尼泊爾的錢包鼓了,腰杆子硬了,印度將無法在經濟上控制尼泊爾,那對印度市場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雙方的爭議領土處理起來也會更加棘手。

印度欲哭無淚,可能印度永遠不會明白,明明都是相似的信仰,相似的語言,怎麼就這麼容易就靠攏中國了呢?但筆者想說,後悔已為時已晚!

果然,錢包鼓了,尼泊爾的腰杆子也會「挺」。

2020年5月,尼泊爾花1.1億尼泊爾盧比組建了一支特種武警部隊,駐紮在尼印爭議地段——拜亞斯村,狠狠地向印度秀了一把「肌肉」。

與此同時,還在拜亞斯村還修了一條道路,這條路通往的是——中國邊境。

一切的一切都在表明,印度,已永遠失去了牢牢控制或吞併尼泊爾的機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