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印度文明,發達的宗教文化

聖讀史話 發佈 2024-02-29T22:23:34.222114+00:00

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在印度這片土地上都可以找到其信仰者,然而,這千年的傳承中又有哪些宗教教文化流傳至今呢?

印度民族,是世界上宗教最悠久的民族,也是信奉宗教種類最多的民族。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在印度這片土地上都可以找到其信仰者,然而,這千年的傳承中又有哪些宗教教文化流傳至今呢?

種姓制度與婆羅門教

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是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古代印度文化的要前提。沒有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難以想像印度社會的演進過程。

幾千年來,種姓制度始終存在,儘管現今的印度政府已經頗為嚴肅地正式宣布廢除種姓制度,但是種姓之間的差別並未消滅掉。長期以來,婆羅門教占據了印度社會的首要地位,成為印度宗教之母。

儘管婆羅門教於公元4世紀逐漸衰落,但是它仍以頑強的生命力滲透進印度教中,使印度長期成為宗教性國家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是古代印度雅利安人的雙胞胎,孕育了印度幾千年來的精神文明。

種姓的梵語詞彙是「瓦爾納」,意即「顏色」「品質」。雅利安人膚色白皙,自詡為高等種姓,而被統治的達羅毗茶人膚色黝黑,被視為卑賤種姓。這種強調膚色的因素,深深紮根於印度北部的雅利安文化中。

雅利安人剛剛進入印度時,並無種姓的意識。由於當時社會已進入階級社會,其內部已分化出3個階層,即執掌宗教事務的僧侶貴族,行使行政與軍事權力的世俗貴族,以及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平民。

當雅利安人與非雅利安人分離,雅利安人就將被征服、被統治的原地居民稱為「達薩」或「達休」,這樣種姓制度逐漸形成。

主持宗教事務的祭司被稱為「婆羅門」;武士和世俗貴族被稱為「剎帝利」;農工者被稱為「吠舍」;被統治的當地人被稱為「首陀羅」,他們只能從事最卑賤的工作。處於首陀羅之下的還有被稱為「不可接觸者」的「賤民」

種姓為職業世襲、內部通婚、不與外人雜糅的社會等級群體。它從屬父母、肉身傳承,永世不得改變。每個種姓都有各自不同的社會職責和義務,包括傳統的職業,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習俗等。

婆羅門教由公元前2000年左右生活在印度西北部雅利安人遊牧部落信仰的吠陀教演化而來。吠陀教信仰多神,崇拜各種被神化的自然力以及部族的祖先和英雄等。

凡日月星辰、霧雨雷電、草木山川以及各種動物幾乎都被幻化為神,並根據這些神所處的位置,分為天,空、地三界

在天界有天神伐樓拿、太陽神蘇利耶、黎明神烏莎斯:在空界有雷神因陀羅、風神伐由、雨神帕閣尼耶;在地界有火神阿者尼、酒神蘇摩、河神婆羅室伐底等。在上述提到的諸神中,大多為男性神,是父系社會狀況的反映,具有男權社會色彩。

大約公元前7世紀,以《吠陀》為最古經典的婆羅門教在雅利安人吠陀教的基礎上形成了。它也信仰多神,奉梵天、毗濕奴和濕婆為三大主神,並認為它們分別代表了字宙的「創造」「護持」和毀滅」。

主張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將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種姓。婆羅教將前三個種姓稱為「再生族」意即婆羅門教使他們獲得了第二次生命,而將第四個種姓稱為「一生族」。

主張善惡有因果,人生有輪迴之說。認為人和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有靈魂,軀體死後,靈魂還可以在另一軀殼中復活。人轉世的形態是幸福還是悲哀,取決於他本人在現世的行為,即主要取決於他信奉婆羅門教虔誠的程度。

這種規範人的一切身心活動的「業」的思想,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主宰著印度人的行為。

有關婆羅門教最本質的思想(基本教義),集中反映在《奧義書》中。「奧義書」原意為「近坐」,引申為「師生對坐所傳的秘密教義」,意即「吠陀的終結」。一般認為有200多種,現存100多種。

雖然《奧義書》在思想內容上很龐雜,但其基本觀點相當一致。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

1.認為世界的靈魂或絕對的存在物「梵」是主宰著世界的最高的實在。2.認為物質世界是虛幻的、不真實的,只有靈魂和精神才是真實的實在。3.認為靈魂可以轉世,人生可以輪迴。一個人前生的所作所為可以決定他後世種姓的升高或降低。4.認為只有與絕對的存在物合為一體,即梵我合一,才能擺脫輪迴而得到安寧。

婆羅門教是古代印度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的一種精神產物,現實社會中的種種不平等現象,作為印度歷史文化積澱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僅對後世的印度宗教產生過這樣或那樣的影響,而且其哲學內核在後世的各種哲學流派中也都能發現印痕。

耆那教和佛教

公元前6世紀左右,印度開始向封建領主統治的農業社會轉化。

貿易的發展手工業的繁榮、城鎮的興起、文字的使用,使當時的印度的社會和經濟生活開始發生變化,隨時而來的是人們對宗教和哲學的思考,以致形成人們思想上百家爭鳴的局面。

當時,印度傳統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等信仰,受到挑戰。面臨思想界諸家蜂起、通官問鼎的局面,婆羅門教為代表的正統思想開始動搖,並逐海衰落。

