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塔尼亞胡炒掉防長,引發全國抗議,以經濟部長警告「內戰風險」

3號觀察室 發佈 2024-03-02T00:57:59.272665+00:00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以色列63萬人走上街頭,抗議內塔尼亞胡政府的司法改革計劃。抗議者還封鎖了一條高速公路,這陣仗,都快趕得上隔壁巴黎老區了。

內塔尼亞胡,危矣。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以色列63萬人走上街頭,抗議內塔尼亞胡政府的司法改革計劃。現場火光沖天,不知道的還以為在舉行篝火晚會呢。抗議者還封鎖了一條高速公路,這陣仗,都快趕得上隔壁巴黎老區了。

事情的起因是內塔尼亞胡解僱了以色列國防部長約亞夫·加蘭特,後者在前一天建議政府暫停司法改革。

加蘭特認為,司法改革引起的社會分裂範圍太廣了,現在已經滲透到軍隊和安全機構了,再這麼下去,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將會受到直接威脅。不如先暫時妥協,等風波平息下來再做打算。

這話說得在理,就連反對派領導人、前總理亞伊爾·拉皮德都不由叫好,稱讚以色列安全機構識大體,「邁出了重要一步」。

自己的手下被對手誇了,可不是一件值得讓人高興的事。內塔尼亞胡直接拒絕了加蘭特的建議,稱其對軍中反對派的態度過於軟弱,無法勝任國防部長一職,然後就把人家給炒了。

內塔尼亞胡這事做得確實不夠理智,在別人看來,加蘭特不過是提出了一個中肯的建議就被炒魷魚,足以可見內塔尼亞胡政府有多極端,是時候發揮「民主的力量」撥亂反正了,於是就有了我們看到的63萬人大遊行。

對於這種場面,美國向來是支持的。抗議活動爆發後不久,白宮就發來慰問,稱拜登政府對以色列的「民主進程」深表關切,呼籲內塔尼亞胡政府通過談判磋商解決問題,注意傾聽民眾的聲音。

一般來說,美國政府在第一時間就發表聲明的「民主活動」,背後都少不了CIA的煽動策劃。至於他們在其中發揮了多大的作用,那就不清楚了。畢竟不滿司法改革的人實在太多了,就算沒有美國政府在背後搞鬼,內塔尼亞胡也不會輕易過關,甚至還有抗議群眾堵在了總理私宅門口,軍警動用水炮才把他們趕走。

隨著抗議力度不斷加碼,內塔尼亞胡政府的內部分裂也越來越嚴重。除了被裁掉的加蘭特,以色列駐紐約總領事阿薩夫·扎米爾也宣布辭職。他在推特上發了一條「我退出了」的文案,還配上了以色列國旗的表情符,擺明了是要和示威群眾共進退。

一夜之間,全國都站在了內塔尼亞胡的對立面。古人有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別看內塔尼亞胡馳騁政壇幾十年,和軍隊以及情報機構的關係都不錯,老百姓要是鐵了心要顛覆你,在以色列這樣的「民主國家」也不是不可能。

迫於壓力,內塔尼亞胡政府已經開始討論暫停司法改革的可能性,大多數執政聯盟成員都表示贊同。以色列經濟部長尼爾·巴爾卡特直言道,改革肯定是要改的,但不能以「內戰」為代價。

司法部長亞里夫·萊文和國家安全部長伊塔馬·本-格維爾是為數不多的堅持改革的內閣成員。他們倆都是極右翼政黨的成員,司法改革就是萊文一手主導的,他說了,只要他還當這個司法部長一天,就不會同意暫停改革。

要知道,這些內閣成員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還有背後的政黨。像以色列這種中小黨派林立的議會制國家,沒有哪一個大黨能實現單獨組閣,只有和其他黨派合作才能共贏,這也是以色列政局動盪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以色列政治生態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內塔尼亞胡上次下台,就是因為沒處理好和其他黨派的關係,導致執政聯盟破裂,議會自動解散。如今他能再次掌權,離不開極右翼政黨的支持,而引起全國抗議的司法改革,正是極右翼的主張之一。

除了政治利益交換,內塔尼亞胡執意推進司法改革也有自己的私心。他身上背了不少官司,生怕下台後受到政治清算,所以就想趁著還在位的時候,把司法機構的權給削了,由議會和內閣接管。

但這樣一來,就違背了「三權分立」的初衷,立法、司法、行政三項大權都落於執政聯盟之手,以後誰還能製得住他們?

拜登極力反對也是出於這個原因,以色列可是美國在中東打造的「民主樣板間」,現在卻越走越歪,這不是打他們的臉嗎?甚至搞不好還會把美國拉下水。

說起來,內塔尼亞胡也挺不容易的,別人都是左右為難,他是三方都得罪不起。既不能和全國人民作對,又不能違背對極右翼政黨的承諾,美國更是惹不起。要是處理不好,等待他的只會是一種結局:被推翻。區別只是被誰推翻罷了,要麼是老百姓,要麼是其他政黨,要麼是美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