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長平 | 趙國為何敗得那麼慘?到底是白起太狠,還是趙括無能?

mer86 發佈 2024-03-01T12:13:34.305286+00:00

此戰在歷史上還留下一個著名典故——「紙上談兵」。後世大多把趙國的敗因歸咎於趙括,認為如果堅持讓廉頗固守就不至慘敗。

秦趙長平之戰,堪稱是整個戰國時代的巔峰之戰。同時也是白起的封神之戰。

此戰在歷史上還留下一個著名典故——「紙上談兵」。

後世大多把趙國的敗因歸咎於趙括,認為如果堅持讓廉頗固守就不至慘敗。

事實真的如此嗎?

戰爭背景

戰國後期,隨著魏、韓、楚、齊、燕在諸侯混戰中陸續被打殘。關東六國僅剩趙國仍有實力與秦國一較高下。

公元前270年,為了打倒趙國,秦昭襄王在這一年派客卿胡陽統率十萬大軍攻打趙國的閼與。

閼與即今天的山西省和順縣。

這個地方位於太行山脈之中,正好處在趙國都城邯鄲和舊都晉陽(太原)之間。

如果秦軍拿下閼與,便可沿著太行山將趙國一切為二。

接下來,秦軍無論是東進邯鄲,還是西向晉陽,亦或是北上進攻代縣,都握有了戰略主動權。

鑑於閼與的重要性,趙惠文王得到消息之後,急召大將廉頗、樂乘問計。

可是,當惠文王表達了出兵意願後,廉頗和樂乘卻以閼與距邯鄲較遠,且路途艱險狹窄為由,反對救援。

其實,所謂路途艱險狹窄,都是託詞。

廉頗、樂乘反對救援的真正原因是秦軍此前百戰百勝,他們沒有必勝把握。

兩大名將皆不願意領兵出戰,趙惠文王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萬幸的是,主管財政的趙奢這時候站了出來。

趙奢認為,救援閼與,雖然客觀條件很困難,但狹路相逢勇者勝!趙國沒有理由主動認輸。

見趙奢主動請纓,惠文王隨即委任其為大將,率軍馳援閼與。

後來,趙奢於逆境之下,在閼與全殲十萬秦軍,不僅打破了「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更是讓各諸侯國對趙國另眼相看。

比如早先已經投靠了秦國的韓國,戰後就重新站隊,抱上了趙國大腿。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趙軍團滅秦軍展現出來的強悍戰力,也讓很多國家心有餘悸。這為後來諸國在長平之戰期間坐山觀虎鬥,埋下了伏筆。

閼與之戰後,一個叫范雎的魏國人來到秦國,向昭襄王提出「遠交近攻」之策。

所謂「遠交近攻」,就是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

秦昭襄王認為范雎的建議很好,便拜其為客卿,並確立了先揍韓、趙;穩住魏、楚;對較遠的齊、燕暫置不顧的策略。

公元前264年~262年,秦攻韓,占領南陽(河南修武)、野王(河南沁陽),將韓國攔腰截斷,割裂了韓國南邊中原地區和北邊上黨地區的交通線。

見韓國有滅國之危,韓桓惠王十分驚恐,急忙派人到秦國謝罪,表示願意割讓上黨地區,以求秦國息兵。

秦昭襄王覺得不戰即可屈人之兵,很高興,便下令停止進攻。

但是,就在秦軍準備接管上黨之際,一個小人物改變了歷史。

這個人叫馮亭,時任上黨郡守。

馮亭不願降秦,就派人前往邯鄲,表示自己寧死不降秦,願將上黨地區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

此時趙國的領導人,變成了趙孝成王。

如果孝成王當時拒不接受上黨,不趟這個渾水,歷史上可能也就沒有長平之戰了。

然而,他沒法拒絕。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秦國和趙國早就撕破臉了。

之前爆發的閼與之戰,即證明秦國有吞趙之心。現在無論趙國是否接受上黨,秦國將來都會找藉口侵趙。

其二,上黨的戰略地位很重要。

秦、趙誰無論誰占有上黨,誰就握有戰略主動權。

這在地圖上可以很明顯看出來。

戰國時代的上黨郡,大致是今天的山西省長治市,還有晉城市和臨汾市的一部分。

這片區域若是落到秦國手裡,邯鄲就將身處於秦趙對峙的前沿。

而趙軍若能控制上黨,邯鄲的軍事壓力就會小很多。

並且,上黨地區還可以輻射臨汾盆地和黃河北岸。斷絕秦軍沿著臨汾、太原、陽泉,或是沿著中條山、王屋山、黃河中間的崤函通道,迂迴攻趙的可能性。

總而言之,上黨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秦趙兩國無論哪方控制上黨,都將握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巨大戰略優勢。

