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人用上電變 Shimano 105 Di2 R7170套件評測

美騎 發佈 2024-03-01T22:35:22.669545+00:00

7月底,我們已經拿到了105 Di2 R7170套件的樣品,並進行了開箱:《中端市場收割者 Shimano 105 Di2套件開箱》,但那時的套件僅僅只能看看,不能用,約等於是模型。

出處 : Biketo.com|美騎網 作者 : Avalon

去年6月30日,Shimano終於發布了車友們念叨多年的105級別Di2電子變速。期初小編還以為會使用沿用11速時代的規格和造型,沒想到一上來直接就12速走起,並共享了大多數新技術,如新的人體工學手變造型和手變與變速器間的無線連接等。

7月底,我們已經拿到了105 Di2 R7170套件的樣品,並進行了開箱:《中端市場收割者 Shimano 105 Di2套件開箱》,但那時的套件僅僅只能看看,不能用,約等於是模型。時隔半年,我們終於拿到了評測的套件,看看他能否成為中端市場的霸主。

105 Di2 R7170手變

手變直接使用了絕大部分Dura-Ace和Ultegra的技術,所以造型與二位老大哥基本上是一致的。由於無線單元的加入,手變的電池倉設置在了頂部,所以手變造型輪廓比上一代套件是有所加大的。

上一代的液壓電子手變做得那么小,確實很炫技,但很多人覺它太小了,縱向長度也比較短,握感與握持空間並不完美。雖然12速這代手變頭看上沒那麼精緻,但只要你不是手型非常小,一般都會覺得握感有很大進步。同時手變下方的空間十分充裕,輕鬆容納三根手指。由於手變稍微變長,所以需要注意一下把立長度與彎把的前伸量設定。

▲抓手變頭搖車時的握感也更加優秀

內撇的造型看起來有些詭異,但小編問過一些升級了Shimano 12速套件的人,絕大部分人都沒有不適應的感覺,甚至感覺比之前任何一款藍廠手變頭都要舒適。

內撇的手變頭也十分適合施展這種UCI不讓用的氣動騎行姿勢……

前部按鍵比剎把凸出1.5mm的設定令按鍵更好辨認,特別是戴全指手套的時候。剛好在上個冬季,小編我還在使用R8070手變,這個改進的體驗會非常明顯,雖然並不太影響使用……另外,加大的內部按鈕,讓在下把時的變速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按鍵手感方面,由於上一代手變的按鍵的手感已經足夠硬朗清脆,所以新一代手變上就維持了這個設定。

按照慣例,105級別手變的剎把自然是鋁合金材質的,相比R8170手變,重了30克左右。

剎把上緣手變本體部分改成了封閉腔體,相比老款,能減少很多「吃灰」的縫隙。由於手變使用了內撇造型,所以剎把的外撇幅度比上一代略微增加,好處是操控剎把更順手,壞處自然就是摔車時剎把更容易損壞和刮花。

105與Ultegra共享相同的手變膠套,相比上一代複雜的大面積菱形防滑紋路,這一代的防滑紋路簡單了很多,更有科技感。小編感覺,新的手變膠套材質似乎比上一代柔軟了一些,觸感更加舒適。

R7170手變頭對比兩位老大哥,還是少了很多拓展功能。首先就是少了手變頂部的拓展按鈕,和6870和9070時代的套路一模一樣。但由於沒有按鈕,R7170獲得了更大的電池倉空間,使用兩顆CR1632電池供電,續航直接翻倍!

另外就是R7170手變頭不能安裝衝刺和爬坡衛星按鈕。小編認為對於105 Di2的目標客戶來說,少了這些拓展功能的問題並不大,本來就是些錦上添花的功能。

105 R7170剎車

開箱時已經提到過,105與Ultegra基本上是共享相同的夾器,只有表面處理與Logo不同。來令片標配帶散熱片的規格。

由於測試套件里沒有配碟片,所以繼續沿用車上的前160mm RT54、後140,mm RT70,RT70則剛好是配套105的碟片。

在剎車方面,由於手變本體加長了,所以剎把間距也有所加大,將初始位置調到最裡面正好可以滿足小編的手型。手型較小的用戶可能需要注意下彎把彎型的搭配。

由於R7170手變沒有搭載SERVOWAVE ACTION技術,所以剎車手感與DA和UT有一定差異。該差異就像XTR M9100與M9120的區別一樣,R7170剎車手感更順滑,剎車輸出曲線也更線性,但剎車初段的來令片移動速度不像DA和UT剎車那麼迅速。剎車響應的差異會給人一種105剎車力不如DA和UT的錯覺,但實際105也是可以輕鬆抱死輪組的,剎車力並沒有區別。

在下坡時,過彎選線和速度比較極限的話,還是能體現出有無SERVOWAVE ACTION的差距;日常騎行的話,小編認為差距並不大。

另外12速時代套件的一大BUFF就是增加了10%的來令片間隙,別小看這10%,有時這一點點距離就是蹭與不蹭的區別……

105 Di2 R7150前撥

這次105 Di2套件可謂刀法精準,畢竟錢沒花到位,不能什麼都給你最新的。所以Shimano選擇在前撥上拉開差距,直接給你配了個兩代前的前撥造型。相比R9250和R8150前撥,R7150前撥的塊頭還是十分大的,也不得不佩服Shimano,兩代就能把前撥做得又小又快。

