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嘉慶與道光對世界無知到什麼程度?看他們與大臣的對話即知

史小晉 發佈 2024-03-01T21:16:52.470255+00:00

1839年到1842年,大清與因鴉片而與英國打了三年仗,結果在1842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由封建社會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說來也很可笑,作為大清的一國之君,道光帝與英國打了三年仗,但是卻對英國一無所知,既可笑但更多的是可悲。

1839年到1842年,大清與因鴉片而與英國打了三年仗,結果在1842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由封建社會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說來也很可笑,作為大清的一國之君,道光帝與英國打了三年仗,但是卻對英國一無所知,既可笑但更多的是可悲。

其實道光帝的無知,責任並不完全在道光帝一個人身上。

那時候的大清實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西方列國對中國的入侵,但是又封閉了大清對外面世界的認知。

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在根深蒂固的思想中,沉醉在一統盛世、皇帝恩威四方、百姓安居樂業里;既然我們大清如此完美,又何必去了解蠻夷呢?

清朝初期我們暫且不論,我們僅去看看乾隆、嘉慶、道光帝三朝皇帝,對除了大清以外的世界,究竟無知到什麼程度呢?

乾隆皇帝:拒絕與英國往來

了解歷史的應該知道,從明清開始,不管是西班牙、葡萄牙還是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開始向東,而且還跟中國發生了很多次的衝突或者是貿易往來。

但可惜的是到了乾隆朝時期,乾隆竟然並不知道:

葡萄牙究竟在什麼地方?

西班牙又是什麼國家?

更加分不清荷蘭與英國

乾隆年間編纂了一本文獻資料叫《大清一統志》,在這本書中提到:葡萄牙在滿剌加附近(滿剌加是今天的馬來西亞的一部分),信奉的是佛教。

在另一本書《皇朝通典》中記載:是法蘭西占領了澳門,當地盛產象牙跟犀角。

究竟是哪個國家占領了中國的領土澳門都不知道?

澳門當地究竟盛產什麼也不知道?

乾隆五十八年,英國政府派出以馬嘎爾尼為代表的的代表團前來中國,並且帶來了精挑細選的幾百箱禮物,都是當時世界上最新的發明成果,想要將這些東西全部進獻給乾隆,為了就是打開大清的國門,中英之間能夠互相來往。

但是乾隆看過這些禮物以後,雖然對這些最新的發明感到很是驚奇,但當馬嘎爾尼說明自己來意後,乾隆便直言不諱:

「與英國交往與體制不合」「照例,只准進貢」

而且說道:我們大清物產豐富,什麼都有,不需要跟外夷在貨物上互通有無。

乾隆都這樣說,朝臣們自然也是想。

馬嘎爾尼跟權臣和珅提出,想要在京城表演一下氣球升空,和珅並沒有當回事,態度很是冷漠,而且還有一些傲慢。顯然並沒有意識到這些新事物存在的必要性,更不會覺得這些東西能帶來什麼影響。

馬嘎爾尼還跟權臣福康安提出,讓福康安前去檢閱自己的火器操練,沒想到福康安跟和珅一樣態度冷漠:「看不看得都無所謂,這些火器的操練,真沒什麼稀奇的地方。」

乾隆、和珅與福康安尚且如此,其他人自然不必多說。

很明顯,是拒絕了與英國的貿易往來;其實也是在拒絕了當時人類社會最新的一些發明

嘉慶帝:英國是否強盛?

乾隆病逝以後嘉慶帝正式親政,縱觀整個嘉慶朝,整個大清的士大夫其實跟乾隆朝並無太大的區別,也沒有什麼開放的意識,對除了大清以外的世界還是茫然無知。

嘉慶帝與權臣孫玉庭的一段對話,很清楚的就能反映出當時大清的統治者對西方列強的認知以及理解,確實有些盲目自信,對話大概是這樣的:

嘉慶帝:英國這個國家強盛嗎?

孫玉庭:英國比西方其他的國家都要大,但是他之所以強盛是因為他富裕,而他富裕是我們大清的緣故。

嘉慶帝:這是為何啊?

孫玉庭:英國回到我們廣東進行貿易,用他們本國的一些貨物換取我們大清的茶葉回去,然後再將這些茶葉轉賣給西方的一些小國家,所以英國富裕,因為富裕所以強盛。西方各國都需要我們大清的茶葉,就像我們西北地區離不開大黃是一樣的。若是我們禁止茶葉貿易的話,英國便會窮困潦倒,又怎麼會強盛呢?

嘉慶帝聽了孫玉庭的話,很是滿意地笑了。

這便是嘉慶帝與大臣眼中的中國與英國,英國之所以強盛是因為中國!