所以說,面對馮亭送上的大禮,趙孝成王沒有理由拒絕。

而隨著趙軍出動,「截胡」了上黨郡,惹得秦昭襄王大怒。歷史上的長平之戰也由此爆發。

廉頗 VS 王齕

公元前260年初,秦昭襄王在準備兩年後,出兵四十萬,進攻上黨,準備找趙國算總帳。

主帥人選,昭襄王原本想讓白起掛帥。

但因為范雎與白起有矛盾。加之白起此前立功無數,已然功高震主。

因而,昭襄王考慮再三後,便任命王齕為統帥,打算藉機培養王齕。

趙國方面,趙孝成王得知秦軍一路勢如破竹,一舉拿下上黨西部的幾座城池後,馬上召見平原君趙勝,商量派誰領兵迎戰。

當時趙奢已死,執掌軍事事務的只有廉頗,於是平原君便推薦廉頗。

同年四月,孝成王任命廉頗為帥,率領四十五萬趙軍於長平(今山西晉城高平市西北)迎戰秦軍。

為什麼要戰場要選在長平呢?

因為王齕將大本營設在了長平西面的端氏(今山西沁水縣)。秦軍從端氏東出,走玉溪河谷,必需要經過空倉嶺的高平關。

廉頗以高平關為核心,構築空倉嶺防線,正好可以把秦軍攔截在河谷之內。

眾所周知,河谷地形是不能駐軍的。

秦軍要進攻,只能每天早晨走個十幾里山路,強攻趙軍堡壘。打不下來,晚上還得再回去。

按理說,這個形勢對趙軍就太有利了。

但是這次秦軍是志在必得,王齕指揮秦軍發動幾次進攻,竟然攻下了高平關。

廉頗一看,這不能硬拼,只好下令放棄空倉嶺防線,將趙軍全部撤至丹水東岸,部署第二道防線。

為了保險起見,廉頗還沿著丹朱嶺一線修築了長達百里,高約四米的石長城。這條長城防線被稱為百里石防線。

相比空倉嶺防線,趙軍在丹水東岸構築的防線因為有河流做掩護,可以對秦軍半渡擊之。

加之,丹水東岸的大糧山和韓王山又是兩個制高點,趙軍在山上隨時都能監視秦軍動向。

因而,當趙軍退守丹水防線後,戰爭也進入了相持階段。

趙軍死守不出,秦軍無可奈何。王齕只好指揮秦軍在丹水西岸構築防線,與趙軍隔河對峙。

要按這個形勢發展,趙軍未必能贏,但肯定不會輸。

因為秦軍是遠道而來,後勤補給長達五百里。即便秦軍將補給基地設在河東,也有三百里的路程。

而長平離邯鄲只有兩百里,趙軍有明顯的後勤補給優勢。

可以說,只要廉頗堅守不出,耗也能把秦軍耗死!

然而,就在王齕對趙軍的銅牆鐵壁一籌莫展之時,位於後方的趙孝成王卻動了換將的念頭。

這又是為何呢?

因為孝成王沉不住氣,想速戰速決。

那為什麼孝成王想速戰速決呢?

以前普遍的觀點是長平之戰打了三年,趙國糧草儲備幾近枯竭,孝成王耗不起了。

不過,根據學者對史料的研究,所謂「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實乃戰國、漢代史官為了表現時間長的一種慣用誇張寫法。

