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找工作不看工資看什麼?專家就該這麼「耿直」

中青評論 發佈 2024-02-29T18:37:11.347531+00:00

摘要中青評論有溫度的專家建議,應該是接地氣的,而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如果有人指責年輕人看著報酬來挑工作,那至少他是無知。」「如果沒有工資,連生存都生存不了,我還能幹嘛呢?」最近,經濟學家朱少平一番「真性情」的直率回懟火了。

摘要

中青評論

有溫度的專家建議,應該是接地氣的,而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

「如果有人指責年輕人看著報酬來挑工作,那至少他是無知。」「如果沒有工資,連生存都生存不了,我還能幹嘛呢?」最近,經濟學家朱少平一番「真性情」的直率回懟火了。不少網友贊其是真正接地氣的專家,還有人直言這些話簡直是專家建議中的一股清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段時間以來,部分備受爭議的專家言論,將「專家建議」拖入了動輒受到群嘲的尷尬境地。「年輕人工資低因為能力不夠」「建議年輕人不要為錢工作」「不建議年輕人掏空六個錢包湊首付」……一些無視年輕人真實困境、缺乏現實感的見解,不僅無法起到建設性作用,還會消耗人們對專家群體的尊重和信任,導致「翻車」。

其實,朱少平此次的出圈表達中,並沒有多少深奧的經濟學理論,之所以收穫大量點讚,主要還是因為他沒有高高在上,以「過來人」的姿態對年輕人進行空泛說教,而是正視現實,從對年輕人的共情出發思考社會問題。

付出勞動就應該獲得相應報酬,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學常識。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用人單位能否開出合理的薪酬待遇,體現著對年輕人專業能力和社會價值的尊重。很多時候,年輕人吐槽工資低,並不是好高騖遠,而是反對付出與回報不相匹配,反感一味拿情懷、理想「畫大餅」的不負責做法。一些專家意識不到這些現實問題,反倒勸年輕人別太看重工資,顯然搞錯了重點,自然會陷入「雞同鴨講」的困局。

沒有人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找工作時,大多數人都要面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權衡。特別是對在大城市打拼的普通上班族來說,不管是住房、出行、養娃,還是日常生活的成本,主要都要靠工資來負擔。耐心了解一下這些年輕人的情況,就會發現很多人所追求的並非多麼虛無縹緲的奢侈生活,而只是相對舒適、從容的生活水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位「深漂」朋友曾與我分享道:自己不習慣與陌生人合租,希望找一間一居室獨居。可是,在深圳,這樣的房子月租金要動輒五六千元。這意味著,自己選擇了居住環境的相對舒適,就不得不在餐飲、購物等方面縮減開支,也意味著在找工作時,工資至少要能夠覆蓋基本開銷。此時,若是一位專家站出來說「不要為錢工作」,無疑就顯得很不接地氣了。

正如朱少平所說的,「連生存都生存不了,我還能幹嘛呢?」有了生存,才談得上發展,這是最樸素的道理。如果年輕人無需為基本生計問題發愁,反而能放下包袱、輕裝上陣,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擅長的事情,發揮出更多活力。

一些專家既然選擇進入公共領域發言,就應該秉持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多從制度層面入手,提出經過深思熟慮的政策建議,儘量減少年輕人的後顧之憂。比如,對於大城市的極端通勤問題,很多年輕人無奈地表示:本來一早元氣滿滿地出門,可是在經歷過漫長的等車、擠地鐵、換乘過程後,整個人都「電量不足」了。

對此,不管是勸他們要肯吃苦,還是輕飄飄地說「建議不要通勤超過兩小時」,都忽視了問題的關鍵。探討如何通過增加可負擔的住房供給、使交通線路更便捷等方式,減少極端通勤之苦,從而把人們的更多精力釋放出來做有意義的事,才是更有人文關懷的專家建議。

總之,有溫度的專家建議,應該是接地氣的,而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它應該有共情作為底色,致力於營造更加包容、友好的社會環境,而不是一味對個人選擇進行苛求和限制。

撰文/任冠青

編輯/楊鑫宇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