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發力綠色工業原材料供應鏈

中國能源報 發佈 2024-03-01T23:55:13.318421+00:00

歐盟委員會正式公布醞釀已久的《關鍵原材料法案》,該法案被視作能源供應危機後歐盟採取的又一項穩定經濟安全的措施。近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公布醞釀已久的《關鍵原材料法案》,強調關鍵原材料是淨零工業、數字工業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部分。

歐盟委員會正式公布醞釀已久的《關鍵原材料法案》,該法案被視作能源供應危機後歐盟採取的又一項穩定經濟安全的措施。

近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公布醞釀已久的《關鍵原材料法案》,強調關鍵原材料是淨零工業、數字工業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部分。該法案被視作能源供應危機後歐盟採取的又一項穩定經濟安全的措施,不僅強調了關鍵原材料的本土生產、回收以及進口來源多元化的重要性,更針對綠色工業、數字工業等制定了「戰略性」原材料清單。

在業界看來,歐盟委員會此舉很可能對全球現有能源工業供應鏈造成衝擊。不過,目前該法案仍處於立法程序的開始階段,歐盟成員國和議會尚未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一致,最終實施效果更是有待觀察。

將綠色原材料設置為「戰略性」

歐盟委員會在最新發布的聲明中指出,全球範圍內關鍵原材料需求正處於快速上漲期,但與此同時,歐洲國家高度依賴外部進口,為降低供應鏈風險,此次推出《關鍵原材料法案》將有助於歐洲實現氣候和數位化轉型目標。

根據該法案,歐盟將推動歐盟作為整體市場的力量,在加強與更多外部國家合作的同時,也將加強歐盟各成員國之間的合作,共同監測供應鏈的潛在風險。此外,歐盟還將協調各成員國關鍵原材料的庫存,呼籲歐盟國家對關鍵原材料進行集中採購,通過匯總各國買家需求,以歐盟為整體市場與全球賣家進行談判。

具體措施上,歐盟委員會不僅更新了關鍵原材料清單,更確定了一份針對可再生能源和數位化轉型等領域的戰略原材料清單,做出歐盟從單個第三方國家進口的戰略性原材料比例不能超過65%、歐盟本土採礦產量需滿足每年消費需求10%等多項要求。

不僅如此,歐盟委員會進一步提出,需要提高戰略性原材料的回收水平。以永磁體原材料為例,歐盟在其文件中指出,鎳、鈷、硼等永磁體原材料大量應用於電動汽車、風機發電機組、熱泵、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將優先推動這類原材料回收。

另外,該法案還強調稱,將加大對關鍵原材料領域突破性技術的吸收和應用,更將簡化歐盟成員國內戰略性原材料開發項目的審批流程,加大本土供應。

力求穩定本土供應鏈

據了解,歐盟此次發布的《關鍵原材料法案》是近期歐盟推出的一攬子立法規劃中的一部分。3月第三周,歐盟委員會陸續發布《淨零工業法案》和歐盟電力市場改革方案兩大重點提案。

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看來,《關鍵原材料法案》的推出有助於歐盟達成既定氣候目標,將大幅提高歐盟關鍵原材料的精煉、處理和回收能力。對於風力發電、氫能儲能、動力電池等重點能源轉型領域而言,關鍵原材料是其生產製造產業鏈的重要一環。為此,歐盟希望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加大本土重點原材料產能,同時也確保歐洲原材料供應有更多元的來源。

歐洲雅克·德洛爾研究所能源中心主任雅克·德羅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關鍵原材料法案》的出台將進一步推動歐洲一體化,尤其通過歐盟集中採購關鍵原材料的舉措提高歐盟市場地位。

歐洲汽車和工業電池製造商協會也在最新聲明中對歐盟委員會發布的這一系列法案表示讚賞,稱這代表歐洲清潔技術產業計劃的穩步推進,為清潔能源價值鏈上的投資者和開發商都提供了必要的清晰前景。

新能源各行業反應不一

歐盟推出一系列立法一時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歐洲風電、礦業等清潔綠色產業中的代表行業機構都對此表達了看法。整體上看,雖然歐洲業界對歐盟委員會這些舉措基本表示歡迎,但對實施效果卻存在質疑。

歐洲風能協會WindEurope發布一份聲明稱,這一法案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膽怯一步」。該機構認為,歐盟風電行業面臨的問題遠不止原材料供應,更存在審批、成本等多方面困境。

WindEurope執行長賈爾斯·迪克森表示,目前,歐盟每年至少需要增加3600萬千瓦風電裝機,但歐洲風電領域整體產能明顯不夠,歐盟此次推出的法案可能有助於提升可再生能源供應鏈的可持續性和彈性,但還需要細化其中的條款,確保全面實施。不僅如此,該機構同時指出,在歐盟制定的戰略性原材料清單以外,在歐洲,用於風機葉片的玻璃纖維也高度依賴外部進口,為此,歐盟應進一步擴大關鍵原材料涵蓋範圍。

德國機械行業組織VDM也在最新聲明中指出,廣泛應用於綠色工業設備中的鋁、鋅等金屬並未被納入關鍵原材料清單當中,歐盟也應對此加以考慮。另外,歐盟在金屬礦產開發領域還需要快速的審批程序和有競爭力的能源價格,以確保本土金屬礦產穩定生產。

歐洲最大精煉銅生產商Aurubis公司執行長羅蘭·哈林斯同樣表示:「歐洲在運的礦山都在逐步枯竭,現在歐盟應儘快採取行動,確保新礦業項目得到及時批准,從而在數年後新礦產能可以得到釋放。」

文 | 本報記者 李麗旻

End

編輯 | 李澤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