也就是說,長平之戰其實只歷時半年。而孝成王產生換將念頭時,戰爭才進行三個月。

以趙國的國力,顯然不可能這麼快就出現糧草枯竭的情況。

當然,考慮到長平之戰的規模以及趙國的人口。

趙國當時的總人口約三百萬,除去老弱病殘,壯年男士只有不到百萬。這其中還有一半人在長平與秦軍僵持。

這些人因為參戰,已經耽誤了春種。眼看秋收也要收不成,趙孝成王由此心急如焚,沉不住氣,希望速戰速決,貌似也能理解。

兩軍換帥

孝成王想速戰速決,他自己又拿不定主意。於是,他便召來寵臣樓昌和虞卿,徵詢二人的意見。

一開始,孝成王思路很清晰,表示寡人要增兵,寡人要御駕親征,兩位愛卿怎麼看呀。

從孝成王想增兵也能看出,趙國當時並不缺糧。

可是,隨著樓昌和虞卿先後發言,孝成王的思路就被兩人帶跑偏了。

樓昌首先表態,他認為增兵沒用,此戰必敗,不如派人到秦國媾和。

虞卿當即反對,怒斥樓昌危言聳聽,並說道:和談主動權在秦國,而秦國早有滅趙之意。現在與秦議和,無疑是飲鴆止渴。我認為應該派人去楚國、魏國活動,尋求外援。只要我們展現出合縱的架勢,秦國必定恐慌,懷疑關東六國聯合抗秦。如此一來,我們與秦的和談才能進行。

樓昌和虞卿的觀點雖然不同,但兩人都提到了談判。

於是乎,在他倆的三言兩語影響下,孝成王的想法瞬間就變了,從寡人要增兵、寡人要御駕親征,變成了寡人該不該與秦國媾和?

那麼,談判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呢?

顯然是不能的!因為戰場上拿不到的主動權,談判桌上自然也拿不到。

此候的孝成王,他有上中下三策可選:

上策是繼續增兵,待挫敗秦軍銳氣,奪取戰場主動權,再與秦國談議和。

中策是採納虞卿的建議,聯合楚魏,擺出姿態,嚇唬秦國,然後談議和。

下策就是樓昌的主張,直接找秦國議和,結果等著被秦國忽悠。

當上中下三策擺在孝成王面前時,他毫不猶豫,錯過了上策和中策,選了下策,直接派人到秦國議和。

見孝成王昏了頭,虞卿反覆勸諫,說:「我國使臣入秦,秦王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屆時楚國、魏國以為我國已經議和,必定不出兵救趙。秦國知道天下之不救趙國,則議和不能成功,議和不成,趙軍必敗。」

很顯然,虞卿預見了未來。

然而,孝成王依舊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後來,趙使到了秦國,秦昭襄王果然隆重接待,並有意向各國宣傳秦、趙已經和解,藉此防止魏、楚、齊出兵救趙。

本來魏國就不想救趙,當時的魏安嫠王甚至還說「趙國之羞,乃我國之福也」。

而楚國的考烈王因為欠秦昭襄王一個人情,不便出兵干涉。

至於齊國,前面也說了,在齊王眼裡,秦國是超級大國,趙國是僅次於秦國的二號強國。如果趙國打贏了長平之戰,盡取上黨十七城,國力大漲,這對於齊國而言並不是好事。

諸國均保持中立態度,這就導致孝成王的一意求和,最終不僅沒有換來和平,反而使趙國陷入孤立無援之地。

見趙國在外交上吃了癟,范雎向昭襄王申請了一筆活動經費,派人到邯鄲散布謠言,說虎父無犬子,秦國人現在想起趙奢來還害怕,他的兒子趙括天生就是秦國的克星。

還說廉頗老了,不堪大任。繼續留廉頗在前線,趙軍必敗。

不久後,謠言經過層層傳播,傳到了孝成王耳中。

孝成王之前就對廉頗的堅守不出感到不滿,主張速戰速決。現在輿論又支持趙括領兵出征。

於是,他就臨陣換帥,改派趙括前往長平主持戰局。

孝成王做出換將決定後,有兩個關鍵人物明確表達了反對意見。

一是藺相如,他認為趙括雖然熟讀兵法,但卻不明白隨機應變。

二個是趙括的老娘。

趙奢活著時,經常對自己媳婦說:咱兒子雖然從小就學習兵法,且聰明伶俐。但這小子沒受過挫折,聽不見別人建議。而領兵作戰是關係到千萬將士生死的大事,主將的每一個決定都必須深思熟慮。將來趙國不用括兒為將則已,如果真用了他,使趙國慘敗的,一定是他。

