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大學生送外賣不就業,跟在大學沒學到東西有關,正確嗎?

教育信息通 發佈 2024-03-01T01:11:09.107754+00:00

3月25日,央視《對話》節目。曹德旺說,「學生去送外賣不去就業,跟他在大學沒有學到東西有一定的關係。我不會去當校長,不管他們,但是我會跟校長們講,你們憑良心做吧,你要把學生培養好的話,第一步要先讓他成功走向社會,融入社會,這才是成功。

3月25日,央視《對話》節目。曹德旺說,「學生去送外賣不去就業,跟他在大學沒有學到東西有一定的關係。我不會去當校長,不管他們,但是我會跟校長們講,你們憑良心做吧,你要把學生培養好的話,第一步要先讓他成功走向社會,融入社會,這才是成功。我們好像讀大學,比國際上讀大學輕鬆,不知道你們有不有這樣的感覺。歐美念大學負擔很重,很辛苦,我們讀大學很輕鬆,反正四年混完就畢業了,就可以去工作了,但是遺憾的是你不會動手。因為中國的學生,畢業完以後不工作,我們企業招不到人,這個是作為企業家來說,我們一直在查找這個問題,在我學校是以學分算數的,沒有達到學分你不能畢業的,我沒有證書給你,我的證書給你,保證你走向社會是四級工程師以上的水平。」

大學生就業的話題一直備受全社會關注,據教育部消息,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

曹德旺的觀點從一方面來看是正確的,送外賣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很基層很低端無含金量的工作,卻吸引了超過百萬群體的大學生乃至於幾萬的研究生從事送外賣工作,曾在網上討論得沸沸揚揚。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學生屬於高學歷人群,理應不應該從事送外賣這種基層低端無含金量的工作,他們應該是應該從事研究、技術技能的工作。但是,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普及化階段,一百多分就能上大學已經是多年的事情了,加上學校所學到的東西跟不上企業所發展的速度,嚴重脫節甚至過時,也就是曹德旺所講的大學生沒有學到東西,我想這個的確是教育需要改革的重點,高校不能成為文憑的批發部。

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如果大學生都能學到東西,是不是就不會去送外賣或者從事其他基層、低端、無含金量的工作了呢?我想,就現在我國來說,包括其他國家,是不可能實現的,這些大學生群體仍然有部分會從事這些工作,甚至還有找不到工作的可能性。作為企業來講,無法提供大量的高層的、高端的、有含金量的工作,畢竟不是每個企業都是福耀集團,即使都是福耀集團等領先企業,也不可能提供每年1000多萬大學生的高含金量的就業工作崗位。

所以,從以上兩方面來看,曹德旺說的觀點也並不完全正確。每個工作都需要人去做,正是因為各種年齡階段、學歷階段的加入,讓每個工作性質的崗位或者行業充滿了朝氣和生命力,每個工作也應該得到尊重和理解。

當然,曹德旺的觀點也給教育改革指明了一些方向,教育部也在推進,但是收效甚微。比如,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包括職業本科大學,應用技術本科,專碩,等等。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大學生畢業仍然較低。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我國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萬人。在一些發達國家,大學生畢業超過50%,甚至更多。由此可見,雖然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和明顯成效,但是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高等教育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隨著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人民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的建設以及產業對人才的要求,在高等教育體系逐漸建成的基礎之上,我們目前要做的就是大力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第一,控制新建高校數量。對於本科院校來說,除國家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和重大戰略所必須建的高校外,其他類型的高校不得新建,把主要心思放在現有高校的內涵建設上,尋求從量變到質變。對於專科院校來說,一般都是服務於地方,應該緊密對接產業和市場設置相關專業,對於數量也要嚴格控制。

第二,加大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力度。把學校搬到企業里,把企業搬到學校里,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學到真本事真本領,畢業就可以上手,大力聘請企業的能工巧匠擔任學校的教師,指導學生的實踐操作、就業輔導等等。特別是對於職業院校和應用型高校,要加大投入力度,購買教學、實操的各種實驗、實操設備。

第三,改革招生制度。鑑於出生率的下降,又要保證高等教育的接受率,我們的大學生已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錄取率了,那我們可以實現人人上大學的制度,實現寬進嚴出,出的最佳標準就是在專業上能夠企業直接用上,學生能夠直接上手,不需要每門課程完全及格,突出學生的專長和天賦。最佳檢驗標準就是工資收入、專業對口度、工作穩定性。

第四,改變輕實踐重理論的教育方式。在我國普遍就是一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方式,甚至完全沒有實踐,學生在大學讀三年四年從來沒有摸過實驗實操設備,學校甚至沒有這方面的實驗實操設備,我們一些教師只是照本宣科,甚至也不會實操,況且學生的理論可能都是死記硬背,沒有領會甚至照抄。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製造強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等的征途中,高等教育提供大量的人力資源,怎麼將這些人力資源所產生的效益最大化,成為擺在全社會,特別是教育主管部門面前的難題,從而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大的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