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大和解?時隔多年,潘粵明和董潔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

楚韻 發佈 2024-02-29T23:43:33.258925+00:00

導讀:潘粵明此前接受採訪時說:「辛苦孩子他媽媽了,將孩子培養長大」,看似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卻將兩人大和解的帷幕拉開。要知道,當年兩人因為婚姻風波鬧得可不簡單,首先就是董潔爆料潘粵明爛賭外加軟暴力,還有不少的罪名,就差將渣男標籤打在潘粵明身上。

導讀:潘粵明此前接受採訪時說:「辛苦孩子他媽媽了,將孩子培養長大」,看似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卻將兩人大和解的帷幕拉開。

要知道,當年兩人因為婚姻風波鬧得可不簡單,首先就是董潔爆料潘粵明爛賭外加軟暴力,還有不少的罪名,就差將渣男標籤打在潘粵明身上。

結果還沒等到潘粵明反擊,董潔就深陷「出軌風波」,這也導致她形象和事業一蹶不振,相比之下,潘粵明的事業開始復甦。

沒想到,時隔多年,兩人居然會來一次世紀大和解,出乎所有人意料。

其實我們仔細來看,還是能夠猜測出不少的東西:

01

大和解的背後,是孩子長大了

這是兩人世紀大和解最關鍵的因素,孩子長大,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些東西,上網就能看到,孩子的長大,註定兩人背後的故事,會被知曉。

以前孩子小,董潔可以有千萬種理由去辯解,如今,已經迫在眉睫,不得不想辦法。

要知道,如果被孩子知曉,自己的父母離婚,經歷了如此多狗血事件,即使孩子不說,但內心依舊成為一種負擔。

特別是離婚之後,潘粵明多次想見孩子,都不被允許,甚至孩子的生日,潘粵明都只能在微博發一個祝福,不能和孩子相聚。

如今孩子長大了,有些東西,不得不面對。

這也是董潔方面軟下來的原因之一,不想在孩子心中留下過多的負面影響,之前董潔也說:「孩子有了自己的理想,需要我們合力幫助他」。

這雖然是一個對外藉口,卻也道出兩人目前的現狀。

02

大和解的背後有條件

為什麼很多夫妻離婚之後,就真的老死不相往來,甚至培養出來的下一代,都充滿仇恨?

不知道大家想過這個問題沒有?

不可否認的一點,無論自己是對是錯,帶著孩子的一方,總會將絕大部分過錯,安在另一方身上,這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選擇。

當然,不排除,比較理性的父母。

董潔和潘粵明離婚,無論背後有多少過錯,但董潔或多或少在背後都數落過潘粵明的不對,這種事情不在乎大小,而在乎時間長短。

舉個例子:我一叔叔離婚,兩個孩子一人一個,小叔帶著一個和別人走了(去了市里),嬸嬸留在村里居住下來。

十多年後,孩子都長大了,大妹有一次回老家,時隔多年第一次面對母親,那眼神,十分怨恨,而小妹對待自己的父親,卻是一句:我忘了長什麼樣(離婚時小妹5歲,大妹8歲)。

後來大妹結婚,嫁給了隔壁村的人,慢慢的才了解,父親口中的媽媽,和自己見到的、聽到的完全不一樣。

有次大妹回嬸嬸家,她說:我爸天天說,我媽怎麼滴怎麼滴,他離婚也是不得已。這樣的話一次或許不記得,說多了,在孩子心中就留下媽媽是壞人的印象。

結果,等到自己去了解,才發現,原來壞人是爸爸,自己心中記恨了十多年的壞人母親,才是最好的一個。

作為哥哥,我不想評論,但還是說了一句:如果你媽真的是壞人,那她就不會離婚後還能在村子裡生活這麼順,受到幾個叔伯的照顧,和村裡的人相處這麼融洽,而你爸,自從離婚後,十多年裡,除了你爺爺去世回來過,其他時候他敢回來嗎?

大妹沉默了!

回到潘粵明和董潔身上,他們其實具備了和解的條件,那就是潘粵明看似屬於弱勢的一方,卻沒有貶低過董潔,感激也好,心軟也罷,總之有這樣一個條件在那裡。

如今,孩子問題擺在面前,只要董潔能鬆口,大和解就有希望,而剛好董潔又是錯的一方,那麼只要她鬆口,潘粵明得到的就是孩子接觸。

而現實中之所以很多人得不到和解,就是因為錯誤的一方得不到諒解,就像我小叔,如今同樣回到老家,可他能和我嬸嬸和解嗎?

絕不可能,一個女人二十七八歲和你結婚,當牛做馬的照顧一家,最後你一個爛攤子丟下,拍拍屁股和別人跑了,如今嬸嬸自己生活得很好,何必和你和解?最困難的日子,都沒有再找一個,如今會稀罕你這病秧子?

03

事業發展問題

這也是兩人逐漸大和解的原因之一,不過這同樣建立在孩子是身上,之前孩子小,董潔可以不理會外界的紛紛擾擾,專心照顧孩子就行。

如今,孩子長大,董潔也想回歸圈子,可現實什麼樣,大家都清楚,名聲早已經壞掉了,想要回歸,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和潘粵明和解。

以這樣一種特殊的流量再次回歸,在一定程度上遠比任何辦法都有用。

這或許也是董潔能鬆口的原因之一。

回過頭來看,董潔和潘粵明和解,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雙方離婚後,看似老死不相往來,而實際上潘粵明的行為給後續和解創造了條件。

否則,要是當初兩人對撕,如今,根本不可能和解。

不得不說,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