用今天的話說,趙括在自己父母眼裡是個槓精,槓天槓地槓宇宙,終日活在自己的世界,聽不見反對建議,就連趙奢都經常被他槓的無言以對。

趙括這樣的性格,不管別人怎麼看。反正在趙奢眼裡,他不是領兵打仗的料。

為了避免家族受牽連,趙母便強烈反對趙括掛帥。

藺相如和趙母的反對有道理,可是孝成王堅持己見,表示:這事我已經決定了,無須多言。

見孝成王態度堅決,趙母不敢再反對,只好說道:「要是趙括這小子將來打了敗仗,請大王不要株連我們家族的人。」

孝成王答應了。

就這樣,趙括帶著他的「天賦」,降臨長平,取代了廉頗。

趙國換將的同時,秦國也換將了。

昭襄王擔心王齕的能力無法應付即將爆發的決戰,便暗地裡任命白起為上將軍,改命王齕擔任副將。

悄悄換帥後,昭襄王又擔心白起的「殺神」名頭太大,可能會導致趙括畏首畏尾,隨即下令封鎖消息。

膽敢泄露白起為將者,斬!

趙括 VS 白起

公元前260年七月,趙括抵達前線。

他一到任,為了樹立威信,立即換掉了廉頗此前任命的將領,又提拔了一批少壯派軍官。

趙括解決人事問題時,白起悄悄抵達戰場。

相比王齕,白起的戰術水平確實高出好幾個檔次。

他知道趙括是帶著任務來的,急於找自己決戰。於是,他的腦中便冒出一個大膽決定——誘敵深入,分割包圍趙軍,一戰殲之!

幾天後,為了給趙括樹立信心,白起導演了一出詐敗的好戲,給趙括留下秦軍也不過如此的印象。

趙括初戰告捷,消息傳到邯鄲,孝成王大喜,下令嘉獎三軍,同時命令趙括全線出擊,速戰速決!

收到嘉獎令,本就自負的趙括,心態更加飄飄然。

於是,四十五萬趙軍在他的一聲令下,離開駐守的要塞,全線壓上,強渡丹水,對西岸的秦軍防線發起猛烈攻擊。

為了能讓趙括入套,白起命令前沿部隊佯裝潰敗。

相傳趙軍大舉進攻時,丹水西岸有八個老百姓冒死阻攔。

這八人跟趙括說:秦軍是有計劃的撤退,請將軍三思而後行,切勿中圈套。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此時是廉頗掌軍,他必能看穿白起的詭計。

但前面說了,趙括是槓精性格。並且他這時也不知道秦軍主帥變成了白起。

在趙括看來,王齕算什麼東西?自己名留千古的時機到了!豈能被幾個不知來路的刁民壞了好事。

於是,趙括便拔劍盡斬八人,留下了「八義士諫趙」,反被趙括怒斬的典故。

趙括不聽忠言,指揮趙軍狂飆突進。

見如此輕鬆就把趙軍主力引了出來,白起隨即派出兩路奇兵:

一路約兩萬五千人,繞到趙軍身後,奇襲百里石防線上防禦空虛的的長平關。

一路約五千人,趁戰場形勢混亂,從大糧山附近的泫氏渡過丹水,之後沿著小東倉河河谷向東北方向實施穿插,目標直指同樣防禦空虛的故關。

這兩支奇兵出動後,陸續得手,成功在故關會合。

至此,四十萬秦軍依託丹水和百里石防線,對四十五萬趙軍完成了初步合圍,並切斷了趙軍主力與駐守大糧山趙軍後勤部隊的聯繫。

很快,趙括得知消息,連忙下令退回丹水東岸。

此時的趙括,其實有機會指揮趙軍主力突出去。

因為秦軍這時候立足未穩,後方增援還沒上來,故關至炫氏一線只有五千騎兵。如果趙軍從一個方向拼死突圍,還是有很大概率殺得出一條血路的。

然而就在生死關頭,趙括指揮趙軍打了一下,感覺不好打,居然就縮起來防守了,這完全是作死。

為什麼說這是作死的決定呢?

首先,趙軍這次行動是出戰,而非行軍,部隊頂多只會帶點乾糧。

現在趙軍主力與後方的輜重部隊失去聯繫,僅靠士兵身上帶的那點乾糧,部隊頂多也就撐三天。幸虧趙軍是依河固守,水源還沒斷。如果既斷糧,又斷水,趙軍會崩得更快。

其二,趙國的主力此時大部分都在長平,只有北方還有一支防範匈奴的邊軍。可是北方邊軍一時半會趕的回來嗎?

