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鋼王登場!朗格用實力證明: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ctime表態網 發佈 2024-03-01T13:19:27.727118+00:00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所有人都被捲入了休閒鋼表的熱賣浪潮之中,這是每個人的表盒中唯一不可或缺的品類,但大家依舊要反覆追問,為什麼一步登天的是它?

表圈炸了!一向沉穩的勞力士竟引發最大爭議!透底迪通拿和琺瑯盤DD你受得了嗎?

點擊查看表態精選文章推薦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所有人都被捲入了休閒鋼表的熱賣浪潮之中,這是每個人的表盒中唯一不可或缺的品類,但大家依舊要反覆追問,為什麼一步登天的是它?


這個問題在曾經的某些時間節點上會有簡單明了的答案。在1970年代,大家會說它們看上去比其它腕錶顯眼得多,巨大的尺寸和特立獨行的外觀提供了石英表所沒有的張揚。換作十幾年前,人們會坦率地講,把西裝革履的金融巨子作為人生夢想已經太老掉牙了,比爾蓋茨和賈伯斯才是值得追求的目標,至少當個穿短褲、踩拖鞋上班的碼農吧,徹底擁抱自由。變革中的社會風氣、與眾不同的產品呈現,只要這兩個條件相遇,休閒鋼表就能一飛沖天。



結果到了今天,這卻成了需要好好探討的問題,換句話說,休閒鋼錶帶來的衝擊力已經是記憶中的遼遠往昔,模糊而曖昧。這些作品依然優秀,只不過它們都源於瑞士,分享著相似的審美趣味,有些經典之作甚至出自同一個人的手筆。從技術上講,我們也知道各家的相關儲備,新品無非就是把它們重新排列組合的結果。它們都太成熟了,使得這塊市場反而越發平淡。


反觀新款的奧德修斯,限量100枚,看似是德意志風情的追針計時設計,但說真的,我從沒見過這樣的東西。





朗格奧德修斯計時腕錶


在高反差黑色錶盤上多了兩根指針,並且都是從中心軸上延伸出來,仿佛是追針計時一樣的布局分明在挑逗我的視覺。任何對朗格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家在計時功能上的造詣,三重追針計時這樣的大複雜也不在話下,所以奧德修斯想要從之前的簡單小三針基礎上邁出前進的腳步,來一塊計時錶是最合理的突破口。


到這裡為止,大致還在我的意料之內,而接下去的三點才真正觸及到這塊表的核心:


1.它並非追針計時,計時秒針和計時分針都放置在中央;

2.朗格第一次為計時錶配備了自動上鏈的能力;

3.計時秒針動態歸零,整個場面聞所未聞!



1.「 中央計時分針,簡潔明快 」



讓我們一項一項來。首先,中央的兩根指針分別承擔了計時分、計時秒(紅色)的功能,這種設計稱不上絕無僅有,但確實少見,同時也是一批鐘錶燒友心中計時錶唯一正確的呈現方式。從曾經的獨立機芯廠 Lemania 在1972年用 Cal.1340 實現了中央計時分針的設計,它簡單直觀的閱讀方式是其它碼錶難以媲美的價值。


在奧德修斯計時錶上,這種價值依然成立,這裡不再需要放置更多的小錶盤,奧德修斯傳統的星期、日曆窗,以及6點小秒針依然保留,全然不受計時功能的影響,要知道,這三處都是德表和朗格的味道所在。星期日曆窗雖然不是朗格家族中的最大尺寸,但和其它品牌相比肯定綽綽有餘,分散在左右兩邊的布局也像是在致敬自家的貓頭鷹跳字表,甚至可以追溯到1841年建成的德勒斯登森帕歌劇院,舞台上方的五分鐘數字鐘歷經三代跳動到了今天。這些元素無疑是奧德修斯和其它休閒鋼表的關鍵區別,如何在加入計時功能的同時避免犧牲它們,朗格的方案相當有效。


