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中國啟動「再生農業計劃」,有何玄機?

食品觀察家 發佈 2024-03-02T11:08:01.381890+00:00

3月24日,麥當勞中國攜手九大供應商正式啟動「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計劃」。食品君從麥當勞中國2023年「麥麥全席」活動現場獲悉,該計劃是首個由餐飲產業鏈聯合推動的農業綠色發展探索計劃。

3月24日,麥當勞中國攜手九大供應商正式啟動「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計劃」。食品君從麥當勞中國2023年「麥麥全席」活動現場獲悉,該計劃是首個由餐飲產業鏈聯合推動的農業綠色發展探索計劃。麥當勞中國每年採購食材近300種,超過2/3的採購量由泰森、嘉吉、聖農、辛普勞、麥肯、藍威、賓堡、味好美和金鮮食品等9大供應商提供,這次「再生農業計劃」他們將全面參與和實施。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將農業綠色發展列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將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作為方向與目標。春季伊始,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計劃的發布與啟動,不謀而合地與國家對綠色農業發展的重視保持了同一步調。

01

「再生農業」


農業正駛入一個變革的時代,技術創新與綠色轉型已成為社會共識。如何讓食材新鮮安心又綠色,進一步深化再生農業理念與實踐,麥當勞中國給出了自己的主張。

食品君了解到,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計劃將聚焦「自然、土壤、水、牲畜及農民」五大領域,實現再生農業理念和實踐的系統化、規模化推廣和落地,並且通過再生農業實踐支持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實現麥當勞全球2050碳中和目標,助力綠色低碳農業加速發展

農業是優質食材的來源,也是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領域。在麥當勞中國和供應商夥伴們共同努力下,針對農業端可持續發展的探索已初見成效。如用輪作方式生產土豆,讓土壤更肥沃和健康;注重提升動物福利,並減少養殖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選用海洋管理委員會(MSC)認證的可持續漁場中捕撈的鱈魚,保護魚苗生生不息等。

截至2023年3月,麥當勞中國和供應商已在超過4萬畝土豆田地上推廣土地輪作實踐,並以高標準每年科學養殖超過1.5億隻白羽雞。麥當勞中國平均每年採購近3500噸成品鱈魚排,100%獲得了海洋管理委員會(MSC)認證。

有了以上的小成就,接下來如何圍繞五大領域施展拳腳?麥當勞中國執行長張家茵給出了高緯度的解題思路。

張家茵表示,麥當勞中國將通過與相關權威認證合作持續提高原料採購標準,推動「零毀林」供應鏈保護森林及海洋資源;在輪作等傳統種植方式的基礎上,探索融入新科學和技術的新方式,讓土壤更健康,提高土地的肥力和畝能;優化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通過提升技術和設施,負責任地節約用水,保護水質;為動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動物健康水平,生產安全放心的食材,同時降低養殖對環境的影響。

「最後會通過分享知識、技術與經驗,和中國農民一起更用心培育食材,讓再生農業落地,助力綠水青山與鄉村振興。」張家茵說。

02

「四大行動」


近期,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和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農業綠色發展和生態建設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

作為首個由餐飲產業鏈聯合推動的農業綠色發展探索,「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計劃」吸引了眾多業內行家及媒體行業的關注。

據悉,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計劃將在2023-2028年的5年內付諸實施,具體會採取「四大行動」。它包括推廣與普及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的理念、推動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的升級試點、推動符合中國農業實際的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持續落地和建立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的協作生態圈

在食品君看來,麥當勞作為全球知名的餐飲服務品牌,超過38,000家餐廳遍及全球,每天接待顧客人次超過6,800萬。而中國作為麥當勞全球餐廳數量第二大及發展最快的市場,麥當勞中國在餐飲行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由它身先士卒開創這條農業綠色發展探索的道路,再合適不過。

不過,如何才能真正地將計劃落地,是考驗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計劃的核心問題,麥當勞中國執行長張家茵現場做出了回答。