所以說,趙括的固守待援是在作死。既坑了他自己,也坑了趙國。

這裡可能有人要說了,不對啊!我記得趙括貌似發起過猛烈突圍,他以五萬人傷亡,打死了一半秦軍呢!

所謂「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這是白起對整個長平之戰的總結。

秦軍在大戰初期強攻空倉嶺防線,中段為了引誘趙括上套故意詐敗,後期奇襲趙軍後方堡壘,都有較大傷亡。

因此,白起所說的秦死傷過半,其實是秦軍在整個長平之戰期間的損失。

如果趙括真有能力用五萬傷亡換一半秦軍損失,他怎麼不再發動一次突圍,再用五萬人把秦軍團滅了呢?

趙括在關鍵時刻的作死,給了白起加派兵力,沿著小東倉河構築防線的機會。

待防線穩固後,白起圍而不打,打算餓死包圍圈中的趙軍。

後方的昭襄王得知前線戰況後,為了保險起見,親自趕到河內,將所有河東、河內地區的十五歲以上男子,全部升一級爵位,並命令這些人,悉數火速開往長平增援。

九月,秦軍的增援趕到。

而在此之前,包圍圈中的趙軍因為斷糧長達四十六天,大量士兵餓死、病死。

見士兵們餓得相互殘殺為食,趙括只好將剩餘還能戰鬥的趙軍士兵組織成四支突擊隊,輪番派出,對秦軍發起突圍攻勢。

然而,趙軍在斷糧之前尚且沖不出去。如今士氣萎靡,又怎麼可能成功突圍呢?

後來,趙軍在突圍期間,損失慘重,趙括也在戰鬥中被秦軍射殺。

見主帥戰死,趙軍士氣跌入谷底,紛紛繳械投降。

總計近百萬大軍參與的長平之戰,由此落下帷幕。

戰後,白起按照自己的行事風格,下令將四十萬趙國降兵盡皆阬殺。只留下240名年紀小的士兵回趙國報信。

所謂「阬殺」,並不是簡單活埋。而是哄騙趙軍,說只要繳械就有飯吃。待趙軍繳械後,白起又以各種藉口繼續哄騙。趙軍原本就餓倒一大片,現在又餓了十幾天,很多人再也堅持不住,當場斷氣。有些人雖然沒死,但也餓得說不出話來,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秦軍把自己活埋。

其實按規矩,戰場上的俘虜,一般是放回去,或是虜回國內充當勞動力。

但白起與別人不一樣,他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每次出戰都專注於殲滅敵國的有生力量。

也正是因此,他也落下了「殺神」名號。

戰爭後續

白起一戰屠殺了四十萬趙軍,令趙國上下對他恨之入骨。

但白起不在乎。因為他制定了一個「三路滅趙」部署,打算一口氣滅掉趙國。

之前留下240個趙軍士兵不殺,放回趙國報信,就是為了擊垮趙人的抵抗意志而故意為之。

在白起眼裡,長平之戰後的趙國,就是砧板上的肉。

然而,正當秦軍準備進攻邯鄲,對趙國發起最後一擊時,昭襄王卻召回了白起。

公元前259年二月,趙孝成王派人聯絡韓桓惠王,說趙國要是完了,你小子就是下一個亡國之君。

韓桓惠王很害怕,便找了一個說客,派到秦國遊說范雎。

這個說客的名字,《史記》的記載是蘇代。但先秦史料中並無記載,應該是個無名之輩。

不過,別看他是無名之輩。但要論扇陰風,點鬼火的本事,那是相當專業。

說客找到范雎後,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成功挑撥范雎與白起的矛盾,說勝仗都是白起打的,您范相國有什麼貢獻?如果坐視白起滅趙,他日後的地位必然比現在還高。您的位置該如何擺?

為了說服范雎勸昭襄王罷手,說客還表示只要秦國罷兵,趙王願意主動割讓六座城池。

范雎覺得說客言之有理,便跑去勸昭襄王。說我國傾國出戰,暴師於外,不如允許割地、講和,休養戰士,來年再戰。

昭襄王也覺得不戰便能取得六城,這波賺大了。反正趙國也是元氣大傷,掀不起什麼風浪,隨時都可以滅掉。便採納了范雎建議,將白起從前線召回。

國內發生的變故,白起並不知情。他是回去後才得知內幕。

為此,他氣的大罵范雎混蛋,同時對昭襄王也是頗有微詞。這也為他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休戰九個月後,昭襄王派人向趙國索要承諾割讓的土地。

但這時候的趙國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孝成王態度強硬,表示割地是不可能的。秦國想要,就派兵來拿啊!