在這種思潮中,有些激進的思想家起初採取了一種異教的、甚至是反宗教的形式,其中影響最大、流傳久遠的就是者那教和佛教。它們同源於恆河以北的東印度地區,均以印度人的哲學傳統為基礎,倡導者都是貴族即剎帝利種姓的成員,並都是在道德上極其嚴謹的獨立的宗教。

「耆那」,原意為「勝利者」「完成修行的人」,因此該教又稱為「勝利者的宗教」。「勝利者」即大雄,又稱筏馱摩那。耆那即是他的稱號。其基本教義有業報輪迴、靈魂解脫、非暴力和苦行主義等。

它反對吠陀權威和祭祀,提出只有遵循3條解脫之路,純潔的靈魂才能從軀體中脫出,然後存於幸福之中。在耆那教提倡的守五戒中,第一戒為「不殺生」,第二戒為不妄語,都對印度人民形成自己的文化心理素質有重大影響。

耆那教異常強調非暴力,因此許多工作,包括農耕、手工業等,都受到排斥,只有商貿業成為首選。而耆那教提倡儉樸,堅持說實話等戒律,更與商貿活動的許多行為感情不謀而合。

於是著那教逐漸與城市文化擴展緊密聯繫在一起。4世紀至13世紀曾在印度廣泛流行,後由於伊斯蘭教在印度廣泛傳播,耆那教的勢力受到很大打擊。17世紀後該教又出現過數次改革運動,一直延續現代。

印度著那教徒目前數量很少,但由於和商貿業悠久的歷史淵源關係,在當今社會仍有不可疏忽的影響。據統計,至19世紀末,印度民族資本的大半,仍然掌握在僅占印度人口百分之五的者那教教徒手中。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智者、聖人,他原名悉達多·喬達摩,他原是王子,青年時即感到人世變幻無常,深思解脫人生苦難之道,29歲時出家修行,靜心冥思,後「大徹大悟」,得道成佛(佛即佛陀,意譯為覺者)。

小乘佛教講的佛,一殷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佛教講的佛,除指釋迦牟尼以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並宜稱三世十方處處有佛,其數如恆河之沙礫。史家一殷認為佛陀確有其人,但得道成佛的傳說中不無虛構成分。

佛陀本沒有創立宗教的打算,其思想雖然取決於他的印度宗救傳統,但並不是宗派性。其學說包括系統的哲學,心理學,倫理學,其中倫理學最為重要。這表明他是一位非常博學的人。

佛教是當時反婆羅門教的思潮之一,早期佛教反對創世神的說法,佛陀的信徒們也只把他看作教主,而不是看成神。其基本教義是將現實人生斷定為「無常」「無我」「苦」。

「苦」的原因既不在超現實的梵,也不在社會環境,而是由每個人自身的「惑」「業」所致。「惑」指人的貪、瞋、痴等煩惱,「業」指人的身、口、意等活動。以「惑」「業」為因,形成生死不息之果,依據人的行為善惡,得到輪迴報應。

所以想要擺脫痛苦就只有依照經、律、論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學,徹底轉變自己的世俗欲望和認識,超出生死輪迴範圍,達到這種轉變的最高目標,即「涅榮」或「解脫」。

佛教的上述主張,主要包含在「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等最基本的教理之中。

所謂「三法印」,即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架寂靜」。所謂「四聖諦」,即為「苦、集、滅、道」。它集中體現了佛教的倫理道德觀,反映了佛教的基本教義。八正道是佛教指出的要實踐四聖諦的八種正確道路和方法。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佛教在印度經歷了1800多年的歷史,其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原始佛數時期、部派佛教時期、:大乘佛教時期、密教時期。

原始佛教時期,即釋迦牟尼及其弟子傳教時期。這二三百年的時間是佛教的初創時期。他們主要致力於確立教義和教團基礎,重點宣傳佛教的基本教義,即四諦說、緣起說、五蘊說、無常說、無我說。

部派佛教時期,是指佛陀逝世後的百餘年左右。由於對佛教教義的不同理解,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兩大派。

大乘佛教時期,大約興起於1世紀左右的大乘佛教將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貶稱為「小乘」。「乘」在這裡有「運載」或「道路」之意,指佛家認為的到達彼岸世界的方法,小乘重在利己,大乘重在利他。

密教時期是佛教發展的一個特殊時期。密教指佛教的密宗,又稱「金剛乘」。它是大乘佛教、婆羅門教和印度崇拜女神及生育力等信仰的混合物。

11世紀起,伊斯蘭教的勢力逐漸進入東印度各地。至13世紀初,許多重要寺院被毀,僧徒星散,佛教逐漸在南亞次大陸消失。但它卻遠離故土,在亞洲許多國家紮根開花,發展成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亞洲各地傳播,大致可以分為兩條路線:向南最先傳人斯里蘭卡,又轉而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老過等國:北傳經帕米爾高原進人中國,再由中國傳人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