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沙俄東征歷程:奪取西伯利亞後,侵占外東北,蠶食唐努烏梁海

江湖小曉生 發佈 2024-02-29T21:20:54.630211+00:00

沙俄本來是個烏拉爾山以西的彈丸小國,曾經是維京人、蒙古人統治之下的藩屬公國,原稱莫斯科公國。到了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似乎對自己的身份略顯不滿,他主動加冕為沙皇,就這麼著,莫斯科公國,才成了沙皇俄國,簡稱沙俄。

沙俄本來是個烏拉爾山以西的彈丸小國,曾經是維京人、蒙古人統治之下的藩屬公國,原稱莫斯科公國。

到了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似乎對自己的身份略顯不滿,他主動加冕為沙皇,就這麼著,莫斯科公國,才成了沙皇俄國,簡稱沙俄。

即便如此,其實沙俄在16世紀的地盤也不大。因為西邊和南邊,有強大的瑞典王國、波蘭王國、立陶宛大公國、奧斯曼帝國等,這些對手,死死地盯著沙俄,讓沙俄寸步難行。

既然西邊玩不轉了,那沙俄只能調整戰略規劃,向東發展。16世紀時期,他們的地盤頂天了只到烏拉爾山脈以東、鄂畢河以西這一帶。


再往東,可就是西伯利亞汗國的地盤了。

13世紀是蒙古人的天下,成吉思汗帶著蒙古騎兵橫掃歐亞大陸。三次蒙古西征,先後建立了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伊爾汗國等大蒙古國旗下的汗國。

其中金帳汗國統治著羅斯諸國,以及大片西伯利亞地區。這其中就包括了莫斯科公國。當時的莫斯科大公很聰明,他主動投降了蒙古人,幫助他們在當地收稅,因此富得流油,逐漸有了創業資本。

到了15世紀中期,金帳汗國的分封制弊端逐漸浮出水面,分裂成了哈薩克汗國、喀山汗國、克里米亞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西伯利亞汗國、諾蓋汗國等等汗國。

這些汗國遍布東歐、中亞、西伯利亞等地,有點類似周王室失去權威後,各路諸侯逐漸做大的感覺。

沙俄崛起以後,在16世紀中期,先滅掉了伏爾加河畔的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將地盤延伸到了鄂畢河西岸。隨後他們便看向了西伯利亞汗國。

這是一個人數只有不到20萬的國家,絕對是地廣人稀的代表。他們以韃靼人為主,主要從事畜牧業,如果沒人打擾的話,那小日子別提多幸福了,這邊牧場放到那邊牧場,牛羊馬匹有吃不完的草料。


然而,沙皇伊凡四世的野心,不再容許他們過著世外桃源的生活。這裡是天然的毛皮產地,也是東西方商貿的必經之路。

1581年,沙皇派遣葉爾馬克帶領一支840人的哥薩克騎兵,渡過鄂畢河開始征討西伯利亞汗國。

我們剛才說了,這地方地廣人稀,而且各部落散漫慣了,根本沒想到有人會饞上他們的地盤,因此也沒機會團結起來對付哥薩克騎兵。

因此很不幸的是,在1582年,哥薩克騎兵各個擊破西伯利亞汗國的防衛以後,成功入主西伯利亞汗國的首都伊斯凱爾。此後十多年裡,西伯利亞汗國的餘部一直在激烈地抗爭著這一侵略行為,不過很可惜,由於勢單力薄,1598年,該汗國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


《尼布楚條約》並未讓沙俄停止東征的步伐。

1598年,西伯利亞汗國亡國的這一年,同樣也是沙俄留里克王朝絕嗣的一年。啥情況呢?原來9世紀的時候,維京人踏上東歐草原,在這裡與當地的斯拉夫人結合,建立了基輔羅斯王國。該王國的王室,便是留里克家族。

沙俄此前的歷代君主,都是留里克家族的分支,因此這一時期又被稱為留里克王朝時期。伊凡四世死後,1598年,他的兒子費多爾在位14年後忽然猝死。關鍵還沒留下個兒子,就這樣留里克王朝便絕嗣了。

值得一提的是,費多爾死後多年,人們從他的頭髮中檢測出了大量砷,因此有人推測他是被權臣兼國舅戈東諾夫給毒殺的,因為戈東諾夫隨後便成為了新沙皇。

此後的沙俄,進入到了一段動盪時期,為了爭奪沙皇大位,各路梟雄爭相登場。一直到1613年,羅曼諾夫家族的首領米哈伊爾被推舉為沙皇后,沙俄才算穩定下來,沙俄的歷史也由此進入了羅曼諾夫王朝時代。

既然穩定了,那就繼續擴張好了,西邊照樣還是吃不開,因此只能繼續向東進軍。1632年,沙俄大軍挺進到勒拿河中游,在這裡建立了雅庫茨克城。

1649年,沙俄大軍一直挺進到了東部海岸線,在這裡建立了鄂霍茨克城。再往前要麼就是渡海到對面的庫頁島,要麼就是北上到更冷的北方,繼而渡海登陸阿拉斯加。


呆子都知道麼選比較合適,當然是登陸庫頁島,繼而向南走,找到天然不凍港。為此這個時候,沙俄以鄂霍茨克城為基地,開始向南挺進。

1650年,沙俄在外東北地區,強行建立了雅克薩城,同時不斷派人南下入侵黑龍江沿岸。因此,在1685年、1686年,清朝康熙帝先後兩次派人到雅克薩狠狠揍了沙俄這些人一頓。

最終在1689年,清廷與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標誌著兩國第一次正式劃清了邊界線。該條約中明確規定,外興安嶺以南包括庫爾島等地,都是中國領土。

沙俄的彼得大帝親政以後,忙著和瑞典王國打大北方戰爭,也就沒機會再和康熙皇帝切磋武藝了,那麼按道理說,沙俄的東征是不是該停一停了?