昭襄王聽聞大怒,遂起傾國之兵攻打趙國。

秦軍出征之前,原本白起是主帥最佳人選。

但一方面,白起當時染病,無法擔此重任。

另一方面,白起因為先前昭襄王將他從前線召回,錯失好局,一直頗有微詞,心裡的那口惡氣此時還沒順。

因而綜合考慮下來,白起便拒絕了任命。

見白起不願意掛帥,昭襄王只好委派五大夫王陵領兵攻趙。

隨後,秦軍殺到邯鄲城下,邯鄲之戰爆發。

王陵這個人,不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讓他給白起打下手,能勝任。但讓他獨立指揮幾十萬大軍作戰,他就不行了。

所以,秦軍在其指揮下,不僅未能攻取邯鄲,反而還在攻城期間損失了四萬精銳。

見戰事不順,昭襄王又派人請白起出山。

但白起這次又拒絕了。

白起表示,趙國已有準備,此時攻趙勝算不高。並且我之前阬殺了四十萬趙軍,趙國上下對我恨之入骨。如果我出戰,只會適得其反,激起趙人的抵抗意志。

言外之意,這仗換誰都打不了,必須趕緊罷兵。如若不然,秦軍會遭受更大的創傷。

使者將白起的話轉述給昭襄王后,昭襄王非常惱火。

罷兵?開什麼玩笑。這時候退兵,相當於他承認之前召回白起是錯誤的。

昭襄王不甘心,只好再次加注,派王齕頂替王陵,繼續圍攻邯鄲。

然而,王齕之前在長平與廉頗對峙,就已經表明他不擅長攻堅。

所以王齕出馬後,戰事依然毫無進展。

就在秦軍陷於邯鄲時,躲在一旁觀戰的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認為時機已到,各自出兵十萬救趙。

當然,兩國出兵並不順利。由此也留下了兩個典故,分別是「毛遂自薦」和「信陵君竊符救趙」。

魏、楚聯軍殺到後,趙軍士氣大漲,主動殺出城外。

王齕沒料到會有援軍前來,應對不及,導致秦軍腹背受敵,傷亡慘重。

見敗局已定,王齕無奈,只得下令撤退。

但魏、楚聯軍根本收手的意思,跟在秦軍屁股後面窮追猛打。

一場追殺下來,秦軍折損二十萬人,連撤幾百里,一路退到了黃河以西。

看到秦軍大敗,韓桓惠王也派兵參戰。

魏、楚、趙、韓,四國聯軍合力,拔除了秦國在黃河兩岸的軍事據點。

戰後,韓國收復上黨郡,魏國收復河東地區,秦軍則退回函谷關。

由邯鄲之戰引起的這場大潰敗,是繼商鞅變法以來,秦國遭受的最大失利。

昭襄王自親政以來,侵吞的關東六國土地,經此一役,丟了一大片。

如果趙、韓、魏、楚四國聯軍當時繼續發動猛攻,秦國怕是連函谷關也要丟。

不過,四國聯軍大敗秦軍後,老毛病又犯了,迅速開始內訌。秦國由此僥倖躲過一劫。

按理說,敗的這麼徹底,昭襄王接下來應該要跟白起搞好關係才對。

事實證明,別人都不行,只有白起在關鍵時刻能站出來充當拯救者角色。

然而,此時的昭襄王老糊塗了。

他在最需要白起的時候,竟然僅因為白起的一句怨言:「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

就派人把白起賜死了。

而受此影響,秦國大傷元氣,整整二十年沒緩過來。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也就是秦始皇老爹在位時,不信邪,發兵報復魏國。結果秦軍遭到信陵君率領的五國聯軍暴擊。

此戰,秦軍死傷慘重,再次被迫退守函谷關。

莊襄王聽聞慘敗,非常失落,沒過多久便抑鬱而死。

而信陵君則名震天下。這也正是漢高祖劉邦為什麼會極度崇拜信陵君的原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