相比最新的前撥,R7150巨大的電機模塊還是增加了不少風阻,但主要還是視覺差異很大。畢竟是兩代前的東西,換擋速度明顯沒有最新款的快。但是上下鏈效率和可靠性還是妥妥的,換擋相當精準。

如果不是成套購買的話,當然你可以選擇單獨把前撥升級成UT的,這就完美了。又或者你是單盤黨,完全不需要這個前撥,那麼105 Di2對你來說就是性價比極高的套件。

105 Di2 R7150後撥

有一說一,小編我覺得R7150後撥的造型設計還是很不錯的,外擺臂的造型甚至比老大哥UT還要好看。我說藍廠你是不是應該把它們倆的外擺臂換一換?

整個電動模塊都是直接從最新的DA和UT後撥那繼承來的,把以前的RS910接線器直接整合到後撥上,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調整變速、更換變速模式以及觀察電量和充電都是在後撥處完成。

不過要吐槽下,小編之前一直以為行貨套件充電線是跟後撥的,結果發現需要單獨購買……

由於這代105套件只提供34T和36T的大飛輪,所以R7150後撥的導板長度非常長,都已經和當年的山地SGS後撥差不多了。本來Shimano的導板彈簧張力就偏弱,配上這個超大的導板,鏈條穩定性確實不太好。105 Di2的用戶們如果經常騎些顛簸比較厲害的道路,建議還是做好後下叉的保護。

在變速方面,自然是非常快速精準的,連續變速的使用體驗非常好。小編近期105和DA換著用,後撥變速的使用體驗並沒有區別。另外,可能是驅動電機的推力增加,又或者是波箱齒比的改變,小編隱約感覺12速Di2後撥的推力似乎比以前有所加大。

可能是因為導板太長的緣故,前面在小盤、導板張力比較低時,大力搖車突然收腳的話,導板會向前彈一下,感覺比較怪異。

105 R7100 牙盤

在之前的開箱中已經為大家分析過,R7100牙盤使用了傳統的中空鍛造工藝,而非引發了眾多「謝謝你Shimano」事件的膠合曲柄。雖然重量不如DA和UT,但105牙盤一直以來剛性都非常不錯。拿三款牙盤來進行盲測的話,小編相信大部分人都踩不出區別。長久來說,R7100牙盤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可能還要優於兩位老大哥。

BBR60絕對是市面上性價比最高的中軸之一,可靠耐用,關鍵才幾十塊……

12速時代,Shimano的公路和山地使用同一款鏈條,由於測試套件沒配鏈條,小編自行購買了一根性價比極高的M6100鏈條配上。自家鏈條搭配齒形設計,Shimano牙盤的上鏈效率說第二的話,也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了吧?

R7100先期只提供50-34T壓縮盤,52-36T半壓縮盤還需要再等等。不過使用105套件的多為入門車友,50-34T壓縮盤對實力還不夠強的新手來說,顯然是更友好的選擇。

105 R7100飛輪

與牙盤一樣,R7100飛輪也只提供11-34T規格,但後續會增添一個36T「爬牆飛輪」。考慮到搭配50-34T壓縮盤,已經可以實現1:1的齒比搭配,已經足以應付絕大部分爬坡。由於結構和用料的差異,加上齒數很大,R7100飛輪比DA和UT級別的要重不少。

R7100飛輪同樣搭載HTPERGLIDE+技術,編輪帝在《什麼是Hyperglide+?深入解析禧瑪諾新一代飛輪的齒形設計》一文中詳細講解過HTPERGLIDE+的齒形設計,大家可以通過這邊文章來了解一下Shimano是如何通過HTPERGLIDE+技術來實現變速效率的提升。

正好小編平時也會騎一輛R8070的車,對比之下,其實小到大的換擋體驗差別並不算大;但大到小的換擋速度確實更快一點,換擋衝擊也更小,有種「手起撥落」的換擋感覺。

105 Di2 R7170套件在用戶體驗上,可以算是比較好的,但畢竟錢沒花到位,重量上還是需要有所妥協。本來小編這個大聰明覺得自己的氣動車不用前撥,用105 Di2套件是極好的,結果發現手變和後撥兩件東西就重出來100多克,而且還沒有綿密的小飛輪選項,最後還是選擇裝在了自己的通勤車上。

總的來說,105 Di2 R7170花了DA套件不到一半的錢,但也能獲得DA套件80%的使用體驗,確實性價比極高。在同級別來說,重量和使用體驗還是領先於競品的。如果近期想購買碟剎公路車的話,105 Di2配置的值得優先考慮。

眾所周知,碟剎時代機械液壓手變頭和電子液壓手變頭的使用體驗完全是兩回事,105 Di2的出現可以給更多預算有限的車友,帶來更好的碟剎公路車騎行體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