新品和 ZEITWERK 「貓頭鷹」的布局依舊相似


何況,甩掉那縮水尺寸的分鐘小錶盤,閱讀時間暢快舒適。


中央計時分針的設計在 Lemania 被寶璣收購以後就愈發小眾,一方面原因是,它的製作和維修成本較高,另外也有人認為,它削弱了計時錶的裝飾性。要知道,在腕錶變成了穿搭飾品之後,計時錶的意義從「功能」過渡到小錶盤帶來的「複雜感」上,盤多就是好。


所以中央計時分針和奧德修斯的搭配,意外地讓我發現,其實後者的盤面設計一直以來都相當豐滿,以至於根本容納不下多餘的錶盤,分針中置成了唯一合理的方案。奧德修斯從來都不適合用「簡單小三針」來概括,休閒鋼表需要的緊湊複雜是它與生俱來的優勢。


2022年鈦金屬款奧德修斯,盤面布局充實





2.「 計時指針動態歸零,最大賣點 」



這顯然是新品身上最大的閃光點,我從未見過這樣的表,它勢必成為最值得入手的奧德修斯,甚至在整個類別中都有一席之地。


一切都發生在計時功能停止之後,之前都無人想到這裡還能做什麼文章——按下歸零按鈕,兩根計時指針回到原位,分針是瞬跳式,而秒針居然是實打實的迴旋式,把歸位的過程生動地表達了出來!計時不滿30分鐘時,兩根指針逆時針歸位,秒針迴旋圈數和它走過的圈數一致,比如計時5分鐘,它就迴旋5圈。計時30-60分鐘之間,兩根指針順時針旋轉。分針走到60分還需要多少分鐘,秒針在歸零時就旋轉多少圈數。


這個場面讓人印象深刻,有點類似於電影中的倒帶特效,讓我想起第一次看到機械錶那連續滑動的秒針時的感受。相比於秒針跳躍的石英表,它提醒了你一種不言自明的邏輯——「時間是連續的」。



這份觸動並不完全來自於這塊表本身,還要歸咎於其它計時錶居然從來沒有以此為目標,而我們戴表的人也從未意識到這有什麼不妥。據我觀察,甚至沒有人提出過得有這麼一塊東西,它不在任何人的願望清單上,我想我們已經被行業的慣性給教育得相當溫馴,不再敢夢想沒有過的東西。但換個角度看,奧德修斯也找到了又一個屬於自己的鮮明印記,甚至人們會把它歸納進「德味」的範疇。今後如果再有人重複這項技術,那他要小心處理,因為我們這代人都會記得這是屬於朗格的味道。


同樣在今後會被反覆提及的還有這枚L156.1 機芯,秒針動態歸零技術能否在未來移植到多數朗格計時錶上,我並不清楚,但它的另一個新特性顯然更有希望,它終於能自動上鏈了。





3.「 自動上鏈機芯,美學翻新 」



這枚 L156.1 機芯在動力儲存、振頻上和之前的 L155.1 保持一致,都能以28,800次/小時的頻率連續運行50小時。整個製作標準也完全保持了品牌的標準,機芯各處經過了精細的手工打磨,鵝頸微調的雕花古意盎然,機芯整體經過二次裝配,保障每個零件正好在最合適的位置。


L156.1 自動上鏈機芯


與製作水準不同的是,新款機芯在美學呈現上做出了調整。計時機芯原本有一種獨特的呈現方式,你能清晰地把計時模塊和基礎零件區分開來,它們的差異從零件造型、材料質感、以及色澤上都能體現,給人一種明確的「加了buff」的感覺。


但 L156.1 的「buff」顯然是朗格碼錶第一次搭載的自動陀,它在功能上更加匹配休閒鋼表的調性,也勢必會遮擋住機芯的一部分,讓朗格最名滿天下的計時碼錶機芯結構不能完美展現。作為一款休閒運動表做自動機芯可能是更符合大眾市場的需要。但總共才100枚,大眾不大眾的,重要嗎?


