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要擴大徵收嗎?全國房產信息能聯網?一鍵可查全國房?

勻楓財經論道 發佈 2024-03-01T23:38:48.909685+00:00

在重要會議上,也有著委員提議可以擴大房產稅徵收範圍了,上海和重慶已經試點徵收了12年,經驗已經取得,可以擴大範圍。

在重要會議上,也有著委員提議可以擴大房產稅徵收範圍了,上海和重慶已經試點徵收了12年,經驗已經取得,可以擴大範圍。最近財政部原部長樓主任談到,當我們經濟轉為正常增長後,應儘快開展房地產稅試點」。

其實最近幾年,我們的個稅等等,都在不再退讓,那麼對於未來稅收增長是有著負面影響的,那麼擴大服務範圍,將過去一直討論的一些稅種落地,就變成了現實的選擇。如果房產稅擴大到全國徵收,無論每年的稅率是多少,都有可能在財政收入方面有著重大的增長突破。不過何時推出呢?

其實在過去,一直有一個最主要的障礙沒有突破,那就是如想全面開徵,那就要求全國房產信息要連通,以個人或者家庭全國房產總面積為基數進行徵收,而不是單個一個城市分隔開來。否則會造成極大的公平,因為會出現極大的漏洞。假如按城市計算或者房產信息系統不連通,那麼有人可能在每個城市都購置一套地產,結果他卻不用繳納房產稅。

房產稅的本來目標是平穩房價、平抑貧富差別的有效措施,那麼面向徵收的群體就是擁有多套房產的高淨值人群,那麼其實更是應該以其在國內擁有的總財富進行採取計稅。如果不做信息的,聯通那麼有可能就涉及房產稅徵收範圍太廣,變成了國家與民爭利了。

當然全國房產信息連通,也還有著其他莫大的好處,除了可以有效開徵房產稅,另外就是讓那些隱形富豪們浮出水面,還可以成為反洗錢的重要工具。其實現在的IT技術和大數據應該能夠實現全國房產的連通。身份證查詢能連通,車牌信息能連通,連養老金社保都能全國統籌連通,那麼房產信息肯定也能夠一鍵查詢。大家覺得呢?

自2011年1月上海和重慶率先試點對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至今已經過去了10年,那麼效果到底如何呢?其實還是很顯著的,上海在2022年房產稅收入237億,占全市財政總收入的1.3%。而重慶的房產稅收入占全市財政總收入的比重更高。但是因為兩地徵收房產稅的標準不一,所以也有著不小的變化。

重慶主要是以高端豪宅為重點徵收對象,起征要求是按照「戶面積」算,一個家庭只能對一套應稅住房扣除免稅面積。分每戶100平方米和180平方米兩種起征點。上海房產稅的徵收對象是本市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和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購的住房。起征點按「人均面積」算,人均60平方米(含)為起征點。上海是以多套房為徵收對象,更注重抑制炒房行為。

其實房產稅即使全面鋪開,普通民眾也是達不到繳納標準的,所以也不用過於擔心。但是如果全國房產信息不聯網,那麼有可能涉及的徵收面過大。如果信息不連通,房產情況查不明,高淨值人群可能永遠不需要交。但是如果信息連通了,那麼就達到了政策推出的效果。

重慶和上海房產稅試點已有12年,總結這兩個第一經驗可能重慶經驗更加值得向全國推行,因為重慶房產稅調控面窄、稅率較高,針對人群更加明確。

現在看來,房產稅全面推廣可能越來越近了。也就意味著一鍵查詢,某某人或者某某家庭在全國的房產總量,也會越來越近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