當然不可能,到了19世紀中葉,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再次席捲而來。這回他不單純是動武,而是用恐嚇的方式與清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相繼從清朝手裡弄走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唐努烏梁海,再次成為沙俄的新目標。

估計很多中國人都沒聽過這個地名,這也不奇怪,因為目前這裡已經不屬於咱們的地盤了。但是在清朝,這裡卻實實在在地屬於中國。

1655年,也就是順治十二年,唐努烏梁海地區就成了清朝的一部分。到了1697年,康熙帝擊敗了噶爾丹以後,清朝對漠北蒙古的統治相當牢靠,唐努烏梁海也正式被編製成五旗四十六佐領。

由於《尼布楚條約》只規定了東部的邊界線,至於兩國中部的邊界線沒有劃分,這下沙俄算是找到理由了,他們開始在西伯利亞和漠北蒙古之間遊走,不斷向南滲透。

當時的沙皇葉卡捷琳娜一世,甚至為了獲得更大的好處,不斷鼓勵清朝西北地區的叛亂,甚至資助過叛軍。

一直到1727年,雍正帝實在是煩透了沙俄的行為,便與之簽訂了《布連斯奇條約》。條約明確規定,以額爾古訥河 、恰克 圖、沙賓達巴哈一線為界限,北邊歸沙俄,南邊歸清朝。也就是說廣袤的漠北蒙古包括唐努烏梁海地區,都歸清朝所有。

事情談好了,本就應該相安無事了吧?可沙俄對唐努烏梁海地區的野心,從來沒有消失過。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過後,西方列強就意識到清朝已經變得外強中乾了!

沙俄在西邊和英法等國打了一場克里米亞戰爭以後,損失慘重,為了彌補損失,只好繼續向清朝伸手,因此,他們又來了!

1860年,沙俄趁著第二次鴉片戰爭,強行和清朝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1864年,雙方又簽訂了《勘分西北界約記》,這麼一來唐努烏梁海的西北片區4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就這麼歸了沙俄。同時整個清朝西北地區44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落入了沙俄的口袋。


這還沒完,他們對唐努烏梁海的野心,從未終止過。

自打知道清朝外強中乾以後,沙俄便不斷找各種藉口搶地盤,後來實在是不好意思明搶了,只好選擇滲透。

搶了唐努烏梁海4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後,沙俄以此為據點,不斷向唐努烏梁海地區增派商隊,1869年以前,沙俄在該地區境內已經陸續建立了16個商站。

單純做生意也就算了,他們居然在唐努烏梁海境內,不斷騙買土地,大量俄國人逐漸成為了當地的大地主。有了土地,那就有資格在這裡養活沙俄百姓了。因此20世紀之前,沙俄在唐努烏梁海瘋狂移民,陸續建立了68個居民點,儼然把這裡當成了沙俄的地盤。

據統計,1911年時,沙俄對唐努烏梁海已經移民了5千多人。這些人在當地想種多少地就種多少地,過著比歐洲地區的俄國農民更加富裕的生活。

1907年,沙俄開始修建國內通往唐努烏梁海的大道,意圖很明顯。1910年,沙俄派出所謂的考察團,實際上都是軍事將領,他們主要是來看看,武力奪取唐努烏梁海全境的可能性。

這仗是真心沒法打,人家到你家裡把什麼軍事設施都看完了,再對你動手,你還有還手的可能嗎?


1911年年底,正當沙俄準備動手的時候,清朝出現垮台的跡象了!為了減少國際壓力,沙皇尼古拉二世暫時擱置了武力奪取唐努烏梁海的計劃,他打算採取更加「積極」的措施。

啥積極措施呢?就是讓唐努烏梁海地區的當地貴族們,帶領本地區先取得自主獨立。隨後再讓他們帶著唐努烏梁海,投入沙俄的懷抱。

事情進展非常順利,1912年,當地貴族宣布獨立,同時宣布沙俄成為了他們的保護國。啥意思?清朝沒了,那麼唐努烏梁海暫時出現了權力真空,那麼他們獨立似乎就名正言順了,此後他們再想受誰保護,那就不是取代清朝的那個集團說了算了。

這麼折騰一遍,國際上針對沙俄的壓力,也就比武力攻占小了很多。只能說,沙俄這一招絕絕子,屢試不爽。

在派遣了大量軍隊進駐唐努烏梁海後,1914年,沙俄正式宣布,對擁有17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唐努烏梁海地區,擁有實際保護權。如今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便是唐努烏梁海的一部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