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講:最新解讀!規劃師眼中的北京外國語大學!

生涯規劃崔澤楓 發佈 2024-03-02T13:00:56.728708+00:00

近期,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綜合評價招生模式已經開啟,報考熱度只升不降,鑑於此,崔老師挑重點和大家做個分享。生涯規劃 / 強基計劃 / 綜合評價 / 港澳院校 / 高考報考 / 大學規劃。

近期,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綜合評價招生模式已經開啟,報考熱度只升不降,鑑於此,崔老師挑重點和大家做個分享。

北京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北外」)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語言類專業綜合實力全國第一的高等學府。

北外被譽為「外交官的搖籃」,「搖籃」即為出生地,是抹不去的行業烙印。提起「外交官」,大家會不由得想起外交學院,該校是外交部唯一直屬高校,實施小規模、高水平辦學路線,但真正在外交外事領域占統領地位的還是北外。究其緣由,最明顯的是北外開設了與我國建交的所有國家的官方語言,共101種。其中有大語種如西班牙語、德語、法語、日語、俄語等,有小語種如義大利語、土耳其語、波蘭語,有的語言每年招生,有的僅四年招一屆,比如希伯來語、泰米爾語、孟加拉語等等。

德語、法語、日語等大語種,有能力開設的院校較多,師範類院校、綜合類院校、工科類院校,甚至醫學類院校都有開設,但北外可稱為「行業典範」,不少學校對語言類人才的培養為北外馬首是瞻。即便這些高校培養的大語種人才規格較高,每年輸出的學生數量也不少,但比起小語種類專業的培養,就難以望其項背了,每年培養的數量多則幾百,少則幾十,人才出處無非這幾所大學(北大、北外、上外),合作方也多以國家部委為主,如外交部、中聯部、文化部、商務部,以及我國重點新聞網站——新華社等等,當然也包括其下設的諸多單位,這些都成為北外學子主流的就業方向。

有家長認為小語種不好就業,理由是人工智慧時代來臨了,翻譯器隨手可得,語言作為一種工具,沒有必要用完整的四年、七年時間學習。其實不然,語言學的是一種文化,比如德語,專業全稱為德國語言文學,是對語言、文化、習俗、貿易等整個的學習,翻譯只是其中一個就業方向,何況這是北外,不是所有的大學都叫北外。

對人才的培養,北外突出特色專業型人才和創新研究型人才,具體體現為複合型、復語型等形式。

複合型是「語言+專業」或、「專業+專業」的模式,得天獨厚的語言學習環境必然給非語言專業提供國際化的發展空間。想起新聞學,條件反射,會聯想到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其實北外的新聞學也實力雄厚,北外與人大、清華、復旦、中傳媒並列為教育部和中宣部首批國際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

多語種國際傳播實驗班就是一種典型,剛開始招生隸屬於提前批次的北外,通過綜合評價的方式直接填報,後來改為選拔制,進校後大二上即開始選拔,入圍的學生從大二開始集中上課,很榮幸,已有送去的學生參與其中。

北外幾乎所有的語言類專業都可以輔修非語言專業,非語言專業也可以輔修語言類專業。比如中國語言文學學院,該院有漢語國際教育和漢語言文學專業,重視外語能力培養,外語課比重高達30%,大二開始可以輔修英語專業或者其他非語言類專業,比如新聞學、傳播學、法學、外交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歷史學等,可以是「專業+語言」,也可以「專業+專業」。教學過程實施小班化、一對一導師制,中外學生一起學習,在北外學習漢語言文學,將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展現的淋漓盡致。

復語型是「語言+語言」,同時學習兩門甚至三門外語,廣受用人單位認可,據說能靈活應用兩門外語的人智商會明顯提升!另外北外在今後幾年會培養「語言+語言+專業」的交叉複合型人才,拭目以待。

以上的培養是北外內部的融合交叉,近幾年,開始「強強聯合」。如北外的西班牙語和人大的國際新聞與傳播,這是聯合學士學位,北外招收西班牙語言專業學生15名,人大招收國際新聞傳播專業學生15名,實行「1+1+1+1」的培養模式,第一年在各自大學就讀,第二年統一到北外就讀,第三年統一到人大就讀,第四年「各回各家」,培養精通西班牙語的國際傳播人才。原本西班牙語就是北外的最強外語之一,結合人大的國際新聞,如有此等歷練,在該領域,可謂「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錄取分數高也是自然。此外還有北外的英語和法大(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學聯合培養、北外的英語和北理工(北京理工大學)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聯合培養、北外的英語和央財(中央財經大學)的金融學聯合培養。

這種「強強聯合」深度交叉的培養方式,教學成本較高,雙方互派教師到對方學校授課,還得對學生單獨管理,比如宿舍等問題,嚴格意義上說是一種嘗試,但只會更強,因為這種模式不可能大規模複製,而是精英化培養,就像汽車領域的概念車一樣,算是特例。

看待北外,如果僅認為是學學語言,做做翻譯,那就有些狹隘了,就像對待強基計劃的專業並不能局限為基礎學科一樣,國家需要科技人才,也需要文化交流人才。

如果關注北外,除了裸分報考北外,不妨也留意北外的綜合評價招生方式,「7+3」,即「70%高考成績+30%校測成績」,擇優錄取。每年三月下旬,公布招生簡章,根據要求上傳資料,過初審後,等待高考結束,安排參與北外校測。需要提醒的是,招生簡章里列的語言類專業較多,現在公布的招生專業是面向全國的,具體如何分配,需要等到六月份,北外會公布各省的最新招生計劃。

關於升學規劃,我經常講:人生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拿到手裡的才是機會,掌握選擇的主動權,才是人生贏家!

我是崔澤楓,關注我,分享更多院校專業知識[禮物]

如有疑問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討論[玫瑰][玫瑰][玫瑰]

生涯規劃 / 強基計劃 / 綜合評價 / 港澳院校 / 高考報考 / 大學規劃@生涯規劃崔澤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