張家茵表示,預計未來5年,麥當勞中國會通過專屬供應鏈體系,為超過2000位的骨幹農民和相關的農業管理人員,提供再生農業體系化培訓,預計惠及超過2萬位的相關領域農民。其次,麥當勞中國會為再生農業的領域推出升級試點,到2028年會推出10個再生農業試點農場,為農民提供學習和分享和交流的網絡和平台。三則,麥當勞中國農業將會以符合中國農業環境的要求,以適合中國的方式落地,預計在未來5年,覆蓋麥當勞中國主要的食材品類。

「我們會建立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的協作生態圈,積極與有關的科研機構和主管部門、專業組織合作,打通內外部及帶來更多影響力,帶動更多農民一起實踐,從而探索出更多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及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創新實踐。」張家茵表示。

03

「可持續供應鏈」


食品君了解到,「麥麥全席」作為麥當勞中國一年一度的品牌活動,今年麥麥全席採用的雞肉、牛肉、雞蛋、生菜、土豆等食材,都是通過麥當勞中國和供應商合作開展可持續供應鏈實踐生產出來的。

張家茵表示,「一直以來,麥當勞中國與供應商夥伴以『三腳凳』(註:即麥當勞-供應商-特許加盟商)的經營理念作為合作的基石,通過優勢互通、緊密協作。 」據了解,進入中國30多年,麥當勞和供應鏈夥伴持續共同探索可持續供應鏈實踐,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共識。

麥當勞中國供應鏈可持續發展副總裁張雁兒表示,「麥當勞中國作為一個食品公司,可持續供應鏈是我們可持續發展工作的重要部分。打造一條『零毀林供應鏈』,意味著我們從整個田間到餐桌,甚至田間之前,每一個過程要確保不會損害雨林,保育森林、樹林,推動可持續生態平衡發生。」她舉了一個例子,比如養牛需要土地空間,但麥當勞中國不允許開發雨林養殖場,這是理念也是責任。

普華永道《2022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顯示,消費者開始重視「整體上對環境和社會更好」的消費。億歐智庫《雙碳目標下的中國青年可持續消費研究報告》指出,青年人群中,39.3%的消費者希望通過可持續消費飲食行為踐行可持續生活方式和消費。

食品君認為,食材供應商、美食生產商、消費者在消費理念上,正無限趨於一致,形成一個完美的可持續綠色發展的閉環,即更健康、更綠色、更低碳、可持續……這是所有人的希望。

根據現場數據披露,麥當勞在中國餐廳數量2022年底剛超過了5000家,比2017年已經翻了一番還多。2023年預計還將開拓900家新門店,平均每十個小時就有一家新的餐廳開業。

今年,麥當勞中國會主要聚焦在兩個業務關鍵領域:一個是聚焦建設更綠色的餐廳。目前麥當勞中國已經擁有全球最多的LEED認證綠色項目。二則聚焦供應鏈,麥當勞中國希望不斷為顧客帶來更新鮮、安心的食材。在現有的可持續供應鏈基礎上,更進一步推動更綠色低碳的農業生產,助力雙碳目標,讓自然和好食材都能生生不息。

麥當勞中國董事會主席張懿宸在活動現場表示,「麥當勞中國一直以『綠色增長引擎』為內驅力,不斷探索如何讓自然與人和諧相處,以更可持續的方式不斷前行。麥當勞中國將全力支持『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計劃』,不斷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攜手合作,為消費者持續提供新鮮、安心和自然的好食材,為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恢復作出貢獻,讓中國農村的山更青、水更綠、農民夥伴的生活更富足。

後記

食品君現場獲悉,3月27日,消費者可以訪問麥當勞中國應用程式(APP)和小程序,領取由再生農業實踐供應的土豆製作的薯條會員日優惠套餐,並通過圖文並茂的介紹和視頻,了解再生農業的理念和實踐。3月29日起,麥當勞將啟動2023年親子讀書會報名,邀請家長和孩子們光臨全國2000多家家庭主題麥當勞餐廳參加。


4月份,2023年麥當勞中國家庭主題活動「麥當勞親子讀書會」也將聚焦綠色低碳主題。家長和小朋友們可以通過閱讀和分享環保科普書籍《家園》,了解農業對綠色家園的重要性,激發小朋友的綠色夢想,邁出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未來的一小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