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威寧:龍場小平菇開闢致富新未來

多彩威寧 發佈 2024-02-29T19:05:48.157413+00:00

仲春時節,走進龍場鎮河塊社區平菇大棚種植基地,陣陣菇香撲鼻而來。放眼望去,一朵朵肥碩可人的平菇,猶如一把把撐開的「小傘」,承載著豐收的希望,為當地村民開闢了致富新未來。張畢華是地地道道的河塊社區人。

仲春時節,走進龍場鎮河塊社區平菇大棚種植基地,陣陣菇香撲鼻而來。放眼望去,一朵朵肥碩可人的平菇,猶如一把把撐開的「小傘」,承載著豐收的希望,為當地村民開闢了致富新未來。

張畢華是地地道道的河塊社區人。他了解到平菇種植周期短、見效快、收益可觀後,於2022年2月接手了當地轉讓的平菇種植基地和種植技術。當年,他投資3萬個菌包種植平菇每個菌包產值6元一年產值18萬元

「學好技術,才能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張畢華每天早起晚睡,刻苦鑽研平菇種植技術,他要用最短的時間讓河塊社區的村民過上紅火日子。

「我們今年增加了2萬個菌包,擴大了種植規模,帶動村里部分村民種植平菇。」張畢華告訴記者,基地採用資金入股的方式帶動村民進行種植,目前已有22戶參與進來,總投資近100萬元。

種植戶陳小軍正在基地採摘平菇,他嫻熟地用手掐住菇根,輕輕一扭,整朵平菇輕鬆入筐,不一會兒就采滿一筐。


「我們種植的平菇肉質厚、品相好、口感佳、綠色無公害,銷量不錯。」陳小軍一邊採摘一邊說,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陳小軍告訴記者,他今年投資了3萬個菌包,不出意外的話,預計產值18萬元。此外,他還發展養牛產業,家裡目前有10多頭牛,日子算是過得富足。

憑藉平菇種植,張畢華不僅自己賺了錢,在製作菌棒和採摘平菇繁忙時,還會在村里僱傭工人,這樣一來,周邊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獲得一份穩定的收入。

河塊社區村民李燕子說:「像我們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出不了門,能在附近掙點零花錢真的很好。我在這個基地務工幾年了,一個月能掙2000塊左右。」

近年來,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龍場鎮一方面引導村民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大力扶持、推廣張畢華這樣的創業「領頭雁」,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帶領更多群眾撐開產業振興「致富傘」;另一方面堅持黨建引領,統籌村級資源,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讓群眾都能團結在一起,從「旁觀者」成為「參與者」,共享發展紅利,不斷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來源:威寧融媒

編審:少數真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