奧德修斯和自家其它系列的計時錶的對比





4.「設計調整,顏值翻倍 」



設計方面,一句話總結,這是本次新品發布季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高端腕錶。


黑色錶盤相當漂亮,比以往藍盤灰盤都更有力量感,我甚至認為這才是奧德修斯最適合的顏色。盤面的兩根中央大指針很好地平衡了左右兩個大窗口,均衡而有力。紅色計時秒針、logo上的紅色字樣絕對是點睛之筆。三方面疊加,原來有點商務氣質的奧德修斯正臉換了一種畫風,變得硬朗起來,運動氛圍濃厚。換句話說它的適應場景更為寬泛,7×24小時全天候完全適應。這個改動再次證明了色彩對人的感受究竟有多大影響,合理的搭配雖然看似簡單,但100%有效。同事表示限量100枚讓他開始緊張了,會很難訂,未來一定飛漲。



自動陀、兩根中央計時指針、計時模塊的存在讓它的厚度從前幾代的11.1毫米增加到了14.2毫米。和同檔次競品對比,份量感是肉眼可見的,但從紙面上說,14毫米的計時錶也並不誇張。和它的優勢對比,這不會是決定「買不買」的關鍵因素。



直徑的擴大更值得關注,在原本40.5毫米的基礎上又擴展了2毫米,本來這可能會是決定性的差異,但其實光看盤面,倒是沒有感覺它的尺寸有顯著變化。計時款增加了一層1/4秒刻度圈,這層銀色刻度消化了一部分擴大出來的尺寸,中央的黑色錶盤似乎還是原來的大小。只有在表耳跨度上才能感受到它確實大了一圈,對這個參數有明確要求的人需要格外注意。



奧德修斯右側的兩顆按鈕曾經充當日曆調整的作用,現在連計時啟停功能也一起都集成到了兩顆按鈕之中,通過旋入式錶冠的不同檔位就可以切換按鈕功能。


當錶冠位於初始位置、或是旋開到第一格時,兩顆按鈕控制計時啟停歸零。拔到第二、第三格,按鈕的功能變成了調整日曆和星期。這個集成方案兼顧了系列的老味道,新的計時操作也順應多數人的操作習慣,大家都不用在這上面花任何成本重新學習。



表鏈方面和前作幾乎一樣,也就是說,它的爭議依舊延續。它依然精緻,每個鏈結都有盡心的打磨,表耳的位置非常寬大,讓整體看起來更像一條豪華手鍊,這種質感獨一無二。至於它最終是否美觀,我不能代你們做出結論,只能說70年代休閒鋼表大火的前夜,評論認為它們的造型離經叛道,沒有幾個人能預料到它們今後熱度難當。






5.「 屬於奧德修斯的流量密碼 」


奧德修斯系列,從左到右是精鋼款、白金款、鈦合金款、計時精鋼款


休閒鋼表市場經歷了這些年獨樹一幟的繁榮,近來卻讓我感覺有些厭倦,那些前輩們留給大家的印象過於鮮明,已經成了一種定勢。奧德修斯在四年前的橫空出世,註定了它不是順著業界風向、搭一路順風車的蹭熱點之作,它身上的德式休閒風是業界難得一見的呈現方式,它有自己想說的話、想做的表達,所以每次都能一表難求。但要把這些總結為一個關鍵詞,卻鮮有人能脫口而出,奧德修斯的「流量密碼」還有待發掘。


現在,奧德修斯計時錶終於耀眼奪目,不要說和其它品牌比,動態歸零功能的表現連自家的其它系列都無出其右。限量100枚這點讓我心有不甘,如果它保持工藝水準、把產量提高到同價位主流休閒鋼表的水平,瑞士表在市場上的優勢還會如此之大嗎?我們還需要為了更突出的個人風格而尋尋覓覓嗎?


按照品牌執行長 Wilhelm Schmid 的說法,這個系列的設計初衷是讓那些喜歡朗格的人在休假時的各種環境中都能佩戴,而不是因為去到了海邊,就只能把朗格收在表盒當中。它是一塊屬於「珍貴時光」的表。計時款完美地做到了這一點,甚至比我預想的更多。我的實力不允許自己出手拿下一塊,但它多少讓我看到了還有休閒鋼表在積蓄自己的奮力一擊,這就是作為表迷的莫大欣慰。


張工

球迷、攝影票友。周六在街頭神出鬼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