很明顯孫玉庭知道英國與廣東地區的茶葉貿易,但是太過盲目自大,並沒有意識到貿易是互通有無。

從乾隆朝開始,馬嘎爾尼率領代表團前來中國,乾隆拒絕了與英國的貿易往來;一直到嘉慶朝,仍舊沒有意識到西方列強對大清的影響是越來越大,若是不及時跟上世界潮流的話,對於閉關鎖國的大清而言,是退步;而不是越來越強盛。

道光帝與林則徐

在鴉片戰爭之前,道光年間出了一位博學多識的大學問家,叫阮元。這位大學問家聽說了歐洲有一個人叫哥白尼,哥白尼提出了「日心地動說」,阮元對這種說法是大為批判,將其視為:

上下易位,動靜倒置

阮元的意思是哥白尼的說法是本末倒置、顛倒是非,實在是荒謬。

而這位博學多識的阮元大人,竟然還分不清哪裡是美洲,哪裡是非洲,將其混為一談。

鴉片戰爭爆發以後,琦善作為投降派曾經親自審問了一位英國的俘虜,他根據自己身份俘虜的經歷,對道光帝說了英國侵華的一些看法:「英國是一位女子在做女王,還沒有婚配;所以英國並不是女王的英國,她是不會關心自己疆土的。英國是一個權臣掌握實權的國家,這些人只知道謀私利,也不知道關心自己的國家如何了?」

按照琦善的意思,英國之所以侵華,是這些權臣的意思,而非女王的意思,所以對大清來說英國構不成什麼威脅。

琦善此言無非就是在支持投降,也可見這些投降派的認知水準。

那麼,作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又是怎麼看待英國的呢?

林則徐是禁菸英雄,他在給道光帝的奏摺中說了一些這樣的話:

「英國想要攻打中國,無非就是乘船;只要他們敢闖入內河,只要是遇到水位降低,船就會裂開;再一個就是糧草不足,第三便是他們的武器不足;就是像是一條魚躺在乾涸的河中,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英國是一個女子當王,在位只有四年的時間,她的叔叔一直到覬覦她的王位;這位女王已然是自顧不暇,哪還有時間窺探我們呢?」

......

一個專門與英國打交道的欽差大臣,關於英國、關于洋人的認知尚且如此,其他人自然不必多說。

還有這樣一件小事,確實也能說明一些問題:有一位來自美國的醫生叫伯駕,在中英關係正緊張的時候,伯駕曾與林則徐的下屬交談過關於世界地理方面的一些知識,在二人交談完以後,伯駕便拿出來三件禮物想要送給對方。

這三件禮物分別是:一本地圖集,一部地理書,還有一個地球儀。

這對於大清了解外面的世界,確實是很有價值的禮物。但是地方官讓伯駕先寫一份自願書,自願書大概的意思:伯駕自願將這些東西當成貢品,獻給欽差大臣。

如此一來,他們才好收下這些禮物。

伯駕對寫自願書的事情感到很多是煩惱,便將自己帶來的禮物都收了回去。

那麼,身為一國之君的道光帝呢?

道光帝常年生活在深宮之中,就像是坐井觀天的青蛙一樣,孤陋寡聞,自然對外面的世界更是無知。林則徐前往廣東查禁鴉片,確實效果不錯。虎門銷煙以後,道光帝心情大好,也有了興致開始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便問林則徐:

「洋人買了幾千個中國的幼女,前去行妖術,是真的嗎?」

林則徐說:「外國人是僱傭華工,讓他們去做奴役的,並不是搞什麼妖術。」

「這些鴉片真的是摻了人肉嗎?」

林則徐是這樣回答的:「或許還摻了烏鴉肉吧。」

可見道光帝很茫然,林則徐知道其一但不知其二。

1842年三月,到了鴉片戰爭的後期,大清的敗局已定。二十一日,已經在浙江兵敗的楊威將軍奕經告訴道光帝:廣東那邊送來了兩位會說英語的翻譯。道光帝的指導,即可下旨,羅列了一系列的問題,讓奕經向這兩位翻譯詢問。

道光帝要詢問的問題有這些:

從英國到中國走水路的話大概需要多少天?

從英吉利到中國需要經過多少個國家?

克什米爾與英國之間有水路可以通嗎?

這一次克什米爾為何要跟隨英國一起來到浙江?

英國的女王嫁人了沒有?

英國女王的丈夫是誰?

英國女王的丈夫擔任何職啊?

.......

半個月以後台灣鎮總兵活捉了多個英國的俘虜,道光帝有羅列了很多的問題,讓總兵官問詢這幾個俘虜:

英國跟南疆地區之間有來往嗎?

俄羅斯與英國之間是否接壤啊?

俄羅斯跟英國之間有貿易往來嗎?

英國有多大?

......

道光帝的這些問題,足以看得出道光帝對外面的世界是一無所知,但是也說明了他迫切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不僅包括軍事、交通,還包括經濟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說明道光帝已經想要從大腦中固有的盡善盡美的大清的神話世界中動搖,想要迫切地去了解外面世界的一種心態。

結語

其實早在秦漢時期的古代中國,就已經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開始對外部世界的認知過程;正是因為「睜眼看世界」,才讓中國人對世界的了解長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1761年,法國的一位著名漢學家德.歧尼便用大量的事實向世界宣布:他認為中國人早在哥倫布達達美洲之前,就已經率先發現了美洲大陸。

然而到了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的中後期,上至皇帝下旨百姓都生活在自己幻想之中,認為大清地大物博,壓根不需要與其他的國家進行貿易外來;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殊不知,撿起芝麻丟了西瓜。

從乾隆朝開始:

乾隆帝拒絕了英國代表團貿易往來的請求

嘉慶帝不知英國是否富強

道光帝對外面的世界更是一無所知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由封建社會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之後西方列強各國開始進入中國,並且簽訂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事實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

所以不論到了何時,開眼看世界,緊跟時代與世界的潮流,不固步自封在自己的世界裡,才能強盛,才不會挨打!

參考資料:

《清史通鑑-內憂外患清宣宗道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