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二方面軍才一萬人,為何和中央紅軍平起平坐?都拜張國燾所賜

愛歷史 發佈 2024-03-02T18:25:12.145001+00:00

中國工農紅軍有三個方面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給人的感覺,能夠稱得上方面軍,應該實力差不多,都是兵強馬壯、人數眾多才能配得上方面軍這三個字。

中國工農紅軍有三個方面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給人的感覺,能夠稱得上方面軍,應該實力差不多,都是兵強馬壯、人數眾多才能配得上方面軍這三個字。

其實,它們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一方面軍和四方面軍在全盛時期的確兵多將廣,人數都發展到十萬人以上,名副其實稱得上「方面軍」。

賀龍開創的「二方面軍」就差得遠了,人數只有一萬多人,甚至不及一、四方面軍一個師。

為什麼也能稱方面軍呢?這還「歸功」於張國燾的野心所賜。

原本,「紅二方面軍」這個旗號其實應該由張國燾的四方面軍擔任。張國燾耍滑頭,一直沒有接受。

第一次土地革命時期,全國出現大大小小十幾個蘇區和許多紅軍武裝,這形勢非常像古代農民起義,也是「18路諸侯、36路反王」,可是紅軍卻有著歷代農民起義所不可能有的先進性。

具體就體現在他們統統都堅定聽從黨中央的領導和編遣,1930年,黨中央制定《軍事工作計劃大綱》,專門對全國的紅軍武裝進行系統化的整編。當時就已經計劃編制出「一二三四」四大方面軍。

這樣安排順序呢?這裡面有個原則: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南,以中央蘇區的朱毛紅軍為「第一方面軍」

「第二方面軍」這個旗號,中央其實就計劃安排給以鄂豫皖蘇區和紅四軍,也就是張國燾領導的。黨中央希望他們打通與湘鄂西、鄂北蘇區。

黨中央計劃還有「第三方面軍」,準備安排給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後成立紅三軍團。不過,彭德懷隨後率軍與朱毛紅軍在瀏陽永和會師,併入了一方面軍。

因此大家看,其實,如果按照黨中央原先的計劃。

紅軍只應該出現「一方面軍」和「二方面軍」,「三方面軍」沒有成型。「四方面軍」更可能是遙遙無期的。

可是為什麼亂了呢?就是因為張國燾的「小算盤」把中央的計劃完全打亂了。

原來張國燾很早就萌生了「獨立為王」的念頭,他知道,編號越靠前,越會受到中央的直接領導,因此他想方設法把他的部隊往後靠,因此直接跳過二、三,自封「紅四方面軍」,這樣就顯得「天高皇帝遠」了。

中央開始是不同意張國燾這樣做的,張國燾非常滑頭,編了個非常有說服力的託詞:他們叫紅四方面軍,會顯得紅軍隊伍非常壯大,竟有四個方面軍!會讓國民黨感到畏懼。

黨中央一聽也覺得有幾分道理,因此就聽任紅四方面軍「提前誕生」。

這樣一來,有了一個有些荒誕的現象:一、四方面軍都有了,中間卻缺少二、三方面軍。必須立即填補這個空白。

選誰呢?

賀龍領導的湘鄂川黔紅軍浮現了出來,這支紅軍主要有賀龍親自開創的紅二軍團和蕭克領導的紅六軍團以及紅32軍合併而成。

雖然有著三支隊伍,卻人數很少,只有不到二萬人。距離「方面軍」的標準還有距離。

因此黨中央遲遲沒有正式命名,後來,第五次反圍剿戰役失敗,各路紅軍不得不先後戰略轉移。

這時,一方面軍已經嚴重削弱,兵力大減,賀龍、蕭克的部隊這時和中央紅軍差距不再那麼大,於是1936「紅二方面軍」才正式給了二、六軍團。

就是這一安排,也又有張國燾新的「貢獻」,又是怎麼情況呢?

眾所周知,張國燾在與一方面軍會師後,看到中央紅軍實力大衰,竟然萌生「另立中央」的野心。

他害怕一方面軍與二、六軍團聯合,於是與中央紅軍分裂同時,竭力拉攏二、六軍團。

可是賀龍早就洞察張國燾野心,不上他的當,還在兩軍會師大會上,暗中警告張國燾:「你在大會上發言,只能講團結,不許講分裂,否則小心我打你黑槍!」

鑑於這種情況,二、六軍團被緊急正式任命。

可以說,二方面軍的誕生,有著政治鬥爭的需要因素在裡面。

關鍵字: